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美达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1996-06-24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000100019964R
  • 法定代表人: 杨永清
  • 董事长: 杨永清
  • 电话: 025-84511888,025-84531968
  • 传真: 025-84411772
  • 企业官网: www.sumec.com
  • 企业邮箱: tzz@sumec.com.cn
  • 办公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198号
  • 邮编: 210018
  • 主营业务: 产业链、供应链两大类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电气安装服务;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建设工程施工;离岸贸易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电池制造;电池销售;金属材料销售;金属制品销售;企业管理咨询;对外承包工程;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招投标代理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信息技术和流程外包服务(不含金融信息服务);工程管理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苏美达股份有限公司(苏美达)成立于1978年,系国机集团的重要成员企业。经过40多年的蓬勃发展和几代苏美达人的接续奋斗,业已发展成为一家在产业链拓展与供应链运营领域颇具市场规模和品牌影响力的国际化、多元化企业集团。2016年,苏美达(600710)正式登陆资本市场,实现整体上市。截至2023年底,苏美达共拥有业务子公司12家,海外机构36家,海内外全资及控股实业工厂28家,市场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位列2023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第97位。面向“十四五”时期,苏美达以“打造数字化驱动的国际化产业链和供应链、成为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标杆企业”为战略定位,坚持多元化发展、专业化经营、生态化共赢,聚焦供应链运营、大消费及先进制造、生态环保与清洁能源等三大业务板块,重点培育孵化医疗健康、数字化产业两大新业务领域,致力于打造一支分则能战、合则能胜的联合舰队,持续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 发展进程: 常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系经国家体改委体生(1996)51号文批复,由常州林业机械厂作为独家发起人,并以社会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1996年7月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公司名称由“常林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苏美达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CHANGLINCOMPANYLIMITED”变更为“SUMECCORPORATIONLIMITED” 经公司申请,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核准,公司证券简称自2018年3月28日起由“ST常林”变更为“苏美达”
  • 商业规划: 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仍面临较大压力。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和困难挑战,公司秉持“坚定信心、守正创新、以进促稳”的12字工作方针,坚定践行“五个确定性”,因企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市场布局与业务结构,经营发展总体保持相对稳定。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1.74亿元,同比下降4.75%,降幅有所收窄;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8亿元,同比增长11.69%,三年复合增长率14.4%;实现进出口总额129.3亿美元,同比增长5%,其中出口54.8亿美元,同比增长12%,进口74.5亿美元,同比增长0.5%。(一)着力以进促稳,质量效益更进一步2024年,公司坚持“供应链+产业链”双轮驱动,着力以转型升级、结构优化、改革创新等“进”的工作,持续增强业务韧性,提升经营质量效益。