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为核心,专业从事轨道交通业务的研发、集成
经营范围:单晶硅及其制品、半导体元器件的开发、制造、销售与技术服务;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转让及销售;建筑节能材料的开发、销售与技术服务;计算机系统集成;电子工程技术、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通信系统技术的开发及咨询服务;风力发电工程、火力发电工程、环境保护工程、轨道交通工程的设计、施工、咨询及设备采购服务;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开发;计算机设备、电子设备、电力设备、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通讯设备、化工产品及原料(除化学危险品和易制毒品)、金属材料的销售;经营进出口业务。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众合科技”),前身为1970年成立的浙江大学半导体厂,1999年6月由浙江大学整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并在深交所整体上市。
公司依托于浙江大学的综合学科优势,立足科技惠民,致力于高科技、卡脖子的国家重点战略业务领域,结合自身实际,确立了“1+2+N”战略发展路径,聚焦智慧交通、半导体、产业数智化及大健康四大战略经营单元。
经过多年的技术升级、产业探索和市场竞争的洗礼,公司目前已在智慧交通、单晶硅材料制造领域取得领先的市场地位,并作为国内领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实现了在交通、能源、城市治理、大健康等行业场景数字化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品牌积淀。
众合科技立足国家战略需求,以数智化转型为发展主航道,通过空天地立体交通产业生态构建,以空间信息为公司核心支柱产业,智慧交通、半导体材料、数智健康为基石产业,借力CVC产业基金和滨江、青山湖双产业基地,同步打造"数智能力双螺旋"能力架构——纵向构建覆盖半导体芯片及材料、算力服务及数据资产运营、关键设备技术研发、产业转化、生态协同的全维度数智化基础能力与支撑;横向拓展交通、数智健康、能源等产业数字化场景的运营和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形成"硬科技突破+软实力赋能"的生态发展格局。
具体来看,空间信息业务以“空天地立体交通”为主场景,以核心自主工业软件为核心底座,以关键装备及材料、交通智慧数据运营服务和整体系统解决方案为主要产品和服务,构筑地下(轨道交通智慧中枢)、地面(车路云协同网络)、低空(空域管理平台和安全控制系统)、低轨卫星(星务及卫星运营核心软件和服务)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实现"空天地"多维度交通网络的空间协同与智能互联。
“3+1”战略体系架构(一)产品与技术架构体系以“平台通用化+场景定制化”为核心路径,升级技术与产品架构:依托智慧轨交领域的技术积累,打造通用高安全可靠计算机平台和通用工业数字平台两大技术基座,结合算力服务与行业模型布局,支撑空天地立体交通领域产品研发,形成“技术标准化-平台模块化-场景敏捷化”协同闭环。
聚焦“高可靠安全性技术”“通行域资源管理及调度算法”等核心优势,夯实全栈自主可控技术根基;通过标准化接口与模块化配置能力,推动CBTC信号系统、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三余度飞控安全计算机等核心装备迭代,实现轨道交通、低空经济及低轨卫星领域的系统级适配。
通过“平台通用化+场景定制化”模式,公司将构建起从轨道交通、道路交通到低空网络的多维技术矩阵,实现从平面交通到立体空间的全域技术赋能,推动中国立体交通向高效、可靠、自主方向演进。
两大平台产品主要介绍如下:通用高安全可靠计算机平台,是基于众合科技十余年高安全高可靠信号行业积累而研发的面向泛工业领域应用的高安全、高可靠、可灵活组合扩展的工业控制计算机,可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选取一定数量的基本功能单元进行组合,构建出适用于轨交、低空、卫星、工业等领域应用的高可靠安全或者非安全计算机。
通用工业数字平台,是融合工作流引擎、大数据平台、物联网平台、数字孪生平台、低代码应用开发平台,形成通用的工业数字底座,实现工业设备多协议接入与边缘智能控制。
目前已经支持杭州NOCC,黄石有轨电车及公共交通一体化系统、苏州6号线涵青桥站和重庆27号线项目等轨交项目应用。
(二)主要产品和业务(1)空天地立体交通场景报告期内,依托于自主可控的通用高安全可靠计算机平台,以及基于对行业深度理解的通行域资源管理、调度算法,公司为地下、地面、低空和低轨空天地立体交通提供以“安全”和“调度”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工业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能力。
1、轨道交通场景公司当前轨道交通业务主要聚焦城市轨道交通,提供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和自动售检票及清分系统两大机电系统产品。
同时,公司依托客户资源和市场地位优势,重点围绕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维护和日常管控开展数智化业务,为用户深度挖掘业务场景下的创新改革方向,并实现数据的价值提升。
