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开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浙江开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开创电气
- 企业英文名: KEYSTONE ELECTRICAL (ZHEJIANG) CO.,LTD.
- 实际控制人: 吴宁
- 上市代码: 301448.SZ
- 注册资本: 10400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3-06-19
- 大股东: 吴宁
- 持股比例: 29.21%
- 董秘: 张垚嗣
- 董秘电话: 0579-89163684
- 所属行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姚丽强、洪诚琦
-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杭州)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龙乾南街1158号
- 概念板块: 通用设备 专精特新 创业板综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QFII重仓 微盘股 跨境电商 贬值受益 锂电池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浙江
- 成立日期: 2015-12-28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700MA28D81151
- 法定代表人: 吴宁
- 董事长: 吴宁
- 电话: 0579-89163684
- 传真: 0579-89168043
- 企业官网: www.keystone-electrical.com
- 企业邮箱: board@keystone-electrical.com
- 办公地址: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龙乾南街1158号
- 邮编: 321025
- 主营业务: 主要从事手持式电动工具整机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及贸易
- 经营范围: 电动工具及配件、五金工具、注塑类塑料制品的研发、生产(以上经营范围涉及重要工业产品生产的凭有效许可证件经营)和销售;家用电器、电动工具、风动工具和手动工具的批发、零售;自营和代理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浙江开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占地面积94,412平方米,主要从事手持式电动工具整机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贸易,是一家专业的电动工具制造商。公司依靠自身竞争优势及成熟的生产工艺,长期为美国Harbor Freight Tools、德国博世(BOSCH)、美国史丹利百得(StanleyBlack&Decker)、法国安达屋(Adeo)等国外知名企业提供优质产品。经过多年的OEM经验,开创不仅仅是一家工具制造商,也是一家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开创将继续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开创电气的企业使命是致力工具创新,助力社会进步。企业愿是让开创工具遍布世界每一个角落。我们的核心价值观:诚信、创新、卓越、共赢、专业。期望员工通过提出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公司目标的实现。员工必须灵活,有广泛的人脉,适应公司快速技术变化和持续改进的经验范围。
- 商业规划: (一)主营业务情况公司成立于2015年12月,主要从事手持式电动工具整机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及贸易,是一家专业的电动工具制造商。公司生产的电动工具系列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家庭装修、木材加工、金属加工、汽车维修、建筑道路等领域。公司充分参与全球竞争,产品出口至北美、欧洲、亚洲以及南美、大洋洲等地区。公司依靠自身竞争优势及成熟的生产工艺,长期为美国HarborFreightTools、德国博世(BOSCH)、美国史丹利百得(StanleyBlack&Decker)、法国安达屋(GroupeAdeo)等国外知名企业提供优质产品。(二)主要产品介绍公司产品体系丰富,涵盖电圆锯、往复锯、多功能锯、角磨机、曲线锯、电钻、电扳手等多个品类及电池包、注塑箱等配件。主要产品按供电电源不同,又分为交流和直流两大系列。按照用途不同,公司主要产品可以分为切割工具、打磨工具、钻孔紧固工具和配件及其他工具等几大类,具体情况如下:主要产品图例及用途说明:(三)主要经营模式公司主要通过向国内外客户销售电动工具取得产品销售收入而实现盈利。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产品企划、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质量控制、产品销售体系,依据自身情况、市场规则和运作机制,独立进行生产经营。目前公司业务包括ODM/OEM业务、自主品牌业务以及贸易业务等,以ODM/OEM类业务为主。公司的经营模式主要包括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具体情况如下:1、采购模式(1)供应商管理公司严格管控采购流程,由供应中心负责供应商引进、考核、淘汰管理,公司与主要供应商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了稳定的采购渠道,在保证原材料质量的基础上,保障原材料的及时供应并实现了对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2)采购模式公司采购的生产用原材料主要包括硅钢、铝件、漆包线、塑料粒子、电缆线、轴承、开关、换向器等。公司材料采购包括“按销售订单采购”和“备货采购”两类模式。其中,ODM/OEM类业务主要实行“按销售订单采购”的采购模式;自主品牌类业务,则根据销售预测采用“备货采购”模式。