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公司始终秉承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聚焦高端精密连接器市场,专业从事工业控制连接器、汽车连接器及新能源连接器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提供全方位的产品及解决方案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元器件批发;电子产品销售;模具制造;模具销售;五金产品制造;五金产品批发;塑料制品制造;塑料制品销售;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机械设备销售;软件开发;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非居住房地产租赁;物业管理;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维峰电子(广东)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2年11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端精密连接器产品及解决方案。
专业从事工业控制连接器、汽车电子连接器、新能源连接器及工业电线电缆组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产品应用领域涵盖工业控制与自动化设备、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光伏逆变系统等。
维峰电子(广东)股份有限公司自有厂房面积23000平方米及宿舍面积7500平方米,员工800余人,拥有全球一线品牌的精密模具加工设备、精密塑胶射出机、精密高速冲床、高速四方针端子机,各类连接器塑胶模具及精密五金端子模具,实验室各类检测设备,产品自动组装机。
公司坚持专业化生产,从五金及塑胶模具开发设计,到精密高速冲床冲压成型及精密塑胶射出成型,再到产品自动化组装。
公司已经建立丰富的标准产品库,依据板对板、线对板等不同类型可以分为15个大系列,产品品号超过15.000个。
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及生产实践,截止2021年5月,公司拥有国家专利86项(其中6项为发明专利,79项为实用新型专利,1项为外观设计专利),以及境外德国实用新型专利1项。
公司建立了高标准的质量监督体系,已通过汽车行业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质量体系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产品先后通过美国UL、加拿大CUL安规认证,符合欧盟RoHS及REACH环保指令。
公司已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名牌产品企业”、“东莞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东莞五金模具协会”、“深圳市连接器行业协会”及“IPC-国际电子工业连接协会”会员。
同时入选2020年东莞市“倍增计划”试点企业名单。
(一)连接器行业发展情况1、公司所处行业公司专注于高端精密连接器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与自动化设备、汽车与智能驾驶、新能源光伏与储能逆变系统等多个核心场景。
(1)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处行业为“C制造业-CH电气、电子及通讯-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C制造业-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98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3989其他电子元件制造”。
(3)根据国家统计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所处行业为“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1.2电子核心产业-1.2.1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
2、全球连接器行业概况在经历了2023年连接器市场需求疲软和规模下降的挑战后,随着新能源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需求升级、AI与通讯基建持续迭代发展等对高可靠性、高性能的连接器的需求增加,新兴应用场景为连接器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
根据Bishop&Associates的数据,2024年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为864.78亿美元,同比增长5.65%,增长幅度超出此前预计。
未来,随着云计算、工业控制、智能家居、AI应用等领域的新兴需求逐步涌现,连接器作为关键的基础元器件,将面临巨大的市场机遇。
连接器制造商需紧跟市场步伐,不断创新和优化产品,以满足市场对高精密、高性能连接器的需求,从而把握市场机遇,提升市场份额。
图3-12015年至2024年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单位:亿美元;数据来源:Bishop&Associates)3、中国连接器行业概况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和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连接器市场,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32%以上。
根据Bishop&Associates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连接器市场规模达到280.04亿美元,同比增长12.12%,远超同期全球5.65%的增速,充分展现了中国连接器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强劲动力。
