主营业务:为绿色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提供设计、制造、施工安装等服务
经营范围:开展对外承包工程业务(范围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证书》);钢结构工程的制作、安装、技术咨询及技术服务;培训服务(不含办班培训),企业管理咨询,企业品牌管理;地基与基础施工;专项工程、建筑工程设计(范围详见设计证书)、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经营进出口业务。(以公司登记机关核定的经营范围为准)
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477),自1985年创立至今,不断推动钢结构建筑在我国的发展。
开创了钢结构行业发展的新局面:建设国内代表性钢结构住宅群,开启行业战略合作模式,荣获行业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钢结构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奠定了杭萧在国内工业绿色建筑领域的显著地位。
同时,杭萧钢构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多所著名院校和研究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院士工作站。
杭萧钢构专业设计、制造、施工(安装)轻型钢结构、桥梁钢结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多高层钢结构、超高层钢结构、钢结构住宅和绿色建材。
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数千个样板工程已覆盖40多个行业,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或地区。
获鲁班奖、詹天佑奖、中国钢结构金奖等行业奖项600余项。
杭萧钢构拥有二十余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和百余家参股公司,已形成“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项目建筑总承包+绿色建材+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的“五位一体”绿色建筑集成新模式。
杭萧钢构抓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支点培育集团发展新动能,与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合作设立了绿色建筑工业互联网联合实验室,打造以数据为引擎的“绿色未来工厂”。
作为2021年杭州市首批“未来工厂”培育企业,杭萧钢构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实体产业深度融合。
杭萧钢构始终以“成为世界一流的绿色建筑集成服务商”为愿景,以“让公司持续发展、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为职员提供发展平台、为股东提供长期回报、为社会承担更多责任”为使命,不断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面对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以及需求趋缓的行业特征,公司坚持“双轮驱动”发展策略,积极拓展总承包业务与海外市场,持续优化业务布局;对内深化精益管理,推进提质降本增效。
公司全体员工在董事会的领导下,秉持绿色建筑产业持续发展的初心,以坚定的意志和决心,稳健发展钢构主业。
(一)主要指标报告期内,公司新签合同订单52.42亿元,已中标尚未签订合同的订单合计约7.05亿元;其中钢结构业务新签合同订单51.96亿元,同比-17.03%;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7.60亿元,同比-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8亿元;期末资产总额158.2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51.22亿元。
(二)持续发挥主业优势,统筹产能协同发展公司持续深耕钢结构主业传统优势,本报告期内新签订了远景叶片与智能风机装备制造北方基地总承包项目、海洋工程总装与盾构机总装总承包项目、高精科技井冈山经开区物流园总承包项目、许昌怀柔科技产业园总承包项目、曹妃甸矿石储运物流项目、海尔空调上合智慧物联项目、大运河数字文创产业园项目、靖江重工舟山国际会展中心项目、赛轮董家口项目、青山湖国际科创中心项目、新皇岗口岸联检大楼市政工程项目、津潍高铁滨州站钢结构工程项目、西岑科创中心体育中心项目、沈阳国药项目、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项目、中关村翠湖科技园项目、北京故宫北院项目、北京科技大学雄安校区项目、北京中医药大学项目等订单。
公司科学合理进行全国生产基地的布局,采取自投或增资控股的方式,已拥有二十余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基本形成了辐射全国的生产基地战略布局,并且坚持创新驱动,形成了“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项目总承包+绿色建材+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五位一体的绿色建筑集成新模式。
本报告期内,在“双碳”政策背景下,公司将会进一步发挥全国各区域生产基地产能规模优势,科学合理组织产能协同,积极开拓国内外钢结构市场。
公司将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的资本优势、品牌优势、资质优势、人才优势,与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协同发展,为更多客户提供充足的设计、生产、供货、履约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
