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深圳高速公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深高速 - 600548.SH

深圳高速公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01-12-25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Shenzhen Expressway Corporation Limited
成立日期
1996-12-30
注册地
广东
所在行业
道路运输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深高速
股票代码
600548.SH
上市日期
2001-12-25
大股东
新通产实业开发(深圳)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28.79 %
董秘
赵桂萍
董秘电话
0755-86698069
所在行业
道路运输业
会计师事务所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黄天义;刘婵
律师事务所
北京国枫(深圳)律师事务所,龙炳坤、杨永安律师行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深圳高速公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440300279302515E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注册地
广东
成立日期
1996-12-30
法定代表人
徐恩利
董事长
徐恩利(Xu Enli)
企业电话
0755-86698000,0755-86698065,0755-86698069
企业传真
0755-86698002
邮编
518057
企业邮箱
ir@sz-expressway.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968号汉京金融中心46楼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收费公路业务及大环保业务的投资、建设及经营管理。目前,大环保业务领域主要包括固废资源化管理及清洁能源。此外,本公司还为政府和其他企业提供优质的建造管理和公路营运管理服务,并凭借相关管理经验和资源,依托主业开展项目开发与管理、运营养护、智能交通系统、工程咨询、城市综合服务和产业金融等服务业务。

经营范围:一般经营项目是:公路和道路的投资、建设管理、经营管理;进出口业务(凭资格证书经营)。

深圳高速公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高速”或“集团”)成立于1996年,是深圳市第一家香港、上海两地上市企业,亦是深圳市国有控股企业。

公司坚持“打造优质基础设施,服务城市美好生活”的使命追求,以城市及交通基础设施和大环保产业领域的投资、建设及运营管理为主营业务,构建了“收费公路+大环保”双主业格局,拥有全资、控股及参股二级企业30余家,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并辐射全国,业务遍及全国20多个省份。

集团致力于成为公路交通及城市基础设施领军企业和大环保细分领域领先企业,26年来坚持规范化治理、品质化建设、精益化运营,在中国公路上市企业中位列第一梯队。

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时代机遇,巩固和提升收费公路产业优势,积极拓展特色环保、一体化清洁能源产业,打造智慧深高速,推动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成为公路交通及城市基础设施领军企业和大环保细分领域领先企业。

商业规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十五五"规划的关键衔接节点。

报告期内,本集团以"十四五"战略目标为导向,积极采取措施促进生产经营,多措并举提升生产效率,挖潜、提质、降本、增效,切实做好收费公路、大环保和其他相关业务工作。

报告期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9.19亿元,同比增长4.30%。

其中,实现路费收入约24.49亿元、清洁能源及固废资源化处理等环保业务收入约7.50亿元、其他收入约7.19亿元,分别占集团总收入的62.51%、19.14%和18.35%。

(一)收费公路业务1、业务表现及分析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收费公路项目所在区域总体天气状况较为良好,我国中东部地区春运期间寒潮影响较去年同期偏弱,上半年广东省降雨天数较去年同期台风及强降雨频繁的天数减少,有利于大众出行及物流运输,叠加沿江二期自2024年6月底开通带来增量收入等因素影响,本集团路费收入同比增长。

此外,收费公路项目的营运表现还受到行业政策、周边竞争性或协同性路网变化、项目自身的建设或维修、相连或平行道路整修、实施城市交通组织方案等因素以及其他运输方式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报告期内,本集团各区域收费公路项目的表现概述如下:(1)广东省-深圳地区报告期内,深圳地区汛期降雨量较上年同期减少,有效降低了不利天气对交通出行的干扰;2025年,深圳持续强化促消费政策,通过汽车补贴、以旧换新等措施促进汽车消费,根据深圳市政府网站公开信息,截至2025年6月底深圳市机动车保有量较上年同期增加29.01万辆,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加快带动了区域内高速公路交通量的增长。

