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 - 600028.SH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01-08-08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oration
成立日期
2000-02-25
注册地
北京
所在行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中国石化
股票代码
600028.SH
上市日期
2001-08-08
大股东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68.54 %
董秘
黄文生
董秘电话
010-5996-0028
所在行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会计师事务所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注册会计师
杨洁;何曙
律师事务所
海问律师事务所,中伦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110000710926094P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注册地
北京
成立日期
2000-02-25
法定代表人
侯启军
董事长
侯启军
企业电话
010-59960028,010-5996-0028
企业传真
010-59960386
邮编
100728
企业邮箱
ir@sinopec.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中国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香港湾仔港湾道1号会展广场办公大楼20楼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从事石油及天然气和化工业务。石油及天然气业务包括勘探、开发及生产原油及天然气;管输原油、天然气;将原油提炼为石油制成品;以及营销原油、天然气和成品油。化工业务包括制造及营销广泛的工业用化工产品

经营范围:非煤矿山(石油、天然气等)、危险化学品(乙烯、丙烯、丁二烯、石脑油等)、重油、橡胶及其他石油化工原料和产品的生产、储存、管道运输、陆路运输、水路运输、销售;石油炼制;汽油、煤油、柴油的批发业务及零售(限分支机构经营)业务;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润滑油、燃料油、溶剂油、沥青的销售;化肥生产;加气站经营,压缩天然气(CNG)、液化天然气(LNG)、液化石油气(LPG)、城市燃气销售;加电站经营;石油石化机器、设备的制造、监造、安装;石油钻采设备、工具、仪器仪表制造;石油石化原辅材料、设备及零部件的采购、销售;技术及信息、替代能源产品的研究、开发、应用、咨询服务;电力、蒸汽、水务和工业气体的生产销售;农、林、牧产品批发;日用百货便利店经营;针织服装及家庭用品批发与零售;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批发与零售;食品、饮料、烟草制品的销售;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与零售;汽车、摩托车及零配件专门零售;汽车、摩托车修理与维护、技术培训;机械设备、五金产品、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批发与零售;家具及室内装饰材料专门零售;货摊、无店铺及其他零售业;综合零售;住宿餐饮业;食品及食品添加剂制造;居民服务;运输代理业务;仓储业;自有房地产经营活动;储气库设施租赁;房屋、车辆、设备、场地租赁;机械设备租赁;媒体、广告,佣金代理;保险经纪与代理服务;金融信托与管理服务;电子商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承包境外机电、石化行业工程和境内国际招标工程;上述境外工程所需的设备材料出口;对外派遣实施上述境外工程所需的劳务人员。铁路运输;沿海工程辅助作业,港口经营,溢油应急、安全守护、船舶污染清除作业;专业技术服务业中质检技术服务、环境与生态监测检测服务;食用盐生产、批发、零售;页岩气、煤层气、页岩油、可燃冰等资源勘探、开发、储运、管道运输、销售;天然气发电、电力供应;电力设施安装维护,电力技术开发与服务。氢气的经营,氢气的制备、储存、运输和销售,制氢、加氢及储氢设施制造、销售等氢能业务及相关服务;供电业务,机动车充电销售,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运营,电池销售,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等电能业务及相关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是一家上中下游一体化、石油石化主业突出、拥有比较完备销售网络、境内外上市的股份制企业。

中国石化是由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独家发起方式于2000年2月25日设立的股份制企业。

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一体化能源化工公司之一,主要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管道运输、销售;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煤化工、化纤及其它化工生产与产品销售、储运;石油、天然气、石油产品、石油化工及其它化工产品和其它商品、技术的进出口、代理进出口业务;技术、信息的研究、开发、应用。

中国石化是中国大型油气生产商;炼油能力排名中国第一位;在中国拥有完善的成品油销售网络,是中国最大的成品油供应商;乙烯生产能力排名中国第一位,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化工产品营销网络。

中国石化建立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集中决策、分级管理和专业化经营的事业部制管理体制。

