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主要从事手持式电动工具整机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及贸易
经营范围:电动工具及配件、五金工具、注塑类塑料制品的研发、生产(以上经营范围涉及重要工业产品生产的凭有效许可证件经营)和销售;家用电器、电动工具、风动工具和手动工具的批发、零售;自营和代理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浙江开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占地面积94,412平方米,主要从事手持式电动工具整机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贸易,是一家专业的电动工具制造商。
公司依靠自身竞争优势及成熟的生产工艺,长期为美国Harbor Freight Tools、德国博世(BOSCH)、美国史丹利百得(StanleyBlack&Decker)、法国安达屋(Adeo)等国外知名企业提供优质产品。
经过多年的OEM经验,开创不仅仅是一家工具制造商,也是一家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开创将继续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
开创电气的企业使命是致力工具创新,助力社会进步。
企业愿是让开创工具遍布世界每一个角落。
我们的核心价值观:诚信、创新、卓越、共赢、专业。
期望员工通过提出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公司目标的实现。
员工必须灵活,有广泛的人脉,适应公司快速技术变化和持续改进的经验范围。
(一)行业发展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C34通用设备制造业”项下“3465风动和电动工具制造”(行业代码:C3465)。
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电动工具产业依托劳动力成本优势与全产业链配套体系,精准把握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逐步发展成为全球电动工具制造中心。
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通过ODM/OEM模式加速推进产能东移,形成“中国制造、全球销售”的产业格局。
然而在品牌建设维度,中国仍面临“大而不强”的产业困局——EVTank全球电动工具市场研究数据显示,头部品牌创科实业(TTI)、史丹利百得(StanleyBlack&Decker)、博世(Bosch)及牧田(Makita)四大跨国企业长期把控超70%市场份额,其中创科实业(TTI)于2024年以21%市占率取代史丹利百得登顶全球首位。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企业泉峰(Chervon)通过技术研发投入与海外渠道拓展,以接近3%的全球份额跻身产业前列,标志着中国品牌在国际高端市场实现突破性进展。
全球电动工具出货量经历了2022年和2023年周期性下行后,于2024年步入显著复苏轨道。
2024年以来,新产品不断推出,下游渠道继续补库存,同时降息周期带动北美房地产市场回暖,电动工具整体市场大幅回升,实现同比正向增长,根据EVTank数据,全年出货量同比增长24.8%达到5.7亿台,带动全球电动工具市场规模增至566.40亿美元。
目前中国电动工具产业主要以出口为主,全球电动工具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欧洲。
2025年美国政府关税壁垒行为给行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行业格局特别是全球供应链体系必将发生巨大的变化,预计2025年全球工具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二)主营业务情况报告期内,我国电动工具行业面临严峻的国际贸易环境,特别是美国市场关税政策调整对行业出口造成显著影响。
根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行业调研数据,受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影响,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电动工具对美出口额同比下降22.40%,企业平均利润率较去年同期下降超过30%。
对美依存度较高的企业积极调整策略,开拓其他国际市场以分散贸易风险。
公司主营业务以出口为主,聚焦手持式电动工具整机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
2025年上半年,外销业务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贸易壁垒以及经济和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美国实施的对等关税政策直接导致公司对美销售收入的下滑。
面对多重压力,公司主动顺应全球市场格局演变及逆全球化趋势,将“市场多元化”与“产地多元化”作为核心战略,系统性推进全球化布局优化,以提升风险抵御能力与可持续发展韧性。
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聚焦新兴市场发展潜力,加速布局“一带一路”国家等新兴市场,通过市场多元化策略拓展增长空间。
在产地布局方面,为有效应对关税壁垒、贸易摩擦及供应链重构等带来的持续冲击,公司加速推进海外生产基地建设,重点打造开创(越南)生产基地作为东南亚制造的核心。
报告期内,开创(越南)顺利完成设备安装及调试、产品测试等并投产。
该基地投产后,将实现年产80万台电动工具的本地化生产能力,不仅可规避部分国家关税政策持续冲击,降低供应链成本,还将提升对东南亚及周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构建“中国+东南亚”双基地协同的产地多元化格局,增强全球供应链韧性。
在渠道创新方面,公司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依托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分析,拓展线上销售渠道。
报告期内,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28.68%,形成“线下传统渠道+线上电商渠道”双轮驱动的销售体系,进一步拓宽市场空间。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生产各类电动工具产品共计1,092,472台,较上年同期下降21.30%。
在锂电工具领域,公司产品结构优化成效显著,产销比率呈现持续提升态势。
报告期内,公司锂电产品产量达260,224台,实现销售收入5,313.98万元,占公司上半年总销售收入的18.30%。