报告期内,路网贯通也为本集团深圳区域路网带来正面协同效应,深中通道与沿江二期同步开通后,实现了深中通道、沿江高速、广深高速、深圳宝安机场、机荷高速的直接互联互通,进一步促进深圳与珠江口东西两岸地区的深度融合,其核心交通枢纽效应持续释放,有效带动了沿江高速、机荷高速车流量的增长,但对外环项目和龙大高速产生一定分流,总体而言,对本集团路费收入产生正面影响;惠盐高速深圳段地面段改扩建工程于2025年1月实现左半幅全线贯通并通车,部分因为施工绕行的车辆恢复原路线,带动了相连的机荷高速车流量的增长;外环二期坑梓东互通跨线段于2025年3月中正式开通,解决了外环项目与深汕西高速(暨沈海高速)的交通转换需求,实现片区道路与高速公路的快速衔接;2025年4月外环高速新围收费站开通运营,实现了外环高速与城市主干道龙澜大道的互通,上述两个关键转换枢纽的开通促进了外环高速与深圳东部及北部区域的互通互联,为区域车辆往来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路线选择,对外环项目营运表现产生积极作用。

受益于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报告期内,本集团深圳地区收费公路项目整体日均路费收入同比实现增长,其中,沿江高速日均路费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0%。

(2)广东省-其他地区报告期内,广东省汛期降雨量较上年减少,大众出行及物流运输需求增加,对本集团广东省内的收费公路项目营运表现造成正面影响。

报告期内,清连高速部分路段实施道路提升工程,对车流通行产生一定负面影响,清连公司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实施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等措施,尽力降低工程施工对道路通行能力造成的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清连高速营运表现总体平稳。

广深高速作为连接广州与深圳两大核心城市的重要交通动脉,沿线较为活跃的区域经济有助于其车流量的持续稳定;深中通道开通后,原通过虎门大桥或南沙大桥往返粤东与粤西的部分车辆改走深中通道,缩短了行走广深高速公路的里程,广深高速短途车流量增加但路费收入受到一定影响;此外,其部分路段进入施工对其车流通行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受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报告期内,广深高速日均车流量同比有所上升但日均路费收入同比略降。

西线高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2024年6月30日深中通道及中开高速(中山-开平)中山段的同步通车,以及相连路网的进一步完善,促进了西线高速短途车流量的增长,但对其原往返粤东和粤西等地区的长途车流产生一定分流。

报告期内,西线高速日均车流量同比略升但日均路费收入同比有所下降。

阳茂高速受益于周边道路相继开通后的路网贯通效应,以及完成改扩建后良好的通行环境对车流量的促进作用,报告期内营运表现稳定。

佛清从高速开通以及2025年4月8日零时起广和大桥终止收费,对广州西二环产生一定分流,报告期内广州西二环日均车流量及路费收入同比略有下降。

(3)其他省份长沙香炉洲大桥于2024年7月开通,对长沙环路造成持续分流,2025年1月及4月,长益北线观音岩收费站及与观音岩收费站连接的兴联路大桥主路先后开通,进一步对长沙环路造成分流,报告期内长沙环路日均车流量及路费收入同比均有所下降。

安徽省和江苏省分别于2025年4月和5月实行差异化收费政策调整,预计将对南京三桥车流量产生一定正面影响。

自2024年3月21日起本集团所持有益常项目权益由100%减少至40%,并不再合并益常项目公司报表,益常北线高速(益阳-常德)于2024年12月底通车运营,对益常高速部分车辆造成分流。

2、业务发展深圳外环高速呈东西走向,大部分路段位于深圳市北部,部分路段位于东莞市,总里程约93公里,其中,本公司负责投资建设的外环高速公路深圳段(外环项目)总里程长约77公里。

外环项目分三期实施,其中外环一期沙井至观澜段和龙城至坪地段合计约51公里已于2020年12月29日建成通车;外环二期坪地至坑梓段约9.35公里已于2022年1月1日建成通车;2023年7月14日,董事会批准本公司继续投资约人民币84.47亿元建设外环三期。

外环三期现已全线开工建设,截至报告期末,已完成约20.2%工程形象进度。

报告期内,本公司已顺利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净额约46.79亿元,为募投项目外环三期补充了建设资金。

外环项目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全线贯通后将与深圳区域的10条高速公路和8条一级公路互联互通,是深圳北部区域东西向交通互联互通的重要骨干线。

外环三期建成后,一方面可以充实本公司核心公路资产、取得外环项目整体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还能通过完善路网布局,为本集团其他收费公路带来交通流量。