1.产业链优化结构推动增长产业链板块聚焦主流客户和重点市场,着力优化结构、提升效益,带动公司利润实现持续增长。2024年,公司产业链板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4.64亿元,同比增长6.75%,约占公司营业收入29%;实现利润总额28.93亿元,同比增长15.67%,约占公司利润总额70%。图:产业链板块利润总额占比变化情况先进制造板块中,船舶制造与航运业务重点聚焦主流客户,稳步提升生产效率和经营能力的同时,积极拓展高端高价独立船东,成功打开日本等市场,客户结构进一步优化,报告期内,船舶制造与航运业务实现利润总额7.79亿元,同比增长90%,毛利率提升至18.79%,较去年同期增长显著;柴油发电机组业务深度融入国家“数字中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在不断提升交付能力的同时,大力优化客户结构,2024年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0%。纺织服装业务积极优化市场结构,深入践行公司“双循环”发展战略,国内国际双轮驱动,多国制造凸显韧性,2024年服装业务利润总额实现16%的高位增长。2.供应链转型升级稳住规模供应链板块坚定服务国家战略,加快推进业务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探索“技术引进、资源供应、产品分销、物流服务”的新“四位一体”供应链集成服务能力优势,助力中国装备和优势产品产能“走出去”,加强稀缺资源能源“引进来”。其中,大宗商品运营业务坚持“重品种、强周转、控敞口”的运营策略,聚焦煤炭、矿产、农产品等主流大宗商品资源,不断加强海外优质资源获取力度,大力引进关键矿产,2024年,实现矿产进口到货1,315.39万吨,同比增长97%;煤炭板块积极推动内外贸协同,通过进口优质煤炭资源,支撑国家供应链安全稳定供应。2024年,公司供应链板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35.0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2.62亿元。2024年,公司主动加强供应链与产业链的紧密协同,下属技术公司、成套公司、船舶公司联合“出海”,在几内亚实现自主海外采购、报关、过驳、海运的首单铁矿业务,成功打通业务采购、仓储、报关、运输全流程,用公司特有的“双链”协同能力,推动大宗商品业务转型升级。(二)着力拥抱变化,“双循环”发展更进一步报告期内,公司供应链板块一方面围绕为国家供应链稳定畅通提供支撑力量的功能定位,另一方面围绕“中国装备、中国品牌‘走出去’的国家战略布局,坚持全球化视野、市场化思维,充分利用公司熟悉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核心竞争优势,国际国内双向发力。图:国际、国内市场实现营业收入占比情况1.增强国际化特色优势公司以“融汇全球资源”为使命,深入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抓住“全球南方”崛起时代机遇,持续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加快市场结构优化。2024年,公司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总额达56亿美元,同比增长超10%,约占公司进出口总额43%。清洁能源业务扎实推动国际市场项目落地和已签约项目生效,着力扩大国际工程增量。报告期内,菲律宾550MW拉索光伏电站EPC工程项目生效开工,同时新签菲律宾3座光伏工程项目、几内亚110千伏电网林桑变电站项目、圭亚那光伏+储能EPC项目等能源项目。2024年,清洁能源业务新签海外工程项目2.8亿美元。机电设备进出口业务聚焦客户个性化、差异化需求,持续丰富进口、出口、直销等多元化业务模式。紧跟中国企业新一轮“出海”浪潮,围绕热点行业和重点市场,积极为中企“出海”及海外客户提供设备采购的一揽子供应链解决方案,打造设备出口增长盘,2024年实现机电设备出口出运3.24亿美元,同比增长87%。2.大力开拓国内市场柴油发电机组业务围绕运营商、电厂电站等场景,大力拓展国内市场;深度融入“数字中国”建设,重点开发互联网平台的数据中心备用电源项目以及电信运营商的数据中心和算力中心等备用电源项目,在巩固存量市场、稳定存量客户的同时,不断拓展增量业务、提升发展质效。2024年,中标中国移动长三角数据中心备用电源项目,与多家国内头部第三方数据中心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内贸累计新签订单金额超11亿元。生态环保业务坚持“一体(水污染治理工程)两翼(固废处置和环境修复工程)”发展,深耕国内重点区域与市场。厚植长三角发展优势,累计中标、签约23个项目,合同金额超16.3亿元;其他重点市场次第开花,在郑州市场连中4个环境工程项目,在辽宁、重庆、江西、湖北、湖南等重点市场也实现多点开花。2024年,生态环保业务在国内市场累计中标和签约合同金额22.5亿元,逆势增长8.6%。服装业务深挖国内市场潜力,围绕高品质、高效率和研发设计能力,在开发和服务内贸重点客户上持续发力。