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南京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化纤 - 600889.SH

南京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1996-03-08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企业英文名
Nanjing Chemical Fibre Co.,Ltd
成立日期
1992-09-28
董事长
陈建军
注册地
江苏
所在行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南京化纤
股票代码
600889.SH
上市日期
1996-03-08
大股东
南京新工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持股比例
35.41 %
董秘
居波
董秘电话
025-84208005
所在行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汪军;张凯茗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兰台(南京)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南京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20100134923345G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注册地
江苏
成立日期
1992-09-28
法定代表人
陈建军
董事长
陈建军
企业电话
025-57518728,025-84208005
企业传真
025-57518728
邮编
210019
企业邮箱
info@viscosefibre.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亚鹏路66号金基汇智园9号楼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粘胶短纤、莱赛尔纤维、PET结构芯材的生产和销售以及景观水供应业务

经营范围:自来水生产与供应(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纤维素纤维原料及纤维制造;生物基材料制造;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制造;合成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包装材料及制品销售;服装制造;针纺织品及原料销售;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新材料技术研发;工程管理服务;货物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南京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系国营南京化学纤维厂,成立于1964年。

1992年9月,以其主要生产经营性净资产经评估作价改制设立为股份制企业,1996年3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0889,现控股股东为南京新工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最终实际控制人为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旗下全资(控股)子公司:南京金羚生物基纤维有限公司,江苏金羚纤维素纤维有限公司,上海越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古都文化商务旅馆有限公司。

作为新工集团新材料业务板块核心企业,“十四五”期间,公司将依托国资平台,围绕“产业聚焦、深化改革、资本运作、数字化转型”等核心发展理念,依靠科技创新,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以及智能化工厂建设;聚焦新材料产业布局,实现莱赛尔纤维、PET发泡材料为主业的“2+X”发展模式,促进公司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将公司建成为行业领先的新材料产业技术服务商和产品制造商。

商业规划

报告期内,公司一方面在全体股东支持下稳步推进重大资产重组各项工作;另一方面以经营结果最优化为目标,统筹做好降本增效和经营管理工作。

(一)稳步推进重大资产重组2024年11月公司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南京化纤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等相关议案,拟通过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南京工艺100%股份,并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本次重组标的公司南京工艺主要从事以滚珠丝杠副、滚动导轨副等为代表的滚动功能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作为装备制造领域基础零部件,滚动功能部件下游领域广泛,存量市场未来进口替代空间广阔;此外,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提速发展,也打开了滚动功能部件未来增量市场空间。

报告期内公司按时序稳步推进重大资产重组,本次资产重组将公司原有业务整体置出,同时将盈利能力较强、市场空间广阔的滚动功能部件行业优质业务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实现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的转型,为上市公司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实现上市公司股东的利益最大化。

(二)深挖企业潜能,最优化经营结果报告期内为最优化经营结果,公司根据粘胶短纤和莱赛尔纤维市场行情变化,动态调整生产计划,阶段性实施停产并同步进行设备检修和优化提升。

金羚生物基积极按照降本增效的工作目标要求,完成生产维修、项目改造及安全整改共65项。

制定的年度降本增效工作举措共计22项,内容涵盖原材料优化调整、废胶排放量降低、智能化改造、参数优化等,各专项工作稳步推进中。

报告期内江苏金羚共组织实施检修项目1,118项,上半年共完成968项,完成安全、环保隐患整改20余项,同时完成了对长丝束提产改造工作。

报告期内江苏金羚实施了锅炉高温疏水泵自动控制改造、原液精研磨密封方式优化、CAP碱洗槽伴热管等降本创新举措10余项,有效提升了设备效能。

报告期内上海越科优化PET结构芯材的投标策略,优先保障优质订单、核心客户订单。

非风电市场方面,已形成较为稳定的目标客户基础。

其他客户呈现"小批量、多频次"订单特征,客户活跃度提升,客户对PET结构芯材市场认知度增强,为未来销量增长奠定基础。

上海越科以技术创新牵引降本增效,通过自研助剂以及国产化、丰富产品序列、可回收材料的利用、设备自动化等措施,有效降低了综合成本。

(三)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科技攻关项目方面:主要围绕《基于原位植入技术开发系列高值化莱赛尔项目》《PET材料船艇工程规模化应用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以及高积碳型阻燃剂、PET极限密度发泡工艺、共挤PET发泡板材、CFRT项目开展实验,并取得阶段性进展。

持续推进PET结构芯材产业化,完成医疗柔性板、冷链三轮车车厢、高铁、3D打印建筑等应用领域中的样品制作工作和示范项目落地,并协同上下游客户进行了技术交流和市场推广。

发展进程

南京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系南京化纤厂,于1964年建成投产。

1992年改制为股份制企业,1996年3月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并于2006年11月1日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