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北京
  • 成立日期: 1999-09-29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0007002336492
  • 法定代表人: 郭章鹏
  • 董事长: 郭章鹏
  • 电话: 010-62364114,010-62035573
  • 传真: 010-62364114
  • 企业官网: www.bgctv.com.cn
  • 企业邮箱: bgctv@bgctv.com.cn
  • 办公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青龙胡同1号歌华大厦
  • 邮编: 100007
  • 主营业务: 主要负责北京市广播电视网络的开发、经营管理和维护,并从事广播电视节目收转传送、网络信息服务、视频点播业务,以及基于有线电视网的互联网接入服务、互联网数据传送增值业务等
  • 经营范围: 广播电视网络的建设开发、经营管理和维护;广播电视节目收转、传送;广播电视网络信息服务;广播电视视频点播业务;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第二类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中的第三项:文艺、娱乐、科技、财经、体育、教育等专业类视听节目的制作(不含采访)、播出服务;第五项: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类视听节目的汇集、播出服务;第六项:文艺、娱乐、科技、财经、体育、教育等专业类视听节目的汇集、播出服务](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有效期至2021年04月20日);设计、制作电视广告;利用有线电视自有界面发布广告(不得在收费点播节目中发布广告);有线电视站、共用天线设计、安装;制作,发行动画片、专题片、电视综艺,不得制作时政新闻及同类专题、专栏等广播电视节目(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有效期至2021年03月31日);经营电信业务;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仅限互联网信息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不含新闻、出版、教育、医疗保健、药品和医疗器械、电子公告服务)(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有效期至2023年08月01日);基础软件服务;应用软件服务;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通讯设备、广播电视设备;计算机系统服务;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咨询;计算机技术培训;设备租赁;出租办公用房;销售电子产品、通信产品、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家用电器、门窗。(市场主体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歌华有线”)于1999年9月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负责全市广播电视网络的开发、经营管理和维护,并从事广播电视节目收转传送、网络信息服务、视频点播业务,以及基于有线电视网的互联网接入服务、互联网数据传送增值业务等。 歌华有线于200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037),是国内有线电视网络首家上市公司、国内第一批三网融合广电试点企业、北京市第一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被中宣部等四部委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先后四次被评为全国文化企业30强,连续被评为纳税信用A级企业和上交所上市公司治理样板企业。2020年12月,歌华有线完成股份过户登记暨控制权变更,控股股东变更为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国有文化企业,歌华有线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推动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在确保安全传输前提下,公司积极推动有线电视“由模拟到数字、由单向到双向、由标清到高清超高清、由看电视到用电视”转变,不断推进公司由“单一有线电视传输商”向“高品质文化服务运营商”和“智慧广电服务提供商”战略转型。 歌华有线公司积极创新面向“政府、行业、企业、家庭、个人”的智慧融媒体业务,构筑“首都全媒体综合服务平台”。公司网内传输电视直播频道202套,其中高清频道69套、4K频道3套、8K频道2套,另提供回看服务频道132套。