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专注于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由合金管材(铜基合金)向镍基耐蚀合金、高温合金逐步拓展
经营范围:生产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新型合金材料及其制品;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一般项目:金属材料制造;高性能有色金属及合金材料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江苏隆达超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合金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业务由合金管材(铜基合金)向镍基耐蚀合金、高温合金逐步拓展。
公司合金管材业务产品主要有铜镍合金管、高铁地线合金管等,主要用于船舶、石油化工、电力、轨道交通和制冷等领域。
公司高温合金业务包括铸造高温合金和变形高温合金,下游领域应用广泛,包括航空航天、能源电力、油气石化、船舶、汽车等行业。
公司建有江苏省院士工作站、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工业强基工程、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等项目。
借助承担和参与国家重大专项的机遇不断自主创新,形成了国内先进的技术体系。
公司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各类合金管材、高温合金及耐蚀合金产品质量实施控制,已取得了特种设备型式试验证书(压力管道元件),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德国TUV认证、中国船级社CCS工厂认可等。
2025年上半年度,公司管理层始终围绕既定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强练内功和拓展市场协同发力,坚持“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通过统一协调优化资源配置,公司核心铸造高温合金产能稳步提升、变形高温合金产能逐步放量,主营业务和净利润均实现了一定幅度的增长。
(一)报告期内主要业绩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8,859,923.14元,同比增加15.72%;其中高温合金产品营业收入569,294,174.6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84%。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043,233.67元,同比增加15.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0,376,160.62元,同比增加29.44%。
(二)报告期内各项重点经营工作情况1、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力,夯实技术储备力量报告期内,公司立足企业未来发展需求,坚定不移把科技创新作为公司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为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始终坚持研发创新为导向,推进人才建设步伐。
公司一方面持续关注高温合金前沿市场需求,并以市场为导向引导项目研发工作,推动现有产品的技术升级和工艺优化;另一方面持续探索前沿技术领域,有针对性地深入开展高温合金部件低成本和返回料再利用、某四代航空发动机用合金棒、某大涵道航空发动机用高温合金棒材、中推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用先进高温合金材料研制和应用验证等方向的深入研究,以提升公司核心高温合金板块的技术及产品研发能力。
2025年上半年度,公司完成2项国家级重大项目的申报,参与4项国家级项目的申报,新增申请发明专利7项。
截止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累计申请专利206项,其中发明专利173项;累计授权专利119项,其中发明专利86项。
2、加速市场开拓力度,推进产品全球布局报告期内,面对国内外市场更为激烈的竞争态势,公司不断提升销售体系管理水平,在深度挖掘现有客户需求的同时,继续加强对新客户的开发力度,通过积极参加欧洲铸造展会EICF、巴黎航展等全球性展会,进一步挖掘商业机会。
公司一方面加强内部资源的统一调配,提升境内、境外销售事业部在业务开发阶段的能力,尤其是针对现有重点境、内外客户的潜在需求,在开拓深度和服务覆盖范围上开展了大量工作,以进一步为现有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另一方面还强化对新客户销售的开发力度,加大对公司业务条线开拓新客户的各项支持措施,为公司未来业务的可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此外,公司精准定位市场需求,继续紧抓“两机”赛道高景气的机遇,加快全球高温合金供应链布局,目前销售网络已遍布亚洲、欧洲等全球多个地区。
公司还通过加大对海外生产基地的投资力度,扩大产品结构,以进一步增强海外市场业务拓展的可靠性。
3、加强内部管理控制,提高公司管理水平报告期内,公司秉持“共创、共享”的价值理念,对研发、生产、销售、财务及人力资源等核心业务流程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强化精益生产理念,深化严控质量风险意识,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和内控体系;同时公司进一步加强了数智化建设力度,按照“统筹规划、重点实施”的原则,通过对软硬件系统的持续优化,推动并实现公司在现代化智能制造方面的转型升级,以便进一步促使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此外,公司还强化了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发挥协同作用,全面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4、深化降本增效理念,提升公司经营效率报告期内,公司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工艺创新、产线排布优化、加强技能培训等措施,进一步优化管理程序,减少过程浪费,提升生产管理能力。
随着公司核心高温合金板块,尤其是铸造高温合金产能的进一步释放,规模化效应已逐步凸显;同时通过对供应链的深化管理,在采购议价能力、成本战略优化等各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此外,公司进一步明确了日常经营管理中需以财务指标管控为主要抓手,动态监控降本增效措施落地的成效,以便提升运营效率,并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为进一步巩固市场竞争优势奠定基础。
5、优化信息披露体系,筑牢公司发展根基报告期内,公司严格依照《公司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不断优化多项制度和管理体系,保障公司运营的合规性和稳健性,深化公司战略目标,全面贯彻监管机构信息披露要求,通过构建全流程规范化披露体系,持续优化信息披露的客观性、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及完整性。
