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豪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深圳市豪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豪鹏科技
  • 企业英文名: Shenzhen Highpower Technology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潘党育
  • 上市代码: 001283.SZ
  • 注册资本: 8199.6137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2-09-05
  • 大股东: 潘党育
  • 持股比例: 21.13%
  • 董秘: 陈萍
  • 董秘电话: 0755-89686543
  • 所属行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曾小生、王植玲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国枫(深圳)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新厦大道68号第一栋
  • 概念板块: 电池 广东板块 转债标的 基金重仓 预亏预减 储能 动力电池回收 固态电池 锂电池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2002-10-08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3007432179488
  • 法定代表人: 潘党育
  • 董事长: 潘党育
  • 电话: 0755-89686543
  • 传真: 0755-89686236
  • 企业官网: www.highpowertech.com
  • 企业邮箱: hpcapital@highpowertech.com
  • 办公地址: 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新厦大道68号第一栋
  • 邮编: 518111
  • 主营业务: 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
  • 经营范围: 一般经营项目是:电池制造;电池销售;电池零配件生产;电池零配件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电子专用材料研发;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专用材料销售;电子产品销售;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元器件批发;模具制造;模具销售;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热发电产品销售;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储能技术服务;软件开发;软件销售;机械设备租赁;电子产品和计算机软硬件的开发、技术服务;货物、技术进出口(不含分销和国家专营专控商品);自有物业租赁和管理;经济信息咨询服务;认证咨询;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不含限制项目)。许可经营项目是:生产经营镍氢环保电池、电池充电器、电源变压器;普通货运(《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生产经营锂离子蓄电池。(不涉及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涉及国营贸易、配额、许可证及专项管理规定的商品,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申请后经营)
  • 企业简介: 深圳市豪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1283)创立于2002年,公司致力于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废旧电池回收及资源循环利用,是一家具备自主研发能力和全球市场综合竞争力的企业,能够为客户提供灵活可靠的一站式电源解决方案。公司秉承“成就客户、开放共赢、严谨务实、自我批判”的核心价值观,聚焦全球品牌商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产品研发经验,获得全球诸多知名品牌商的认可。
  • 发展进程: 公司前身为成立于2002年10月的深圳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2002年10月,潘党育、李文良、欧卫国、马文威共同出资设立豪鹏有限,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万元;其中,潘党育以货币出资43万元、李文良以货币出资22万元、欧卫国以货币出资20万元、马文威以货币出资15万元。2002年9月27日,深圳财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深财验字[2002]第375号),经审验,截至2002年9月27日止,豪鹏有限已收到其股东投入的资本合计100万元整。根据欧卫国、李启文确认及双方分别出具的《个人声明确认函》,上述股东中,欧卫国系为中国香港自然人李启文代持股权,其出资资金亦由李启文提供。2002年10月8日,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向豪鹏有限核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2005年2月28日,豪鹏有限召开股东会,同意股东欧卫国将其所持豪鹏有限20%的股权(对应出资额20万元)转让给梁国泰,其他股东放弃优先购买权。2005年3月1日,欧卫国与梁国泰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书》。根据欧卫国、梁国泰、李启文确认及三方分别出具的《个人声明确认函》,本次股权转让系经欧卫国、李启文及梁国泰三人协商,欧卫国不再替李启文代持股份,转由梁国泰替其代持。2005年3月4日,豪鹏有限召开股东会,同意豪鹏有限注册资本由100万元增加至2,000万元,增资价格为1元/注册资本,股东潘党育、李文良、梁国泰(代李启文)和马文威分别按原持股比例增加出资817万元、418万元、380万元和285万元,并就上述变更事项修改公司章程相关条款。