近年来,中国连接器厂商在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和市场拓展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实现了高端连接器领域的技术突破,并加速了国产替代进程。
依托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和显著的产业集群优势,未来中国有望在全球连接器市场中占据更重要和突出的地位。
图3-22015年至2024年中国连接器市场规模(单位:亿美元;数据来源:Bishop&Associates)(二)公司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用途1、公司主要业务公司始终秉承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理念,专注于开拓高端精密连接器市场。
公司深耕工业控制连接器,同时紧握新能源与汽车产业的发展契机,以工业控制连接器为基石,以汽车及新能源连接器为两翼,构建了多元化的业务布局。
公司通过强大的研发团队、先进的设计理念、高效的生产能力和完善的销售网络,实现了从研发、设计、生产到销售的一体化运作,全力打造覆盖面广、品类丰富的产品矩阵,以向客户提供多样化的解决方案。
截至目前,公司已具备17大产品系列,超过50,000个产品料号,产品广泛用于工业控制与自动化设备、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光伏储能逆变系统等系列应用场景。
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智能化、高效的连接器解决方案,通过不断优化产品性能和服务质量,精准把握客户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力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图3-3公司主要产品系列2、公司主要产品及用途(1)工业控制连接器工业控制连接器作为工业控制系统中连接各类设备、传输信号与能量的核心部件,其性能不仅关系到设备的响应速度与精度,更直接影响着生产环节的速度与效率,是工业系统“稳定运行的底线”。
工业场景多为高温、高湿、震动、粉尘、电磁干扰及化学腐蚀等严苛环境,普通消费级连接器在工业应用场景中易出现接触不良、信号衰减甚至失效等现象,而工控连接器通过特殊材料、密封设计、防振动结构等方式,确保在恶劣环境中实现信号快速、稳定、连续的传输。
在工业控制领域,公司产品主要包括板对板连接器以及线对板连接器,具体可应用在伺服电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机械手臂、工业电脑、机器人等工业控制与自动化设备。
工业控制板对板连接器包括高速板对板连接器、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高精密板对板连接器以及公母同体板对板连接器,产品多用于信号传输与供电,间距涵盖0.4mm、0.5mm、3.96mm、5.08mm等多种规格,传输速率从5Gbps到40Gbps不等,可提供SMT、THT等多种线路板装配工艺;工业控制线对板连接器多用于信号输入及输出,间距从0.8mm、1.0mm、1.27mm到5.08mm、7.5mm、10.16mm不等,传输速率从5Gbps到30Gbps不等,可提供18-36AWG多种线径规格方案。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2025年70%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普及数字化,2035年全面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在这一政策框架下,将直接推动工控连接器在PLC、伺服电机、工业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中的需求提升。
另外,据MIR睿工业发布的《2024年中国自动化市场发展回顾与2025年展望》,乐观预测2025年中国自动化市场同比增长2%左右。
伴随智能制造战略的深度实施,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与新基建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工业控制领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正大步迈向新台阶,工业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对连接器的需求日益增长,能够为工业控制连接器提供新的市场增量。
图3-4工业控制连接器部分产品及应用展示图(2)汽车连接器汽车连接器应用于传统燃油车的动力系统及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车身系统、信息控制系统等各方面,涵盖了油路、汽门、排放装置、配电系统、仪表盘、防抱死制动系统、GPS导航仪、显示屏等设备。
连接器的稳定性通常被视为安全性能的关键因素,需具备极高的可靠性、耐用性、环境密封性等要求,还需适应高温、低温、化学腐蚀等极端应用环境。
聚焦不同应用场景,公司重点布局汽车中低压信号传输连接器以及高频高速连接器。
在中低压信号传输领域,公司汽车连接器产品多用于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电池系统、电机系统、电控系统)上的信号传输与供电,间距从0.5mm、0.8mm、2.2mm到3.0mm、4.0mm、6.0mm不等,防水等级达到IP67、IP68、IP6K9K,具备端子加固、互配防呆及二次锁扣等设计,抗震动性强,有稳定的接触与传输性能,可提供多种安装方式。
低压连接器在BMS中起到连接电池模块、传感器和控制器的作用,确保电池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此外,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维康汽车,已完成智能座舱系统、自动驾驶系统以及车身域控系统等高速连接器产品开发,公司已有FAKRA、MINIFAKRA、HSD、以太网、车载TYPEC等高频高速连接器,同时具备汽车雷达、摄像头等定制化产品,并获得多家客户定点并实现小批量量产。