在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方面,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接听投资者电话、回复投资者问答、答复e互动平台的投资者提问、参加券商策略会、接待现场调研、召开业绩说明会等线上线下交流的方式,不断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和交流,增进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和认同。
公司前身为“无锡隆达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系由无锡隆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达科技”)和晓达有限公司(香港)(以下简称“香港晓达”)在2004年9月30日依法设立的中外合资企业(港资)。
2004年7月25日,隆达科技和香港晓达签署《中港合资无锡隆达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合同书》。
2004年7月27日,无锡市利用外资管理委员会出具《关于同意“无锡隆达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合同、章程的批复》(锡外管委(2004)196号)和《关于同意中外合资“无锡隆达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的项目建议书的批复》(锡外管委(2004)197号),同意设立隆达有限,其中隆达科技出资为51万美金,以人民币折合美元现汇投入,占注册资本的51%,香港晓达出资49万美元,以现汇14万美元和设备35万美元投入,占注册资本的49%,第一期出资缴付注册资本的15%,在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3个月内缴付,其余部分在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1.5年内全部缴清。
2004年8月10日,隆达科技和香港晓达签署《无锡隆达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章程》和《出资协议书》,约定出资方式、数额和比例。
2004年9月30日,隆达有限完成工商登记手续,取得注册号为企合苏锡总字第007292号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隆达有限于2020年10月27日召开股东会会议,经全体股东一致同意形成如下决议:(1)以2020年7月31日作为变更基准日对公司进行整体改制,以公司的全体现有股东作为发起人,以发起设立方式将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公司名称为“江苏隆达超合金股份有限公司”;(2)审议了上海东洲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于2020年10月27日出具的“东洲评报字〔2020〕第1552号”《无锡隆达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拟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涉及净资产价值资产评估报告》,确认截至2020年7月31日公司经评估的净资产为537,931,686.44元;(3)审议了经中汇审计的截至2020年7月31日的公司财务报告,并出具了“中汇会审〔2020〕6326号”《审计报告》;(4)同意以各发起人在公司所享有的净资产适用基准日账面净资产审计值与评估值孰低原则确认,以1.9472:1比例折股,即其中净资产人民币18,000万元折合为股份公司的股本,每股面值1元,总股本18,000万股,由各发起人按照目前各自在公司的出资比例持有相应数额的股份;超过股本总额部分的净资产人民币170,503,007.56元计入资本公积;(5)股份公司设立后,无锡隆达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所有债权债务由变更后的江苏隆达超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承继;(6)从变更基准日到股份公司设立日之间实现的损益由公司全体股东承担。
全体发起人于2020年11月1日签署《江苏隆达超合金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书》,对隆达金属有限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公司及全体发起人的权利义务等内容作出约定。
2020年11月1日,发行人召开创立大会,审议与发行人设立相关的议案。
中汇于2020年11月3日出具《江苏隆达超合金股份有限公司(筹)验资报告》(编号:中汇会验[2020]6561号),审验确认截至2020年11月1日,发行人已收到全体股东投入的与其各自拥有的隆达有限的股权在截至2020年7月31日止对应的净资产(扣除专项储备233,308.39元后),该净资产合计折合股本18,000万元,其余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4、2020年11月24日,无锡市行政审批局向发行人核发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202057635770434的《营业执照》。
2017年8月18日,无锡国联产业升级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周福海与隆达有限、浦益龙签署相关投资协议,各方同意,投资方拟合计投资1.3亿元,其中国联产投拟投资10,000万元,周福海拟投资3,000万元,并根据协议约定以可转债方式对隆达有限予以投资。
投资期限届满并在协议约定转股条件全部达成或经相关方书面豁免后10个工作日内,投资方有权选择是否将其对隆达有限的可转债权转变为对隆达有限的股权投资款。
2018年1月25日,隆达有限完成相关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2020年12月15日,隆达股份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经全体股东一致通过,同意无锡源隆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货币3,000万元对隆达股份进行增资,其中192.8571万元作为注册资本,其余2,807.1429万元计入资本公积;同意无锡云林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以货币5,000万元对隆达股份进行增资,其中321.4286万元作为注册资本,其余4,678.5714万元计入资本公积。
上述增资于2020年12月24日完成相关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浦锦瑜 | 2025-07-03 | 164800 | 11.72 元 | 164800 | 高级管理人员 |
浦益龙 | 2025-07-03 | 474800 | 11.72 元 | 88850669 | 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