根据深圳民生会计师事务所于2005年3月9日出具的《验资报告》(深民会验字[2005]第030号),截至2005年3月9日,豪鹏有限已收到各股东缴纳的新增注册资本合计人民币1,900万元,均为货币出资。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于2005年3月17日核准了上述第一次股权转让和本次增资事项,并向豪鹏有限核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2020年10月29日,豪鹏有限股东会作出决议,同意潘党育将其所持豪鹏有限0.6897%的股权(对应注册资本33.3355万元)作价1,000万元(即按30元/注册资本)转让予常爱东,公司其他股东均同意放弃优先购买权。2020年10月29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准了本次变更。2020年10月30日,豪鹏有限股东会作出决议:(1)同意对公司部分核心员工进行股权激励,由珠海安豪作为员工持股平台作价2,208.333333万元认缴本次新增注册资本201.388950万元(10.97元/注册资本),其余2,006.944383万元计入资本公积。本次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增至5,034.723650万元,豪鹏有限原有股东均放弃优先认购权。(2)同意EIAPSSPC(代表私有化基金)将其所持豪鹏有限4.0758%股权(对应注册资本205.2040万元;其实际权益拥有方为潘党育)以1美元的名义价格转让予潘党育,豪鹏有限其他股东均放弃优先购买权。2020年10月30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准了本次变更。 2020年11月24日,银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资产评估报告》(银信评报字[2020]沪第1735号),经评估,截至2020年10月31日,豪鹏有限的净资产评估值为93,347.82万元。2020年11月24日,豪鹏有限股东会作出决议,同意公司类型由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发起设立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以全体股东为发起人,以截止2020年10月31日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额50,360.80万元为折股依据,按照1:0.119比例折股,折合股本总额6,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其余44,360.80万元计入资本公积。同日,豪鹏有限全体股东签署《发起人协议》。2020年12月9日,全体股东召开股份公司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股份公司设立相关事宜。2020年12月14日,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验资报告》(信会师报字[2020]第ZI10694号),经审验,截至2020年12月9日,公司已收到各发起人缴纳的注册资本(股本)合计6,000万元,均系豪鹏有限截至2020年10月31日的净资产折股投入,共计6,000万股。2020年12月15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发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403007432179488的《营业执照》。
  • 商业规划: (一)公司主营业务及主要产品1、公司的主营业务公司核心业务聚焦于消费类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是一家具备自主研发能力和国际市场综合竞争力的企业,为客户提供灵活可靠的一站式电池解决方案。公司现有产品包括方形锂离子电池、圆柱锂离子电池、扣式软包与扣式钢壳锂离子电池及镍氢电池。其中方形锂离子电池包括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方形钢壳电池及储能电芯。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及周边产品、智能穿戴、智能手机、平板、机器人、AI玩具、无人机、eVTOL等领域;方形钢壳电池主要应用于AI眼镜及智能手表;扣式软包与扣式钢壳锂离子电池主要应用于AI耳机、TWS及OWS耳机、AI助听器等领域;圆柱锂离子电池主要应用于个人护理、蓝牙音箱、医疗设备、轻动力、机器人、无人机、AI玩具、便携式储能、备用电源等领域;镍氢电池主要应用于民用零售、车载T-Box、太阳能储能街灯、个人护理等领域。2024年公司及子公司凭借在行业的突出表现,荣获2024国际绿色零碳节组委会颁发的“2024双碳典范企业奖”及“2024ESG杰出案例奖”,凭借卓越表现在第十一届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斩获“中国电池新能源行业2024年度优秀供应商”奖;同时荣膺中兴通讯2024年度“最佳质量表现奖”,华宝新能“卓越交付先锋奖”,PHILIPS“SupplierSustainabilityPerformanceProgramSustainabilityImprovementAward”,Logitech“2024LogitechQualityTorchAward”等。公司秉承“成就客户、开放共赢、严谨务实、自我批判”的核心价值观,聚焦全球品牌商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以并肩合作的伙伴模式,与客户协同研发,共同面对行业转变,持续深入创造新价值。公司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产品研发经验,获得全球诸多细分领域知名品牌商的认可。2、公司主要产品及其用途公司主要产品及应用领域如下:(二)公司主要经营模式1、研发模式公司秉承“技术驱动、创新引领”的发展理念,深度融合集成产品开发(IntegratedProductDevelopment,IPD)管理体系,构建“规划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应用一代”的梯次化研发战略,通过建立“基础研究-平台开发-产品迭代-产业转化”的四级协同研发体系,以前瞻性研究、新材料及新平台开发、新产品设计开发、新工艺及新装备开发为核心层级,实现理论探索、技术攻关、工艺转化与智能制造全链路贯通,形成跨部门、跨领域的矩阵式创新生态。