另外,针对硅钢、塑料粒子、漆包线等原材料,由于其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且较频繁,为控制采购成本,公司会根据生产经营实际情况预估采购量,结合期货市场价格走势和行业经验,在预判价格低点适当提前增加采购量。2、生产模式公司产品以自主生产为主,部分产品采用“外协定制生产”模式。(1)自产模式在自产模式下,核心零部件均由公司自主完成,少数辅助工序则采用委外加工模式。公司目前建有电机车间、注塑车间、金工车间、装配车间,通过工业机器人、自动检测设施,结合物联网、条码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运用ERP、MES、PLM、WMS等信息系统,搭建私有云,建设统一数据交互平台,确保生产高效、成本可控、交货及时。为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快速反应能力,公司将部分辅助工序委托外部符合条件的生产企业完成。涉及的工序主要包括硅钢片冲压、铝件表面喷涂等。(2)“外协定制生产”模式为满足客户一站式采购需求,丰富公司产品系列、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提高公司竞争力,公司充分利用自身在渠道、产品企划、研发设计及品质控制上的竞争优势,将部分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委托其他OEM厂商进行生产。外协厂商按照公司质量要求生产出样机,并交公司进行性能测试,测试通过后由公司向其下单采购。这种模式下,一般由外协厂商自行采购生产所需原辅材料,自行组织生产,少数情况下由公司提供部分零部件。3、销售模式公司产品主要销往海外,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对外销售,目前主要包括线上线下两大渠道,其中,线下渠道包括:(1)国外工具建材类超市:公司将产品销售给国外大型工具建材类商超,后者通过其自有门店向终端消费者销售,典型客户如美国HarborFreightTools;(2)品牌工具商:公司将产品销售给国外知名品牌工具商,后者通过其自有渠道进行销售,典型客户如德国博世(BOSCH)、美国史丹利百得(StanleyBlack&Decker)等;(3)进出口商:公司将产品销售给进出口贸易公司由其对外销售。线上渠道是公司近年来新开发的销售渠道,主要在第三方B2C电商平台开设店铺,直接面向终端客户零售电动工具。目前,公司ODM/OEM类业务通过线下渠道对外销售,自主品牌类业务则同时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对外销售。公司线上销售目前合作的B2C电商平台为亚马逊等电商平台,其中与亚马逊合作采用B2C平台入仓模式,该模式是公司线上销售的主要模式。4、贸易业务由于终端需求的多样化,下游客户向公司下达订单时,往往将不同类型的产品组合在一起,采取组合式订单的方式。组合式订单有助于客户减少供应商数量,提高供应商管理效率。为满足这些客户的一站式采购需求,针对公司不具备生产优势的产品或暂不生产的产品,除向外协厂商定制生产外,公司也向外部厂商直接采购如砂带机等整机给客户。(四)报告期内主要业绩驱动因素1、行业景气度上行,下游客户需求增加2024年,行业去库存周期结束,下游渠道继续补库存,同时降息周期带动北美房地产市场回暖,电动工具整体市场大幅回升,实现同比正向增长。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电动工具出口额达97.58亿美元,同比增幅21.00%,其中10-11月单月增速分别达44.60%和32.20%,呈现需求高景气度。2024年公司对美国客户HarborFreightTools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0.19%,对澳大利亚客户KINCROMEAUSTRALIAPTYLTD销售收入同比增加424.34%,对比利时客户Varo销售收入同比增加63.76%。2、电商板块持续发力公司于2018年开始布局电商业务。先后在金华、杭州、深圳成立跨境电商公司,通过亚马逊及其他电商平台推广及销售公司自主品牌电动工具及其他品类产品。2024年公司线上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8.64%。3、锂电工具收入攀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EVTank等数据,预计2023-2025年锂电电动工具+锂电OPE市场规模合计达141/168/197亿美元,同比增速为-1.1%/+18.8%/+17.4%。报告期内,公司锂电电动工具研发新品共50款进入试产阶段,17款具备量产条件,受到博世、HarborFreightTools等客户的认可,截至2024年底,公司共计有100余款锂电产品在生产,锂电电动工具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3.94%。4、利息及汇兑收益可观2024年,公司着力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有效控制财务风险,致力于提高盈利水平。报告期内,依据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授权,公司利用闲置募集资金及自有资金进行了现金管理,为公司带来了不错的财务收益。2024年公司通过存款、理财等方式获得的利息及投资收益为739.40万元,占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的10.50%。2024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下行,汇率贬值,有利于企业出口,同时增厚了企业利润,经统计全年因汇率因素产生的财务费用汇兑收益为602.55万元,占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的8.56%。1、概述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703.82万元,同比增长42.7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7,038.79万元,同比增长36.92%,总资产94,735.96万元,归母净资产70,405.16万元。