锂电工具作为公司重点发展的产品线,其销售占比的提升进一步优化了公司产品结构,为公司整体业绩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主要产品介绍公司生产的电动工具系列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家庭装修、木材加工、金属加工、汽车维修、建筑道路等领域。
公司充分参与全球竞争,产品出口至北美、欧洲、亚洲以及南美、大洋洲等地区。
公司依靠自身竞争优势及成熟的生产工艺,长期为美国HarborFreightTools、德国博世(BOSCH)、美国史丹利百得(StanleyBlack&Decker)、法国安达屋(GroupeAdeo)等国外知名企业提供优质产品。
公司产品体系丰富,涵盖电圆锯、往复锯、多功能锯、角磨机、曲线锯、电钻、电扳手等多个品类及电池包、注塑箱等配件。
主要产品按供电电源不同,又分为交流和直流两大系列。
按照用途不同,公司主要产品可以分为切割工具、打磨工具、钻孔紧固工具和配件及其他工具等几大类,具体情况如下:主要产品图例及用途说明:(四)主要经营模式公司主要通过向国内外客户销售电动工具取得产品销售收入而实现盈利。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产品企划、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质量控制、产品销售体系,依据自身情况、市场规则和运作机制,独立进行生产经营。
目前公司业务包括ODM/OEM业务、自主品牌业务以及贸易业务等,以ODM/OEM类业务为主。
公司的经营模式主要包括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具体情况如下:1、采购模式(1)供应商管理公司严格管控采购流程,由供应中心负责供应商引进、考核、淘汰管理,公司与主要供应商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了稳定的采购渠道,在保证原材料质量的基础上,保障原材料的及时供应并实现了对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
(2)采购模式公司采购的生产用原材料主要包括硅钢、铝件、漆包线、塑料粒子、电缆线、轴承、开关、换向器等。
公司材料采购包括“按销售订单采购”和“备货采购”两类模式。
其中,ODM/OEM类业务主要实行“按销售订单采购”的采购模式;自主品牌类业务,则根据销售预测采用“备货采购”模式。
另外,针对硅钢、塑料粒子、漆包线等原材料,由于其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且较频繁,为控制采购成本,公司会根据生产经营实际情况预估采购量,结合期货市场价格走势和行业经验,在预判价格低点适当提前增加采购量。
2、生产模式公司产品以自主生产为主,部分产品采用“外协定制生产”模式。
(1)自产模式在自产模式下,核心零部件均由公司自主完成,少数辅助工序则采用委外加工模式。
公司目前建有电机车间、注塑车间、金工车间、装配车间,通过工业机器人、自动检测设施,结合物联网、条码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运用ERP等信息系统,搭建私有云,建设统一数据交互平台,确保生产高效、成本可控、交货及时。
为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快速反应能力,公司将部分辅助工序委托外部符合条件的生产企业完成。
涉及的工序主要包括硅钢片冲压、铝件表面喷涂等。
(2)“外协定制生产”模式为满足客户一站式采购需求,丰富公司产品系列、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提高公司竞争力,公司充分利用自身在渠道、产品企划、研发设计及品质控制上的竞争优势,将部分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委托其他OEM厂商进行生产。
外协厂商按照公司质量要求生产出样机,并交公司进行性能测试,测试通过后由公司向其下单采购。
这种模式下,一般由外协厂商自行采购生产所需原辅材料,自行组织生产,少数情况下由公司提供部分零部件。
3、销售模式公司产品主要销往海外,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对外销售,目前主要包括线上线下两大渠道,其中,线下渠道包括:(1)国外工具建材类超市:公司将产品销售给国外大型工具建材类商超,后者通过其自有门店向终端消费者销售,典型客户如美国HarborFreightTools;(2)品牌工具商:公司将产品销售给国外知名品牌工具商,后者通过其自有渠道进行销售,典型客户如德国博世(BOSCH)、美国史丹利百得(StanleyBlack&Decker)等;(3)进出口商:公司将产品销售给进出口贸易公司由其对外销售。
线上渠道是公司近年来新开发的销售渠道,主要在第三方B2C电商平台开设店铺,直接面向终端客户零售电动工具。
目前,公司ODM/OEM类业务通过线下渠道对外销售,自主品牌类业务则同时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对外销售。
公司线上销售目前合作的B2C电商平台为亚马逊等电商平台,其中与亚马逊合作采用B2C平台入仓模式,该模式是公司线上销售的主要模式。
4、贸易业务由于终端需求的多样化,下游客户向公司下达订单时,往往将不同类型的产品组合在一起,采取组合式订单的方式。
组合式订单有助于客户减少供应商数量,提高供应商管理效率。
为满足这些客户的一站式采购需求,针对公司不具备生产优势的产品或暂不生产的产品,除向外协厂商定制生产外,公司也向外部厂商直接采购如砂带机等整机给客户。
(五)公司的市场地位公司一直专注于电动工具整机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及贸易,产品主要销往北美、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质量在国际市场获得广泛认可。
目前,公司与美国HarborFreightTools、德国博世(BOSCH)、美国史丹利百得(StanleyBlack&Decker)、法国安达屋(GroupeAdeo)等国际知名工具建材类连锁超市和全球领先的电动工具生产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公司是目前国内领先的电动工具生产企业之一。
长期专注于切割、打磨电动工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通过实施质量控制、产品创新、渠道建设、品牌打造等战略,正逐步向具有较高品牌知名度的电动工具生产企业发展。
(六)主要业绩驱动因素1、美国关税政策造成对美收入明显下滑2025年4月2日美国对全球180多国实施“对等关税”,其中对中国商品加征34%关税,对越南商品加征46%关税;4月9日美国宣布暂缓对部分贸易伙伴征收高额“对等关税”的同时对中国商品征收104%关税,导致公司业务遭遇重大影响,美国客户直接暂停订单执行。
直到5月12日,中美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后,客户开始陆续恢复中国地区的订单执行并下单,但订单规模相对较小。
由于上述冲击导致公司报告期内面向美国市场的销售收入较预期及前期水平均呈现明显下滑,其中第一大客户销售收入同比下降65.89%。
