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索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上海索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索辰科技
  • 企业英文名: Shanghai Suoc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 实际控制人: 陈灏
  • 上市代码: 688507.SH
  • 注册资本: 8910.8784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3-04-18
  • 大股东: 陈灏
  • 持股比例: 26.68%
  • 董秘: 谢蓉
  • 董秘电话: 021-50307121
  • 所属行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胡海波、侯永梅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金桥路27号13号楼2层
  • 概念板块: 软件开发 上海板块 专精特新 沪股通 养老金 融资融券 机器人概念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上海
  • 成立日期: 2006-02-24
  •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10000785643574Y
  • 法定代表人: 陈灏
  • 董事长: 陈灏
  • 电话: 021-50307121
  • 传真: 021-34293321
  • 企业官网: www.demxs.com
  • 企业邮箱: Info@demxs.com
  • 办公地址: 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300号K11上海办公室51楼
  • 邮编: 200021
  • 主营业务: 专注于CAE软件研发、销售和服务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软件开发;软件销售;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电子产品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非居住房地产租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上海索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索辰科技”)以“仿真引领未来,成就客户创新”为企业愿景,完全自主开发工程仿真软件及相关解决方案。索辰科技是一家专注于CAE软件研发、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专注于CAE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在实现自身技术持续提升、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为实现我国工业软件自主研发、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新局面贡献力量。计算机辅助工程(ComputerAided Engineering,CAE),是指在产品/工程设计阶段用计算机软件对产品/工程项目的工作状态、行为进行基于物理模型的模拟,来预测其功能可用性、可靠性、效率和安全性等,实现产品/工程的设计优化,保证产品/工程达到预期功能并满足各种性能指标。在产品/工程设计与改进中,CAE软件的应用,能够起到优化设计方案、提升产品性能、大幅减少试验次数、提升研发效率、缩短开发周期、降低设计风险和研发成本的效果。经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公司目前已形成流体、结构、电磁、声学、光学、测控等多个学科方向的核心算法,并开发出多类型工程仿真软件,为中国航发、中国船舶、航空工业、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国电子、中国电科、中核集团、中国兵工等军工集团及中科院下属科研院所等提供多学科覆盖的工程仿真软件及仿真产品开发服务。
  • 发展进程: 发行人前身为成立于2006年2月24日的索辰有限,索辰有限由陈灏、陈绍春及贺小箭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其中陈灏以货币出资22.50万元,占比45.00%;陈绍春以货币出资15.00万元,占比30.00%;贺小箭以货币出资12.50万元,占比25.00%。2006年2月21日,上海骁天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对股东出资情况出具《验资报告》(上骁审内验(2006)090号),经审验,截至2006年2月21日止,索辰有限(筹)已收到全体股东以货币方式缴纳的注册资本合计50.0000万元。2006年2月24日,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长宁分局向索辰有限核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3101052011099。 根据天健会计师事务所2020年4月1日出具的《审计报告》(天健审[2020]1945号),截至审计基准日2019年10月31日,索辰有限经审计的净资产值为人民币219,404,710.84元。根据坤元资产评估有限公司2020年4月1日出具的《上海索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拟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涉及的该公司相关资产及负债价值评估项目资产评估报告》(坤元评报[2020]123号),截至评估基准日2019年10月31日,索辰有限的净资产评估价值为人民币242,976,781.71元。2020年4月1日,索辰有限召开股东会,同意以2019年10月31日为审计和评估基准日,以索辰有限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将索辰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将索辰有限净资产219,404,710.84元按照1:0.1368的比例折合为股份有限公司股本3,000.00万元,净资产折股后超出注册资本的189,404,710.84元计入股份有限公司资本公积。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共计3,000.00万股,由公司24名发起人以各自在索辰有限中的出资比例所对应的净资产认购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出资比例不变。同日,索辰有限全体股东共同签署了《上海索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2020年4月16日,索辰科技召开创立大会暨首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索辰科技设立的相关决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董事会成员及第一届监事会股东代表监事,并通过了公司章程、筹办情况的报告等相关议案。2020年4月28日,发行人完成股份公司改制的工商变更登记事项,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发行人核发了《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10000785643574Y。