(三)海外项目需求持续增长,业务拓展稳中有进多年来,公司已在亚、非、欧、拉美等各大洲留下了足迹,打造出了一系列地标性工程,包括德国法兰克福空铁中心、卡塔尔多哈国际机场、冰岛国家音乐厅和会议中心、安哥拉安居工程、哈萨克斯坦阿克托盖铜矿选厂、新加坡OUB办公楼、格鲁吉亚国际商贸广场、新加坡Mandai地铁站、马来西亚精英巴比伦、沙特InoChem纯碱氯化钙项目、波多黎各会议中心、迪拜跑马场、印度爱莎SALAYA电厂、浦项墨西哥钢厂、越南永兴电厂、格鲁吉亚青奥村酒店、蒙古ET等项目,一次次在世界舞台上展示“杭萧”品牌名片,用中国钢结构企业的方案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近些年来,受益于“一带一路”项目加速落地及新兴市场基建需求释放,报告期内,公司牢牢把握国内企业出海的历史新机,进一步走出国门扬帆远航,主要包括广东邦普工程材料采购项目、孟加拉国迈门辛凯沃特哈里大桥项目、印尼锦江钢结构项目、蒙古ECO项目、信实晶圆厂仓库项目、中国能建沙特燃机项目、多米尼克国际机场航站楼项目、紫金矿业刚果金锂矿项目、博菱小家电产业园钢结构项目、蒙古马克塔安装项目、信实熔炼厂项目、印尼顶峰酶法柴油厂钢结构项目、泰国旺盛工厂项目、聚万铝业印尼青山工业园项目、墨西哥Cryoinfra50000Nm³/h空分项目、泰国生物质电站项目等。
公司将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承接更多优质海外项目。
(四)数字赋能产业升级,智造引领提质增效公司积极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产业历史机遇,着力打造钢结构产业聚能平台,公司依托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积极推动智能装备、信息系统与生产流程的深度融合,不断优化生产效率与管理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能力。
通过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公司实现了从订单下达到生产执行、质量追溯、物流调度等全流程的数字化、可视化管理,形成了高效协同、柔性应变、精益运作的智能制造体系。
目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已在各控股公司的工厂使用,用户数量超过千人,基本实现了工程项目及其项目钢构件的协同管理。
该平台已取得十余项软著和专利,并被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三级政府列为重点推进的“工业互联网项目”,获评“2024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
报告期,依托“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公司的钢结构件智能工厂成功入选了2025年浙江省第一批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
制造产线的智能化转型升级,也是国家的“十四五规划”中最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
公司注重技术工艺的创新与改善,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生产线智能制造、TOC管理等“软硬结合”措施,推动精益生产、节能降耗、绿色环保、产能提升。
目前公司已累计完成20条智能生产线投产,涵盖H型钢、箱型柱、楼承板等多种核心构件的加工与制造,进一步降低用工人数、工人劳动强度及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加速实现加工制造环节的规模化降本增效。
通过工厂智能化改造升级和协同制造管理系统应用,公司整体的产能和履约能力将逐步得到释放和提升。
公司创新研发绿色建筑“产业聚能平台”,以服务钢结构业务的合作商为纽带,公司基于钢结构业务所形成集采交易数据,为万郡绿建供应链平台引入大量优质合格供方企业,深度融合建筑建材行业特点与互联网信息技术,践行“互联网+绿色建筑”,以“自助下单”“实时竞拍”“实时竞价”和“招投标”四大交易工具,实现更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交易场景,助力传统建材企业融入“互联网+”趋势,实现从供需双方对接、物料采购、设备供应、物流服务等全方位服务。
公司是经浙江省人民政府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以浙上市【2000】65号文批准,由杭州杭萧钢结构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发起人为单银木先生、潘金水先生、戴瑞芳先生、浙江国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陈辉先生、许荣根先生、靖江地方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浙江省工业设计研究院,公司于2000年12月28日在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进行了工商变更登记并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行字[2003]129号文核准,公司于2003年10月向社会公众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2500万股,并于2003年11月1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称由“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ZhejiangHangxiaoSteelStructureCo.,Ltd”变更为“HangxiaoSteelStructureCo.,Ltd”。
|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 刘晓光 | 2024-06-13 | 900 | 2.47 元 | 46900 | 高级管理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