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湘电股份
- 企业英文名: Xiangtan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Ltd.
- 实际控制人: 湖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600416.SH
- 注册资本: 132540.6445 万元
- 上市日期: 2002-07-18
- 大股东: 湖南兴湘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17.05%
- 董秘: 李怡文
- 董秘电话: 0731-58595252
- 所属行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上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冯建林、王雪垠
- 律师事务所: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湖南省湘潭市下摄司街302号
- 概念板块: 电机 沪股通 MSCI中国 融资融券 中证500 军民融合 国企改革 机构重仓 风能 稀土永磁 核能核电 新能源 军工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湖南
- 成立日期: 1999-12-26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303007170467196
- 法定代表人: 张越雷
- 董事长: 张越雷
- 电话: 0731-58595252
- 传真: 0731-58610767
- 企业官网: www.xemc.com.cn
- 企业邮箱: mail@xemc.com.cn
- 办公地址: 湖南省湘潭市下摄司街302号
- 邮编: 411101
- 主营业务: 从事发电机、交直流电动机、特种电机、船用推进系统、电气控制设备、机电一体化系统、变压器、互感器、风力发电机的设计、生产和销售;同时,公司还开发、研制地铁车辆牵引系统及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并从事新能源项目和节能环保项目的技术开发与工程总承包。
- 经营范围: 设计、生产、销售发电机、交直流电动机、特种电机、轨道交通车辆牵引控制系统、电气成套设备、变压器、互感器、混合动力汽车、风力和太阳能发电设备、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电机、电气产品的修理、改造、安装;各类模具、夹具、刃具、量具、非标、二类工装等设计、制造、修理;盘类、轴类、箱体类结构件加工;废旧物资和设备的回收处置;委托收集和处置危险废弃物、金属切削液、危化品;新能源项目与节能环保项目的开发、建设、运营、工程总承包、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及咨询服务;公司范围内的动能管理服务(不含动能的生产、经营);动能设备设施的设计、安装、制作、维修;代理和自营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房屋租赁。(具体以管理部门登记为准,依法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是湘电集团集中主业部分的优良资产,于1999年12月底联合北京地铁总公司等六家企业共同发起设立,并于2002年7月在沪上市(湘电股份600416),成为湖南省首家核准制下的上市公司、湘潭市第一家上市公司。公司是我国电工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国务院确立的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研制基地、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创新型企业。公司主要为我国国防、电力、能源、矿山、交通、化工、轻工、水利、石化、冶金等建设事业服务,大型国防装备、电工成套装备、风力发电机等装备的开发应用在国内起主导作用。公司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海上风力发电技术与检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5个国家级、3个省级技术创新研发平台。拥有有效专利454件,其中发明专利108件;先后承担“863计划”“973计划”和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防重点工程项目30余项;主持和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83项;先后荣获国家金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5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13项及部、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发明创新奖50余项。面向“十四五”,公司将秉承“兴业报国,共赢共享”的企业宗旨,以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为导向,全面聚焦“电机+电控+电磁能”核心主业,深化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升级,着力打造“智造+服务+成套”新产业模式,致力于建设成为一流电气传动企业和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解决商。
- 商业规划: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0,121.41万元,较上年同期上涨3.0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4,895.6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092.55万元,同比下降16.98%;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1、强化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出新出彩。积极抢抓国防现代化、国家“双碳”战略和高端装备电动化智能化三大机遇,对标湖南省委“4×4”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一是聚焦首台套产品加快研发推广。围绕湖南省国资“3974”标志性工程要求,推进10个战略级产品研发方向及20个重点产品类型的研发应用。首批50Mvar分布式调相机各项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永磁牵引系统在北京地铁成功示范运行,公司成套系统设计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不断提升。二是着眼未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瞄准低空经济领域,公司与中科院电工研究所共同组建航空电气系统产业项目组,着力推动航空电气系统产业发展;对接华中科技大学组建磁浮轴承高速电机系统产业化项目组,已成立新公司进行产业化运营。三是围绕核心主业加快研发平台建设。2024年公司“先进电传动成套系统”获批湖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创建单位;“湖南省高压高效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大中型高效电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先后获批立项。2、深耕营销管理,市场拓展可圈可点。扎实落实“三大三新”营销战略,强化技贸结合和高层营销,市场开拓取得新进步。一是传统市场持续巩固,累计中标东方风电产品订单近2亿元,在大功率半直驱风电市场迈上新台阶;特种产品订单稳定并持续向好。二是战新市场实现突破。50Mvar、20Mvar分布式调相机在风电、光伏、新能源等多个领域取得突破,合同总金额超亿元;压缩空气储能电机实现首单突破。低温余热发电设备业务模式实现新拓展。三是海外市场进步明显。成功中标乌兹别克斯坦某重点项目,斩获水利项目海外市场历史最大订单,打破了当地外资品牌直采垄断格局;冶金行业取得西马克总包项目5000万元出口合同。3、立足绿色转型,军民融合见行见效。GFJG地位持续巩固,重点工程任务顺利推进,JM融合产业取得新进展。一是建成了国内首条MW级飞轮储能装置生产线,完成了“MW级先进飞轮储能关键技术研究”并通过课题验收;成功研制了目前国内单体功率最大的600MJ/3MW飞轮储能装置;实现了MW级飞轮储能电机成功在轨道交通领域实现批量化应用,填补了国内应用飞轮储能装置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再生制动能量回收方式的空白。二是成功与国电投旗下白鹤电厂签订合作协议,建成中试基地并提供ORC低温余热发电设备,标志公司在该领域产业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三是首批次建造的2艘4300吨(208TEU)新能源集散两用运输船成功下水、测试、取证,成为国内集装箱装载量最大的88米标准过闸电动集散两用船,同步推进城陵矶和长沙港码头充换电站的建设,加速公司在民船综合电力系统产业链上的布局,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能。4、加快深化改革,管理提升聚力聚效。一是全面实施综合管理提升。聘请专业机构开展管理咨询,公司管控模式、业务流程、运营机制等实现全面优化。二是持续完善管理制度。根据新公司法,着手修订公司章程及各治理主体议事决策程序;结合巡视整改任务,进一步健全完善管理制度、理顺业务管理流程,全年累计修订基本制度和操作规章30项。三是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全面建成研发、质量、生产、采购、营销、管理等各项业务系统,基本实现数字化的管理应用。四是健全公司质量体系建设。公司顺利通过GJB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环/安管理体系、TS22163体系、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五是做好安全生产和安全保密工作。全面实现“两零一控制”目标,未发生一般及以上火灾事故、成功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