新能源汽车对连接器的需求远高于传统燃油车,根据公开数据,每辆新能源汽车需搭载800-1,000个连接器,而传统燃油车所需连接器数量约500个。
同时,由于新能源汽车的电压和电流均高于传统燃油汽车,其对连接器的电气性能、安全性能和可靠性要求也相应更为严格。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600万辆,同比增长24.4%,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的不断提高,以及汽车连接器高压、高频、高速化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连接器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图3-5汽车连接器部分产品及应用展示图(3)新能源连接器新能源连接器在光伏、风电等领域应用广泛,是实现光伏、风能等发电装置内部设备电气连接的核心部件,从光伏面板、电池组件,到汇流箱和逆变器等设备均依赖新能源连接器构建稳定的电气连接通路。
新能源连接器的应用场景多为户外环境,这对新能源连接器的极端环境耐受性、高可靠性、抗干扰性、长寿命性、低维护性提出严苛的要求,同时新能源连接器还须具备可靠的防漏电保护机制,以保障人员与设备安全。
在新能源领域,公司产品多用于信号控制传输,主要应用于太阳能及风能逆变系统。
连接器间距从1.27mm、2.0mm到5.08mm、7.62mm不等,具有双触点、多触点端子结构设计,该设计在实现可靠连接的同时,有效延长连接器的使用寿命,确保连接器在温差较大的环境下稳定工作。
此外,公司持续拓展家用、商用储能以及充电应用所需的连接器,提供光伏、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形成光伏、储能、充电三领域的全方位覆盖,强化新能源连接器业务布局。
随着各社会层面对不可再生资源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持续出台利于太阳能光伏行业的举措,以推动高质量光伏体系建设,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5年全球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在531GW-583GW,国内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在215GW-255GW之间。
储能方面,2024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再创新高,达到43.7GW/109.8GWh,新增和累计装机规模增速均超过100%,连续三年保持全球新型储能项目新增装机第一。
随着全社会用电需求稳步增长,社会用电绿色化转型进程持续推进,在“光储一体化”协同效应下,新能源连接器需求从单一光伏场景延伸至“发—储—用”全链条,将带动新能源连接器的整体需求热度持续升温。
图3-6新能源连接器部分产品及应用展示图(三)主要经营模式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清晰、稳定,未发生重大变化,预计在未来短期内亦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1、研发模式公司经过二十多年的研发积累,已建立丰富的标准产品案例库,覆盖诸多应用场景,能够在获知客户需求后及时匹配对应解决方案,并依托于半成品的平台化开发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快速二次开发生成成品,第一时间响应客户需求。
同时公司通过多年的持续研发投入,已建立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形成以产品研发和模具开发为核心,以先进的精密冲压及注塑等制造技艺为支撑的研发模式,为公司持续保持市场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采购模式公司采购的主要内容包括外协加工服务、机械设备、金属材料、塑胶原料、模治具材料以及包装辅料等,其中外协加工主要项目为金属表面处理服务。
公司严格实行“以产定购”的模式,由采购部门对采购全过程进行控制与管理,按照质量管理标准开展采购活动,并根据订单需求、用料预算、库存情况等计算出实际物料需求并生成请购单。
采购人员参考市场行情及历史采购记录,向合格供应商进行询价、议价和比价,经过核定后进行订购,并进行物料的交期跟催和到货确认。
经过多年的采购实践,公司已建立起成熟稳定的供应商体系,配合其采购管理流程,能够使采购兼顾质量、价格和供货周期等因素。
3、生产模式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
公司与客户签订框架销售合同后,通过小批量试制、测试送样并经客户承认封样后,转批量生产。
进入批量生产后,生产管理部门按合同订单及交期要求,编制生产计划,同时结合公司原材料、半成品安全库存情况生成物料采购计划并分发至采购部门,完成采购备料工作,保证生产车间及时领料组织生产,完成生产工单入库,并最终实现产成品顺利交付。
4、销售模式公司坚持以产品为中心,优先确保毛利水平和回款安全,并通过终端厂商、电子元器件贸易商、品牌商等多种销售渠道并举的方式开拓市场。
公司采取直销模式,独立面向市场,直接对接客户签订合同并向其销售产品,销售完成后产品所有权及风险即已发生转移。
(四)公司的市场地位公司在研发及技术、精密制造、产品平台化及快速响应等方面已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驱动公司在专注细分领域的产品品质、产品丰富性、产品定制化能力等方面保持领先优势。
此外,公司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积极利用自身成本优势及快速响应优势,通过国产化替代提升市场份额。
公司是国内工业控制连接器领域的稀缺优质供应商,公司工业控制连接器产品技术、品质、性能领先。
二十余载深耕,公司形成了特有的生产管理模式,在工业控制领域已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能有效满足“小批量、多品类、定制化”工业控制连接器需求。
在巩固工业控制连接器领域优势的同时,公司也积极向汽车及新能源连接器领域发力,积极利用自身产品平台化优势,及时响应客户需求,实现快速开发、快速生产、快速交付,结合丰富的行业经验及优质客户资源,不断巩固和拓展市场份额,直接或间接覆盖了多家车企及光伏企业,并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汽车及新能源领域取得了一定市场影响力。
