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润贝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润贝航科 - 001316.SZ

润贝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22-06-24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深圳市嘉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企业英文名
LUBAIR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成立日期
2005-03-14
董事长
刘俊锋
注册地
广东
所在行业
批发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润贝航科
股票代码
001316.SZ
上市日期
2022-06-24
大股东
深圳市嘉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61.07 %
董秘
徐烁华
董秘电话
0755-81782356
所在行业
批发业
会计师事务所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张磊;刘昭玙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中伦(深圳)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润贝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440300772721596R
组织形式
中外合资企业
注册地
广东
成立日期
2005-03-14
法定代表人
刘俊锋
董事长
刘俊锋
企业电话
0755-81782495,0755-81782356
企业传真
0755-81782137
邮编
518000
企业邮箱
ir@lubair.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福光社区塘朗车辆段旁塘朗城广场(西区)A座3901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服务型航空材料分销,通过为客户提供航材产品解决方案和供应链管理服务实现产品最终销售

经营范围:一般经营项目是:计算机软硬件、网络技术、电子产品的技术开发,销售及技术服务;国内商业、物资供销业(不含专营、专控、专卖商品);经营进出口业务(凭经营许可证方可经营)、供应链管理;消毒产品、卫生用品的销售;一类、二类医疗器械的研发与销售。许可经营项目是:航空化工品的物流配送,仓储服务;航空化工品、航空器材及其零部件、航空器部件维修.维修飞机电子仪器及附件,航空非金属材料、航空原材料及其标准件、航空工具、航空地面设备、电子电气部件的研发、制造、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维修服务、销售(不含限制项目);三类医疗器械的研发与销售。

润贝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全球1800多家客户提供飞机航材。

做为一家航空材料解决方案的综合服务商,公司既是埃克森美孚、3M、Av-DEC、EC、汉莎技术、亨斯迈、朗盛、博世等国际知名品牌的授权分销商,分销的主要产品包括民用航空油料、航空原材料和航空化学品等专业航材,同时公司也自研发展了许多航材国产化自主产品,这些产品均具有很高的行业、技术壁垒。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公司凭借齐全的业务资质、快速的客户响应能力、高效的信息系统管理和仓储物流服务、一站式产品供应能力和贴近市场的销售网络,已经成为国内乃至亚太地区的主要航空公司、飞机维修公司、飞机制造商及OEM厂商的重要航材分销商,公司服务的主要客户包括南方航空、东方航空、海南航空、中国国航、GAMECO、AMECO、太古股份、中国商飞和中航工业等。

做为“十四五”民航科技发展(含智慧民航)规划研究的参与单位,我们每天都在努力为航材供应链增加价值。

商业规划

(一)报告期内行业情况概述公司深耕航空领域,报告期内,行业整体呈现良好运行态势,市场规模实现稳健增长。

展望未来,伴随国产大飞机走出国门、生产交付进程的加速推进,叠加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蓬勃兴起与深入发展,航空业的成长空间将持续拓展,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1、我国民航业稳步增长(1)中国机队规模保持稳步增长2025年5月中国民航局发布的《2024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24年底,中国民航全行业运输飞机期末在册架数4394架,同比增加124架。

根据《中国商飞市场预测年报(2024-2043)》,中国的客机机队规模预计在2043年将达到10,061架,中国机队规模未来二十年的年均增长率预计超过4%,占全球机队规模比例将由17.7%提升至20.6%,中国的新机交付量预计9,475架,对应的市场价值超过14,000亿美元。

(2)中国民航客运市场呈现稳健发展态势根据中国民航局官网公开数据,2025年上半年国内航线总周转量达783.5亿公里,同比增长11.4%,其中国内航线总周转量达493.3亿公里,同比增长4.9%,国际航线总周转量达290.1亿公里,同比上年增长24.7%。

南方航空、中国国航和中国东航在占据国内运输总周转量比重超过60%,上述三大航司在2025年上半年关键运营指标均呈现稳健增长,具体如下: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公告2、国产大飞机交付进程加快,走出国门长期以来,波音(Boeing)、空客(Airbus)作为全球民航行业“双寡头”,占据90%以上市场份额。

