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威孚高科
- 企业英文名: WEIFU HIGH-TECHNOLOGY GROUP CO.,LTD.
- 实际控制人: 无锡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000581.SZ
- 注册资本: 99698.6293 万元
- 上市日期: 1998-09-24
- 大股东: 无锡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1.38%
- 董秘: 刘进军
- 董秘电话: 0510-80505999
- 所属行业: 汽车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潘华、张小萍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无锡市新吴区华山路5号
- 概念板块: 汽车零部件 江苏板块 破净股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深股通 养老金 融资融券 深成500 预盈预增 机构重仓 AB股 人形机器人 小米汽车 毫米波概念 轮毂电机 IGBT概念 汽车芯片 尾气治理 氢能源 新能源车 国产芯片 央国企改革 燃料电池 参股保险 长江三角 参股券商 节能环保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1988-10-27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200250456967N
- 法定代表人: 尹震源
- 董事长: 尹震源
- 电话: 0510-80505555,0510-80505999
- 传真: 0510-80505005
- 企业官网: www.weifu.com.cn
- 企业邮箱: Web@weifu.com.cn
- 办公地址: 无锡市新吴区华山路5号
- 邮编: 214028
- 主营业务: 汽车核心零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机械行业技术开发和咨询服务;内燃机燃油系统产品、燃油系统测试仪器和设备、汽车电子部件、汽车电器部件、非标设备、非标刀具、尾气后处理系统的制造;通用机械、五金交电、化工产品及原料(不含危险化学品)、汽车零部件、汽车(不含九座以下乘用车)的销售;内燃机维修;自有房屋租赁;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能量回收系统研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一般项目: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软件开发;软件销售;软件外包服务;模具制造;模具销售;机床功能部件及附件制造;机床功能部件及附件销售;绘图、计算及测量仪器制造;绘图、计算及测量仪器销售;工业机器人销售;工业机器人安装、维修;智能基础制造装备制造;智能基础制造装备销售;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销售;物料搬运装备制造;物料搬运装备销售;气体、液体分离及纯净设备制造;气体、液体分离及纯净设备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新兴能源技术研发;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普通阀门和旋塞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阀门和旋塞研发;阀门和旋塞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特种设备制造;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 企业简介: 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58年,是国内汽车零部件的著名生产厂商,中国汽车工业零部件五十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集团现拥有22家全资和控股子公司、9家合营联营公司,是业绩优良的A、B股上市公司、中国主板上市公司价值100强企业。威孚集团坚持技术创新,不断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业务领域由原来的燃油喷射系统,发展到节能减排、绿色氢能、智能电动、工业和其它业务,形成了有竞争力的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链。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威孚集团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以及多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公司以创新求实的精神,致力于技术创新和研发实力的提升。面向未来,威孚集团将积极围绕汽车核心零部件业务,坚持“双擎驱动”发展战略,秉承“国际化、自主化、多维化”战略方针,以新能源驱动和智能网联产品为突破口,加速发展新兴业务,以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以持久稳定的公司发展回报员工、回报社会。