中国石化现有全资子公司、控股和参股子公司、分公司等共100余家,包括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产品销售以及科研、外贸等企业和单位,经营资产和主要市场集中在中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东部、南部和中部地区。

中国石化的最大股东——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在原中国石化总公司的基础上于1998年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出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

商业规划

1合并经营业绩2025年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下行,国内汽柴油需求下降,化工毛利低迷。

公司全面统筹生产经营一体化和区域优化、全力拓市扩销、深化挖潜增效,多措并举应对市场变化,实现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4,091亿元,同比降低10.6%;经营收益为人民币334亿元,同比降低34.5%。

(1)营业收入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3,804亿元,同比降低10.7%。

主要归因于石油石化产品价格以及成品油等产品销量下降。

本公司生产的绝大部分原油及少量天然气用于本公司炼油、化工及车用天然气销售业务,其余外销给其他客户。

2025年上半年,外销原油、天然气及其他上游产品营业收入为人民币829亿元(占本公司营业收入的5.9%),同比降低10.6%,主要归因于原油价格及外销量下降。

本公司炼油事业部和营销及分销事业部对外销售石油产品(主要包括成品油及其他精炼石油产品)实现的对外销售收入为人民币8,079亿元(占本公司营业收入的57.3%),同比降低12.2%,主要归因于成品油等产品量价同比下降。

汽油、柴油及煤油的销售收入为人民币6,690亿元(占石油产品销售收入的82.8%),同比降低13.1%;其他精炼石油产品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389亿元(占石油产品销售收入的17.2%),同比降低7.7%。

本公司化工产品对外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965亿元(占本公司营业收入的13.9%),同比降低3.7%。

主要归因于多数化工产品价格同比下降。

(2)经营费用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经营费用为人民币13,756亿元,同比降低9.8%,主要归因于原油、成品油外购成本降低。

经营费用主要包括以下部分:采购原油、产品及经营供应品及费用为人民币11,184亿元,同比降低10.8%,占总经营费用的81.3%。

其中:●采购原油费用为人民币3,913亿元,同比降低16.4%。

上半年外购原油加工量为10,968万吨(未包括来料加工原油量),同比降低6.0%;外购原油平均单位加工成本为人民币3,983元/吨,同比降低10.4%。

●采购成品油费用为人民币1,836亿元,同比降低11.9%,主要归因于市场需求疲软,外购成品油规模下降及成品油价格随原油价格同比下降。

●贸易采购费用为人民币2,673亿元,同比降低12.3%,主要归因于原油、成品油贸易采购价格下降。

●其他采购费用为人民币2,762亿元,同比增长1.2%。

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为人民币259亿元,同比降低2.3%,主要归因于公司持续加大非生产性支出管控力度,销售及管理性费用有所降低。

折旧、折耗及摊销为人民币612亿元,同比增长2.9%,主要归因于新投用资产增加。

勘探费用为人民币56亿元,同比增长24.3%,主要归因于公司加大页岩油、超深层油气等资源勘探力度。

职工费用为人民币494亿元,同比降低1.7%。

所得税以外的税金为人民币1,234亿元,同比降低7.0%,主要归因于公司成品油产量减少导致消费税同比减少人民币63亿元;油价同比下降,石油特别收益金及资源税同比减少人民币26亿元。

其他收入净额为人民币81亿元,同比增长235.1%,主要归因于商品类衍生工具套保业务收益增加。

(3)经营收益2025年上半年实现经营收益为人民币334亿元,同比降低34.5%。

主要归因于原油和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导致库存减利,境内汽柴油销量和价差下行,以及航煤、芳烃等产品毛利下降。

(4)投资收益及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的损益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投资收益及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的损益为人民币61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15亿元,降低19.2%,主要归因于扬巴、中沙等部分化工联合营企业停工检修影响。

(5)除税前利润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除税前利润为人民币311亿元,同比降低40.5%。

