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立足“光棒、光纤、光缆”等网络基础通信产品,延伸光芯片、光器件、光模块等产品及大数据采集分析应用与信息服务,电力传输产业包含电力工程总承包、汽车线束、超导、电缆、特缆等。
经营范围:电线、电缆、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电子产品、通信设备、汽车及零部件的研究、制造,国内贸易,实业投资,实物租赁,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机电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管理咨询,铜制材和铜加工(冷加工)及其铜产品的销售,移动通信设备开发生产及销售,计算机系统及网络技术服务,通信信息网络系统集成,承包境外与出口自产设备相关的工程和境内国际招标工程,新能源汽车线束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信息科技领域内光电器件技术研发,生产、销售和相关技术服务,对外派遣实施上述境外工程所需的劳务人员,对外承包工程,工程管理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系永鼎集团旗下核心企业,创建于1994年,于1997年9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荣誉上市,是中国光缆行业首家民营上市公司。
历经二十载的创新与发展,永鼎股份已从最初的单一通信线缆制造,发展成为如今涵盖光纤光缆、电线电缆、特种光电缆、光器件、通信器件及设备、通信大数据及工程服务、系统集成方案提供等通信全产业链覆盖的业界领先企业之一。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大背景下,在“中国制造2025”“工业强基”等实施规划的引领下,永鼎股份率先致力于海外工程、汽车产业、超导产业的创新发展,已形成了以通信科技产业为核心,四大产业齐头并进的产业格局。
旗下拥有数十家控股、参股公司和研发机构,并在全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分公司,公司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成就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永鼎”品牌。
作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永鼎股份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CNAS认可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依托这些平台,永鼎股份提升创新动力,强化创新氛围,集聚创新人才,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加速转型。
长期以来,永鼎始终以诚信为基础,国际化发展为方向,战略和人才为依托,技术创新为重点,旨在实现品牌化、高端化、国际化的发展目标。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数字中国规划布局”,顺应全球“清洁低碳”的新经济发展趋势,形成了“光电交融,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并秉承“以人为本,以诚载信,质量为根,创新为魂”的核心价值观。
坚持以创新为主线、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工厂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在光通信领域,公司深化垂直整合战略,已构建起覆盖光棒、光纤、光缆等基础通信产品,延伸至光芯片、光器件、光模块、光网络集成以及信息通信技术ICT(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和数据安全领域,形成完整产业链布局。
在电力传输领域,公司扩大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海外电力工程布局,并积极开拓新能源汽车线束业务。
高温超导产业化加速发展,持续扩充产能,推动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
电线电缆业务稳健经营,产品品类迈向多元化。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60亿元,同比增长24.0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17.66%。
净利润变动的核心驱动因素为:公司对联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确认的投资收益达31,590.4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9,247.21万元),主要系本期对联营企业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收益较高。
从主营业务板块经营情况来看:光通信板块:营收规模不及上年同期,但得益于技术革新、成本优化以及产品销售结构的调整,毛利率同比上升,利润同比增加。
汽车线束、铜导体板块:因市场拓展顺利,营收规模显著增长,新接项目初期成本较高,毛利率同比下降,利润有所减少。
后期随着项目成熟,毛利率将逐步回升。
电力工程板块:虽然孟加拉国家电网项目完工进度同比提高,营业收入增加,但因其他项目同比减少,整体毛利率下降,利润减少。
(一)光通信产业1、光棒、光纤、光缆产业协同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全面优化光棒、光纤、光缆产业链布局,在拓展国内运营商与非运营商市场的同时,加强海外市场拓展,通过产业链协同效应增强核心竞争力。
在产品与技术层面,公司推动新产品、新技术落地应用,聚焦数据中心建设、低空经济应用等领域的市场需求;其中,特种光纤、光缆产品的发展进一步优化了公司产品结构,有效满足传统通信及AI数据中心建设对光纤的多元化需求。
同时,公司推进数字化建设与智能制造升级,开展绿色节能技术改造,降低能耗与环境影响,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海外市场方面,公司稳固拉美市场既有优势,积极开拓欧洲与亚洲市场,通过密切关注各国市场需求动态与政策变化、灵活调整市场策略,确保海外业务稳定健康发展,逐步提升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与影响力。
2、光芯片、光器件、光模块全产业链发展公司已构建起覆盖光芯片、光器件、光模块至系统集成的垂直整合产业链,以运营商市场为根基,同步战略布局消费电子、医疗设备核心组件、汽车电子、激光雷达探测、航空航天等新兴应用领域。
依托IDM(集成芯片设计与制造)模式下的自主可控能力,公司进一步建立了包含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及市场营销的全产业链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推进的高速率激光器芯片产品已成功通过客户认证,实现批量订单预订,产能提升工作正按计划逐步推进;同期研发的产品性能优异,可以满足客户需求。