公司研发工作采用“战略导向、双轮驱动”的运作模式,由研究院及各业务单元相关产品开发部门构成双引擎:研究院聚焦战略级技术创新,承担前瞻性基础研究、新材料及新平台开发、颠覆性工艺装备预研等中长期技术储备任务;产品开发部门聚焦市场需求转化,开展应用场景研究、产品工程化开发、制造工艺及装备优化等短期技术落地工作。除此之外,公司还与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密切合作机制,围绕前沿技术领域开展联合研究,持续赋能创新活力。(1)前瞻性研究指通过分析行业和终端用户需求,围绕公司战略大方向进行面向未来的创新前沿性技术预研,包括全固态电池、准固态电池、硅基负极、锂金属电池等新技术。通过建立创新实验室的方式开展包括电化学反应机理、新概念电池材料体系及电池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承担公司科研探索及核心技术突破的重任;(2)新材料及新平台开发以前瞻性研究为基础,基于对电化学及材料科学的深度理解,通过多物理场、多尺度、多参数的建模仿真,提前布局开发面向客户未来需求的技术平台,提前做好储备;(3)新产品设计开发基于对终端产品应用场景和用户体验的理解,结合研究院平台开发成果,利用各类仿真技术和DOE(DesignofExperiments)设计等,研发过程中客户深度参与,公司研发部门快速响应,准确地将客户具体项目需求转化为定制化的产品解决方案;(4)新工艺及新装备开发为保障新平台和新产品走向批量提供了必要技术条件,通过开发与产品的材料特性、电化学体系平台及结构设计等适配的创新工艺和自动化装备,不断突破制造极限,最终保障量产稳定交付。2、采购模式公司采购中心全面统筹原材料采购业务,核心职能涵盖搭建供应商管理体系,制定采购流程与制度规范,严格管控采购过程,落实成本控制策略。采购团队紧密跟踪供应链市场的实时变化,深度结合客户产品需求,制定兼具科学性和灵活性的多层次采购控制计划,确保采购活动精准对接公司生产经营需要,持续优化公司采购成本,保障物资供应的及时性和稳定性,助力公司经济效益的提升。在支撑公司新业务领域开拓方面,采购中心主动协同配合研发战略需求,在材料寻源、定制化开发支持、风险管理机制、成本优化闭环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供应商发展和管理计划,推动与供应商进行联合创新,助力公司新兴业务和关键新技术突破。此外,公司通过参股企业赣州豪鹏践行资源回收、循环利用的理念,将回收金属材料应用于新电池制造,链接上游电池材料前驱体、电池材料、电池研发和制造、电池应用及回收的全流程,与上下游共同打造绿色环保、资源节约的ESG理念。同时通过豪鹏供应链强化对金属材料波动的认知和实时监控,确保安全可靠的主材供应,持续深化与产业链的协同,提升公司供应链的整体稳定性和成本优势。3、生产模式公司建立了成熟的客户需求分类矩阵模型,根据产品生命周期阶段、订单波动系数、交付紧急程度等维度实施分级响应机制,基于客户滚动年度/月度需求预测和实际订单、服务目标、客户订单及需求特点、原材料交货期、设备产能等因素,有效组织生产资源准备和制定生产计划,在保障客户订单需求及时交付的情况下,推进内部运营平稳有序。为满足客户差异化的订单交付需求,公司采用按单生产(MTO)和按库生产(MTS)两种生产模式组织生产,在生产设备及产线设计上做好了灵活的设计和调整,兼具规模化生产和柔性制造的双重优势。针对大批量订单,通过自动化生产设备生产线安排生产,实现快速、可靠、大规模的订单交付,以更好地满足客户大批量、及时性交付的要求;针对小批量、多批次、多品种的订单,公司在充分利用通用化、多功能设备的基础上,培养关键技能工,灵活安排人员及生产排产,通过柔性生产线提升客户交付响应速度和保障产品质量,有效缩短生产交付周期,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4、销售模式公司以优质产品带动销售,以技术创新作为立身之本,聚焦服务世界五百强及细分行业头部品牌商,通过市场洞察、数据分析、客户拜访、技术交流、邀请参观、联合开发等方式直接与终端品牌客户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后,接受其对公司技术水平、品质管理、制造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审,审核通过后,公司被认定为合格供应商。公司采用直接销售模式,主要包括:(1)公司将产品直接销售给品牌客户;(2)终端品牌客户指定使用公司产品,并与公司约定主要商务条款,由品牌客户指定的代工厂或PACK厂向公司下单并结算。公司建立并实施了《服务控制程序》,通过营销中心、研发体系、供应链管理部、品质部等多部门协同,对客户反馈的满意度进行快速响应、持续改进。目前,公司凭借高标准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已经与众多世界五百强及细分行业头部品牌商形成稳固的合作关系。1、概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0,845.11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2.50%,本年度公司凭借产品和技术创新优势,通过拓展更多品牌客户和提升份额,整体出货量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营业收入保持稳健增长;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9,125.38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81.43%,主要系随着募投项目所建工业园投入使用,公司将原本分散的产能逐步迁移整合,统一管理,发挥规模效益。营业收入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业务持续增长所致。营业成本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营业成本相应增长所致。管理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公司经营规模扩大及产能建设增加管理投入所致。财务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可转债利息费用增加所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所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生产基地建设及设备购置款项减少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2023年收到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所致。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