(6)所得税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所得税为人民币52亿元,同比降低47.6%。

(7)非控股股东应占利润2025年上半年非控股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22亿元,同比降低59.4%。

(8)本公司股东应占利润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利润为人民币238亿元,同比降低35.9%。

2分事业部经营业绩本公司将经营活动分为勘探及开发事业部、炼油事业部、营销及分销事业部、化工事业部四个事业部和本部及其他。

除非文中另有所指,本节讨论的财务数据并未抵销事业部之间的交易,且各事业部的经营收入数据包括各事业部的其他经营收入。

(1)勘探及开发事业部勘探及开发事业部生产的绝大部分原油及少量天然气用于本公司炼油、化工及车用天然气销售业务,绝大部分天然气及少部分原油外销其他客户。

2025年上半年该事业部经营收入为人民币1,447亿元,同比降低5.9%,主要归因于原油及天然气产品价格下降。

2025年上半年该事业部销售原油1,725万吨,同比降低1.2%;销售天然气18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9%;销售气化LNG51.7亿立方米,同比降低39.5%;销售液态LNG193.4万吨,同比增长61.8%。

原油平均实现销售价格为人民币3,415元/吨,同比降低12.9%;自产天然气平均实现销售价格为人民币1,830元/千立方米,同比降低3.4%;气化LNG平均实现销售价格为人民币3,354元/千立方米,同比降低0.7%;液态LNG平均实现销售价格为人民币3,811元/吨,同比增长1.7%。

2025年上半年该事业部经营费用为人民币1,210亿元,同比降低2.9%。

主要归因于石油特别收益金、资源税等税金同比减少人民币29亿元;LNG采购成本同比减少人民币27亿元;折旧、折耗及摊销同比增加人民币12亿元;勘探费用同比增加人民币11亿元。

2025年上半年油气现金操作成本为人民币718.0元/吨,同比降低4.7%。

2025年上半年该事业部推动增储上产降本,加快重点油气产能建设,推进天然气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创效,但受油价下降影响,实现经营收益为人民币236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55亿元,同比降低18.9%。

(2)炼油事业部炼油事业部业务包括从第三方及勘探及开发事业部购入原油,并将原油加工成石油产品,汽油、柴油、煤油内部销售给营销及分销事业部,部分化工原料油内部销售给化工事业部,其他精炼石油产品由炼油事业部外销给国内外客户。

2025年上半年该事业部经营收入为人民币6,583亿元,同比降低12.2%。

主要归因于原油加工量下降以及成品油等产品价格同比下降。

2025年上半年该事业部汽油销售收入为人民币2,405亿元,同比降低10.5%,占该事业部经营收入的36.5%。

2025年上半年柴油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492亿元,同比降低22.9%,占该事业部经营收入的22.7%。

2025年上半年煤油销售收入为人民币592亿元,同比降低12.5%,占该事业部经营收入的9.0%。

2025年上半年化工原料类产品销售收入为人民币903亿元,同比降低1.3%,占该事业部经营收入的13.7%。

2025年上半年除汽油、柴油、煤油、化工原料类以外的其他精炼石油产品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176亿元,同比降低7.0%,占该事业部经营收入的17.9%。

2025年上半年该事业部的经营费用为人民币6,548亿元,同比降低11.8%。

主要归因于原油及原料油采购成本同比下降。

2025年上半年加工原油及原料油的平均成本为人民币4,077元/吨,同比降低10.1%;加工原油及原料油12,094万吨(未包括来料加工原油量),同比降低5.5%。

2025年上半年加工原油及原料油总成本为人民币4,931亿元,同比降低15.0%,占该事业部经营费用的75.3%,同比降低2.8个百分点。

2025年上半年公司炼油毛利为人民币315元/吨,同比减少人民币1元/吨,同比降低0.3%。

主要归因于原油价格下跌导致库存减利,同时液化气等炼油副产品毛利好转。

2025年上半年炼油单位现金操作成本(经营费用减去原油及原料油加工成本、折旧及摊销、所得税以外税金以及其他业务支出等调整,除以原油及原料油加工量)为人民币206.5元/吨,同比增长5.7%。

