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珠海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珠海港
- 企业英文名: Zhuhai Port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珠海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000507.SZ
- 注册资本: 91973.4895 万元
- 上市日期: 1993-03-26
- 大股东: 珠海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9.98%
- 董秘: 薛楠
- 董秘电话: 0756-3292215,0756-3292216
- 所属行业: 水上运输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北京德皓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刘明学、李俊
- 律师事务所: 广东德赛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珠海市南水镇榕湾路16号2001-2号办公
- 概念板块: 航运港口 广东板块 破净股 北交所概念 天然气 深股通 一带一路 央国企改革 粤港自贸 油气设服 风能 新能源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1986-06-20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4001925268319
- 法定代表人: 冯鑫
- 董事长: 陈少幸
- 电话: 0756-3292201,0756-3292215,0756-3292216
- 传真: 0756-3321889
- 企业官网: www.0507.com.cn
- 企业邮箱: zph507@zhuhaiport.com.cn
- 办公地址: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紫荆路93号铭泰城市广场1栋20层
- 邮编: 519099
- 主营业务: 港口航运及其配套设施、物流供应链、能源环保、港城建设等项目投资及股权投资、玻璃纤维制品项目投资、饮料项目投资,化工原料及化工产品项目投资及社会经济咨询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省际普通货船运输、省内船舶运输;水路普通货物运输;港口经营;饮料生产;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燃气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从事国际集装箱船、普通货船运输;港口理货;港口货物装卸搬运活动;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装卸搬运;国内货物运输代理;国际货物运输代理;物业管理;技术玻璃制品制造;厨具卫具及日用杂品研发;玻璃纤维及制品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珠海港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在深交所上市,是深交所最早期的异地上市公司之一。股票简称:珠海港,股票代码:000507,第一大股东为珠海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珠海市国资委。自2010年实施战略转型以来,珠海港焕发出新的活力,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走出了一条跨越发展的崛起之路。港航物流主业:以港口航运、物流及配套产业为核心,以多元化产业和地域布局为优势,搭建以珠海高栏港为主要支点,西江—长江流域港口为两翼的港口集群,打造集港口装卸、仓储物流、船代货代、理货报关、引航拖带、水上运输为一体的港航物流综合服务平台,成为一流的港口运营商和全程物流服务商。在母港高栏港,公司聚焦大型专业化干散货码头运营管理,投资运营年吞吐能力4000万吨的珠海港煤炭储运中心项目(国能珠海港务码头)、15万吨级铁矿石干散货码头(港弘码头)、15万吨级石化公用码头(中化珠海石化储运码头)等一批深水化、专业化泊位,奠定了高栏港作为国家级能源接卸港、华南干散货集散中心的重要地位。依托母港作为西江出海门户的天然优势,公司深耕西江战略,先后在西江流域投资布局3个内河码头,基本覆盖西江沿线重要节点,构建了联点成线、通江达海、高效便捷的西江港口物流体系。旗下云浮新港是广东省最大的进口石材码头。梧州大利口码头(规划泊位全面建成后)集装箱年作业能力可达25万标箱,是连接粤桂的重要物流枢纽。桂平新龙码头坐落于广西最大的内河港口——贵港港,是西江上游地区重要的集装箱、散货集散中心。为实现西江和长江流域业务协同发展,公司战略布局迈向长江流域。旗下常熟兴华港口是国家一类口岸是长江流域最大的纸浆进口港。以航促港,公司大力发展江海联运、海铁联运等多式联运业务,构筑通江达海、集约高效的物流大通道,打造西江驳船运输龙头企业和一流的沿海航运服务商。新能源主业:珠海港持续发展的“压舱石”,业务涵盖电力能源、管道燃气以及新能源领域,致力于成为一流的新能源投资运营商。在电力能源领域,公司通过自主经营、参股等方式参与风电、燃煤发电、天然气发电、光伏发电等电力能源项目的投资运营,并以珠海港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836052)为载体,打造以风力发电为主的新能源发展平台。