歌华有线高清交互平台提供电影、电视剧、综艺、少儿、年华、教育、生活、健康、营业厅等多种栏目和应用,坚持有线电视公共文化服务属性,上线“重温经典”一级免费栏目,让用户在经典影像中品读红色经典、重温流金岁月;大力引入互联网优质内容,推出“快点”产品,涵盖卫视大剧、院线新片、热门综艺及全球顶级少儿动画,大幅提升平台内容服务品质及用户体验。 为了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歌华有线公司始终致力于服务首都数字经济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目前,公司已拥有互联网、数据传输、固定语音、数据中心、云服务等多业务平台,能够为各类政企用户提供“安全可靠、云网一体、专属定制、多业协同”的全业务服务能力。 歌华有线公司全力打造"首都文化产业发展投融资平台"。先后完成四次大规模融资,用于网络整合、高清交互数字电视推广,新媒体优质版权内容平台建设、全媒体云服务平台建设等,有力推动了首都广电产业的快速发展。以资本运作为重要抓手,积极布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整合资源,为促进可持续健康发展建立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 在广电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大背景下,歌华有线公司将始终秉承中国广电“改革、创新、融合、开放”的发展理念,践行“圆心战略”,紧抓广电5G建设一体化发展重要机遇,持续深耕广电特色服务,持续建设智慧广电网络,进一步加大内容、渠道、平台建设和资本运作力度,全力向媒体、信息和科技融合型企业转型,服务首都数字经济繁荣发展,满足首都用户高品质文化视听新需求。
  • 发展进程: 公司系经北京市人民政府京政函[1999]120号文件批准,由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北京青年报业总公司、北京有线全天电视购物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广播发展总公司及北京出版社五家股东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证监发行字[2000]186号文《关于核准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的通知》批准,本公司于2001年1月4日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8,000万股,2001年2月8日社会公众股上市交易。
  • 商业规划: 2024年,歌华有线公司在中国广电、北京市广电局、北京市通信管理局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圆满完成全年安全传输重要保障任务,坚守意识形态宣传主渠道主阵地定位,尽全力遏制有线电视用户下滑,落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以下简称“国家广电总局”或“总局”)“双治理”要求,实施北京超高清先锋行动计划,高质量运营“重温经典”频道,中标国家文化专网项目,牵头制定全国有线电视业务强制性服务规范,扎实推进公司体制机制改革,制定“服务领航”战略规划,经营和发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工作情况如下:(一)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一是制定公司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方案等,认真落实“第一议题”要求。二是成立党纪学习教育工作专班,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三是完善“三重一大”议事决策制度,完成《公司章程》中党建相关内容修订工作。四是深入全面从严治党,修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点和风险点提示卡,完善“双卡”工作机制,强化第一责任和一岗双责。五是树立典型榜样,多个支部、多名党员荣获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四强”、“四好”称号。六是推进党业融合,支撑服务“我为广电勇担当”等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七是加强群团组织和精神文明建设,完成全国精神文明单位复评申报;客服公司荣获2023年度总局“巾帼文明岗”,并被推荐参选全国妇联“三八红旗集体”;两名同志分别获2023年度总局“巾帼建功标兵”和“五一劳动奖章”荣誉。(二)夯实主业基业,实现公众市场用户增长1.有线电视用户保持平稳一是制定用户回网策略,开展市场比拼、全员营销活动。二是借助“重温经典”频道和“双治理”成效宣传契机,持续开展服务进社区活动。三是推进航天网用户入网工作,增加有线电视用户。四是加强电视业务全生命周期管理,到期客户维系触达率100%。五是落实北京4K超高清先锋计划,推广4K超高清机顶盒约33万用户,超额完成2024年度推广任务。