主要归因于原油加工量同比下降导致部分固定成本无法有效摊薄,以及上半年部分企业集中检修影响。

2025年上半年该事业部坚持产销一体协同优化,统筹原油采购节奏,紧贴市场全力做大有效益的加工量、优化成品油收率,增产高端碳材料、液化气等高附加值产品,但受油价连续下行带来库存大幅减利影响,实现经营收益为人民币35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36亿元,同比降低50.4%。

(3)营销及分销事业部营销及分销事业部业务包括从炼油事业部和第三方采购石油产品,向用户批发、直接销售和通过该事业部零售分销网络零售、分销石油产品及提供相关的服务,销售便利店商品、新能源产品及提供相关的服务。

2025年上半年,该事业部经营收入为人民币7,526亿元,同比降低12.8%,主要归因于成品油消费下降,以及成品油价格随原油价格下降。

其中:汽油销售收入为人民币3,750亿元,同比降低11.1%;柴油销售收入为人民币2,324亿元,同比降低14.5%;煤油销售收入为人民币621亿元,同比降低20.0%;车用天然气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75亿元,同比增长53.9%。

2025年上半年该事业部经营费用为人民币7,446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1,042亿元,同比降低12.3%。

主要归因于成品油采购成本同比下降。

2025年上半年该事业部吨油现金销售费用(经营费用减去商品采购费用、所得税以外税金、折旧及摊销,除以销售量)为人民币186.4元/吨,同比增长0.8%,主要归因于汽柴油消费下降,油品总经营量下降。

2025年上半年该事业部非油业务利润为人民币30.9亿元,同比增加人民币4.5亿元,增长17.0%,其中,便利店商品及服务利润为人民29.3亿元,同比增加人民币3.5亿元。

同时,充电业务服务费为人民币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2025年上半年该事业部大力拓市扩销,积极拓展易捷服务、充换电、车用天然气等业务,但受油价下行带来库存减利以及国内替代能源加速发展影响,实现经营收益为人民币80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67亿元,同比降低45.7%。

(4)化工事业部化工事业部业务包括从炼油事业部和第三方采购石油产品作为原料,生产、营销及分销石化和无机化工产品。

2025年上半年该事业部经营收入为人民币2,419亿元,同比下降6.0%。

主要归因于国际油价下行,产品均价同比下跌9.6%。

2025年上半年该事业部主要六大类产品(基本有机化工品、合成树脂、合纤单体及聚合物、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和化肥)的销售额为人民币2,311亿元,同比下降3.2%,占该事业部经营收入95.5%。

2025年上半年该事业部经营费用为人民币2,462亿元,同比下降5.5%。

主要归因于石脑油、煤炭等采购价格下降。

2025年上半年该事业部紧跟市场变化,调控产品结构、优化装置运行,推进原料轻质化、多元化,密切产业链协同和产销研用协同,实施精细化营销,但受产能集中释放、芳烃等产品盈利下滑、装置集中检修等因素影响,经营亏损人民币42亿元,同比增亏人民币11亿元。

(5)本部及其他本部及其他业务主要包括附属公司的进出口贸易业务及本公司的研究开发活动以及总部管理活动。

2025年上半年本部及其他的经营收入为人民币6,630亿元,同比下降16.8%,主要归因于原油、成品油等贸易产品价格同比下降。

2025年上半年本部及其他的经营费用为人民币6,613亿元,同比下降16.5%。

2025年上半年本部及其他的经营收益为人民币16亿元。

3资产、负债、权益及现金流量本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是经营活动、短期及长期借贷,而资金主要用途为经营支出、资本开支及偿还短期和长期借款。

于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21,428亿元,比2024年末增加人民币614亿元。