在管道燃气领域,公司是珠海市政府授权的管道燃气特许经营单位,承担着珠海横琴新区和西部地区管道天然气建设的重任,并提供全链型管道燃气服务。公司还以参股港股上市公司天伦燃气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1600.HK)为切入点,构建新型能源服务体系。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将平价光伏电站开发运营、储能配套、氢能开发利用列为新能源发展的重点方向。旗下A股上市公司江苏秀强玻璃工艺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160),是国内家电玻璃规模最大、最早涉足光伏领域的玻璃深加工企业。目前正以行业引领之势,多元化布局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新赛道。多年来,公司持续聚焦先进制造业发展,通过与知名企业开展合作,构建了多元化的产业体系。同时,公司面向港城建设、物业管理等领域延伸业务触角,确保配套产业稳定发展,服务全局。海外平台:公司是落实珠海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以港兴市”发展战略的重要上市企业,是珠海市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建设的重要平台。面对国家深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建设发展机遇,公司在香港、新加坡均设有海外投、融资平台,目前海外平台下设的投资业务包括:兴华港口、天伦燃气,是公司重要的对外发展平台。未来,公司将全面推进“双轮驱动战略、西江—长江联动战略、物流中心战略、智慧绿色战略”四大战略,以“港航物流和新能源”双引擎为强劲动力,向着一流港口运营服务商和新能源投资运营商的美好愿景砥砺前行!
- 商业规划: 1、港航物流主要从事港口的投资运营、船舶运输、物流及港航配套服务等业务。港航业务,以位于珠海高栏母港的海港码头港弘码头及位于西江流域、长江流域的四个控股内河码头为依托,发挥广珠铁路直达高栏港区及江海联运、海铁联运、水水中转等多式联运优势,开展西江驳运及国内沿海运输业务,致力于构建功能齐全、服务优质、运作高效的现代港口综合服务体系,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江经济带的双轮业务驱动,以打造华南国际枢纽大港,并致力于成为西江流域驳船运输的龙头企业和一流的沿海干散货航运服务商。物流业务,提供包括传统货运、仓储、保税VMI、商贸物流等业务,围绕优势货种开展综合物流服务和全程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积极构建区域物流网络,同时抢抓新兴物流业态快速发展趋势,加强与澳门物流企业对接,以洪湾港为核心,发挥其毗邻合作区、衔接粤港澳、集疏运体系成熟等优势,积极挖掘供港澳总包物流、中转配送等业务,打造国内一流的全程物流服务商。港口服务业务,提供包括船代、货代、理货、拖轮、报关等港航配套全程服务,通过向产业链上下游纵向发展完善集疏运体系;以珠海高栏母港为中心,深耕粤港澳大湾区及西江、长江经济带,大力拓展异地业务,提高异地市场份额,致力于打造港航综合服务提供商。2、新能源主要从事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管道燃气、天然气发电等新能源、清洁能源的投资、运营及服务,在全国已投资控股八个陆上风电场,形成了华北、华东、华南三大风力发电基地,参股了珠海金湾海上风电项目,目前风电权益总装机容量约47万千瓦;新能源重点战略方向为陆上集中式风电和光伏电站开发与运营、氢能利用与开发等新能源行业,以期实现稳定的投资收益与良好的社会效益;旗下控股上市公司秀强股份有序推进非公开发行募投项目的实施,深挖智能玻璃、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产业潜力,提质增效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管道燃气主要依托珠海市政府授予的珠海西部地区管道燃气业务特许经营权,从事珠海横琴新区、珠海市西部城区管道燃气的建设、运营及维护,以良好设施和优质服务助力珠海城市建设,并进一步推动珠澳两地燃气互联互通后的更紧密合作。1、概述202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公司在珠海市委、市政府、市国资委及大股东的有力支持下,围绕“大交通”“大物流”“大平台”相关战略部署,秉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方针,聚焦主责主业,注重效益效率,持续提升治理水平,推动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再上新台阶。经审计,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124,968,975.96元,同比下降6.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92,095,185.33元,同比增长5.37%。