2.宽带用户实现正向增长一是调整宽带产品策略,制定“一天N块钱”等融合套餐,强化高性价比差异化竞争能力;二是开展“亮剑行动”,增强一线积极性,提振全员市场信心;三是强化宽带业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存量市场续存率;四是加强营维服联运协同,形成合力发展用户。3.5G用户实现快速提高一是持续更新优化产品体系;二是推进北京携号转网试点工作;三是搭建社会渠道代理商佣金结算系统;四是开展吉祥号码营销;五是不断加强反诈力度。4.集团市场占比大幅提升一是借助酒店电视治理契机,新签1300余家酒店,增加有线电视11.9万余端;二是按照“重温经典”频道进养老机构要求,新签约214家养老机构,增加有线电视1.1万余端。5.完成营维服网格体系搭建构建“总公司—分公司—网格”的营维管理体系,推进组织架构优化等相关配套工作,制定指标、考核、奖惩三体系长效机制。明确网格人员兑入原则,制定辖区考核管理机制,推进考核指标分解到网格。(三)巩固政企市场,重大项目取得突破1.重点项目取得重大突破一是主动对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中标国家文化大数据服务平台项目(应用支撑部分),合同金额5.49亿元。二是完成北京市应急广播市级平台一期平台建设,中标门头沟区、平谷区、延庆区应急广播区级系统建设项目。三是入围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2024-2025年度互联网接入服务框架协议采购项目”。四是积极推进移动多媒体广播平台项目,参与国家(北京)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项目,中标北京市车联网3.0扩区项目通州区310个路口的光缆建设项目。五是发放5G物联网卡超60万张。2.业务创新收获行业殊荣一是应急广播5GNR广播项目荣获第七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5G+公安应急专题赛决赛一等奖,以及第七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全国赛优秀奖。二是文化数字化创新应用方面,推出了含有广电前缀的标识体系,为行业文化大数据建设提供标杆示范,荣获中国广电2024年度“文化数字化创新应用奖”。三是荣获中国广电2024年度“政企业务贡献奖”。3.资质建设进一步加强获得“信息安全服务资质”(CCRC)和“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资质”(CS二级)。(四)坚持服务领航,提高公众市场服务质量一是牵头制定有线电视行业客户服务强制性规范,推进实现了有线电视业务服务的统一化、标准化,助力提升行业服务质量和服务形象。二是开展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成立服务提升工作专班,制定并实施《歌华有线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方案》。三是重视全业务服务考核。四是确保10099和96196双热线畅通。五是营业厅服务进一步规范,完成22家营业厅升级改造,提升了窗口服务形象。(五)承办“重温经典”,社会效益载誉行业2024年2月1日,由总局指导,中国广电主办,公司承办的“重温经典”频道正式开播,实现了首年度安全、平稳、有序运行,收视人群稳步增长,收视率稳居前列,品牌影响日益提升。频道全天收视率在全部卫视频道中最高排名第9位,不含央视最高排名为第1位,去重累计频道观众规模达2.4亿人。内容组织方面,获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99家单位支持捐赠节目共241部,规范节目版权管理,高清修复节目45部。频道宣传方面,完成频道台标、主视觉及首年度频道包装、宣传片、台标设计制作,完成宣传片、片花、节目预告制作1500条,开设运营官方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账号。线下活动方面,组织策划“重温经典”频道进校园、进养老机构等系列宣传推广活动,在中国传媒大学、北京泰康燕园、北京电影学院举办专场活动。(六)加强媒资建设,内容集成能力提升一是在内容集成方面,平台免费内容达15万小时,智能推荐内容库更新3万小时;歌华导视制作完成1130期、约5700分钟节目内容;更新4K节目2010小时,专区在线时长达5446小时;完成光明影院104部无障碍电影制作;“快点”全年引进S级头部内容121部;更新推荐位9456个,推出专栏288个,上线节日专题13个。二是在宣传推广方面,上线“2024全国两会”、中国广电“红相册”、“开学第一课”、“清风北京”等主题专区;歌华导视公益宣传推广2万余次;滚动发布应急字幕信息200余次。三是在频道收转经营方面,完成34家卫视、5家购物频道协议签署以及4家卫视2025年度协议签署工作,收回部分往年欠款。四是点播营收方面,“快点”、APK产品、魔方少儿、游戏产品等增值业务全年订购稳中有升。(七)推动精细管理,降本提效助力发展网建工作推进方面,一是网建项目立项415项,建设开工37.9万户,完成36.3万户。二是完成顺义云平台项目的清理收尾工作。三是完成多项新建、改扩建机房整备工程,完成部分机房搬迁。