轨交信号系统产品:自动售检票及清分系统产品其他轨交数智化产品情况:2、车路云协同场景2024年公司车路云协同业务板块推出了基于城市地面交通的云控平台、接入网设施、路侧感知设施、新能源网联和车载设备设施等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3、低空场景公司在低空领域的业务主要覆盖低空无人飞行器的飞控系统和低空基础设施领域,包括UniTFCC三余度飞控计算机、UniSpace低空综合服务平台和UniPort智慧公共起降场管理平台三款产品。
其中UniTFCC三余度飞控计算机,是高风险(起飞重量大于25KG)飞行器的核心部件,产品可将安全风险控制在10⁻⁹以内,显著提高了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的自主飞行能力;UniSpace低空综合服务平台,是面向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传统通航飞机及低空娱乐飞行器等多用户统一管理的服务平台,能够对低空新增空间的地面资源、空域资源进行精细化管理;UniPort智慧公共起降场管理平台,专用于对公共无人机起降场进行起降控制以及自动优先级调度的智能管理系统,可实现无人机安全、高效起降。
UniTFCC三余度飞控计算机UniSpace低空综合服务平台UniPort智慧公共起降场管理平台示意图4、低轨卫星领域低轨卫星在通信保障、精准导航定位及监测感知能力方面对空天地立体交通具备巨大赋能作用,是公司立体交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公司在交通领域通用高安全可靠计算机平台和通用工业数字平台核心工业软件能力和长期的运营服务能力,公司将主要聚焦低轨卫星场景下高端装备数字化综合性解决方案和数据运营服务业务。
(2)数智化通用应用以空天地立体交通数智化体系为根基,公司将数智能力深度赋能能源、健康等产业应用场景,提供基于安全和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工业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能力,促进更多产业的数智化转型升级。
1、智慧能源公司智慧能源业务主要为煤矿生产提供车辆、运输和安全生产等细分领域的智能化产品和解决方案。
能源矿山场景产品情况2、数智健康数智健康业务是公司数智化战略下孵化培育的新场景,是公司基于数智化领域的产品、产业资源积累,以“资本+产业+平台+运营”为基本的商业模式,实现同类技术要素在不同产业场景的延伸布局。
科学抗衰研究院架构科学抗衰研究院,作为公司布局未来医疗健康领域的核心战略支点,以前瞻性视野锚定草本植提、基因治疗、AI辅助诊疗、细胞再生医学等前沿赛道。
科学抗衰研究院承载专家资源、医疗资源、知识产权资源、政府资源等平台型资源,通过整合全球前沿科技,推动科学抗衰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煋医科技是一家以生物力学为核心,全球医疗器械“License-in&Out”为商业模式的创新产业化平台。
以医疗器械CDMO为核心手段,通过建立技术转移和交流的双向技术平台,吸引全球知识产权及技术人才来到中国,并把中国智造推向世界市场。
目前,煋医科技主要产品包括便携式呼吸机、通用诊断系统和星医快检。
煋医科技业务架构图无限未来专注合成生物学终端健康产品研发与生产,以前沿生物科技为核心,打通“菌株设计-功效验证-配方开发-规模化生产”全链路能力,着重于分子抗衰、天然抗氧、科技护肤、干细胞四大领域创新,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可直接面向消费市场的创新型健康产品解决方案。
(3)数智化基础能力和支撑板块1、半导体材料业务半导体产业作为数智化上游产业中的核心,是数智化能力的基础,决定着数智化行业应用的高度。
公司控股子公司浙江海纳半导体有限公司聚焦半导体材料,主要产品包括3-8英寸半导体级抛光片、研磨片和单晶晶锭,并提供晶圆再生服务;公司主要产品和服务应用于半导体分立器件、集成电路领域,终端应用场景包括通信、新能源、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工业电子、家用电器、安防等产品。
半导体材料产品情况2、算力与算力服务在算力与算力服务布局上,公司以庆阳时空大数据云中心为核心载体,通过机房租赁与托管、云计算服务及时空数据增值服务构建算力和算力服务体系,联合生态伙伴共建时空大数据全国算力网络;以此为基础支撑,在人工智能技术加持下,支持公司核心支柱产业逐步构建数据运营服务能力,成为产业数智化的领航者。
1、概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整体营业收入约6.88亿元,同比增长13.77%;净利润-6,669.78万元,同比增长24.77%;扣非净利润-7,420.90万元,同比增长21.23%。
受益于近两年智慧交通业务新增订单增加及项目交付规模同比增长,半导体单晶硅材料业务保持积极稳健的发展趋势以及成本费用管控效果呈现,上半年公司现有两大主营业务的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整体毛利额同比上升,呈现向好趋势。
报告期内,公司ESG实践与社会责任履行获权威认可。
公司凭借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等维度取得的成果,首次获得WindESG给予的A评级,标志着公司ESG治理水平跃升至行业领先梯队。
公司与西湖大学发展基金会正式签署捐赠协议,用于支持西湖大学本科生逐梦基金,通过助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进一步践行“源自教育、投身科技、产业报国、回报社会”的发展理念。
(一)空天地立体交通场景1、轨道交通场景公司是轨道交通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先行者,从行业数字化向行业智能化不断开拓创新。
公司子公司“众合智行”聚焦立体交通、能源矿山等关键领域,以“超级乙方”模式,充分发挥安全控制和细分场景垂直整合能力,逐步发展成为承接各类行业解决方案集成业务的主要平台公司。
