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计算机、电子及通信设备、系统集成、软件开发及软件工程和电子工程设计与施工,以各种集成解决方案、应用软件和软件产品,代理产品销售为主业。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建设工程施工;建设工程设计;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电气安装服务;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检验检测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数字技术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软件开发;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工程管理服务;专业设计服务;网络技术服务;对外承包工程;电子产品销售;网络设备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仪器仪表销售;广播电视传输设备销售;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维修;通讯设备修理;电气设备修理;计算机及通讯设备租赁;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中电科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中国大陆IT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公司在国内拥有20个分公司/办事处,海外交付覆盖53个国家/地区98个城市。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营业务包括数字化产品、行业数字化和数字新基建三大业务板块,在金融、运营商、互联网、制造、零售、能源、交通、政府和公共服务等行业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
公司将重点聚焦行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行业深度融合,打造行业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头部企业。
公司践行“以人为本、变革创新、成就客户、协作共赢”的价值观,不断塑造和提升公司文化,让公司成为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事业平台。
2025年上半年,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多重挑战,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趋势,公司坚持稳中求进的经营思路,夯实基础,创新发展,聚焦行业数智,加大研发创新,提升核心能力,深入细分场景,强化AI赋能,业务保持规模化稳健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55亿元,同比增长7.5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亿元,同比下降19.33%。
1、加强数字化产品迭代升级,夯实行业数智核心竞争力深入研究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迭代打造智能计算、数智应用等自主数字化产品,增强AI产品创新效能,提升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价值创造能力,支撑高端制造装备和国民经济重要领域的自主可控。
报告期内,数字化产品业务实现收入2.00亿元,新签合同同比增长41.82%,有望保持增长态势。
在智能计算产品方面,公司持续推动国家信息化电子装备创新发展,在特种行业领域,成功中标某总体单位大型数据库定制化设备研发项目,该设备集数据采集、安全存储、快速检索和AI智能分析功能为一体,为高端装备提供数据重演回放、信息综合和性能评估等有效数据服务支撑;参与承担国家某重要新型电子装备研发及标准制定,提供嵌入式计算机、GPU处理、网路交换、电源、存储等一体化自主可控解决方案,涵盖全部基础软硬件研制;完成多个客户新型无人装备的计算机产品研制与功能调试,有望在本年度实现小批量生产;成功自研某信息信号处理平台设备,并在某新型雷达装备上完成产品鉴定,进入小批量交付阶段;公司还成功打造了国产智能推理终端并小批量交付客户,取得阶段性突破。
同时,在高端制造装备领域,以高端装备的主控模块与主机为核心,积极向运动控制、环境控制、图形采集等多元应用场景延伸拓展,全力构建整机综合控制能力,已与多家电子装备制造厂商达成合作,市场反馈积极,业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上半年新签合同超千万元。