国产大飞机的出现打破了国外航空巨头的长期垄断局面,形成了“ABC”竞争格局,展示了我国航空工业的实力不断提升。

根据中国商飞在2025年供应商大会发表的数据,中国商飞2025年航材采购量预计为2024年的4倍,2024年总采购额近200亿元,2025年预计同比提升70%。

截至2025年6月,中国商飞公司已累计交付20架C919飞机和165架C909飞机。

2025年以来,C909飞机新增老挝航空、越南越捷航空两家客户并投入商业运营,至此,包括印尼翎亚航空在内的三家东南亚航司累计使用C909飞机开通15条航线,通航18座城市。

随着国产大飞机生产交付节奏加快,国内民机制造过程中对于航材的需求有望提升,为航材市场带来除航空公司运营维护、飞机维修之外新的增长点。

此外,我国自主研发的宽体客机C929即将转入详细设计阶段,并已获中国国航签署首家用户框架协议。

3、航空器材国产替代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目前我国使用的航材大部分仍为进口产品,为减少外部依赖、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完善国内产业体系,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国产化航材的适航审定和批准工作,通过发布替代目录等方式鼓励采购。

根据中国民航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公布的《已获批准的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目录》,截至2024年底包括公司在内的191个主体已获得零部件制造人批准书。

此外,中国民航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发布的《已获批准的民用航空化学产品清单》,截至2025年3月20日,共有14类累计172项产品获得批准。

在航空公司面临运营成本压力的情况下,会更倾向于选择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国产航材,以提高经济效益。

航材的国产化也可降低国外企业在关键航材上的垄断和技术封锁风险,保障我国航空产业的安全和稳定发展,对提升我国在全球航空领域的话语权和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是国内航空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4、低空经济、AI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1)低空经济蓝海吸引各方力量共同探索2025年1月,全国民航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明确了“大力推进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发展”作为2025年重点任务之一;2025年2月,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根据中国民航局发表的2025年上半年数据,传统通用航空完成飞行57万小时,实名登记无人机总数突破272.6万架,累计飞行2447万小时,同比增长149%,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安全有序发展。

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也给公司业务带来了新的机遇。

(2)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共筑智慧民航未来2025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推进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AI)技术的应用正逐渐影响着各个行业。

人工智能在民航业有着广泛且深入的应用,从机场运营到航空公司的日常业务、飞机维修,都能看到人工智能的身影。

根据《2025年360亿方智能航空AI白皮书》,预计未来AI和机器学习将在航空行业得到深入应用,在飞机维护方面,将能够更精准地预测部件故障,甚至预测部件的剩余使用寿命,通过AI辅助的维护计划优化,部分航空公司可实现维护成本降低10%-15%,同时减少因维护导致的飞机停场时间,进一步提升了飞机维修水平。

公司凭借自身丰富的民航经验积累及技术沉淀,推出了自主品牌(AeroComm)的AI航检眼镜,该产品可以根据不同的机型设计专属的检查流程,并且快速生成工作流,在后台进行工单的设计、管理及分配。

根据IDC预测,2025年中国AI眼镜市场出货量将达到280万副,同比增长107%,AI眼镜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AI眼镜技术在飞机维修中的应用正在逐步改变传统的维修模式,通过AR+AI技术融合实现“人-机-数据”三维结合,有助于提升民航客户的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改善安全性以及优化客户体验。

(二)报告期从事的主要业务公司是集研发、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航空器材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商,坚持“分销+自研”双轮驱动战略,对标美股上市公司HEICO(海科航空)。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没有发生变化。

1、主营业务(1)公司国产化航材自研业务公司积极响应航材国产化战略,较早布局航空器材的自主研发和生产,上市以来持续加大对航空器材的自主研发投入。

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主要包括高分子材料类、胶带胶膜类、航电气瓶类、客/货舱零部件、工业品类、精细化工类、其他零部件等,细分种类丰富。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国产化自主研发的产品已有超过2800个件号通过中国民航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批准,全资子公司润和新材料属于目前国内唯一同时取得中国民航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批准的民用航空化学产品清单和PMA产品目录清单的企业,部分国产化产品已经获得中国商飞工艺材料产品批准书,也可以等效替换国内运营的波音、空客等多种型号客机上的进口航空器材,能有效降低航空公司运营成本。

