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浙江
  • 成立日期: 1999-06-07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000712562466B
  • 法定代表人: 潘丽春
  • 董事长: 潘丽春
  • 电话: 0571-87959003,0571-87959026
  • 传真: 0571-87959026
  • 企业官网: www.unittec.com
  • 企业邮箱: unittec@unittec.com
  • 办公地址: 杭州市滨江区江汉路1785号双城国际4号楼17层,杭州市临安区青山湖街道胜联路888号众合科技西部科创谷3号楼
  • 邮编: 310052,311300
  • 主营业务: 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为核心,专业从事轨道交通业务的研发、集成
  • 经营范围: 单晶硅及其制品、半导体元器件的开发、制造、销售与技术服务;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转让及销售;建筑节能材料的开发、销售与技术服务;计算机系统集成;电子工程技术、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通信系统技术的开发及咨询服务;风力发电工程、火力发电工程、环境保护工程、轨道交通工程的设计、施工、咨询及设备采购服务;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开发;计算机设备、电子设备、电力设备、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通讯设备、化工产品及原料(除化学危险品和易制毒品)、金属材料的销售;经营进出口业务。
  • 企业简介: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众合科技”),前身为1970年成立的浙江大学半导体厂,1999年6月由浙江大学整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并在深交所整体上市。公司依托于浙江大学的综合学科优势,立足科技惠民,致力于高科技、卡脖子的国家重点战略业务领域,结合自身实际,确立了“1+2+N”战略发展路径,聚焦智慧交通、半导体、产业数智化及大健康四大战略经营单元。经过多年的技术升级、产业探索和市场竞争的洗礼,公司目前已在智慧交通、单晶硅材料制造领域取得领先的市场地位,并作为国内领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实现了在交通、能源、城市治理、大健康等行业场景数字化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品牌积淀。
  • 发展进程: 浙江海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系经浙江省人民政府以浙政发[1998]224号文批准,由浙江浙大圆正集团有限公司主发起设立,于1999年6月7日在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取得注册号为3300001005753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经2009年6月10日召开的公司2008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名称由"浙江海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浙江众合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中文名称缩写由"浙江海纳"更名为"众合机电";公司英文名称由ZhejiangHainaScienceandTechnologyCo.,Ltd."更名为"UnitedMechanical&ElectricalCo.,Ltd.";公司英文名称缩写由"HAINAS&T"更名为"UnitedM&E"。日前,经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公司名称正式变更为"浙江众合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证券简称自2009年7月16日起更名为"众合机电";英文简称更名为"UnitedM&E"。公司名称由“浙江众合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中文名称缩写由“众合机电”更名为“众合科技”;公司英文名称由“UnitedMechanical&ElectricalCo.,Ltd.”更名为“UnitedScience&TechnologyCo.,Ltd.”;公司英文名称缩写由“UnitedM&E”更名为“United”。