(一)强化协同赋能,聚力提质增效港航物流板块致力于打造高效协同的长江-西江港口物流集群,加强产业链资源整合,深化精益管理,着力提质增效,强化内部协同联动,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持续筑牢高质量发展坚实基础,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5,784.35万吨,同比增长15.47%。兴华港口持续提升装卸效率和服务质量,深化战略客户合作关系,夯实纸浆基本港地位,稳固优势货种基本盘,全力拓展新能源业务,锁定优质出口货源,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617.41万吨,其中钢材、设备、吨袋等货种增长态势显著,受进口纸浆需求下滑等影响,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81万标箱,同比下降22.47%。港弘码头统筹存量挖潜和增量提效,充分发挥深水航道及大型泊位优势,不断延伸服务链条,解决客户需求痛点,在稳固现有客户基本盘的同时加大商务营销力度,丰富客户结构,加强与联检单位、主管单位等多层次沟通,优化作业流程,提高货物疏港效率,释放堆场堆存能力,全面提升码头运营效能与综合竞争力,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968.74万吨,同比增长20.58%。云浮新港深入推进“细分市场、精准营销”策略,充分整合港口优势资源,依托外贸资质优势和延伸内贸非优势腹地策略,积极向广西方向拓展货源腹地,加大非石材货源的业务开发力度,丰富货源结构,进一步提高抗风险能力,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715.19万吨,同比增长4.60%,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9.71万标箱,同比增长0.22%。梧州港务积极应对市场波动和洪水封航等负面影响,持续深耕集装箱、粮食和建材三大核心业务,加强区域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深化“航线+货源”市场开发战略,重点推进“进口重柜”、“精品航线”和“两广项目货”三大项目,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187.61万吨,同比增长62.8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7.23万标箱,同比下降5.03%。桂平新龙码头抢抓大藤峡过闸新政策带来的机遇,全方位加强与物流公司、货代以及船公司的合作紧密度,深化核心客户关系,稳固本地货源根基,持续发力拓展新货种,同时积极推广集装箱车辆高速费用减半政策,深入挖掘黔江上游的货源腹地,弥补因市场竞争和需求不足而流失的货源,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95.40万吨,同比下降4.25%,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10万标箱,同比下降3.85%。珠海港航运积极应对供需失衡、运价波动等不利局面,主动调整内河船业务结构,优化运力配置,目前自有运力26.1万吨,总控制运力约150万吨;加大自营业务拓展力度,积极参与大客户招投标项目,充分发挥LNG动力船舶优先过闸优势,突破性地开拓了大藤峡航线,有效保障了自有运力的货量稳定,但受沿海干散货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全年完成散货运输928.90万吨,同比下降36.10%,集装箱运输21.70万标箱,同比下降30.58%。珠海港物流立足于高栏母港,聚焦腹地货源,以实体物流发展为基础,大宗货品供应链和高端特色物流为核心,围绕煤炭、粮食、钢材等主力货种,持续深化客户合作,开展综合物流服务和全程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稳定运作翅冀钢铁、西江水运、梧州粮食中转中心等项目业务,深入拓展兴华港口大件运输业务,两江业务联动效益增势明显;投入新能源电动重卡开展运输业务,扩大公路运输成本优势;围绕两广、华东地区打通内陆服务通道,积极构建多式联运网络,全年完成多式联运发运量89.83万吨。港航配套业务在巩固原有市场业务基础上,持续深化挖潜增收、降本增效,坚定不移地推进“走出去”发展战略,大力拓展异地业务,其中珠海港拖轮积极参与港外作业项目投标,安全高效完成国防保障等多项特殊拖带任务,并获得温州苍南港区拖轮港口经营许可证,港外业务表现突出,拖带作业量连年稳步增长;珠海外理稳步推进揭阳、阳江业务,加强信息化建设,探索业务新模式,顺利建立港弘矿产品实验室,实现业务对接零距离。(二)内生外延铸合力,培育增长新动能持续加强风电、光伏发电、BIPV等新能源项目拓展,强化投资管理水平,全面优化产业布局,提升综合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成功收购位于黑龙江的50MW团结风电场,公司风电权益装机总容量达47万千瓦,全年旗下风电企业生产运营保持稳定,受部分地区风资源状况不佳和极端天气影响,以及达里风电场延寿后综合电价下降,电力板块自主经营的8个风电场实现上网电量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5%,实现运营利润6,807万元,同比下降46.95%;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全面落实珠海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战略部署,积极拓展分布式光伏及地面光伏电站项目,光伏控股装机