(2)分销业务公司分销的航材产品主要包括民用航空油料、航空原材料和航空化学品等,具体包括航空润滑油/润滑脂、胶带胶膜、蜂窝芯、耳机、隔音隔热材料、内饰件、壁纸、荧光条、粘接剂、密封胶、油漆、清洗剂等超过7,000种常备航材料号,能满足下游客户的一站式采购需求。

公司通过提供产品解决方案服务及供应链管理服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升客户粘性,从而实现航材的最终销售。

2、市场地位公司为民航航空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牵头单位、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组织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民航)成员单位,国产化自研业务主要通过全资子公司润和新材料和航信科技实施,两家子公司均已入选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组建的中南民用航空制造产业专家库成员单位,均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公司自2011年起服务中国商飞,曾获C919大型客机首飞先进集体奖和C919大型客机TC取证先进集体奖。

公司是国内首批获得中国民航总局颁发的《民用航空油料供应企业适航批准书》企业以及首批获得中国民用航空维修协会颁发《航材分销商证书》企业之一。

凭借自身综合优势,连续多年成为部分重要上游原厂的独家授权分销商。

根据中国民航局发布的2024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24年年底国内运输航空公司共66家,润贝航科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基本实现全覆盖服务,已成为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3、经营模式公司的国产化航材的选型会从技术的可实现性、用量、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前景等方面去综合评估,自研业务采用自主生产+委外生产相结合方式,公司已在惠州、赣州等地投资建厂并设立子公司,对于市场需求量相对较大的产品采取自主生产为主,对于型号众多但单个产品市场需求较少的航材产品通过委外生产结合方式。

分销业务主要是通过取得航材原厂授权后,采取进口方式,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国家进行销售,并根据下游客户需求、宏观环境、贸易政策等情况提前备货,属于买断式采购模式。

公司的下游客户以航空公司、飞机维修公司、飞机制造商和OEM厂商为主,产品采用直销模式。

(三)报告期内经营情况分析2025年上半年,公司保持着积极的市场开发及业务拓展,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董事会带领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围绕公司经营计划及目标,稳步推进各项业务。

1、营收利润双增长,聚焦公司高效能治理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0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1.6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24.8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4.4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548.2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3.65%。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实现稳健增长,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1.89%,费用同比大幅下降。

利润增幅高于营业收入增幅的原因主要受股份支付及汇兑损益两方面影响。

股份支付主要系2024年下半年公司限制性股票部分限售股已经解禁,2025年上半年公司股份支付费用同比大幅度降低,财务费用主要系受汇兑损益影响同比降低。

2、自研产品取证进展顺利,销售规模持续上升受地缘政治局势持续紧张、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影响,国产化航材更容易在下游客户得到推广。

2025年上半年,公司自研自产航材较去年同期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62%,自主研发产品销售额的增长带动了公司整体毛利率增加。

公司自研产品主要包括高分子材料类、胶带胶膜类、航电气瓶类、客/货舱零部件、工业品类、精细化工类等。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485个PMA产品件号、2个精细化工产品的适航认证。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有超过2800个件号通过中国民航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批准。

通过适航认证的自研产品可以等效替换国内运营的波音、空客等多型客机上的进口航空器材,部分自研产品已写入中国商飞工艺材料产品批准书,作为航材原厂助力大飞机翱翔蓝天。

3、分销业务凸显经营韧性,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2025年上半年,外部不确定性给整体航空器材供应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公司在保持业务拓展的同时,从多个方面对冲或减少外部环境可能给分销业务带来的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密切关注行业动态,与供应商和客户进行充分沟通,并努力评估客户需求进行提前备货,确保一定周期内供应的稳定,同时公司持续通过开发和销售国产化产品、完善产品结构、拓展不受影响产区的件号、拓展新业务等方式,尽量对冲对经营情况的影响,争取将对收入和利润的影响降到最低。

报告期内,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实现23.02%的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国际市场拓展势能。

公司将一直保持国际化视野,随着国产飞机的出海,公司海外业务团队将积极探索国产飞机在海外市场落地后的本地化服务模式。

4、持续稳定现金分红,与投资者共享经营成果公司践行尊重投资者、保护投资者和回报投资者的核心理念,始终坚守稳健、可持续的分红策略。

自2022年成功上市以来,公司连续通过现金分红的方式回馈股东,切实履行了对投资者的回报承诺(2022年-2024年)。

公司在过去三年的累计现金分红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重超过50%,充分体现了公司稳定的盈利能力和对股东回报的高度重视。

