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品牌经营和国际贸易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食品经营;出版物零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纺织品生产及经营,实业投资,资产经营与管理,国内贸易(除专项规定),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不另附进出口商品目录),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和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经营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开展对销贸易和转口贸易,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贸易业务,金属矿产品销售,商务咨询,仓储,房地产开发和经营,自有房屋租赁,物业管理,计算机系统服务(除互联网上网业务),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劳防用品、办公用品、农副产品、家用电器、宠物用品、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化工产品、消毒剂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母婴用品、化妆品、玩具、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销售,花卉苗木、工艺礼品(象牙及其制品除外)、厨具卫具及日用杂品批发、家用电器销售、五金产品零售、汽车及汽车零配件、日用百货、体育用品器材、金银珠宝首饰、电子产品、健身器材、健身休闲活动、专业保洁、清洗、消毒服务、家政服务、广告设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上海龙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首批股份制上市公司(证券代码600630),以纺织品品牌经营和国际贸易为核心业务,由针织、家纺、国际贸易、电子商务、高级定制与职业服、童装六大事业部构成核心业务发展板块。
公司拥有在国内市场享有盛誉的“三枪”、“菊花”、“海螺”、“民光”、“凤凰”、“钟牌414”和“皇后”等知名品牌,“三枪”、“海螺”连年获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称号,“民光”、“菊花”、“凤凰”、“钟牌414”等品牌连年获得上海市名牌、上海市著名商标称号;在世界品牌实验室公布的2021年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
公司拥有5000多个营销网点组成的庞大内销网络,产品遍布国内中高档百货商场、专卖店及超市连锁,内衣营销网络被摩根斯坦利评估为“中国内衣市场最完善的营销渠道”。
公司国际贸易业务遍及全球五大洲八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拥有针织、服饰、家用纺织品等现代化纺织品制造基地,通过ISO9001:2008、ISO14001:2004、OHSAS18001:2007、WRAP等多项国际认证。
“三枪”生产的出口针织面料和针织服装,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出口免验证书。
雄厚的设计研发与生产加工能力为公司的品牌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公司拥有上海三枪(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龙头家纺有限公司、上海龙头进出口有限公司、上海龙头纺织科技有限公司、龙港实业发展(香港)有限公司等4家全资子公司及上海纺织时尚定制服饰有限公司、上海龙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四季海螺置业有限公司、上海双龙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5家控股子公司,拥有上海针织九厂有限公司、上海三枪纺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三枪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市针织科学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上海三枪集团西安销售有限公司、南京三枪内衣有限公司、沈阳三枪内衣销售有限公司、河南三枪内衣销售有限公司、杭州三枪内衣销售有限公司、上海三枪(集团)江苏纺织有限公司、上海针织九厂山东晋联销售中心、北京三枪针九纺织品销售中心、上海三枪集团广州销售有限公司、上海三枪集团四川销售有限公司、上海海螺服饰有限公司、等15家子公司。
报告期,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剧叠加国内需求尚显不足的不利局面,公司上下积极应对市场变化,锚定“主业深耕、功能强化、竞争力跃升”三聚焦,持续巩固综合改革成果,深化品牌“五力支撑体系”建设,聚焦主责主业,努力提升经营业绩,加快形成可持续健康发展新局面。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106.40万元,同比下降3.41%,主要是市场需求不足,行业竞争加剧,公司营收略有下降;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19.75万元,同比下降47.0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33.63万元,同比下降26.79%,主要是受汇率波动影响,汇兑损益同比下滑,以及去年同期收到一次性追索赔偿款,本期无此项收入。
上半年,围绕“五力支撑体系”建设工作,全面推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主要重点工作如下:一、产品力提升方面,公司立足创新循环构建以人为本的产品迭代体系。
一是围绕“航天技术民用化”不断开发新品,25秋冬推出的“绒棉内衣系列”、“抗菌厚棉系列”和“抗菌罗纹棉系列”三个系列产品受到市场普遍认可,持续打造面料市场引领能力;二是以企划为原点、产品为载体,构建“设计-供应链-营销-渠道”四维敏捷响应生态,通过组织架构调整等深化改革,以升维战法推动品牌向“国民全场景贴身服饰专家”升级,分解年度销售目标并形成流程闭环;三是加大产学研基础研究,与高校合作完成三枪零号人台数据采集工作,有效提升人台在贴身衣物产品开发中的应用效果。
此外,继续推进争取政策和资源支持,完成《可持续绿色时尚服饰的研发设计与市场推广》中期检查和上海品牌认证复审等工作。
二、在供应链支撑力提升方面,公司持续以动态优化“高效协同”供应链结构为核心方向,不断强化供应链体系建设。
具体来看,公司按计划推进内循环工厂年度复评工作,从质量、产能、信誉等多维度进行全方位评估,以此持续完善供应商分级体系;采购部则承接超级工厂模式下的采购任务,通过加速拓展采购渠道,推动“需求-生产-采购”联动循环的高效运转。
此外,公司还聚焦染化料采购比价、管理成本管控及坯布生产成本优化等关键环节深挖潜力,一系列降本节支措施已取得切实成效,进一步夯实了供应链的支撑能力。
三、渠道力提升方面,公司通过双循环、线上线下四轮驱动拓展内外贸业务半径。
线下坚守品质化路线,积极拓展新零售渠道、深耕私域运营、实现加盟门店良性扩张、拓宽团购业务边界、依托封闭渠道开拓3-6线市场,还优化门店陈列并提升导购素养;线上直面行业变化,通过打造符合年轻客群审美的宣传卖点提升消费体验,借助短视频投放提高推荐流量效率;国际进出口贸易拓展市场、增加品种,推动市场多元化转换和业务形态转型,加快形成配套供应链集成服务体系;品牌出海业务积极调整业务结构,通过加大新品开发力度以增强产品竞争力,加速渠道拓展以拓宽市场覆盖,同时着力稳定增长核心业务。
四、传播力提升方面,公司多措并举推动品牌价值与市场影响力跃升。
公司以三枪品牌88周年系列活动为契机,主打“强打底强外穿”概念,既拓展了三枪品类边界,也助力老字号品牌认知焕新;同步开设快闪展,通过“秀展合一”的创新形式构建全域传播矩阵,收获超预期传播效果;此外冰泉棉系列广告片多渠道投放,朵绒棉硬性广告登录央视黄金时段,借助权威平台背书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消费端可感知的价值,有效提振客户信心;视频号挂链系统实现品效一体,提升私域流量变现效率。
通过这一系列精准施策,公司传统品牌的市场声量持续扩大,品牌价值深度触达消费群体,整体传播力与影响力实现系统性跃升。
五、数智力提升方面,公司实现营销、研发、财务系统协同升级。
优化升级营销系统,上线退货业务、改造库存寻源功能,改善订单履约与跨主体结算;加强设计研发系统使用,PLM系统应用于25秋冬季产品开发全流程,实现工艺数据线上存储与管理优化;持续搭建财务共享系统,完善移动端功能,支持批量生成凭证,规范流程以促进财务信息共享协同。
公司前身系上海第十七棉纺织厂,1992年始进行股份制改组,以原公司净资产折为面值10元的国家股1294.732万股,经同年6月首次公开发行,上市时总股份达1744.732万股(上市时拆细为18771.27万股);内部职工股于1994年4月11日上市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