2021年10月25日,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关于上海索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专项说明》(中汇会专[2021]7495号),由于公司预计很可能取得足够的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因此,公司对截至2019年10月31日的应收款项坏账准备、递延收益、未弥补亏损等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追溯调整增加递延所得税资产15,205,073.56元,进而相应调整增加股改净资产15,205,073.56元,调整后为234,609,784.40元。2021年10月25日,发行人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及第一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审议<关于上海索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专项说明>的议案》《关于调整公司股改净资产与折股比例的议案》,确认索辰有限截至2019年10月31日止的经审计账面净资产由219,404,710.84元调整为234,609,784.40元;以经审计的净资产值折股的方案亦变更为:公司全体发起人以2019年10月31日经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调整后的账面净资产额234,609,784.40元按照1:0.1279的比例折合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总额3,000万股,每股面值为1元,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股本总额)为3,000万元;净资产折股后超出注册资本部分均进入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公积。各发起人以各自在索辰有限中的出资比例所对应的净资产认购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出资比例不变。2021年10月29日,发行人召开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审议<关于上海索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专项说明>的议案》《关于调整公司股改净资产与折股比例的议案》。同日,索辰有限全体股东共同签署了《上海索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之补充协议》。2022年5月11日,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验资报告》(中汇会验[2022]4750号),经审验,截至2020年4月10日,索辰科技已收到全体股东拥有的索辰有限截至2019年10月31日止经审计的净资产人民币234,609,784.40元,根据公司折股方案,将收到的净资产折合股份总数3,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总计股本人民币3,000万元整,超过折股部分的净资产204,609,784.40元计入资本公积。
  • 商业规划: (一)综述CAE(ComputerAidedEngineering,CAE)软件是一种综合性、知识密集型信息产品,融合了物理学、数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算法和技术,涉及学科广,模型复杂,需要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持续的技术创新。在产品/工程设计与改进中,CAE软件的应用,能够起到优化设计方案、提升产品性能、大幅减少试验次数、提升研发效率、缩短开发周期、降低设计风险和研发成本的效果。目前国内CAE软件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程度较低,国内市场大部分被安西斯、达索、西门子、MSC等欧美企业占据。公司成立于2006年,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重大科技需求,专注于CAE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在实现自身技术持续提升、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为实现我国工业软件自主研发、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新局面贡献力量。2010年公司发布了首版次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流体、结构、电磁的仿真软件,后续又陆续发布了首版的光学、测控、声学、复合材料仿真软件。经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公司目前已形成流体、结构、电磁、声学、光学、测控等多个学科方向的核心算法,并开发出多类型工程仿真软件,为客户提供多学科覆盖的工程仿真软件及仿真产品开发服务。公司秉承“探索物理人工智能,成就虚实平行世界”的理念,专注于CAE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在实现工程仿真软件行业技术革新、开辟下游行业新应用场景的同时,为我国实现工业软件自主研发、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国产化的新局面贡献重要力量。在国家战略引领与政策支持下,我国工业软件行业正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促进工业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是保障国防战略安全、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高端制造业发展、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2017年以来,公司参与工业软件、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六项重大科研专项,为公司进一步提升技术实力、丰富产品体系提供了重要平台和机遇。报告期内,公司依托于主营业务,根据国家政策和战略发展需求,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延伸产业链深度,拓宽应用领域和市场,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同时,在人工智能以及算力兴起的时代背景下,公司将积极把握物理AI带来的行业改变和战略机会,高度重视并全力参与投入物理AI。(二)把握市场机遇,持续提升经营业绩;加强研发投入,保持技术优势2024年度,公司聚焦主业,深耕拓展,积极把握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所带来的市场机遇,实现营业收入37,881.33万元,同比上升18.2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44.90万元,同比下降27.8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657.62万元,同比下降29.25%。