- 商业规划: (一)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为汽车核心零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拥有节能减排、绿色氢能、智能电动、工业及其他等四大业务板块。报告期内主要销售产品为柴油燃油喷射系统、尾气后处理系统、进气系统、氢能及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电驱系统核心零部件、热管理系统核心零部件、舱内核心零部件、制动系统核心零部件、态势感知核心零部件、液压系统核心零部件等。1、燃油喷射系统,包括高压油泵、高压油轨、喷油器、滤清器等产品,广泛用于各档功率的柴油机和清洁替代燃料,为各类载货车、客车、工程机械、船用、农机、发电机组等配套,可满足车用国六、非道路四阶段排放法规,在产品品种、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做好与国内主机配套的同时,部分产品向美洲、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出口。2、尾气后处理系统,包括柴油净化器、汽油净化器、天然气净化器、消声器、催化剂等产品,可满足车用国六、非道路四阶段排放法规,技术水平、市场规模和生产能力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广泛应用于传统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商用车、非道路机械等领域,可为主机厂家产品升级换代提供有力的支撑。3、进气系统,包括柴油增压器、汽油增压器、天然气增压器等产品,可满足车用国六、非道路四阶段排放法规,应用范围涵盖商用车、传统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工程机械、农用机械、发电机组等多领域,为国内各大主机厂和整车厂提供配套。4、氢能及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包括膜电极、双极板(石墨、金属)、催化剂、BOP关键零部件(如阀类、泵类、空压机关键零部件等)及储氢瓶等产品,主要为国内外氢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厂家、储能企业提供配套。5、电驱系统核心零部件,包括电机轴、端盖、水套等产品,主要为国内外新能源乘用车企业或电驱系统厂家提供配套。6、热管理系统核心零部件,包括电子油泵、电子水泵、节温器、水冷板等产品,主要为国内外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企业提供配套。7、舱内核心零部件,包括汽车座椅总成、座椅骨架、电动长滑轨、减震器等产品,主要为国内主流商用车、乘用车企业提供配套。8、制动系统核心零部件,包括机械真空泵等产品,主要为国内外主流乘用车企业提供配套。9、态势感知核心零部件:包括4D成像雷达、前雷达、角雷达、舱内雷达、道闸雷达等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慧停车、车路协同等领域。10、液压系统核心零部件:包括叉车液压系统、电机泵、内齿泵、电机控制器、活塞零部件等产品,为国内主要液压企业配套。(二)公司经营模式公司遵循“做精品、创名牌、实现价值共同增长”的经营理念,实行母公司统一管理,子公司分散生产的经营模式。母公司负责制定战略发展规划和经营目标,在财务、重大人事管理、核心原材料、质量控制、技术研发等方面对子公司进行统一管理、指导及考核。子公司以市场的订单管理模式安排生产,使子公司既保持产品统一的品质,同时有利于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和节约物流成本,保持产品生产供应的及时性,提高公司经济效益。报告期内整车制造生产经营情况报告期内汽车零部件生产经营情况同比变化30%以上的原因说明净化器、增压器产销量增长较快主要是公司抓住混动乘用车市场增长机会,报告期内客户订单增长所致。零部件销售模式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运用灵活的营销策略、规范的开发程序来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保证客户开发计划的顺利进行,争取更多的客户和更大的市场份额。公司建立了战略客户互访机制,公司高层定期对客户进行走访或接待客户来访,举办高层战略会议、专项合作交流等活动。对公司战略客户实行特殊化管理,建立由公司分管领导、大客户经理、市场部、事业部组成的四位一体协同组织,做好客户需求分析与管理、客户满意度调查分析等。同时,公司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对客户需求反应速度,通过呼叫中心、客户数据仓库、商务智能、移动设备、网络会议等现代化技术工具来辅助客户关系管理。公司推进现有业务与新业务协同营销,加强与现有业务客户在新业务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拓展新客户,发展潜在客户。公司开展汽车金融业务公司开展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生产经营情况1、概述2024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面对汽车行业内卷严重、原材料价格波动等诸多困难,公司以“开拓市场求生存、精益管理求效益、新业布局求发展”为工作方针,全体员工齐心协力,持续提升运营质量,确保公司平稳运行。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67亿元,同比增长0.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0亿元,同比下降9.67%;总资产为284.05亿元,同比增长1.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98.41亿元,同比增长2.27%。报告期内公司开展的主要工作:1、业务板块协同共进,新业加速推进落地节能减排业务板块:燃喷系统产品,共轨泵全年销量128万台;VE分配泵全年销量近34万台;机械泵全年销量超15万台。后处理系统产品,汽油净化器在混动乘用车市场表现突出,全年销量近343万套,同比增长24%;柴油净化器全年销量近21万套,乘用车、商用车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稳步提升;天然气净化器全年销量7.5万套,同比增长21%。