  • 商业规划: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数字技术正重构世界经济发展范式。党的二十大作出“建设数字中国、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在此历史性机遇下,众合科技立足国家战略需求,以数智化转型为发展主航道,通过空天地立体交通产业生态构建,勇担数字基础设施革新与产业智能化升级的时代使命。报告期内,公司将“1+2+N”体系深化为空间信息战略,以“空天地立体交通”为主场景,以核心自主工业软件为核心底座,以关键装备及材料、交通智慧数据运营服务和整体系统解决方案为主要产品和服务,构筑地下(轨道交通智慧中枢)、地面(车路云协同网络)、低空(空域管理网络和安全控制系统)、低轨卫星(高端装备数字化综合性解决方案和运营服务)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实现"空天地"多维度交通网络的空间协同与智能互联。核心自主工业软件底座是公司依托轨道交通十余年的技术沉淀发展而来的“自主可控的通用高安全可靠计算机平台”,以及基于对行业深度理解的“通行域资源管理、调度算法”。立体交通的协同和智能互联来自公司为地下、地面、低空和低轨各个空间的不同交通形式或交通工具提供以“安全”和“调度”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工业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能力。公司作为链主企业,以构建产业的数智化核心能力为目标,除上述核心主营业务外,借力CVC产业基金和滨江、青山湖双产业基地,同步打造"数智能力双螺旋"能力架构——纵向构建覆盖半导体芯片及材料、算力服务及数据资产运营、关键设备技术研发、产业转化、生态协同的全维度数智化基础能力与支撑;横向拓展交通、能源、健康等产业数字化场景的运营和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形成"硬科技突破+软实力赋能"的生态发展格局。(一)产品架构体系以“平台通用化+场景定制化”为核心路径,升级技术与产品架构:依托智慧轨交领域的技术积累,打造通用高安全可靠计算机平台和通用工业数字平台两大技术基座,结合算力服务与行业模型布局,支撑空天地立体交通领域产品研发,形成“技术标准化-平台模块化-场景敏捷化”协同闭环。聚焦“高可靠安全性技术”“通行域资源管理及调度算法”等核心优势,夯实全栈国产自主可控技术根基;通过标准化接口与模块化配置能力,推动CBTC信号系统、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三余度飞控安全计算机等核心装备迭代,实现轨道交通、低空经济及低轨卫星领域的系统级适配。通过“平台通用化+场景定制化”模式,公司将构建起从轨道交通、道路交通到低空网络的多维技术矩阵,实现从平面交通到立体空间的全域技术赋能,推动中国立体交通向高效、可靠、自主方向演进。两大平台产品主要介绍如下:通用高安全可靠计算机平台,是基于众合科技十余年高安全高可靠信号行业积累而研发的面向泛工业领域应用的高安全、高可靠、可灵活组合扩展的工业控制计算机,可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选取一定数量的基本功能单元进行组合,构建出适用于轨交、低空、卫星、工业等领域应用的高可靠安全或者非安全计算机。通用工业数字平台,是融合工作流引擎、大数据平台、物联网平台、数字孪生平台、低代码应用开发平台,形成通用的工业数字底座,实现工业设备多协议接入与边缘智能控制。目前已经支持杭州NOCC,黄石有轨电车及公共交通一体化系统、苏州6号线涵青桥站和重庆27号线项目等轨交项目应用。(二)主要产品和业务(1)空天地立体交通场景报告期内,依托于自主可控的通用高安全可靠计算机平台,以及基于对行业深度理解的通行域资源管理、调度算法,公司为地下、地面、低空和低轨空天地立体交通提供以“安全”和“调度”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工业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能力。1、轨道交通场景公司当前轨道交通业务主要聚焦城市轨道交通,提供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和自动售检票及清分系统两大机电系统产品。同时,公司依托客户资源和市场地位优势,重点围绕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维护和日常管控开展数智化业务,为用户深度挖掘业务场景下的创新改革方向,并实现数据的价值提升。轨交信号系统产品:自动售检票及清分系统产品其他轨交数智化产品情况:2、车路云协同场景2024年公司车路云协同业务板块推出了基于城市地面交通的云控平台、接入网设施、路侧感知设施、新能源网联和车载设备设施等的产品和解决方案。3、低空场景公司在低空领域的业务主要覆盖低空无人飞行器的飞控系统和低空基础设施领域,包括UniTFCC三余度飞控计算机、UniSpace低空综合服务平台和UniPort智慧公共起降场管理平台。其中UniTFCC三余度飞控计算机,是高风险(起飞重量大于25KG)飞行器的核心部件,产品可将安全风险控制在10⁻⁹以内,显著提高了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的自主飞行能力;UniSpace低空综合服务平台,是面向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传统通航飞机及低空娱乐飞行器等多用户统一管理的服务平台,能够对低空新增空间的地面资源、空域资源进行精细化管理;UniPort智慧公共起降场管理平台,专用于对公共无人机起降场进行起降控制以及自动优先级调度的智能管理系统,可实现无人机安全、高效起降。UniTFCC三余度飞控计算机UniSpace低空综合服务平台UniPort智慧公共起降场管理平台示意图4、低轨卫星领域低轨卫星在通信保障、精准导航定位及监测感知能力方面对空天地立体交通具备巨大赋能作用,是公司立体交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公司在交通领域通用高安全可靠计算机平台和通用工业数字平台核心工业软件能力和长期的运营服务能力,公司将主要聚焦低轨卫星场景下高端装备数字化综合性解决方案和运营服务业务。