CAE软件作为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中最具技术难度的领域之一,其架构在数学科学、物理科学、计算机技术和工业技术等各学科知识之上,并且需要通过大量的工程经验更新迭代,具有极长的研发周期和极高的技术壁垒。公司在研发方向上的投入是影响净利润的主要因素之一,公司报告期内研发投入10,793.0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28.49%。公司持续保持高研发投入,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业务领域,以保持竞争优势和推动技术创新,蓄力未来发展。公司始终高度重视技术研发,为满足更多工业场景的需求,持续打磨并强化现有产品,基于公司核心技术,完成多个产品的新版本发布工作。产品功能更新增强了产品的可用性,进一步拓展了仿真分析的应用范围。在工程仿真软件领域,公司加大软件功能的技术攻关,持续夯实算法求解能力,基于自主内核优势对软件涵盖的多种求解器进行升级,不断增加多种物理模型,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和应对各种复杂的工程场景。同时提高了求解器计算精度与效率,支持多种国产化操作系统与硬件平台,拓宽了软件的应用范围,持续完善平台软件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用户使用体验。在仿真产品开发领域,公司聚焦科技热点,前瞻性的将人工智能与CAE相结合,深化CAE引擎的创新,进行基于AI的生成式数字孪生探索。利用人工智能,引入最新的神经网络决策算法,生成基于自然语言的工作机理模型、完成生成式三维几何模型构建、生成式全真环境模型构建、生成式设计优化增强和生成式智能决策控制,索辰数字孪生系统将不仅能够模拟和分析复杂系统的性能,还能够预测未来的趋势和潜在的问题,从而提供更加智能化的决策支持。(三)聚焦物理AI,助力客户发展公司聚焦物理AI平台,以“物理AI”为核心驱动力,基于生成式物理AI技术和实景渲染技术,实现真实场景下的四维时空耦合多物理场设计、仿真、优化和训练,并应用于工业装备的研制和部署,推动工业装备设计、研发和制造的智能化升级。2025年3月6日,公司在上海圆满举行物理AI首场天工开物发布会,而后陆续在广州、武汉、北京、西安、成都等地顺利召开,得到客户的广泛关注与认可。发布会上重磅推出物理AI开发及应用平台的全场景解决方案,全面发布索辰人工智能在工业场景中的关键技术、软件、平台、实装产品以及索辰物理实装实验基地。物理AI系列产品包括:索辰物理AI应用开发平台(天工•开物)及机器人设计训练平台、面向工业装备的设计优化与物理AI训练平台、物理AI电磁环境快速计算引擎、超大规模物理AI生成式流场计算引擎、高精度物理AI雷电预警装备。面向工业装备的设计优化与物理AI训练平台作为索辰科技打造的物理AI核心训练平台,其突破性价值源于独创的单一数据结构体系。该架构通过将离散的模型参数、材料特性、环境变量及验证指标等要素统一编码为标准化数据图谱,彻底消除传统工业场景中的数据孤岛现象。这种深度融合的数据框架不仅实现跨部门、跨场景的无缝数据流转,更构建起覆盖物理规律约束的智能训练基座。通过结构化封装复杂物理关系,使AI模型在参数探索时自动遵循守恒定律与边界条件,保障训练结果的工程可信度。在实践层面,单一数据结构支撑着从多维空间建模到真实世界反馈优化的全流程闭环,既加速模型迭代效率,又确保输出的物理AI兼具创新性与物理一致性,为索辰物理AI应用开发平台提供强力支撑。公司推出的涵盖物理AI开发及应用平台的全场景解决方案,使开发者和工业用户能够轻松开发和部署物理AI应用。例如,在风力发电机场景中,智能体可实时分析气象数据与设备反馈,动态调整桨叶偏转角来提升发电量,同时降低叶片应力集中。未来,公司将持续探索物理AI技术在更多领域的落地应用,如航空航天、新能源、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持续赋能工业装备的设计与制造,助力客户实现跨越式发展。(四)战略引领,多维并购驱动产业高效整合通过战略并购不断完善产业链布局,是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报告期内,公司按照既定发展规划积极拓展战略布局,通过自主技术创新、战略合作、投并购等多种方式,加快公司在物理AI各关键领域的战略布局,并稳步推进物理AI开发及应用平台、机器人设计训练平台等整体解决方案的应用落地。2024年12月,公司战略投资8,800万元并购麦思捷。投资完成后,公司持有其55%的股权。麦思捷专注于电子信息装备技术领域,为大气波导预测和评估领域的行业领导者,为多个雷达型号提供核心技术支持;在雷电精准预警和定位领域成功实现国产化替代,且通过浙江省首台套重大科技装备认定,相关产品已在仿真训练和国家电网中广泛应用。麦思捷推出多型“虚实”结合的仿真训练系统,能够提供高度逼真的场景模拟,显著提升仿真训练的实效性和安全性。麦思捷在大气、海洋环境等领域的专家级经验,为解决相关工程问题起到重大作用。2025年2月,公司筹划并购力控科技,拟取得其51%股权。力控科技聚焦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生产管控产品开发及行业解决方案,提供SCADA(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软件、实时数据库、生产管控平台、工控信息安全产品等软硬件产品。力控科技能够提供物理AI实时孪生体所需要的环境感知、数据传递等技术,提高物理AI应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次交易尚处于初步筹划阶段,具体方案尚需进一步论证和沟通协商,并需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履行必要的决策和审批程序。报告期内,公司还依次投资上海索辰仿真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索辰仿真”)、苏州焜原光电有限公司(简称“焜原光电”)、富迪广通等公司,通过整合优势资源,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公司在行业的领先地位。(五)基于长远发展,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持续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CAE软件的研发涉及的学科广,求解领域包括但不仅限于流体、结构、电磁、声学、光学、测控等,各领域有其独特的特点。基于未来长远发展考虑,公司一直以来始终重视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不断引进高端人才,形成不断扩大的优秀研发团队与深厚的人才储备,满足公司技术研发的需求。报告期内,公司不断优化人才结构,组建高质量研发骨干人才队伍。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研发人员数量195人,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60.37%;研发人员中,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员占比达到53.33%,年龄在40岁以下(不含40岁)的人员占比达到80.51%。公司尚处于成长期,只有不断加强人才建设,完善研发团队,才能保持公司的创新能力,进而持续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重视员工能力建设和职业发展,通过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提高人才队伍的积极性和稳定性。基于自身特点和发展要求,公司建立了能够有效促进创新的人才激励机制,推行激励创新的企业文化,对为公司作出突出贡献的员工进行股权激励。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