进气系统产品,四缸柴油增压器全年销量58.3万台,继续保持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的行业地位;汽油增压器在混动乘用车市场表现突出,全年销量62.6万台,同比增长137%,创历史新高;六缸增压器全年销量8.7万台,同比增长18%。绿色氢能与智能电动业务板块等:完成燃料电池产品重点客户超大功率金属双极板、重点客户高性能单电池、重点客户膜电极开发及批产;完成重点客户供氢组件的整车验证;获取多个电子节温器、氢喷射器、电子水泵、引射器等项目定点;完成电解水制氢首个外部5kW装备交付;实现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装备开发与试运行。电驱系统核心零部件完成多个头部客户新项目批产,电机轴全年销量172.5万件,同比增长24%;电子油泵产品实现国内头部客户规模化量产,同时获取多个重点客户新项目;顺利推进战略客户3D角雷达项目;实现矿用雷达和道闸雷达小批量交付;汽车座椅福州基地建成投产,实现乘用车客户项目量产。2、深耕传统业务技术,加速推进新业研发节能减排业务板块:燃喷系统产品,完成CB6-25单缸高压泵开发及批量供货;完成超高压GP项目客户B样品可靠性及发动机验证;完成天然气双燃料直喷产品头部客户14L发动机性能及部分可靠性试验;完成甲醇单燃料直喷产品头部客户9L发动机点火;完成氢内燃机直喷喷射器产品发动机点火试验。后处理系统产品,拓展在增程和混动乘用车市场的应用开发,完成商用车柴油、天然气、甲醇产品以及非道路产品开发及批产供货;完成乘用车、商用车多款重点产品的技术降本。进气系统产品,完成混动高效汽油增压器平台开发,实现乘用车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客户批产;完成2.5L高性能柴油增压器平台开发并在重点客户新一代高效发动机搭载,实现小批供货;启动替代燃料增压器产品预研和开发;实现甲醇增压器产品在重点客户的拓展并批产供货;启动乘用车氢发动机示范运行。绿色氢能与智能电动业务板块等: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膜电极实现国内稳定批产;完成排气阀、电子节温器、电子水泵D样品开发及小批供货;完成氢减压阀、氢循环泵B样品开发。可再生能源制氢,实现百千瓦级PEM电解水制氢系统平台产品开发集成,获批制氢装备工业用示范运行项目,完成百千瓦级电解槽A样品开发。热管理系统/核心零部件,完成电子油泵多平台产品样品开发,并获取多个重点客户项目。智能感知核心模组,完成4D成像雷达产品降本方案系统集成调试。完成叉车电机控制器B样品开发;启动悬架电机泵产品开发,并已获取重点客户项目。3、强化战略与投资合作,统筹布局促协同发展在战略规划方面,推进落实十四五中期回顾改进计划;完成战略规划年度回顾;重点完成VH业务深入规划及全球燃料电池业务战略规划的回顾及刷新;持续推进氢瓶国产化建设项目策划和实施;完成座椅、氢能、空气悬架和人形机器人方面的战略专题研究工作;积极推进雷达、储氢等政府合作项目。在投资合作方面,顺利完成与德国福伊特公司就高压储氢业务进行合资合作;完成雷达业务引进战投并推行员工持股,成立独立市场化运作合资公司;完成收购威孚力达少数股权的收购;汽车座椅业务引进新合作伙伴,完成福州基地合资项目签约及落地;完成无锡卓威及连云港卓威公司的合资合作;参与车联天下新一轮融资,进一步巩固智能网联业务布局;完成博原兴成基金合作签约及出资,拓展公司主要股东合作。加强投后管理体系建设,持续优化投后治理。4、强化质量安全管控,持续推进项目建设公司核心业务产品质量水平稳中有升,部分产品持续零公里故障小于10PPM;改版质量手册,推进认证最优方案;预防质量管理方面,持续推广特殊特性筛选方法和质量阀门在事业部、子公司开发项目的应用,完成特殊特性再识别再管控在核心产品的全覆盖。推广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完成刀具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备件模块、工装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系统的上线及推广。优化集团较大以上安全风险合规管控,加强特种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开展突发环境事故/事件的隐患排查,全面防范EHS重大事故风险。完成研发大楼、103地块六期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氢能源产业园的前期规划;完成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复审工作。持续推进业务数字化建设,完成WFAC数字化工厂咨询与系统实施项目;完成VHWX核心业务系统建设项目,实现与总部业务融合;完成容器云平台集群部署架构升级与技术研发框架开发;完成数据中心运营监控管理上线;完成智慧园区平台上线。5、持续提升经营质量,管理升级步伐稳健推进经营监控分析维度细化,强化亏损业务重点监控及分析;推进2025年海外经营计划编制落地;完成集团项目管理平台上线。加强财务控制管理,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推动税收优惠政策落地,完成财务报表合并与管理驾驶舱系统建设。推动采购共享新平台建设,进一步规范业务需求和采购实施全过程,实现采购流程标准化与透明化;优化直接材料采购组织架构,聚焦采购品类细分,提升采购专业性。持续关注慢流动风险,开展专项处置工作;建设物流可视化平台并推广上线。持续优化人才资源布局,聚焦落实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引进及新业务人才调配;探索人才国际化能力建设,建立国际化人才发展胜任力模型,健全国际互派机制体系;强化“三航一匠”平台建设,组织开展各类专项培训活动;探索战略新业务公司市场化激励机制;持续优化公司中长期激励策略及“高挑目标”、“超利润分享”等激励分配模型;进一步完善员工绩效管理体系。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