2025年上半年公司智慧交通业务收入4.39亿元,同比增长16.77%。
智慧交通业务新增订单同比大幅增长。
2025年上半年,公司智慧交通业务新增订单10.4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2.89%,实现了良好的开局。
公司中标的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轻轨一期信号系统项目,作为中亚首条全中国标准轻轨线路的核心子系统,标志着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首倡之地实现了轨道交通关键技术出口的突破;该信号系统实现了全自动无人驾驶功能,包括列车唤醒、自检和发车等全流程智能化操作,为轻轨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同时,公司信号系统领域完成了绍兴1号线支线、沈阳地铁1号线东延线和杭州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老余杭站~绿汀路站(不含))在内的项目交付及开通运营任务。
2、低空场景低空业务是公司空天地立体交通战略的重要构成,是公司未来发展的主要增量。
2024年以来,公司在低空领域的战略布局一直稳步有序地推进。
公司已经成立了全资子公司众合智航作为低空业务发展的运营平台,并全资设立了定位于先进航空器制造核心技术供应商平台——众合智翔。
低空领域,公司在UniTFCC三余度飞控计算机、UniPort智慧起降场、UniSpace低空综合服务平台三大核心产品的加持下,将重点打造低空政务综合巡检、应急、医疗运输三大应用场景。
2025年以来,公司低空业务获得了一系列进展。
三余度飞控计算机产品订单获得突破,已经与北京智行博通、天翎科等无人飞行器主机厂开展相关的地面和飞行测试工作,为未来进一步商业化夯实基础。
公司与杭州临安城投集团携手打造的“一网统飞”综合治理平台,不仅是浙江省首个实现“市区协同、全域联动”实践探索的低空政务飞行平台,还为全国低空经济政企集约化运营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杭临样板”。
“一网统飞”综合治理平台以“低空+政务治理”为切入点,以“集约建设、统筹复用”为核心原则,创新采用“2+1”布局——区一网统飞综合服务平台运营端、用户端与杭州市低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现数据贯通、流程衔接,构建起从用户飞行需求汇总到成果数据定向分发的全链路闭环,并沉淀一套低空数据资产底座,构建低空领域市区多级协同新模式。
公司参股公司鸢飞科技与武当山机场集团联合打造的十堰市低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即将正式启用,标志着湖北省首个地市级低空平台正式落户十堰。
该平台集十堰低空综合指挥中心、低空安全保障中心、低空飞行服务中心功能于一体,作为驱动十堰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平台将从监管工具跃升为低空经济的综合价值“放大器”,不仅为蓬勃发展的低空经济注入强劲动能,更将为全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十堰模式”。
3、低轨卫星场景低轨卫星领域,公司将立足低轨卫星领域前沿,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联合浙江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加速创新成果转化进程,重点布局低轨卫星星务平台、航天工业系统建模工具、航天工业仿真工具等产品和解决方案,抢抓低轨星座规模化建设市场窗口期。
今年上半年,公司通过老股转让和增资扩股的方式,战略投资了辰极数智卫星技术(浙江)有限公司。
目前,辰极数智成功推出天枢数字化协同平台、天玑体系建模与仿真系统、摇光需求管理系统等六款核心软件产品,全部获得软件著作权,并成功获评“浙江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获权威认可。
(二)数智化通用应用1、智慧能源公司智慧能源业务平台山西众合智源数能科技有限公司深耕智慧矿山与数字能源等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应用,精准对接矿山企业实际生产痛点,创新推出涵盖“智能感知一自主决策一精准控制”全链条解决方案,可提供“智能化建设—运维”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相关技术成果已在国家能源、潞安集团、晋能控股、新疆有色等大型集团落地应用,有力推动传统矿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山西众合智源凭借技术积累与行业经验,已成功通过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三级认证,并取得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二级认证,不断完善强化公司技术与管理体系。
2、数智健康报告期内,公司数智健康业务优化了组织架构体系,形成了科学抗衰研究院、医疗器械CDMO、合成生物学终端健康产品三大业务板块,初步构建了大健康领域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全产业链条。