借力AI设计和3D数字化建模,通过打样数字化看板、云展示平台,创新服装研发模式,打造“数字化技术研发全链路场景”,提高对客户需求的响应能力。报告期内,服装业务内贸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49%。(三)着力创新驱动,新质发展更进一步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公司坚定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积极服务制造强国、贸易强国、美丽中国等重大战略,围绕科技创新、数智化转型、绿色化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1.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户外动力设备业务加速三电平台技术研发,推动产品体系“油转电”“人转智”升级,新增发明授权20件,高效节能电机系统创新通过省科技计划验收;深耕锂电BMS技术研发,有力提升国际市场低成本竞争力;开发AI视觉导航四驱动力割草机器人,入选省市创新产品,获评中企联“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优秀实践案例”。船舶制造业务不断强化船舶研发、设计能力,积极向双燃料船舶和高附加值船型延伸。公司紧盯全球油化船市场需求蓬勃增长的契机,获得行业领先客户所下的四艘MR油轮建造订单,标志着公司在不断夯实干散货船舶行业优势地位的基础上,正式进入MR成品油轮建造领域。报告期内,公司下属新大洋凭借在Ultramax超级灵便型散货船细分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优异的性能指标等综合实力,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数智转型全面推进在产业数字化浪潮之下,数字化转型不仅是一道“必答题”,更是公司面向未来、努力构建核心竞争力的主动战略思考。公司积极拥抱数智化转型浪潮,制定《数字化转型专项规划(2023-2025)》,积极赋能传统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增加新产品交付场景,为业务发展增添更多机遇与活力。公司旗下品牌校服业务倾力打造的“伊学团”一站式学院生活线上服务平台,通过数字化方式为家长提供便捷的校服增订、日常服装、以及校园日常生活产品的购买服务,为业务赋予全新的购买渠道与场景,持续引领校服行业服务模式转型升级,目前“伊学团”小程序和自有APP双平台运营,客户体验大幅提升。“苏美达达天下”作为全球设备交易服务平台,持续推动品牌上新与平台扩容,报告期内新增上架790家国内外设备品牌,累计实现签约品牌近1,900个,会展平台完成32场线上展会及会议。3.绿色发展底色更亮清洁能源业务以践行绿色发展、助力国家“双碳”进程为使命,积极拓展产品、工程、服务业务,不断擦亮绿色发展底色。光伏产品业务持续加快推广Greenhouse、光伏车棚、轻质组件等差异化解决方案,支撑业务转型,辉伦太阳能品牌连续11年入选彭博财经Tier1榜单、常年位列PVEL最佳表现者(TopPerformer),荣获EPD(环境产品声明)、ECS(法国碳足迹证书)、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等权威认证,在Sinovoltaics(全球技术合规和质量检测检验公司)光伏组件制造商排名中稳居前列。工程板块秉持“专业专注,至精至诚”的理念,打造精品工程,2024年国内光伏工程并网结算规模同比增长37%,包括江西国电投100MW、江苏连云港100MW、江苏丹阳60MW光伏工程项目等在内的一批项目顺利建成。服务板块打造数智化运营平台,运维规模达3.2GW,同比增长26%;积极拓宽“运维+”服务,推广售电业务、“PROOC零碳产品+解决方案”“苏美达能碳管理平台”,利用数字化技术,在绿电购买、绿证申请、交易和核销等方面提供支持,为客户的碳减排与碳中和目标,规划减碳路线图并提供相关服务。家纺业务聚焦面料研发与创新,深化产业合作,汇聚发展合力。与国家先进功能纤维中心等科研院所密切交流,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速技术难题攻关和绿色产品开发,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2024年,家纺业务应用环保印染技术、再生纤维面料的绿色产品订单在出口接单中的占比已增至30%。4.品牌建设坚定前行2024年,公司正式发布品牌定位“全球信赖的双链双循环生态伙伴”和品牌口号“链接世界美达天下”,以品牌建设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公司以816.28亿元品牌价值位列2024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第146位。公司旗下品牌认可度不断提升,BERKSHIRE(伯克希尔)、YARDFORCE(佳孚)、FIRMAN(弗曼)等8个品牌荣获国家“出口商品品牌证明书”,其中FIRMAN(弗曼)基于尼日利亚市场的品牌微电影荣获中国外文局短视频大赛“最佳国际传播价值奖”,有效提升品牌价值。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