四是完成部分机房升级工作。五是开展管道资源清理工作。运维质量提升方面,一是调整优化网络部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实现“端到端”网络运维一体化管理。二是开展大面积故障专项治理工作,大面积故障率大幅降低。三是完成中广电移动北大区核心网系统安全保障及5G核心网二期建设工作。四是加强网络质差小区网络优化,提高调度闭环率。五是完成固话业务互联互通测试。六是制定《分配网络维护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方案》,优化网格化维护部分考核机制。技术支撑能力提升方面,一是加强营维服网格支撑,实现“装-维-销-服-查”全维度端到端信息化,完成网格数据调整、考核规则设置、操作培训等工作,为全面落实网格运行奠定基础。二是强化数据中台建设,完成了客服诉求、网络运行、收视行为等数据的整合、分析和展示。三是推进终端持续升级,完成电视棒、ONU融合网关、薄荷硬件+软终端的泛终端产品研发工作。四是加强管理数字化建设,完成智能井盖管理系统开发并上线;推进GIS系统改造升级,启动管道数据批量录入等工作;完成新综合办公管理系统建设并上线;搭建人力SaaS系统;上线公车管理系统。五是参与科技研发项目和行业标准制定,牵头科技部“同轴宽带接入关键技术研究及规模应用示范项目”所属课题并通过评审;参与总局“插入式微型机顶盒”、“三模通用遥控器”、“有线电视单向网关”行业标准制定,并参与试点工作;参与中广电移动用户行为预测模型课题攻关并取得实际验证。六是完成16项新增计算机软著的申请,获得1项发明专利授权。七是完成7个重大系统建设项目的论证立项,推进安全可控、资源集约、弹性伸缩的云平台系统建设,启动歌华智能大脑一期建设项目。成本控制方面,一是宽带内网流量降本。二是管道资源降本,完成东城区“百街千巷”管道工程的尾款结算工作。三是IP骨干网络建设降本。四是系统建设降本,完成数据采集系统改造和高清交互CDN系统改造,降低运维费用。(八)提高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生产管理2024年,公司圆满完成元旦、春节、全国“两会”、中非合作论坛、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重要保障工作,实现重保期安全播出、节目传输和信息数据安全零事故。同时,在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方面:一是完善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总、分、子公司对承包方的安全生产管理力度;对分(子)公司及外包单位涉及施工安全人员组织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考核和应急演练。二是加强网建安全制度建设,制定安全生产工作台账。三是开展隐患排查和安全检查,并全部整改完成。四是严把内容安全关,高标准做好“重温经典”频道安全播出工作,及时做好高清交互平台重要节目EPG直播信息更新。五是保障信息数据安全,开展数安护航专项行动,重点对5GBOSS系统、经分系统开展数据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持续开展“两高一弱”专项整治活动。六是坚决履行反诈责任,制定公司《关于用户涉案、违规入网情形处罚规定(试行)》,强化《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宣贯,推进反诈专项工作提升。(九)提质齐抓共管,保驾护航健康发展财务管理方面,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制定增收节支方案,及时跟踪掌握费用支出和利润完成情况,加强对重大事项、关键指标的预算管理力度。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做好工资总额管控,建立工资总额执行情况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完善公司绩效考核体系,强化部门间数据联动测算,扩大“3+1”全员绩效考核试点范围;修订、完善市场公众业务和政企业务过程激励机制。实施向一线倾斜工作机制,建立“一上二横三下”人员轮岗交流机制。加大专业人才引进,严格控制人员规模,实现人效指标提升,并持续完善后备人才选拔机制。物资管理方面,加强采购管理,公招比例进一步提高。加强资产转固管理,开展固定资产检查。推进积压库存清理,提高库房使用效率。企业管理方面,一是制定公司发展战略,全面实施“服务领航”战略,深化全员服务理念,树立优质服务品牌,打造卓越服务品质。二是优化业绩考核体系,完善公司《经营业绩考核管理办法》,对各单位经营考核的精细化、准确化能力进一步提高。审计合规方面,汇总编制公司《管理制度汇编》,持续开展内部审计,加强合同审查管理。健全内控体系,建立长效机制。投融资管理方面,加强投资管理,积极参与新项目论证并完成入资;持续监测已投基金项目的经营情况,探讨退出路径。规范开展三会及信息披露等证券事务工作,顺利完成公司董、监、高的换届选举。根据政策法规的更新情况,完成《公司章程》等多项制度的修订。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