经董事会及股东大会批准,本公司拟投入约192.3亿元建设机荷高速改扩建项目。

机荷高速改扩建项目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采用立体复合通道模式,建设工程将分地面层和立体层,均采用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成后可有效提升机荷高速现有交通线位的通行能力,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和珠三角一体化的交通需求,进一步巩固本集团于收费公路的投资、建设及营运方面的核心优势。

截至报告期末,机荷高速改扩建项目主体工程已完成约12.1%工程形象进度。

本公司持股71.83%的湾区发展间接享有京港澳高速公路广州至深圳段45%权益。

鉴于京港澳高速公路广州至深圳段交通流量接近饱和状态,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京港澳高速公路广州至深圳段已开始改扩建,分为京港澳高速公路广州火村至东莞长安段及广佛高速公路广州黄村至火村段("穗莞段")改扩建工程和京港澳高速公路深圳段("深圳段")改扩建工程;其中,穗莞段改扩建工程全长约71.13公里,已于2023年获得政府核准并于2023年底开工建设,截至本报告期末,已完成多个标段的施工招标,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深圳段改扩建工程全长约47.07公里,于2025年6月获得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的立项核准批复。

(二)大环保业务本集团在整固与提升收费公路主业的同时,将固废资源化处理和清洁能源发电等大环保产业作为第二主业,力求为集团长远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本集团已设立了环境公司和新能源公司作为大环保产业的主要投资管理平台。

1、固废资源化处理国家环保政策对有机垃圾处理行业给予支持,本集团"十四五"战略将有机垃圾处理作为大环保产业下着重发展的细分行业,努力在该领域成为具有行业领先技术水平及规模优势的龙头。

截至本报告日,本集团有机垃圾设计处理规模超过6,300吨/日,其中,已进入商业运营有机垃圾处理项目18个(设计总规模5,126.5吨/日)。

项目经营模式主要为BOT等方式,为政府客户提供有机固废和生活垃圾(包括餐饮垃圾、厨余垃圾、园林垃圾等)无害化处理,并将处理后的资源化产品销售给下游客户。

本公司间接控股92.29%的子公司蓝德环保主要依托高效厌氧反应工艺、MBR膜生物反应器及其衍生工艺等,对有机垃圾进行系统性综合处理。

报告期内,蓝德环保旗下内蒙项目获批自2025年5月29日起转为商业运营项目。

截至本报告日,蓝德环保拥有有机垃圾处理项目共19个,餐厨垃圾设计处理量超过4,600吨/日,其中已有15个项目(设计总规模3,426.5吨/日)进入商业运营,4个项目处试运营阶段。

2023年以来,本集团对蓝德环保业务结构进行了调整,逐步收缩、终止亏损严重的EPC工程及装备制造业务,聚焦运营业务。

报告期内,蓝德环保通过优化收运管理体系,加强对收运区域的整体监管,推动收运业务外包,上半年日均垃圾处置量及产油量均取得同比增长,并较大幅度降低了单吨收运成本;加强渣料资源化销售,在减少焚烧处置费的同时,可补充资源化产品销售收入;推动技术工艺改造,上半年已完成2个项目的油脂生产线技改,可提高油脂产出能力;此外,报告期内,蓝德环保还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及成本费用管控等措施,推进运营项目提质增效并取得一定效果。

下一步,蓝德环保将加大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力度,推动2025年内满足调价条件的项目落实调价机制,进一步拓展油脂销售市场,加强规范化管理,努力提升盈利能力。

本公司持股100%的光明环境园项目位于深圳市光明区,为目前深圳市餐厨垃圾单体处理规模最大项目,具备处理有机垃圾1,000吨/日、大件(废旧家具)垃圾100吨/日、绿化垃圾100吨/日的处理能力,可同时进行餐饮垃圾、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特许经营期初期定为10年,经考核合格及区政府批准后,特许经营期可延长5年。

光明环境园项目采用"预处理+厌氧发酵+沼气发电"处理工艺,可解决餐厨垃圾处理所产生的副产品对环境的二次污染问题,实现有机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光明环境园项目自2024年5月起进入试运营阶段,自2025年2月6日起正式转入商业运营。