总容量达73.73MW,全年实现发电量7,058.5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78.01%;秀强股份紧跟国家节能减碳步伐,不断提升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业务行业竞争力,探索市场绿色机遇,成功开发固德威屋顶瓦,并实现量产;与晶科能源共同合作建设迪拜水利局办公大楼镀膜幕墙,是秀强股份首个海外落地项目,为后续打开国外尤其是中东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港兴公司聚焦安全生产、能源保障,扎实履行天然气保供主体责任,有序推进燃气工程建设,截至2024年末累计已完成约481.59公里市政燃气管道建设,实现销气量约1.3亿标方,保持稳定。(三)加强资本运作能力,深化产融协同效应为顺应公司发展需求,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效能,公司全力推进资本运作,积极开拓多元化融资渠道,持续优化公司资产债务结构降低综合成本,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资源为实体产业发展赋能。一是成功开立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EFN账户,用好用活EFN账户在跨境资金划转、资本项下资金流转、外汇交易等方面的政策优势,支持公司资金高效运作;二是积极灵活运用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工具,全年累计滚动发行债券合计49亿元,获得银行综合授信约168亿元,为公司的整体经营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三是系统完善发展战略规划,围绕主业精准发力开展项目投资,并强化投后管理,提升投资效益。(四)提升公司治理效能,有效防范经营风险持续完善公司治理体系,显著提升各治理层级履职效能。一是面对强监管态势,继续扎实做好规范运作工作,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严防内幕交易;二是完善各治理主体沟通机制及加强专业培训,进一步优化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三是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工作制度,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工作体系,从服务、信息、沟通、落实等方面优化独立董事履职保障机制,报告期内独立董事开展了航运专题调研、发展战略研讨等工作,就公司业务经营和发展管理建言献策,为公司稳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四是顺利完成董事局、监事会换届,组建专门委员会并聘任管理层,为公司发展注入新动力;五是强化法务风控一体化建设,促进合规管理与风险预判深度融合,深化内控体系闭环管理,动态优化风控矩阵与业务流程,同时强化技术手段赋能风险分级管控,推动内控审计创新。凭借一系列有力举措,公司荣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4年上市公司董事会优秀实践案例”、《董事会》杂志“公司治理特别贡献奖”等荣誉。(五)深化市值管理工作,践行可持续发展公司始终将市值管理视为关键工作,多维度增进市场对公司价值的认同,着力构建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为实现公司长期价值筑牢根基。一是持续高质量完成信息披露工作,搭建自愿性信息披露体系,按季度披露港口经营数据,显著提升公司透明度,信息披露连续八年获深交所最优A类评级;二是全面积极主动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维护和挖掘战略投资机构,拓宽传播渠道,强化投资价值宣导,年内荣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投资者关系管理最佳实践”奖;三是年初首次发布ESG五年战略规划并积极推动其落地实施,设定公司ESG愿景、使命和战略方向,形成6项ESG战略议题、34个关键项目、69项关键行动和129个里程碑事件,推动薪酬与可持续发展管理绩效挂钩,将ESG管理目标纳入各部门及成员企业年度考核目标中,促进ESG理念深度融入经营管理,实现公司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这一努力获得广泛认可,年内获得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4年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优秀实践案例”、《新财富》杂志“最佳ESG信披奖”等荣誉,公司可持续发展影响力持续攀升;四是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助力企业管理向数字化转型,持续完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保障生产运营稳定;五是积极构建人才体系双通道,对内畅通职业晋升路径,对外拓宽引才渠道,培养各业务领域后备人才,形成人才培育的长效机制。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