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主要业务包括医药、软件和园区三大业务板块
经营范围:电脑系统、通讯设备、自动化仪表、生物技术、光源照明等产品的研制及生产销售,经商务委批准的进出口业务,科技成果陈列,投资参股其它领域的生产产品及经营,“四技”和“三来一补”业务。
上海复旦复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为1984年创办的复旦大学科技开发公司。
公司于1992年6月改制,1993年1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全国高校第一家上市公司(证券代码:600624)。
2020年9月,按照中央关于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精神,复旦大学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全部无偿划转给上海奉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上海奉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三十多年来,依托复旦大学及其优势学科,公司在“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探索与实践中,成功确立了以生物医药、软件开发、高新园区为核心业务的科技产业体系。
目前已拥有聚焦专科特色的研产销一体化制药企业,中国重要的对日软件出口平台,以及广纳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企业经营呈现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面向未来,公司将始终秉承“追求一流、敢为人先、励精图治、奉献社会”的企业精神,立足科技产业,集聚创新资源,充分依托奉贤的区域发展优势,为推动科技创新创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贡献智慧与力量。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团队在董事会的领导下,积极应对外部环境中的机遇与挑战,围绕增效发展、治理改革、梯队培养、作风提升等重点工作,聚焦主业,深化改革,推动经营工作提质增效。
深入研判经济形势与行业政策,加强医药、软件、园区等主营业务的市场开拓,维护巩固核心业务和重点产品的市场份额。
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加大新业务、新项目拓展力度,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优化干部梯队建设,加强人才储备与培养;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运营效率;筑牢底线思维,防范化解经营风险。
强化政治引领,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互融共进。
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经营情况保持稳定,公司营业收入为32,636.1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11.58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亏损864.68万元。
公司主营业务经营情况如下:医药:2025年上半年,医药板块营业收入为14,686.10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7.57%,占公司营业收入的45.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1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2.13万元。
其中,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14,628.71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7.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4.53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2.54%。
2025年上半年,受集采常态化、带量采购覆盖范围扩大化、药品价格治理等医药行业政策变化的影响,药业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同比有一定幅度的下降。
面对行业格局的深度变革与重重挑战,营销部门动态监测政策环境,建立敏捷响应机制,加强招投标管理,制定地域适配策略,提升产品在国采、省标中的中标率,巩固扩大市场份额。
普药部门聚焦重点产品,一方面巩固已有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持续拓展业务边界;并深挖产品的潜在价值,积极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
新药部门秉持专科药的发展路径,严谨开展合规化学术推广活动,稳步推动品牌影响力的构建;高效管理招商团队,全力促进部分中成药产品实现销量的快速增长。
针剂部门针对2024版医保目录正式执行给重点产品带来的影响,以及省级(际)带量采购政策展开研究分析,以巩固扩大市场份额。
此外,药业公司积极推动原料药业务的布局与拓展,寻找优质项目,探索多种方式开展对外合作。
生产部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制定生产计划;持续推动工艺技术革新与流程优化,深化生产全流程精细化管理。
加大研发投入,枸橼酸他莫昔芬片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布瑞哌唑片上市注册申请获得受理,已立项产品研发工作进展顺利,本年度新产品立项工作按计划推进。
质量管理方面,对照《药品管理法》,进一步完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品质保障。
安全环保方面,始终坚持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加强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及危险作业审批,持续提升污染源治理设施水平,加强污染防治。
报告期内,江苏复华药业主要承接药业公司部分冻干粉针剂委托生产业务,受托品种注射用谷胱甘肽满负荷生产。
自有品种拉考沙胺片在挂网和销售领域均取得积极进展。
固体制剂车间受托生产业务持续拓展,口服固体制剂有多个受托品种已完成注册申报前的生产验证工作或场地变更验证工作。
与此同时,继续推进新产品的研发和引进工作,其中甲磺酸沙非胺片完成工艺验证,另一个在研项目顺利进行了实验室小试。
江苏复华药业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健全安全、环保体系,加强员工技能培训,提升团队综合能力,为后续稳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夯实基础。
江苏复华药业正式投产经营时间较短,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产品尚未进入集采招投标,且人力成本、折旧摊销等固定成本较高,导致亏损。
软件:2025年上半年,上海中和软件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营业收入为14,638.9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99%,占公司营业收入的44.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69.9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9.34%。
2025年上半年,面对外部环境中的各种不利因素,软件板块继续稳固对日软件出口业务,全力开拓国内数字经济领域增量业务。
中和软件努力克服国际形势复杂变化的影响,巩固拓展与主要客户的业务合作,营业收入同比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对日业务方面,中和软件经营团队积极应对日本政府《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等相关政策法规的实施带来的困难与挑战,进一步加强与客户的沟通,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多措并举稳定对日业务,确保并挖掘了现有日本主要客户的业务开发量。
上半年对日业务的开发量和日元销售额与上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报告期内中和软件继续扩大在日开发中心的人员规模,维护主要客户的业务合作,确保项目正常推进完成。
同时做好人力资源保障工作,保持国内子公司队伍稳定,积极遴选合适的赴日人员。
进一步加大日本当地驻场人员招聘,继续充实以驻场人员为主的人才储备,以保证承接足够的日本本土开发业务量。
同时,加强资金管理,积极应对汇率风险。
国内业务方面,中和软件大力拓展外资企业国内子公司的业务市场,成功进入2家新客户的供应商名录,为后续提供服务奠定基础。
此外,软件板块各企业继续强化品质管理与信息安全教育,进一步推进新技术新技能培训,提升队伍的专业素质和生产效率。
园区:2025年上半年,上海复华高新技术园区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复华高科技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复旦复华高新技术园区(南通海门)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复旦软件园有限公司及海门复华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合计营业收入为1,931.58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6.16%,占公司营业收入的5.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8.8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0.02%。
2025年,园区板块以“创新服务、真抓实干”为指引,紧密贴合高质量园区发展趋势,精准结合自身实际,全力推动各项工作。
上半年,公司园区板块各企业应对外部环境挑战,通过强化企业服务、优化招商策略、提升运营效能等举措,稳步提升经营质量。
复华园区公司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方针,强化招商服务并积极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升企业满意度,努力保持出租率稳定在较好水平,同时启动创新创业载体(孵化器)项目建设,优化园区产业业态,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复华园区海门公司着力完善软硬件配套设施,成功引进国家交通重点工程项目部入驻,实现大楼招商与宿舍出租双突破。
聚焦服务优化,为企业提供工商税务、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继续强化与属地政府的有效沟通,结合园区产业定位,围绕已入驻半导体企业,锚定上下游供应链,推动打造特色化园区。
复旦软件园公司持续提升企业服务水平,加强安全管理,维护稳定良好的园区环境。
海门房产公司完善住宅项目硬件设施,提升业主居住满意度;持续关注当地市场走势,调研论证住宅项目配套商业租售方案。
园区板块依托区域政策赋能及空间优势,积极推动在奉贤的业务布局与拓展,为园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公司系由复旦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改制的股份制企业,是全国高校股份制企业和上市公司,成立于1992年7月,以原公司净资产折为面值10元的国家股43.16万元,发起法人股240.749万股,经同年6月首次公开发行,总股份达433.909万股,上市时拆细为4339.09万股,每股面值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