未来公司将立足工业控制连接器领域,持续拓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等其他高端连接器细分市场,争取早日成为在行业内更具影响力的高端精密连接器解决方案服务商。
(五)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公司管理层紧紧围绕着公司制定的经营计划,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758.2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1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493.2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52%。
报告期内,尽管全球宏观经济形势错综复杂,贸易摩擦、地缘政治等不稳定因素持续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增长态势,但公司凭借对市场趋势与客户需求的敏锐洞察,聚焦新兴应用场景,推出前瞻性产品方案。
同时通过前沿布局储备战略技术,构建完善的技术储备体系,持续保持产品创新及可靠的解决方案输出,确保公司在连接器生产发展中的领先地位。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取得境内专利224项,其中发明专利24项、实用新型专利189项、外观设计专利11项、境外专利1项,另拥有软件著作权2项。
1、工业控制连接器报告期内,公司工业控制连接器实现营业收入15,742.01万元,同比增长16.48%。
2025年上半年,随着全球工业自动化的逐步推进,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从技术、市场、运营三大维度构建系统性战略。
技术方面,聚焦当前主流产品技术迭代,加大研发投入的规模与广度,着力突破关键技术,提前布局前瞻性领域的技术战略体系;市场拓展方面,公司聚焦高增长场景,分析细分市场的隐性需求,利用成本优势及快速响应能力,加速国产替代化进程;运营管理方面,公司推动供应链韧性建设,同时充分利用智能制造转型能力,通过数字化排产优化生产流程,降低人工成本并提升设备利用率。
通过构建系统性战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与抗风险能力,推动成本竞争向价值竞争的转变,在宏观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环境下,走出行业周期,实现工业连接器业务正增长。
2、汽车连接器报告期内,公司汽车连接器实现营业收入8,205.96万元,同比增长55.85%。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行业延续了近年来的良好发展态势,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表现突出,公司汽车连接器产品需求激增,推动了公司在汽车连接器领域的产能布局与产品矩阵升级。
公司汽车连接器持续聚焦中低压信号细分领域,其核心应用场景集中在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客户对“三电”系统中连接器的性能要求愈发严苛。
为满足高标准要求与确保产品品质,公司配备高精度生产设备与智能化产线,并投建无尘车间,严格控制空气中的微粒、温湿度、气压等关键参数,为汽车连接器的生产制造提供了洁净、稳定的环境,有效满足客户高端产品需求。
此外,在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汽车连接器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
高频高速连接器作为影响整车信号传输速度、效率以及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部件,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面对这一市场机遇,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维康汽车已完成汽车智能座舱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等高速连接器产品开发,报告期内,高频高速连接器已有多款产品获客户定点并实现小批量出货,公司凭借在汽车连接器领域的技术优势,实现了业务的有效协同,促进了汽车连接器业务的增长。
3、新能源连接器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连接器实现营业收入9,392.20万元,同比增长86.00%。
在新能源领域,公司产品主要应用在太阳能及风能逆变系统。
公司战略性地设立控股子公司合肥维峰,作为深化长三角新能源市场布局的关键平台,通过地理上的邻近优势实现对长三角核心商圈新能源战略客户的贴近服务与高效响应。
在强化现有核心客户黏性的同时积极开拓该区域增量市场,从而有效增强并扩大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客户基础与业务规模。
报告期内,公司强化重点客户绑定,深度协同为客户提供定制化、高性能连接器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公司重点聚焦光伏、储能逆变系统及充电设施三大核心应用场景的连接器需求,在巩固光伏逆变器连接优势基础上积极拓展“光储充”一体化产品覆盖,在深耕“大储”领域同时,进一步提升在“户储”逆变器的份额,基于对“光储充”全场景连接技术的掌握,提供跨系统连接方案,扩大公司新能源客户覆盖度及业务规模,贡献公司核心增量。
2002年11月6日,李文化与李小翠就设立维峰有限的具体事项予以约定,共同签署了《东莞市维峰五金电子有限公司章程》,约定共同设立维峰有限,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其中李文化出资40.00万元、李小翠出资10.00万元,均以货币出资。
