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同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浙江同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同星科技
- 企业英文名: Zhejiang Tongxing Technology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张情怡,张良灿,张天泓
- 上市代码: 301252.SZ
- 注册资本: 11600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3-05-25
- 大股东: 新昌县同星投资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36%
- 董秘: 梁路芳
- 董秘电话: 0575-86516318
- 所属行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陈瑛瑛、吴一鸣
- 律师事务所: 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浙江省新昌县新昌大道东路889号
- 概念板块: 通用设备 浙江板块 专精特新 融资融券 创业板综 液冷概念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浙江
- 成立日期: 2001-01-09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6247265987348
- 法定代表人: 张良灿
- 董事长: 张良灿
- 电话: 0575-86516318
- 传真: 0575-86097801
- 企业官网: www.zjtx.cn
- 企业邮箱: llf@zjtx.cn
- 办公地址: 浙江省新昌县新昌大道东路889号
- 邮编: 312500
- 主营业务: 制冷设备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生产销售及研发:制冷产品及零部件、汽车零部件、机电产品、压力管道元件、阀门、电子电器及控制系统;经营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业务(未取得国家规定专项许可的项目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浙江同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制造企业,总部设在浙江新昌,拥有天津、大连、重庆、合肥、杭州、广东六大生产和研发基地。产品应用于轻商制冷设备、家用制冷设备、空调、干衣机、冷链运输制冷系统等领域,主要产品有换热器、制冷系统管组件、汽车空调管路和制冷单元模块等。
- 商业规划: (一)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制冷设备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制冷零部件及产品、汽车空调系统零部件等。公司的产品应用领域涵盖轻商制冷设备、家用制冷设备、热泵干衣机、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冷链物流等领域。目前公司已有翅片式换热器产品逾2,000种,具备年产翅片式换热器超800万个的生产能力,能够满足绝大多数轻商领域客户需求。公司与下游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包括海尔集团、海信集团、美的集团、LG电子、星崎电机、星星冷链、长安汽车集团、奇瑞汽车、开利、英维克等。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353.33万元,同比增长15.66%,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制冷零部件产品原有客户订单增加,前期开发产品批量生产,二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发力带动汽车空调系统零部件增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80.11万元,同比增长6.19%。(二)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及其用途:(三)公司主要经营模式1、盈利模式公司主营业务为制冷设备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面向轻商制冷设备、家用制冷设备、汽车、热泵干衣机等领域。公司与客户签订合同,并以客户具体订单或排产计划为导向组织原材料采购和产品制造,从而实现销售和盈利。公司生产具有多批少量、型号种类多、模具快速切换、柔性化生产的特点。公司充分利用几十年的技术积淀、较强的研发实力与较好的市场口碑,在下游整机厂商的设计研发阶段先行介入,包括提出设计思路、材料选型以及成本规划,配合下游厂商全面考虑产品性能、成本等各种要素,从而提高产品开发成功率,缩短产品开发周期,超越客户需求。2、采购模式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铜管、铝管、铝带、胶管等。原材料主要采用以销定购的方式,由采购部根据销售订单的耗用情况进行订货,并适度备货。公司与主要供应商签订采购框架合同,具体采购需求以订单形式下达。对于铜管、铝管、铝带的采购价格,公司通常与主要供应商约定按照电解铜、电解铝价格附加一定加工费的形式执行,铜、铝价格主要参考长江有色金属现货市场约定时间节点前一个月的市场平均价格,同时采用部分锁价的方式规避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有些材料公司与主要供应商采用年度议价,或产生购买需求时向合格供应商进行询价,优先选择价格合适的供应商执行采购。3、生产模式公司的生产模式以以销定产为主,备货生产为辅,主要根据客户的订单或计划安排生产。由于客户订单往往具有多品种的特点,因此公司产品呈现规格型号众多的定制化特征;公司通过柔性化生产,响应客户需求,有效组织公司生产。4、研发模式公司一贯坚持自主创新,坚持科技发展战略,始终将创新置于发展战略的重要地位。通过对市场信息进行动态收集,结合终端用户反馈与行业趋势、市场热点元素、技术发展方向等信息,研判产品演变趋势,进行产品的升级换代和新产品开发,不断完善产品设计、质量控制、工程改良与工艺改进等环节。经过多年积累,逐渐形成了以自主研发设计为主,合作开发为辅的研发模式。5、销售模式公司的销售模式以直销方式为主,产品主要面向轻商制冷设备、家用制冷设备、冷链物流、汽车、热泵干衣机等产品的生产商。公司与主要客户签订框架协议,具体采购通过订单执行。部分客户按照市场状况、生产计划事先预估未来一段时间的采购需求,供公司参考备料和备货,实际供货按具体订单要求执行。出口业务按客户订单提前下达,约定日期交付。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及其经营模式均未发生变化。(四)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1、所处的行业: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的持续、冷链物流的兴起,国家“两重两新”概念的提出,制冷设备不断向商用市场转移,使其行业边际逐步扩展,相关市场动态受到制冷产业圈内各企业的密切关注,市场规模不断增长。虽然目前商用制冷设备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发展空间和潜力相对较大(轻商制冷设备处于食品冷链物流的末端环节,位于快消品进入消费环节的最后一公里,其性能对食品品质和安全具有关键作用,和民生息息相关,新增需求较为旺盛),成长性显著。2、行业地位: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制冷设备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获得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在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公司始终以换热器产品为核心,并围绕制冷设备相关产品,发展制冷系统管组件、汽车空调管路、制冷单元模块等相关业务,通过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与成熟产品的优化升级,在行业竞争中取得了一定的优势地位。3、创新变革:公司充分利用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研究院以及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的平台优势,构建科学合理的研发组织架构,从了解客户与市场需求出发,与客户同步无缝对接,先期介入新产品研发,加快新产品产业化进程;与大专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方式,共同攻克技术壁垒,捕捉行业前沿信息技术、强化新产品开发能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4、成本意识:公司与主要客户与供应商之间建立了产品售价、采购价格与主要原材料市场价格的联动机制,原材料价格波动传导性较强,有利于减少主要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对公司的影响。部分未采用联动机制的客户,公司采用锁价的方式规避由于原材料价格波动而带来成本的影响。内部运行与成本密切捆绑,形成由上到下,自下而上的成本控制意识,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1、概述2024年,全球经济经济增长放缓,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持续,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不断,对全球贸易和投资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总需求增速下滑。但公司在这一年冲破重重阻力,仍然保持增长势头,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353.33万元,同比增长15.66%,实现营业利润14,956.12万元,同比增长8.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80.11万元,同比增长6.19%。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