在民用航空领域,顺利与商飞完成某高安全等级产品的合同签订与产品初期研制工作,为后续业务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卫星通信领域,成功研制智能计算、星载通信等卫星通信产品,实现了商务合同落地。
同时,在低空经济、轨道交通等领域,稳步推进低空雷达信号处理机、轨交安全计算平台等产品的量产交付,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在数智应用产品方面,迭代研制智弈智算管理平台产品,聚焦企业级智能计算应用方向,实现CPU/GPU异构算力混合调度与协同优化,解决传统平台资源闲置与过载并存的痛点,同时提供覆盖集群、节点、任务等全链路异常监控预警机制,结合快速故障节点动态迁移能力保障系统稳定运行,新增算法超市功能,打造算法分析任务配置与实时呈现能力,实现从算法开发、模型训练到场景落地的AI生态闭环,既满足工业质检、城市治理等轻量场景的即插即用,又支撑金融风控、科研探索等复杂任务的深度智能决策。
与此同时,围绕行业智能化升级核心需求,大力打造智弈智能体系统,以业务场景为牵引,以Agent为驱动引擎,突破检索增强生成、多模态智能体与自动化工作流等关键技术,实现跨领域知识检索增强、异构算力智能编排调度、智能应用的敏捷生成等核心功能,集成大模型、小模型及多种机器学习算法组成的异构模型库,构建模型即服务、算力无感知的自适应处理范式,具备面向产业智能重构的全流程一站式服务能力,成功落地客户合同。
公司还打造了AI一体机解决方案,构建软硬协同的AI能力体系,基于计算底座部署智弈系列AI功能平台,既满足客户智能问答、合同审核、代码辅助等通用场景需求,也可针对特定场景提供定制化服务,赋能金融、制造、医疗、教育等领域应用。
2、深化AI全场景解决方案创新,赋能重点行业数智化升级公司聚焦行业场景,发挥“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X”作用,夯实行业数字底座,升级数据支撑平台和智能服务平台,拓展业务边界,基于算力、算法、应用的AI深度协同,打造细分场景应用创新解决方案,为数字金融、智能制造、数字交通、智慧医疗等多个重点行业客户提供跨领域、全场景的智能化服务,加速AI场景的落地与价值释放,赋能行业客户的数智化转型。
报告期内,行业数字化业务实现收入43.39亿元,同比增长7.33%,持续保持规模化增长。
在数字金融行业,以全栈全域的安全可信分布式金融数字底座为核心,融合算力模型、数据与AI应用,加速金融场景落地与价值释放。
金融数字底座方面,提供高性能、可扩展的异构智算平台解决方案,开展金融核心系统分布式改造、金融云建设运维相关业务。
金融核心能力方面,构建覆盖”算力、平台、算法、应用、安全”五大维度的AI全栈能力体系,服务证券投研分析、智能风控、合规审查等场景。
金融模型应用方面,构建大模型使能平台,支持金融行业模型高效开发、训练与部署。
金融数据要素方面,参与保险联盟数据服务场景。
金融智能安全方面,提供AI应用测评及模型安全监测服务,为金融机构AI应用提供坚实保障。
报告期内,成功落地浦发银行、华泰证券、中债登等客户。
在智能制造行业,面向电子制造、汽车制造等高端生产需求,打造企业精益制造管理支撑系统,开展核心生产设施及关键加工设备的数字孪生建模,从人、机、料、法、环等全维度实现生产数据的采集、汇聚和治理,发挥生产数据价值,洞察业务运营态势。
针对PCB制造数字化场景,基于公有云平台构建端到端AI工程解决方案,利用光学识别与大语言模型技术,实现设计图纸的自动化解析与结构化处理。
瞄准制造业客户出海场景,快速打造智能数据底座支撑数字化产线落地,以智能化平台提高故障定位速度,实现海外生产基地的数字化高效运营。
报告期内,成功落地宁德时代、岚图汽车、生益电子等客户。
在党政与公共服务行业,为央国企客户提供全栈云设计,打造多云管理平台,支撑应用业务按需调度,持续开展国铁集团云、山能一朵云等项目建设。
聚焦数字交通业务场景,打造铁路动车所“一网统管”平台,实现动车所检修设备状态智能感知和作业智能分析,提高动车组检修设备维护管理能力,已成功在5个动车所推广上线运行。
围绕数字水利应用场景,迭代升级省级小流域山洪灾害四预系统,有效保障群众生命安全,成功中标西藏水利二期工程、云南省山洪灾害“四预”能力建设等项目。
持续深耕智慧医疗场景,构建医疗行业高算力计算底座,以AI胃肠疾病诊断大模型、智能手术麻醉大模型、智能疾病筛查模型等持续推动AI+医疗的智慧场景孵化,成功落地上海、广东等地三甲医院等项目。
在信创解决方案方面,围绕金融、央国企等重点行业数字化、智能化以及国产化需求,紧扣国货国用主题,持续运营金融信创生态实验室,深化与重点厂商的合作,打造AI信创系统适配验证与评价解决方案能力,以信创国家队身份参与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的替代升级,实现业务系统的国产化适配优化改造,有序推动海关总署两新项目,完成多个中心及直属关口的信创替换升级。
同时,通过对国家信创政策与行业标准的深入解读,开展信创咨询迁移、开源软件治理、信创能效检测分析等业务,成功落地交通银行、航天八院等客户。