2024年公司顺利通过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复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复审,并入选2024年第一批浙江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浙江省第二批企业数据管理国家标准(DCMM)贯标试点企业。(一)海外销售保持增长,改造提升电商板块,积极开拓国内市场2024年,公司海外销售持续增加,线下销售(OEM、ODM、自主品牌)保持快速增长,其中线下自主品牌销售同比增长50%左右,线上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8.64%。2024年公司对电商板块进行改革,引进电商中台人才,组建电商中台团队,负责对各电商子公司支持和监管,目前中台各职能人员已陆续到位,同时通过对各业务单元的梳理,集团对杭州电商子公司和金华电商子公司部分人员和业务进行调整,引进新的运营人才,同时为更好的在美国开展线上业务,2024年下半年公司在美国加州成立了美国子公司,并积极引进海外销售人才,争取未来跨境电商业务再上一个新台阶。2024年,公司为预防海外市场风险以及拓展新渠道、新市场,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浙江传旗贸易有限公司,专注于国内市场开发,引进了具有国内市场开发经验的人才,组建了销售团队,注册了自有品牌,投入部分研发资源,开发了一系列符合国内市场需求的产品(锂电工具),目前正在国内(部分地区)进行销售尝试。(二)加大科研人才引进,开展创新研究,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人才、技术基础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持续加大对科研人才的引进,将公司有限的资源优先用于技术开发上。2024年,技术中心研发人员近90名,在原有手持电动工具技术团队外,公司又新组建了锂电园林开发团队和优品开发团队,面向未来,打造新产品和新技术。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2,230.64万元,同比增长7.27%。2024年,公司共开发新产品132款,涉及21个品类,具备量产条件25款,试产58款。锂电池平台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容量更大,能满足各类锂电工具需要;震动类工具减震技术取得新突破,大幅提升了用户操作舒适度与工具耐用性,获得客户一致好评;GALAXPRO电圆锯入选2023年度“浙江制造精品”;重载往复锯平衡减震结构专利导航被列入浙江省专利导航项目拟立项名单。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不断强化知识产权的申请与维护,成果丰硕。2024年,共新申请专利43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海外专利2项。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软件著作权1项、境内外各类专利164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15项,外观设计专利41项。(三)开创(越南)项目稳步推进开创(越南)项目是公司2024年重点投资项目,也是公司首次走出国门进行的海外投资,克服了法规、人才、政策等困难,2024年底,主体厂房、围墙等建设已顺利完成。目前该项目主要生产设备已到位并安装调试完成,并完成了试生产,预计2025年5月份达到正式量产条件。截至2024年底,该项目已累计投入固定资产(含募集资金)7700多万元。量产初期,开创(越南)计划为美国HarborFreightTools客户进行抛光机生产。开创(越南)项目的顺利投产,将对确保公司海外业务持续性和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发挥重要作用。(四)深化管理改革,激发发展内生动力2024年公司继续向内挖潜,寻找管理中的不足,聘请外部机构和专家进行专业辅导,对存在的制度、流程、绩效、薪酬等问题,开展全面梳理和调整。经过充分的讨论,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经营目标和考核指标,公司公布了2024年—2026年三年发展目标,对核心骨干进行了首次股权激励。2024年,公司继续开展信息化改造,为提高供应链协作效率,上线了40家供应商云星空供应商协同系统;另外公司还积极向海关申请AEO认证,销售中心上线了关务系统。经过前期的字段对接、数据互通测试以及系统开发之后,关务系统成功实现了与金蝶云星空系统的集成。目前公司正按照AEO认证要求,完善公司相关内控制度,争取早日通过认证。(五)以监管政策为导向,筑牢发展根基“强监管、严处罚”是监管的主基调。2024年,公司继续坚持“规范管理、制度先行”的理念,持续做好公司治理制度和内控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及公司实际情况,对公司治理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完善,新增了《对外提供财务资助管理制度》《关联交易管理制度》《印章使用管理制度》《信息披露管理制度》《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等制度,并完成了《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等制度的修订工作。公司持续加强“三会一层”的规范运作,形成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加大公司内部审计监督力度,实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覆盖;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加强关联交易、对外投资、募集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管控力度,持续提升公司规范运作能力。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的相关要求,秉承对股东负责的态度,重视投资者合理投资回报,并结合公司发展实际,制定了持续科学的利润分配政策,公司先后于2024年5月21日、2024年10月16日完成了2023年度权益分派实施方案及2024年半年度权益分派实施方案。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