2002年11月19日,东莞市永胜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验资报告》(永胜验字[2002]第A2070号),经验证,截至2002年11月19日,维峰有限已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共计50.00万元,均为货币出资。
2002年11月29日,东莞市工商局核准了维峰有限的设立登记,并为其颁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4419002012179)。
2019年4月23日,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审计报告》(天职业字[2019]第27385号),截至2019年1月31日,维峰有限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为13,678.79万元。
2019年4月23日,国众联出具《资产评估报告》(国众联评报字[2019]第2-0597号),截至2019年1月31日,维峰有限净资产评估值为15,632.59万元。
2019年6月11日,维峰有限召开股东会并通过决议,同意维峰有限以截至2019年1月31日经审计净资产13,678.79万元,按照2.7358:1的比例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
整体变更后,股份公司的股本总额为5,000.00万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净资产额超过股本总额的8,678.79万元计入资本公积。
同日,维峰有限全体股东签署了发起人协议。
2019年6月28日,公司召开股份公司创立大会,一致同意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
2019年6月28日,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验资报告》(天职业字[2019]30339号),经审验,截至2019年6月28日,公司已将维峰有限净资产折合为股本5,000.00万元。
2019年7月15日,公司取得东莞市市监局颁发的《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41900745512430D)。
2018年1月19日,维峰有限召开股东会并作出决议,同意公司注册资本由800.00万元增加至3,000.00万元,新增注册资本2,200.00万元,其中:李文化以货币资金出资480.00万元,以未分配利润转增注册资本840.00万元;罗少春以货币资金出资240.00万元,以未分配利润转增注册资本420.00万元;李睿鑫以货币资金出资80.00万元,以未分配利润转增注册资本140.00万元。
同日,维峰有限股东签署新的《公司章程》。
2018年1月25日,维峰有限就本次增资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并领取了变更后的《营业执照》。
2021年2月20日,大华出具了《出资复核报告》(大华核字[2021]003179号),经复核,截至2018年1月25日,维峰电子已收到各方缴纳的新增注册资本合计人民币2,200.00万元,其中以货币资金增资800.00万元,以未分配利润转增1,400.00万元。
2018年12月20日,维峰有限召开股东会并作出决议,同意股东李文化将其持有公司5.00%的股权(占出资额150.00万元)以0.0001万元转让给李小翠,同时将公司注册资本由3,000.00万元增加至3,600.00万元,新增注册资本600.00万元由新股东康乃特以货币资金形式认缴,本次增资价格为3.00元/注册资本。
同日,维峰有限股东签署新的《公司章程》。
2018年12月20日,李文化与李小翠签订了《股权转让合同》,就本次股权转让相关事宜予以约定。
2018年12月25日,维峰有限就本次股权转让及增资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并领取了变更后的《营业执照》。
2020年5月10日,维峰电子召开股东大会并作出决议,同意公司注册资本由5,000.00万元增加至5,050.5051万元,拟新增注册资本50.5051万元由新增股东李绿茵以货币资金形式认缴,本次增资价格为5.95元/股。
同日,公司股东签署新的《公司章程》。
2020年6月18日,大华出具《验资报告》(大华验字[2020]第000310号),经审验,截至2020年6月2日,维峰电子已收到李绿茵缴纳的投资款300.7318万元,其中新增实收资本50.5051万元,资本公积250.2267万元,均为货币出资。
2020年9月16日,维峰电子就本次增资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并领取了变更后的《营业执照》。
2020年12月14日,维峰电子召开2020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同意公司注册资本由5,050.5051万元增加至5,494.2396万元,本次增资价格为12.39元/股,其中,莞金产投以总额700.00万元认购公司新增股份,其中56.4753万元作为注册资本投入,占本次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的1.0279%,余下643.5247万元计入资本公积金;富民创投以总额300.00万元认购公司新增股份,其中24.2037万元作为注册资本投入,占本次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的0.4405%,余下275.7963万元计入资本公积金;德彩玉丰以总额3,000.00万元认购公司新增股份,其中242.0370万元作为注册资本投入,占本次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的4.4053%,余下2,757.963万元计入资本公积金;曲水泽通以总额1,500.00万元认购公司新增股份,其中121.0185万元作为注册资本投入,占本次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的2.2026%,余下1,378.9815万元计入资本公积金。
2020年12月22日,维峰电子就本次增资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并领取了变更后的《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