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中国卫星
- 企业英文名: China Spacesat Co.,Ltd.
- 实际控制人: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600118.SH
- 注册资本: 118248.9135 万元
- 上市日期: 1997-09-08
- 大股东: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
- 持股比例: 51.46%
- 董秘: 万银娟
- 董秘电话: 010-68118118
- 所属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张帆、黄新玉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1号神舟科技大厦12层
- 概念板块: 航天航空 北京板块 中特估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MSCI中国 沪股通 中证500 上证180_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机构重仓 中字头 低空经济 时空大数据 空间站概念 央企改革 商业航天 卫星互联网 大飞机 军民融合 国产芯片 一带一路 无人机 航母概念 央国企改革 北斗导航 2025规划 军工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北京
- 成立日期: 1997-08-21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0001000274544
- 法定代表人: 李大明
- 董事长: 李大明
- 电话: 010-68118118
- 传真: 010-68197799
- 企业官网: www.spacesat.com.cn
- 企业邮箱: 600118@spacechina.com
- 办公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1号神舟科技大厦12层
- 邮编: 100081
- 主营业务: 围绕宇航制造和卫星应用主责主业,聚焦卫星通导遥一体化产业发展,有序推进各项科研生产任务
- 经营范围: 卫星及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航天技术应用及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综合信息服务;项目投资;计算机系统集成、软件产品开发;通讯产品、电子产品的研发与销售;进出口业务;与上述业务相关的技术交流;信息咨询;汽车(不含小轿车)的销售。
- 企业简介: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控股的上市公司(SH600118),是专业从事小卫星及微小卫星研制、卫星地面应用系统集成、终端设备制造和卫星运营服务的航天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卫星列入中证500指数成份股。公司依托央企资源,把握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方向,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发展成为具有天地一体化设计、研制、集成和运营服务能力,专注于宇航制造和卫星应用两大主业的企业集团,形成了航天东方红、北京恒星、深圳东方红等一系列知名品牌。在宇航制造领域,成功开发了CAST10、CAST20、CAST2000、CAST3000、CAST4000等多个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小/微小卫星公用平台,卫星产品广泛应用于海洋观测、环境与灾害监测、对地遥感、立体测绘、科学与技术试验等多个领域,形成了覆盖1kg~1000kg小/微小卫星的公用平台型谱,现已成功发射了近180余颗小卫星及微小卫星。在卫星应用领域,公司充分发挥航天特有的天地一体化优势,将在航天器研制过程中积累的核心技术、核心产品应用于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领域,可为用户提供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云计算与信息安全、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多个领域的产品与服务,是国内提供天地一体信息服务的重要力量。公司现拥有12家全资/控股子公司,研发和产业基地主要分布在北京、深圳、西安等地,截至2022年底,公司从业人员3909人,已建立形成了以高科技人才与经营管理人才为主的专业人才队伍。
- 商业规划: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尽管面临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诸多困难和挑战,但总体上看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2024年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以改革开放增强内生动力成为新常态,国民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公司积极应对政策与环境变化,持续深化改革,努力开拓市场,系统谋划在商业航天、卫星应用等领域布局,推动转型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圆满完成了以鹊桥二号中继星为代表的科研生产任务,积极参与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的产品配套,实现营业收入515,649.29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5.06%,主要原因是基于行业特点,公司客户比较集中,受用户需求计划调整延迟等因素影响,本年度公司的传统行业用户新签订单减少,部分合同订单签订时间较晚,导致收入结算同比下降;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91.4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2.28%,主要原因是营业收入下降的同时,备产准备等固定费用正常发生,并且受业务转型调整、部分产品升级换代、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部分子公司报告期内发生亏损,导致公司利润同比下降。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发展现状,公司将积极应对产业政策调整、竞争加剧等变化,坚持强基础、谋发展、促转型,立足新形势、聚焦新任务,一是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巩固传统业务领域优势地位,积累在手订单;二是深化开展国际合作,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优化调整用户结构;三是把握新技术、新产品发展趋势,通过持续深化改革,加强研发创新与成本管控,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四是不断强化合规管理与规范治理,防范化解经营风险,夯实发展质量;五是抢抓商业航天市场机遇,深刻谋划“商业航天+卫星应用”产业化发展模式,推动业务转型。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