鉴于对美市场系公司重要的海外业务板块,其收入贡献的减少直接削弱了本期整体业绩表现,构成了业绩短期波动的关键因素。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公司主动把握全球格局演变趋势,积极致力于构建“市场多元化”与“产地多元化”的战略布局,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并为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韧性。
报告期内,开创(越南)严格遵循战略规划,有序推进建设进程,重点聚焦设备安装及调试、产品性能测试、员工招聘及培训等关键环节,于2025年6月份才正式投产,暂未能有效分散美国关税政策对公司销售收入带来的影响。
2025年下半年,开创(越南)生产基地产能将逐步释放,进一步夯实公司应对国际贸易风险及贸易壁垒的能力,增强公司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与市场竞争力。
2、相关费用阶段性上行放大盈利波动2025年上半年,公司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呈现阶段性上涨对当期利润形成短期扰动,其中管理费用同比增长64.01%,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5.77%。
主要原因如下:第一,开创(越南)等新建项目导致相应费用增加。
公司为推动“通过新设新加坡公司在越南投资建设年产80万台手持式电动工具及零配件生产项目”等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在项目建设、员工招聘及培训等方面投入了更多资源,导致相关费用有所上升。
第二,股份支付费用增加。
随着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推进,本期较上年同期新增股份支付费用。
第三,为加速市场拓展,公司显著加大了对销售渠道的拓展、电商中台的优化等方面的投入,导致销售费用的增加。
上述举措引起相关费用的阶段性上升,对当期经营成果形成一定影响,但有助于夯实公司业务增长基础并为后续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支撑。
3、利息及汇兑收益缩减导致盈利变化受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影响,公司持有外币资产的汇兑收益同比下降69.99%。
与此同时,随着国内货币市场利率持续低位运行,公司现金管理及定期存款收益同比下滑42.13%。
利息及汇兑收益的缩减导致整体盈利空间短期内收窄。
发行人前身浙江开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后变更为“浙江开创电气有限公司”)设立于2015年12月28日,由自然人卢韬、吴宁以货币出资,注册资本6,000万元,其中,卢韬认缴3,06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51%;吴宁认缴2,94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49%。
2015年12月28日,开创电气取得金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
2016年4月7日,经浙江开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同意公司类型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名称变更为“浙江开创电气有限公司”,公司股东和股权结构不变。
同日,全体股东签署了《浙江开创电气有限公司章程》。
2016年4月15日,公司完成了工商变更手续。
2019年2月22日,开创有限召开股东会并作出决议,同意以2019年2月28日为审计、评估基准日将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并更名为“浙江开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同日,全体发起人签署《浙江开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之发起人协议》。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于2019年5月28日出具《审计报告》(信会师报字[2019]第ZF10598号),确认开创有限截至2019年2月28日的账面净资产值为139,355,473.51元。
天津中联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于2019年5月28日出具《浙江开创电气有限公司拟股份制改制涉及的净资产价值评估项目资产评估报告》(中联评报字[2019]D-0085号),确认开创有限截至2019年2月28日的净资产评估价值为18,612.87万元。
2019年6月10日,开创有限作出股东会决议,同意以截至2019年2月28日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值139,355,473.51元,按1:0.43055的比例折为6,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超出股本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立信会计师于2019年7月17日出具《验资报告》(信会师报字[2019]第ZF10624号)对上述情况予以确认。
2019年7月10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设立浙江开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议案》等议案,并选举产生了股份公司首届董事会成员和首届监事会非职工代表监事。
2019年7月18日,开创电气取得了金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
2018年12月,吴宁因金磐机电资金周转需要向罗相春借款,并将其持有的开创电气部分股份质押给罗相春;2019年、2020年公司经营业绩持续增长,罗相春、王莹、林浙南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与吴宁协商入股公司。
2020年9月18日,吴宁与罗相春,吴用与王莹、林浙南,吴静与林浙南分别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吴宁将其持有的开创电气270万股股权以11.67元/股转让给罗相春,吴用将其持有的开创电气90万股股权、35万股股权以11.67元/股分别转让给王莹、林浙南,吴静将其持有的开创电气25万股股权以11.67元/股转让给林浙南;上述股权转让事宜于2020年9月29日完成了股份转让款支付,吴宁收到款项后归还2018年12月向罗相春的借款本息后解除相关股权质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