报告期内,光明环境园项目已正常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本公司间接控股70%的利赛环保,拥有深圳市城市生物质垃圾处置工程BOT项目的特许经营权,特许经营服务区域为深圳市龙华区,协助处理部分福田区餐厨垃圾。

利赛环保已于2017年12月正式商业运营,其餐厨垃圾处理能力为500吨/日。

本公司间接持股100%的邵阳项目位于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项目餐厨垃圾设计处理规模为200吨/日,采用"TOT(转让-运营-移交)"模式。

邵阳项目于2023年2月28日启动试运营,并已获批于2024年9月起正式转商业运营,特许经营期自2024年9月1日起30年。

本公司间接持股63.33%的深汕乾泰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报告期内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具备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资质及工信部电池梯次利用白名单资质,可提供燃油车报废回收处置服务和新能源汽车及退役动力电池一体化资源综合利用等服务。

在报废车拆解及电池综合利用业务方面,受废金属市场价格下降及报废车回收规模受限、锂电材料价格持续承压等行业因素影响,该两项业务开展不达预期。

报告期内,深汕乾泰主动收缩报废车拆解及电池综合利用业务,将业务重心聚焦于两轮车换电储能产品及工商业储能产品,逐步拓展市场。

截至报告期末,已累计投运换电柜800余台,配置换电电池1.2万余组,电池利用率超过70%,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安全、便捷的双重保障。

2、清洁能源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投资和经营的已并网风力发电项目累计装机容量约668MW,并拥有一个装机容量为3.40MW的自主开发分布式光伏试点项目,此外,集团参股企业南京安维士持有一个光伏项目40%权益。

报告期内,包头南风风力资源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及弃风率有所下降,其上网电量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7%;新疆木垒受总体风资源低于上年同期及弃风率上升影响,其上网电量及风力发电收入同比有所下降。

3、水环境治理及其他本集团全资子公司环境公司持有德润环境20%股权。

德润环境是一家综合性的环保投资企业,旗下拥有在国内主板上市的重庆水务(股票代码:601158)和三峰环境(股票代码:601827)等控股子公司,主要业务包括供水及污水处理、垃圾焚烧发电、环境修复等。

重庆水务及三峰环境的主营业务及经营情况请查阅其2025年半年度报告。

本集团持有创业板上市公司深水规院(股票代码:301038)11.25%股权。

有关深水规院业务发展情况可查阅其2025年半年度报告。

(三)委托管理及其他基础设施开发集团凭借多年来在公路建设和运营相关领域积累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持续开展或参与公路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运维管理业务(亦称代建业务和代管业务);此外,本集团审慎参与地方基础设施和公路沿线土地的建设和开发,以取得合理回报。

1、代建业务报告期内,本集团正在建设的代建项目主要为深圳地区深汕环境园项目。

报告期内,园区公共配套先行项目中的场平工程已基本完工,绿宝路工程(通港大道至化工园段)正在进行路基等工程施工,路网工程尚在进行前期报审工作;垃圾中转站工程正在积极推进各项招标工作。

2、代管业务集团全资子公司运营发展公司主要开展公路运营、养护管理等业务。

运营发展公司控股的工程发展公司主要从事公路与市政道路养护和施工等公路上下游产业链相关业务,具有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为集团输出专业化、市场化养护技术与服务的实施主体。

报告期内,工程发展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广东启振共承接了5个道路养护及基础设施工程服务项目,合同总金额约1,537.1万元。

3、土地项目开发与管理集团自2012年起尝试与公路主业联动的土地综合开发、高速公路沿线土地规划调整带来的城市更新等业务类型,以盘活土地资产、提高资产综合利用价值。

(1)贵龙区域开发项目贵深公司在贵州龙里县自主二级开发的项目名称为"悠山美墅"。

报告期内,贵深公司将悠山美墅项目与本集团下的康养机构进行合作,打造的避暑旅居康养项目"悠享公寓"已于2025年4月进入试运营阶段,运营效果基本符合预期。

贵深公司通过推行"地产与康养相结合"的营销策略,力求提升悠山美墅项目的附加值并促进洋房销售。

(2)梅林关更新项目本公司参股34.3%的联合置地主要业务为梅林关更新项目的投资、开发和经营。

梅林关更新项目分三期建设,项目一期和风轩、二期和雅轩及三期和颂轩的住宅均已销售完毕。

该项目还有约19万平方米的办公、商业及商务公寓综合建筑,截至报告期末均已完工;其中,办公物业除已向原回迁业主交付的部分外,其余部分已启动对外销售;商业物业以自持运营为主,少量对外销售;商务公寓去化率约为41%。