医疗器械CDMO领域,煋医科技与安翰科技正式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旨在进一步推动医疗器械创新与数字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煋医科技在CDMO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和安翰科技在高端医疗设备研发方面的专长,共同开发胃动力胶囊机器人等产品,双方已启动多个联合研发项目,预计通过资源共享和技术互补,将为数智健康领域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加速优质医疗产品的全球推广与应用;3月,煋医科技获批《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是行业规范、医疗资源优化、质量安全保障等多维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合成生物学终端健康产品领域,公司投资参股了上海欣合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欣合肽主要聚焦非天然氨基酸与稀有糖,低附加值的糖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稀有糖两大细分赛道,产品可分别应用于医药中间体、原料药以及代糖甜味剂等领域,以及用于代糖甜味剂领域与天然产物(如人参皂苷)提升生物利用度领域。
此外,公司进一步深化了与浙江省血液中心的合作,在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液分型领域展开重点研究,利用先进的基因芯片和测序技术提升血液安全性和精准性,进一步推动公司数智健康业务的创新发展,同时为血液安全保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数智化基础能力和支撑板块1、半导体材料报告期内,公司控股子公司海纳股份持续推动产能扩张、技术升级、市场拓展和良率提升,实现营业收入2.25亿元,同比增长14.05%,进一步巩固主营产品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单晶基地产能爬坡产值逐渐释放。
海纳山西基地的半导体单晶生产基地项目产能规模逐步扩大,为即将启动投产的高端功率器件用半导体级抛光片生产线项目提供高均匀性、低缺陷的单晶品质保障,进一步巩固产业链一体化优势,为未来发展蓄力储能。
抛光基地投产在即拓宽细分市场。
海纳金华浦江基地的高端功率器件用半导体级抛光片生产线项目投建进度稳序开展,预计将于2025年启动投产,建成后将进一步增强公司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能力,下游产品将广泛用于汽车电子、工业控制、5G通信、物联网等高端应用场景,有利于优化现有产品结构、拓展细分领域市场、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从而实现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深化战略多元布局丰富产品矩阵。
海纳股份基于长期战略发展目标,落实业务结构多元化的目标,借助山西半导体单晶生产基地项目投产入市,开辟了单晶硅棒直销通道,新拓单晶硅棒客户群体;同时,为把握硅部件材料市场发展机遇,切入硅部件材料业务,硅部件用单晶硅棒已经完成批量交付。
(四)战略合作进展上述战略合作协议和框架协议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的影响需视具体项目的推进和具体实施情况而定,具有不确定性,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浙江海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系经浙江省人民政府以浙政发[1998]224号文批准,由浙江浙大圆正集团有限公司主发起设立,于1999年6月7日在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取得注册号为3300001005753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经2009年6月10日召开的公司2008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名称由"浙江海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浙江众合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中文名称缩写由"浙江海纳"更名为"众合机电";公司英文名称由ZhejiangHainaScienceandTechnologyCo.,Ltd."更名为"UnitedMechanical&ElectricalCo.,Ltd.";公司英文名称缩写由"HAINAS&T"更名为"UnitedM&E"。
日前,经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公司名称正式变更为"浙江众合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证券简称自2009年7月16日起更名为"众合机电";英文简称更名为"UnitedM&E"。
公司名称由“浙江众合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中文名称缩写由“众合机电”更名为“众合科技”;公司英文名称由“UnitedMechanical&ElectricalCo.,Ltd.”更名为“UnitedScience&TechnologyCo.,Ltd.”;公司英文名称缩写由“UnitedM&E”更名为“United”。
|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 潘丽春 | 2024-02-07 | 300000 | 5.49 元 | 3060000 | 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