3、加速数据中心提质增效,推动数字新基建全链条发展围绕数据中心工程建设与运营业务,发挥领域专业优势和丰富项目经验优势,聚焦金融、高端制造及运营商等领域算力需求,持续开展技术升级,突破全预制模块化堆叠数据中心能力,设计AI智算中心液冷系统架构,打造高效、安全、可靠的数据中心创新解决方案,构建区域深耕全国辐射的立体化市场网络,缩短项目交付周期,提高部署效率与扩展灵活性,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支撑算力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
在数据中心建设方面成功中标联通上海临港数据中心机房项目,在智能化工程方面成功中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新城院区一期智能化项目,在算力中心运维方面成功中标之江实验室新型算力中心服务项目。
报告期内,数字新基建业务实现收入3.34亿元,同比增长19.03%。
本公司系于1993年9月25日,经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沪科(93)第286号文批准成立,属电子信息产业。
本公司是以中国着名的计算机研究和开发机构-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雄厚的科技实力为依托,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高科技公司,也是中国信息产业界的上市公司。
本公司股票于1994年3月2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2021年6月4日,公司完成了相关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及《公司章程》备案手续,并取得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公司名称由上海华东电脑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电科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ShanghaiEast-ChinaComputerCo.,Ltd.变更为CETCDigitalTechnologyCo.,Ltd.。
|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 邢懋腾 | 2025-01-06 | 42000 | 17.33 元 | 61108 | 高级管理人员 | 
| 邢懋腾 | 2025-01-02 | 4108 | 17.33 元 | 19108 | 高级管理人员 | 
| 邢懋腾 | 2024-12-31 | 15000 | 17.33 元 | 15000 | 高级管理人员 | 
| 陈建平 | 2024-11-08 | 3772 | 17.33 元 | 65229 | 高级管理人员 | 
| 张宏 | 2024-11-08 | 32738 | 17.33 元 | 107738 | 董事 | 
| 陈建平 | 2024-11-07 | 5000 | 17.33 元 | 61457 | 高级管理人员 | 
| 陈建平 | 2024-11-06 | 5000 | 17.33 元 | 56457 | 高级管理人员 | 
| 陈建平 | 2024-11-04 | 5900 | 17.33 元 | 51457 | 高级管理人员 | 
| 张宏 | 2024-11-04 | 30000 | 17.33 元 | 75000 | 董事 | 
| 陈建平 | 2024-10-31 | 11400 | 17.33 元 | 45557 | 高级管理人员 | 
| 陈建平 | 2024-10-30 | 16850 | 17.33 元 | 34157 | 高级管理人员 | 
| 黄斌 | 2024-09-26 | 75156 | 17.33 元 | 75156 | 高级管理人员 | 
| 陈建平 | 2024-09-26 | 6927 | 17.33 元 | 17307 | 高级管理人员 | 
| 陈伟 | 2024-09-26 | 75156 | 17.33 元 | 75156 | 高级管理人员 | 
| 张宏 | 2024-09-26 | 45000 | 17.33 元 | 45000 | 董事 | 
| 陈建平 | 2024-09-25 | 10380 | 17.33 元 | 10380 | 高级管理人员 | 
| 段黎峰 | 2024-09-25 | 59358 | 17.33 元 | 59358 | 高级管理人员 | 
| 马壮 | 2024-03-01 | 97893 | 17.78 元 | 97893 | 高级管理人员 | 
| 侯志平 | 2024-02-28 | 61635 | 17.78 元 | 193212 | 高级管理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