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杭州天目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天目药业 - 600671.SH

杭州天目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1993-08-23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青岛市崂山区财政局
企业英文名
Hangzhou TianMuShan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 Co.,Ltd.
成立日期
1992-06-01
董事长
刘加勇
注册地
浙江
所在行业
医药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天目药业
股票代码
600671.SH
上市日期
1993-08-23
大股东
青岛汇隆华泽投资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29.99 %
董秘
党国峻
董秘电话
0571-63722229
所在行业
医药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尤尼泰振青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郝伟宏;李世梅
律师事务所
上海泽昌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杭州天目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30000253930812T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注册地
浙江
成立日期
1992-06-01
法定代表人
刘加勇
董事长
刘加勇
企业电话
0571-63722229
企业传真
0571-63715400
邮编
311200
企业邮箱
tianmuyaoye@126.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博亚时代中心1803室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中药制剂、西药制剂、原料药及保健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医药流通业务和中医诊疗业务

经营范围:生产:片剂、颗粒剂、丸剂、合剂、口服液、糖浆剂、滴眼剂、滴丸剂、(具体范围详见药品生产许可证),软胶囊、片剂、颗粒剂类保健食品。市场经营管理、货物进出口,食品生产、经营(凭许可证经营);医疗器械生产、销售(涉及许可的凭许可证经营),化妆品生产(凭许可证经营)、销售,卫生用品生产、销售。含下属分支机构的经营范围。(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杭州天目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600671.SH)始于1958年,1993年在上交所上市,是杭州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中国中药制剂第一股。

公司聚焦中医药产业,现有药品制造、药品流通、中医诊疗、大健康四大业务板块。

公司下设临安制药中心、黄山天目、黄山薄荷三大生产基地,现有各类药品制剂批准文号98个、保健品批准文号5个,涵盖片剂、颗粒、胶囊、软胶囊、口服液、糖浆、丸剂等剂型,其中珍珠明目滴眼液、六味地黄口服液、河车大造胶囊、安眠补脑颗粒等产品闻名全国。

黄山薄荷生产的“黄山牌”薄荷脑、薄荷油市场份额居前,供应国内多家知名制药、日化企业;控股子公司“三慎泰”中医门诊部,汇聚众多名老中医打造特色中西诊疗。

天目药业历史悠久,旗下拥有“天目山”、“新安江”两大知名品牌。

“天目山牌铁皮石斛”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享誉国内外;“天目山中药文化”被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治未病”也逐步成为国家战略。

在国家大力推进中医药发展趋势下,新一届天目股东和管理团队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增加优势产品产能,扩大特色产品影响力,围绕大健康产业布局赋能。

目前,公司积极拓展“新中药”事业,激发传统中药的现代活力。

同时,借助丰富的中医药行业资源,通过药方改良、专家合作等多种方式,打造一系列以养生和调理为目标的药食同源大健康产品,惠及百姓健康。

“让生活更美好”,天目药业正以崭新的面貌助推祖国中医药文化更创辉煌。

商业规划

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上半年医药行业呈现积极向好的态势。

公司紧扣“稳药促健、扭亏为盈”的主线,持续稳步推进各项项目落地,积极应对内外部的巨大压力,集中优势资源,持续聚焦以中成药、原料药、中药饮片及大健康为核心的主营业务。

在延续2024年公司扭亏为盈、经营复苏的基础上,进一步焕发新的发展活力,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增长,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2025年5月20日起,公司成功撤销“其他风险警示”,证券简称由“ST目药”变更为“天目药业”,这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公司在历经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多年困扰后,在现任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主要股东的支持下,公司现任管理层的积极作为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已步入脱胎换骨、焕发新生机的阶段。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59.74万元,同比上升73.9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24.78万元,实现扭亏为盈,实现扣非净利润590.33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6,263.17万元,较期初增长19.56%。

2025年上半年,在公司董事会的领导下,紧密围绕公司既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一)严控生产风险,筑牢发展根基报告期内,公司贯彻落实年初制定的全年销售计划,严格遵循GMP管理要求,甄选道地药材,严格选取符合国家药典标准的原材料,从原料采购、人员配置、设备管理、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包装运输等环节实施全链条管理,全面确保产品质量。

通过科学合理的人员计划、安排与调度,严格执行切实有效的质量风险防控机制,从源头堵住质量风险漏洞,严格把控产品质量,严格执行产品出厂QA审核制度,确保产品出厂合格率。

公司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持续扩大生产销售规模,以规模效应降低成本,以规模优势提升效益。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相关药品的再注册认证工作,上半年已取得再注册批准文号25个,其余文号再注册品种已全部受理,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公司加快推进黄山天目产能提升和技术改造项目建设,该项目于2025年5月完成一期主体建筑封顶,标志着项目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期项目预计于2026年底实现投产,将为公司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完善渠道建设,拓展市场空间(1)在医药制造方面,强化药品销售队伍建设,着力提升重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积极挖掘新品种,释放新产能,扩大销售规模。

公司设立具备GSP资质的销售平台——嘉合医药,启动自建营销网络。

通过构建“招商+代理”的营销体系,对公司生产的药品进行全国性布局与销售,有效提升各产品在市场的覆盖广度。

公司产品销售覆盖率得到进一步提升,二、三终端渠道的开发与建设亦初见成效。

(2)在原料药方面,进一步细分市场,积极开发客户资源并维护合作伙伴关系。

同时,密切关注汇率及市场行情变化,及时调整销售策略以应对市场波动。

(3)药品流通方面,控股子公司三慎泰宝丰主要经营各类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批发等相关业务,三慎泰宝丰备存道地中药饮片逾1,000种,主营中药配方、中药饮片等销售,并提供代客煎药、配送等专业化医药服务,其业务已拓展至华东、华南等地的中医门诊及中医馆。

(4)在保健品销售方面,公司依托南北销售中心,不仅稳固日常及传统旺季销售,更积极参与“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峰会”等大型营销活动,加大推广力度。

同时,公司善用股东资源,拓展销售渠道,使产品在北方市场广受认可,成为新的收入增长点。

公司正梳理品牌定位,持续拓展“淘宝”等电子商务渠道,进一步发挥各渠道优势,积极拥抱大健康产业的广阔机遇。

(三)以市场为导向,唤醒沉睡品种公司致力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积极推动“精品中药”发展战略。

聚焦主营主业,打磨现有产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聚焦疗效,重新梳理现有品种。

报告期内,聚焦珍珠明目滴眼液、复方鲜竹沥液、百合固金口服液、野菊感冒颗粒、心无忧片等产品的“沉睡唤醒”工作。

筛选适合产业化的解决路径,综合处方、工艺、疗效、市场等因素,从制剂成型、药理活性、工艺优化、感官评价等方面展开研究,加快产品恢复生产检查批复工作。

(四)优化管理体系,促进规范运行在公司董事会领导下,经营班子精心组织,推进管理制度优化,严格把控关键节点,精简审批流程,提高业务流转效率,全面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各业务板块始终以服务市场为导向,依托定期经营会议、专题会议等,共商共建,明确责任到人,不断深化组织协同水平。

同时,持续加强子公司监督管理,立足内部控制管理要求,深入开展子公司制度、流程体系建设自查,通过自我检视促进子公司内部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有力推动子公司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

发展进程

公司是于1989年3月经浙江省临安县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股份制试点企业。

1992年11月,经国家体改委批准继续进行股份制规范化试点。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审字[1993]第25号文复审同意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上字[93]第2053号文核准,公司股票于1993年8月2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