今年以来,光芯片及组件、WDM(波分复用)系列波分产品、高密度光纤连接器、高速光模块等核心产品线持续满负荷运转,产品良率指标稳步提升。
凭借全产业链布局带来的成本优势,公司进一步拓展了国内外运营商市场,目前已实现批量供货。
3、以数据安全为核心,技术驱动多维拓展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坚守“数据采集分析安全平台”核心业务模式,聚焦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实现稳健发展。
在数智化领域,公司依托5G、物联网等新兴需求推动订单增长,并在运营商大数据领域通过软硬件解耦趋势,向数据应用、安全服务及ICT(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延伸,巩固运营商市场优势的同时开拓增量空间。
技术研发方面,持续投入智能算法、高性能信息采集、安全态势感知等关键技术,推出创新产品,深化行业政企合作,提升综合解决方案的能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二)电力传输产业1、稳健运营、做专做精海外工程2008年至今,公司累计承揽55个输变电及电站总承包项目,业务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南亚以孟加拉国为中心辐射周边区域,在东非以埃塞俄比亚为中心辐射周边区域,并长期深耕这些市场。
报告期内,“孟加拉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升级改造”重大项目施工进展顺利;公司2024年中标的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赞比亚、莱索托等输变电项目,目前已开工建设。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公司为实现持续发展,正着力稳固并深挖现有市场,通过精细化管理现有项目积累口碑,同时延伸运维服务。
2、传统车型加速更替,新能源汽车线束业务持续提升公司汽车线束业务运营稳健。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传统车型快速更替,公司与更多不同汽车主机厂,零部件厂展开合作。
公司先后通过了零跑汽车、泰国安道拓、远景动力等客户的体系认可。
共有来自零跑汽车、小鹏汇天、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康明斯、延锋国际、安道拓等多个项目,为公司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金亭线束在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生产自动化水平持续提升,多台自动插接机、自动贴标签机、自动盲栓机、全液晶工装板及3D打印设备已陆续交付投用;物流自动化方面,自动导引运输(AGV)系统完成交付并实现稳定运行。
信息系统效能不断优化,仓库控制系统(WCS)/制造执行系统(MES)得到深化应用与优化,并成功开发应用了线边智慧盘点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的财务模块已实现全面上线运营。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公司正着力构建覆盖设计至生产的全流程信息化及一体化运营管理平台。
3、高温超导产业规模与日俱增,应用领域前景广泛公司以下游应用需求为牵引,结合行业动态与技术攻关,持续扩充高温超导带材产能、提升工艺稳定性,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加速发展。
报告期内,高温超导带材及应用项目产业化进程加快。
公司依托业内独有的超导薄膜磁通钉扎技术,研制出强磁场用高性能超导带材,已实现其在磁约束可控核聚变、超导感应加热、磁拉单晶、核磁共振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报告期内,公司深耕联合攻关与课题合作,与中科院电工所、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及科研单位深度协同、融合创新,共建研发平台;并获苏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入选2025年苏州市先进材料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示范项目,获“科创江苏”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
公司作为“苏州市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及应用创新联合体”牵头单位,协同产业链上下游推动超导带材技术标准化与规模化应用,拓展电力传输、核磁共振、磁悬浮、可控核聚变等应用场景,助力高温超导产业链协同发展。
4、线缆业务多元化拓展,持续优化产品结构面对竞争激烈的电线电缆市场,公司以国内市场为根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工业自动化电缆、新能源电缆、汽车用高温电线、军工电缆及特种电缆等细分领域实现了稳健发展。
公司重点聚焦5G应用、AI终端、云计算、服务器及数据中心等领域对高质量数据电缆的持续增长需求,通过不断推动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方向转型,重点加大定制化特种电缆的投入,同时强化研发投入与高端技术人才的引进。
借助技术创新与产品结构升级,公司逐步构建起覆盖客户需求的一站式服务体系,增强了系统化解决方案的输出能力,持续开拓业务新的发展空间。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矩阵不断完善,经营保持着稳健的态势。
公司于1994年4月29日经江苏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以苏体改生[1994]153号文批准设立,现发起人股份持有者为永鼎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内电话发展总公司、上海富欣通信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公司所发行的A股于1997年9月2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路庆海 | 2024-06-20 | -280000 | 2.22 元 | 280000 | 高级管理人员 |
张国栋 | 2024-06-20 | -240000 | 2.22 元 | 344000 | 董事 |
张功军 | 2024-06-20 | -240000 | 2.22 元 | 240000 | 董事 |
刘延辉 | 2024-06-20 | -240000 | 2.22 元 | 240000 | 高级管理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