2025年半年度公司拟再次实施现金分红,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48元(含税),真正将股东回报落在实处。

未来公司将继续兼顾公司的长远发展、全体股东的整体利益以及企业的可持续增长,努力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发展进程

2005年2月28日,自然人股东孙五弟、刘培璇共同签署《深圳市润贝化工有限公司章程》,分别以货币认缴出资150.00万元和150.00万元设立深圳市润贝化工有限公司。

2005年3月2日,深圳嘉信达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深嘉验资字[2005]第011号),经《验资报告》验证,截至2005年3月2日,润贝化工(筹)已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合计人民币300.00万元,均以货币出资。

2005年3月14日,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20年6月20日,润贝化工全体股东召开股东会并作出决议,同意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以2020年5月31日作为改制基准日,公司名称变更为“深圳市润贝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7月17日,天职国际出具《深圳市润贝化工有限公司审计报告》(天职业字[2020]32680号),截至审计基准日2020年5月31日,润贝化工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值为20,862.24万元。

2020年7月18日,沃克森(北京)国际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了《深圳市润贝化工有限公司拟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涉及的该公司净资产资产评估报告》(沃克森评报字[2020]第1112号),截至评估基准日2020年5月31日,润贝化工母公司报表口径纳入评估范围内的净资产账面值为20,862.24万元,评估值为38,968.41万元。

2020年7月21日,润贝化工股东嘉仑投资、飞航联盟、飞宇联盟和刘俊锋作为拟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共同签署了《发起人协议》。

根据天职国际出具的《深圳市润贝化工有限公司审计报告》(天职业字[2020]32680号),以截至2020年5月31日母公司的账面净资产208,622,444.80元为基础,按1:0.2876的比例折合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本总额60,000,000.00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其余148,622,444.80元列入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公积,润贝化工整体变更为深圳市润贝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8月26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准发行人名称变更为“润贝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8月7日,天职国际出具了《深圳市润贝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筹)验资报告》(天职业字[2020]33703号),经审验,截至2020年8月7日止,公司已将润贝化工截至2020年5月31日止的净资产折合为股本60,000,000.00元。

2020年8月8日,公司创立大会暨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召开并作出决议,同意润贝化工以截至2020年5月31日其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20,862.24万元折合为公司的股本总额6,000.00万股(每股面值1.00元),由润贝化工各股东按照各自在润贝化工的出资比例持有相应数额的股份,并通过了设立公司的其他相关议案,具体包括公司章程和《关于〈深圳市润贝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筹建工作报告〉的议案》《关于深圳市润贝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立费用的议案》《关于选举深圳市润贝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届董事会成员的议案》《关于选举深圳市润贝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非职工代表监事,与职工代表监事共同组成股份公司第一届监事会的议案》等,选举产生了公司第一届董事会成员和第一届监事会的股东代表监事。

同日,公司全体股东签署了《深圳市润贝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2020年8月20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公司核发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40300772721596R的《营业执照》。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徐烁华 2025-10-14 -20000 33.32 元 2569900 董秘、高管
徐烁华 2025-10-13 -82200 33.23 元 2589900 董秘、高管
高木锐 2025-09-19 -51000 32.64 元 403300 董事、高管
高木锐 2025-09-18 -4000 33.15 元 454300 董事、高管
高木锐 2025-09-08 -30000 34.53 元 458300 董事、高管
高木锐 2025-07-22 -7000 36 元 488300 董事、高管
高木锐 2025-07-18 -42300 35.08 元 495300 董事、高管
徐烁华 2025-06-17 -400 45.18 元 1908700 董秘、高管
徐烁华 2025-05-14 -43000 46.67 元 1909100 董秘、高管
徐烁华 2025-05-12 -152600 50.05 元 1952100 董秘、高管
徐烁华 2025-05-09 -20000 55.71 元 2104700 董秘、高管
高木锐 2024-11-13 -34600 32.24 元 384000 董事、高管
高木锐 2024-11-12 -10000 33.01 元 418600 董事、高管
高木锐 2024-11-11 -10000 32 元 428600 董事、高管
高木锐 2024-09-27 -10000 28.2 元 438600 董事、高管
高木锐 2024-08-15 -10000 29.2 元 448600 董事、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