其中:流动资产为人民币5,729亿元,比2024年末增加人民币484亿元,主要归因于原油贸易等境外业务经营量增加,应收账款增加人民币204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与金融机构定期存款增加人民币167亿元。

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15,699亿元,比2024年末增加人民币130亿元,主要归因于对合营、联营企业权益增加人民币99亿元,战略投资宁德时代股权增加人民币44亿元。

于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总负债人民币11,613亿元,比2024年末增加人民币520亿元。

其中:流动负债为人民币7,038亿元,比2024年末增加人民币305亿元,主要归因于公司发行超短期融资债券以及部分一年内到期长期借款重分类,短期借款增加人民币348亿元。

非流动负债为人民币4,575亿元,比2024年末增加人民币215亿元,主要归因于公司发行中期票据、科技创新债券,低成本债券融资有所增加。

于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人民币8,246亿元,比2024年末增加人民币88亿元。

(2)现金流量情况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人民币610亿元,同比增加现金流入人民币187亿元,主要归因于存货等营运资金净占用减少。

2025年上半年公司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为人民币600亿元,同比减少现金流出人民币190亿元,主要归因于三个月以上定期存款净流出同比减少人民币184亿元。

2025年上半年公司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为人民币151亿元,同比减少流入人民币218亿元,主要归因于本年6月派发2024年度末期现金股利,上年为7月派发,以及上年同期收到定向增发募集资金。

于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077亿元。

(3)或有负债。

(4)资本性开支。

(5)研究及开发支出和环保支出研究及开发支出是指本公司与研究和开发相关的费用和投资支出。

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的研究开发支出为人民币82亿元,其中费用支出人民币62亿元,投资支出人民币20亿元。

环保支出是指本公司支付的标准的污染物清理费用,不包括排污装置的资本化费用,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的环保支出为人民币69亿元。

(6)金融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测量与相关制度本公司建立并持续健全与金融工具会计核算、信息披露相关的决策机制、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制度。

下表列示了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项目。

衍生品投资情况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根据董事会批准的金融衍生品业务年度计划,开展了商品类及货币类金融衍生品业务,相关业务符合金融衍生品业务的监管要求,运行规范,实现了平抑价格波动、稳定经营收益、防范市场风险的目标。

4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会计报表分析:营业利润: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实现营业利润为人民币291亿元,同比降低43.5%。

主要归因于原油和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导致库存减利,境内汽柴油销量和价差下行,以及航煤、芳烃等产品毛利下降。

净利润: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15亿元,同比降低39.8%。

(2)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数据:变动分析:总资产:于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21,449亿元,比2024年末增加人民币602亿元。

主要归因于原油贸易等境外业务经营量增加,导致应收账款余额增加人民币204亿元,货币资金比上年末增加人民币167亿元,公司对外股权投资增加人民币131亿元。

非流动负债:于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的非流动负债为人民币4,568亿元,比2024年末增加人民币215亿元。

主要归因于发行中期票据、科技创新债券,低成本债券融资有所增加。

股东权益:于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股东权益为人民币9,844亿元,比2024年末增加人民币81亿元。

发展进程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于2000年2月25日独家发起成立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集团公司将其附属公司的石油石化的主营业务连同有关资产及负债于1999年12月31日投入公司,并由公司分开独立经营管理。

公司于2000年10月以H股或美国存托股份的形式向全球发售了15,102,439,000股外资股,公司H股发行价最终定为每股H股1.61港元(其中香港公开发售的H股含联交所每股征费0.02港元),每单位ADS的发行价为20.645美元。

其分别于10月18日和19日在香港、纽约和伦敦三地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而集团公司也同时将其所持有公司的1,678,049,000股内资股进行全球发售,转成在上述三地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外资股。

经批准,公司已于2001年6月22日以网下簿记建档和7月16日以上网定价发行方式成功地公开发行了人民币普通股280,000万股,每股面值1.00元,每股发行价4.22元。

本次成功发行后,公司注册资本将变更为8,670,243.9万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