(2)数智化其他应用场景以空天地立体交通数智化体系为根基,公司将数智能力深度赋能能源、健康等产业应用场景,提供基于安全和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工业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能力,促进更多产业的数智化转型升级。1、智慧能源公司智慧能源业务主要为煤矿生产提供车辆、运输和安全生产等细分领域的智能化产品和解决方案。能源矿山场景产品情况2、数智健康数智健康业务是公司数智化战略下孵化培育的新场景,是公司基于数智化领域的产品、产业资源积累,围绕医疗器械CDMO创新中心和海外生物技术创新中心打造面向全球的创新大健康产品及服务转化落地平台。公司数智健康业务主要聚焦于介入植入器械、检验检测设备、康复器械等领域,重点利用大数据、智能感知、AI、基因编辑等技术,以“资本+产业+平台+运营”为基本的商业模式,实现同类技术要素在不同产业场景的延伸布局。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美丽人生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数智健康业务的主要运营平台。(3)数智化基础能力和支撑板块1、泛半导体业务半导体产业作为数智化上游产业中的核心,是数智化能力的基础,决定着数智化行业应用的高度。公司以“半导体单晶硅材料”为核心,业务边界延伸至整个泛半导体产业链底层多个关键技术,形成了“一个核心、多个亮点”战略布局。公司控股子公司浙江海纳半导体有限公司是公司泛半导体业务的“一个核心”,主要产品包括3-8英寸半导体级抛光片、研磨片,并提供晶圆再生服务;公司主要产品和服务应用于半导体分立器件、集成电路领域,终端应用场景包括通信、新能源、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工业电子、家用电器、安防等产品。半导体材料产品情况公司通过参股、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在集成电路、半导体核心设备、芯片和探测器等领域的布局持续深化与开拓,形成了“多个亮点”。2、算力与算力服务算力与算力服务上,公司拟通过庆阳时空大数据云中心开展机房租赁和托管服务、云计算服务和时空数据增值服务;并以庆阳智算中心为抓手,联合战略合作方构建时空大数据全国算力网络。公司参股公司玄度时空云将基于前述布局,开展基于玄度计算机系统的玄度云服务、算力调度服务和数据运营服务。1、概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24亿元,同比下降12.95%;归母净利润2,436.03万元,同比下降57.67%。受智慧交通业务项目交付周期,山西单晶基地、青山湖园区折旧以及少数股东权益增加等因素影响,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有所下降。但公司经营整体保持稳定,尤其是智慧交通业务新增订单约31.50亿元,已经连续三年超过25亿元,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4年7月,公司顺利完成约6.84亿元定增募资,共有17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获得配售,新增股份130,209,496股已于8月1日正式上市。本次定增资金将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的项目投资,包括技术研发、产品升级、市场拓展等方面,有利于优化公司资本结构,增强财务实力。以此为契机,公司将全力推进空间信息战略的落地实施,积极探索与杭州城投等战略投资人的深度合作,深化产业升级,共同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一)空天地立体交通场景1、轨道交通场景公司是轨道交通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先行者,从行业数字化向行业智能化不断开拓创新。公司子公司“众合智行”聚焦立体交通、能源矿山等关键领域,充分发挥安全控制和细分场景垂直整合能力,逐步发展成为承接各类行业解决方案集成业务的主要平台公司。2024年公司智慧轨交业务收入15.30亿元,同比下降5.71%。2024年新增订单实现大幅度增长,信号系统市占率站稳前二。2024年,公司智慧轨交业务新增订单金额约31.50亿元,刷新智慧轨交业务历史最好业绩,已经连续三年新增订单超过25亿元。根据《2024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发展报告》,公司信号系统以23.46%的市占率排名第二。2024年,公司信号系统领域完成了宁波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西安6号线二期、西安8号线、天津静海线在内的项目交付及开通运营任务。注:杭州地铁5号线运营综合管理平台建设项目为浙江众合轨道交通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和北京富能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体中标,中标金额为1078.0906万元,众合轨道份额待定。