(3)新塘项目新塘项目是湾区发展在被本集团收购之前参与的广深高速沿线首个土地开发项目,湾区发展间接持有该项目15%权益。

该项目系对广州增城区新塘镇的一处约19.6万平方米原广深高速的交通用地进行综合开发,其住宅工程分两期进行。

截至报告期末,新塘项目一期工程已完工,验收交付工作已基本完成;二期部分住宅已交付,剩余工程尚在建设中。

有关新塘项目详情,请查阅湾区发展2025年中期报告。

4、其他基础设施开发与管理投资公司控股的光明康养项目包括光明新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试点项目和凤凰玖龙台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试点项目(合称"光明两社区项目"),以及光明区社会福利院项目。

报告期内,光明区社会福利院项目已通过香港社会福利署审核,成为其"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认可服务机构,标志着光明区社会福利院在跨区域养老服务协作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可为粤港长者提供专业化的颐养服务,进一步推动粤港两地康养资源互通与民生融合。

(四)产融结合本公司持有贵州银行(股票代码:06199.HK)约3.44%股份,有关贵州银行的业务发展情况可查阅其2025年中期报告。

集团全资子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主要围绕集团主业及产业链上、下游的业务提供融资租赁服务。

报告期内,融资租赁公司新签约2,456.68万元融资租赁项目合同。

截至报告期末,融资租赁公司已投放约24.42亿元。

本公司持有佛山市顺德区晟创深高速环科产业并购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晟创基金")45%权益,截至报告期末,该基金的实缴总规模为3亿元,其中本公司的实缴出资金额为1.35亿元。

该基金已完成2个环保项目的投资。

报告期内,鉴于该2个投资项目均触发退出条件,晟创基金已决定退出,退出方案正在落实中。

本公司持有深圳国资协同发展私募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约7.48%权益,该基金的总规模为40.1亿元,其中本公司的出资金额为3亿元。

基金管理人为深圳市鲲鹏展翼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主要投向环保、新能源、基础设施在内的公用事业领域,以及金融与战略性新兴产业。

(五)其他业务本公司分别持有云基智慧(原名"顾问公司")22%股权,数字科技公司51%股权,联合电服10.2%的股权。

受规模或投资模式所限,该等业务的收入和利润贡献目前在集团中所占比例很小。

发展进程

深圳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于1996年12月注册成立,总部设在以开放和创新着称的海滨城市深圳。

1997年在香港上市,2001年在上海上市,控股股东为深圳国资委直管企业深圳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深高速为深圳市重点交通基建企业,承担着深圳高速公路网的建设重任,成立至今,已完成了自建、代建公路项目18个,目前在深圳市推进4个重大公路工程的建设。

在2015—2019五年战略规划时期,公司结合内外经营形势,做出升级转型战略安排,明确将环保产业作为第二主业,形成双主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深高速坚守战略方向,以重大项目投资建设为载体,集合人才、资金、技术优势资源,创新驱动,打造智慧企业,追寻美丽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公司拥有全资及控股企业11家,合联营企业11家,员工4800多名,投资项目分布于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珠江三角洲,延伸于湖南省、湖北省、贵州省及重庆市、江苏省等地区。

现拥有收费公路项目19个,权益里程622公里,其中65.7公里尚在建设中,占有深圳70%市场份额;参与区域性城市基建开发项目2个;投资环保和金融类项目4个;在公路上市企业中,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根据股东大会的批准,本公司已于近日完成了上述公司名称变更的核准手续及《公司章程》修订的备案手续,并领取了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

变更前公司中文名称:"深圳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公司中文名称:"深圳高速公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前公司英文名称:"ShenzhenExpresswayCompanyLimited"变更后公司英文名称:"ShenzhenExpresswayCorporation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