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南京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南京化纤
  • 企业英文名: Nanjing Chemical Fibre Co.,Ltd
  • 实际控制人: 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600889.SH
  • 注册资本: 36634.601 万元
  • 上市日期: 1996-03-08
  • 大股东: 南京新工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持股比例: 35.41%
  • 董秘: 居波
  • 董秘电话: 025-84208005
  • 所属行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张定坤、朱乐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兰台(南京)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郁庄路2号
  • 概念板块: 化纤行业 江苏板块 预亏预减 机器人概念 人形机器人 机构重仓 QFII重仓 央国企改革 IPO受益 风能 长江三角 参股券商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1992-09-28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100134923345G
  • 法定代表人: 陈建军
  • 董事长: 陈建军
  • 电话: 025-57518871,025-84208005
  • 传真: 025-57518852
  • 企业官网: www.viscosefibre.com
  • 企业邮箱: ncfcwz@viscosefibre.com
  • 办公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亚鹏路66号金基汇智园9号楼
  • 邮编: 210019
  • 主营业务: 从事粘胶短纤、PET结构芯材的生产和销售以及城市生态补水供应业务
  • 经营范围: 自来水生产与供应(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纤维素纤维原料及纤维制造;生物基材料制造;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制造;合成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包装材料及制品销售;服装制造;针纺织品及原料销售;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新材料技术研发;工程管理服务;货物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南京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系国营南京化学纤维厂,成立于1964年。1992年9月,以其主要生产经营性净资产经评估作价改制设立为股份制企业,1996年3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0889,现控股股东为南京新工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最终实际控制人为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旗下全资(控股)子公司:南京金羚生物基纤维有限公司,江苏金羚纤维素纤维有限公司,上海越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古都文化商务旅馆有限公司。作为新工集团新材料业务板块核心企业,“十四五”期间,公司将依托国资平台,围绕“产业聚焦、深化改革、资本运作、数字化转型”等核心发展理念,依靠科技创新,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以及智能化工厂建设;聚焦新材料产业布局,实现莱赛尔纤维、PET发泡材料为主业的“2+X”发展模式,促进公司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将公司建成为行业领先的新材料产业技术服务商和产品制造商。
  • 发展进程: 南京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系南京化纤厂,于1964年建成投产。1992年改制为股份制企业,1996年3月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并于2006年11月1日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工作。
  • 商业规划: 2024年,行业环境压力依然保持高位;另一方面新材料、AI、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新旧动能的转换加速。公司在全体股东支持和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心目标,保障现有主业实现经营目标并提质增效;同时推动重大资产重组,努力实现上市公司产业转型升级。(一)全力加快莱赛尔项目推进2024年,公司统筹各方力量加快4万吨莱赛尔项目推进,全力组织实施试车工作,并取得阶段性进展。1号线在1月份成功打通生产工艺全流程,在3月份实现连续运行72小时,在6月份生产出第一批一等品,7月底实现阶段性达产,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实现满产,产品质量合格率90%以上,后期优等品率50%以上。同时2线于四季度开始进行带料试车工作。(二)粘胶短纤产量与差别化率同步提升2024年,公司粘胶短纤的生产稳定程度明显好于去年同期。江苏金羚根据设备现状,每周整理维修处理项目清单,统筹计划落实。全年对90余项重点项目分期分批进行了更新、改善、处理。2024年1月份江苏金羚完成差别化产品长丝束的投产运行。通过对生产线缺陷持续优化改造,实现长丝束连续稳定生产。全年共生产长丝束1,330吨,有效地拓宽了产品品类。(三)以技术创新驱动PET结构芯材降本增效,全力推进在非风电领域的应用上海越科大力推动技术创新,通过自制助剂、配方优化等方式,降低了材料成本,后续将全面实现助剂的切换。上海越科通过精细核算平衡产量与成本,在风电应用领域努力实现效益最优化;全年累计完成风电订单11,658立方米,其中大客户订单达11,200立方米。公司全力推动PET结构芯材在轨道交通、船舶、绿色建材等非风电领域的应用。同时通过加大自主研发能力,成立多个攻坚小组,开发满足不同领域市场需求的产品。2024年上海越科的非风电业务订单表现稳定,全年非风电业务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约50%,显著超出预期。(四)内外结合,建立健全创新管理机制、持续提升技术驱动力一是科技攻关项目方面,围绕莱赛尔纤维、PET结构芯材,共立科技攻关项目18项,目前8项具备结项条件;二是科技创新成果方面:成功申报南京市六合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等3个政府创新项目;完成南京化纤2023年度科技奖励评审工作,围绕工艺技改、专利授权、项目申报、科技论文、行业标准等评审标准,共奖励101人;三是科创载体建设方面,联合南京工业大学、中国船级社(江苏分社)等15家单位,成立了“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创新联合体”;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共建“武汉理工—南京化纤热塑性复合材料船艇工程化应用联合研发中心”,成功入选“南京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是知识产权及标准管理方面,2024年累计申请专利43项,其中已受理的专利39项(含发明专利35项),2024年获得授权的专利14项,其中3项发明专利。(五)推进重大资产重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2024年11月公司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南京化纤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等相关议案,拟通过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南京工艺100%股份,并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本次重组标的公司南京工艺主要从事以滚珠丝杠副、滚动导轨副等为代表的滚动功能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作为装备制造领域基础零部件,滚动功能部件下游领域广泛,存量市场未来进口替代空间广阔;此外,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提速发展,也打开了滚动功能部件未来增量市场空间。本次资产重组将公司原有持续亏损的业务整体置出,同时将盈利能力较强、市场空间广阔的滚动功能部件行业优质业务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实现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的转型,为上市公司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实现上市公司股东的利益最大化。目前公司及各方正有序推进本次资产重组。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