联合申报交通运输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助力构建“一票制”联程运输新模式。2024年3月,公司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路高科交通科技集团就交通强国专项试点任务“综合运输服务‘一票制’信息融合与赋能平台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项目完成签约。该项目将实现公司算力业务与传统的交通业务融合,促进公司在大交通领域的业务拓展,既是公司数智业务的典型产业化落地项目,也是公司深耕交通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信创技术成果获国际国内双重认可。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于国产信创产品的SIL4安全云平台通过了独立第三方TÜV莱茵的安全评估,产品创新性地采用了基于C86和ARM架构的通用国产信创服务器和操作系统作为云基础设施,突破了传统安全计算机平台对于专用硬件的依赖,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可基于商用货架产品构建的通用安全算力平台。子公司众合轨道参与的“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运营的多跨融合底层共性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23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项目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提升了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2、低空场景低空业务是公司空天地立体交通战略的重要构成,是公司未来发展的主要增量。2024年以来,公司在低空领域的战略布局一直稳步有序地推进。公司已经成立了全资子公司众合智航作为低空业务发展的运营平台,从研发、应用场景和生态布局统筹公司低空资源配置及业务推进。研发上,公司成立了空天地立体交通产业研究院,专注于无人机飞行控制、环境感知和空域管理等关键技术领域,并先后发布了UniTFCC三余度飞控计算机、UniPort智慧起降场、UniSpace低空综合服务平台三大核心产品。应用场景上,重点打造低空政务综合巡检、应急、医疗运输三大场景。2024年,公司“车路云协同+低空+低轨卫星立体化交通解决方案”和“城市低空交通管理”两项项目入选低空经济场景白皮书典型案例。公司与温州市铁投集团合作建设的“低空+轨道”综合应用项目也已投入试运营,开启了无人机对轨道交通的常态化巡检,为城市轨道交通运维和低空资源利用带来新变革。生态布局上,公司战略投资了鸢飞科技,成为鸢飞科技第二大股东。2025年2月,鸢飞科技中标湖北省十堰市低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第一期建设项目,完成了投资协议中第二阶段的目标。2024年12月公司加入杭州市低空经济产业联合会,将积极拓宽合作网络,携手更广泛的战略合作伙伴,强化在低空领域的合作与领导力。3、低轨卫星场景低轨卫星领域,公司将立足低轨卫星领域前沿,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联合浙江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加速创新成果转化进程,重点布局低轨卫星星务平台、航天工业系统建模工具、航天工业仿真工具等产品和解决方案,抢抓低轨星座规模化建设市场窗口期。目前,公司通过老股转让和增资扩股的方式,实现了对辰极数智卫星技术(浙江)有限公司的战略控股。辰极数智卫星技术(浙江)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12月,孵化于浙江大学先进技术产业基地和浙江省微纳卫星研究重点实验室,是浙江省本土近20年培育成长的首个数字卫星科技创新企业,致力于成为Aigc智能时代数字航天系统方案解决商。(二)数智化其他应用场景1、智慧能源智慧能源业务正加快产品和业务能力建设,已经形成初步业务成果。公司智慧煤矿业务平台山西众合智源数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软硬件一体化智能煤矿解决方案,已在山西长治投资建设了4000平米的厂房,并成功研发了煤矿综合管控系统、灾害防治系统、主运输智能化改造系统、辅助运输智能化改造系统、智能化工作面、电子围栏系统、胶轮车碰撞预警防护系统等系列煤矿智能化系统,以及本安型手机、本安摄像头等矿用感知与通讯产品。8月,山西上党区“双招双引”交流活动暨双碳科创基地、众合科技项目正式启动,浙江求是应急科技研究院/山西众合应用实验基地、晋控人工智能实验室/山西众合应用实践基地正式揭牌。2024年,公司智慧煤矿业务实现突破,与山西长治羊头岭煤业有限公司、山西长治县雄山煤炭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2、数智健康2024年,公司数智健康业务在业务进展和生态布局上均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公司孙公司煋医科技的医疗器械CDMO工厂已于2024年7月正式启用,涵盖无菌器械生产中心、有源和无源器械生产中心、独立医学检验中心、概念创新研发中心、办公会议路演中心,具备从研发、生产到取证上市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将成为沟通国内外创新医疗健康项目落地的重要桥梁。10月,煋医科技顺利通过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全面审核,获批二三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标志着其CDMO的生产流程、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迈上了发展的新台阶。2024年,公司在数智健康场景与多个领域的合作伙伴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了产业生态的初步构建。10月,公司与浙江省血液中心战略合作,荣获“血液安全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共建单位”,工程研究中心将紧紧围绕血液“采、供、输”全周期,通过创新技术手段,打造“高效采集”“优质供应”“精准输血”三大技术平台,全力提升血液安全保障水平。此次合作,也是公司低空业务在医疗运输场景的重要探索。12月,公司子公司美丽人生与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人参产业数字化与人参可追溯体系等领域开展深度交流与合作,并计划适时在抚松建立人参全产业链数字化研究院,为抚松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同时,公司已支持临安区引入杭州复卡迪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杭州觅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6个海内外优秀医疗产业项目与医疗行业人才,共同推动优质医疗器械产品在国内的落地应用合作。(三)数智化基础能力和支撑板块1、半导体材料2024年,公司控股子公司海纳半导体按照既定的战略目标,通过精细化运营落实具体经营计划,在既定产能规模下实现营业收入4.03亿元,首次突破4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1.06%;归母净利润1,774.58万元,在行业复苏不及预期的考验下仍保持盈利能力。单晶基地启动试生产。2024年9月,位于山西太原的半导体单晶生产基地项目完成厂房建设、内部机电安装与设备调试等工作,正式启动投产进程,标志着海纳半导体正式扩大了产能规模,“3+1”基地发展战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抛光基地主厂房结顶。海纳半导体在金华浦江的高端功率器件用半导体级抛光片生产线项目稳步推进项目工程建设等项目前期筹建工作,主厂房已于2024年6月正式结顶,即将迈入整体竣工与交付阶段,建成后将实现年产432万片6-8英寸抛光片,通线后将正式具备6-8英寸抛光片的规模化生产与供货能力。融资渠道走向多元化。2024年,海纳半导体获国有四大行和主要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追加授信额度;首次将无形“知产”转为实际“资产”,将开化工厂部分专利权以“售后回租”方式开展专利权融资租赁业务,拓宽融资渠道;首次获得外资背景的银行授信,为海纳半导体开拓海外业务提供支持;完成新一轮新三板定向发行,引入开化县国资下属投资平台,进一步获得资本赋能。组织架构建全新模式。2024年海纳半导体调整优化组织架构:新设硅基材料事业部,延伸开展其他硅基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新设抛光硅片事业部,深耕细分领域市场,做专做精硅片业务;新设海外事业部,响应公司国际化的战略布局与市场策略;新设运营与供应链管理中心、技术研发中心、质量与售后服务中心等功能中心,集约化、统一管控国内外各大基地,进一步明确组织职能,提高组织效率。2、算力与算力服务业务2024年,公司算力与算力服务业务完成初步战略布局,逐步走向业务落地。智算中心建设方面,公司已与甘肃陇新招融产业发展基金(甘肃省母基金)、北京基流科技等共同投资设立“甘肃合芯绿能智能算网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成功推动智能算力产业投资基金落地。该基金规模达5.02亿元,资金已于2024年底到款。基金下设项目子公司——众芯智能涌现(甘肃)云计算有限公司也顺利设立,负责算力先行业务的具体运营与管理,为算力先行板块提供了稳定持续的资金流与运营保障。公司投资设立的玄度时空云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已正式运营,逐步建设云-边-端协同的全国性时空大数据算力资源服务网格。(四)知识产权保护与品牌知名度建设1.知识产权保护报告期内,公司共申请知识产权213项,其中专利71项、软件著作权142项。2、品牌知名度建设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公司治理能力的同时,公司也十分注重品牌、企业形象与口碑的建设,积极加入行业联盟,参与行业展会、峰会、论坛、研讨会等,以提升公司品牌形象与知名度。(五)战略合作进展上述战略合作协议和框架协议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的影响需视具体项目的推进和具体实施情况而定,具有不确定性,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