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专注于高端外科手术吻合器研发创新和生产销售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医用口罩生产;进出口代理;医疗器械互联网信息服务;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医护人员防护用品生产(Ⅱ类医疗器械)(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日用口罩(非医用)生产;日用口罩(非医用)销售;医护人员防护用品生产(Ⅰ类医疗器械);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国内贸易代理;软件开发;医院管理;医护人员防护用品批发;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销售;电池销售;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机械设备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智能机器人销售;工业机器人制造;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天臣国际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8月成立,是专注于高端外科手术吻合器研发创新和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通过近17年来不断自主研发创新,公司已拥有管型吻合器、腔镜吻合器、线型切割吻合器、荷包吻合器和线型缝合吻合器5大类产品,应用范围涵盖心胸外科、胃肠外科、肝胆脾胰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等手术领域。
公司坚持“自主创新,研发先行,专利布局”的方式,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研发创新成果丰硕,在境内外实施了相应的专利布局。
截至2019年底,公司拥有境内外专利380项,其中发明专利228项,覆盖中国、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有效突破了美国医疗器械巨头在该领域垄断多年的知识产权壁垒,成为国内高端外科手术吻合器出口的领先企业。
公司始终坚持高质量研发投入,包括人才引进、专利布局、研发实验设施完善等,不断提高创新研发能力,持续输出技术领先、顺应市场发展趋势的新产品。
公司严格按照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建立了完整、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涵盖了从产品研发到生产、销售及售后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也获得了欧盟、巴西和韩国等相关组织机构的认证。
公司将持续努力创造更具临床价值、更高品质的吻合器产品,致力于成为高端外科手术吻合器的创新和生产基地。
2025年上半年,面对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公司秉持长期主义发展理念,持续深化国内国外双轮发展策略,聚焦超微创、电动智能、集约式智能手术平台及执行末端等领域的核心技术研发创新,通过强化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提升业务拓展效能,并不断优化内部运营管理,有力支撑了公司业务的稳健增长与核心竞争力提升。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6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4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7.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4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1.48%。
报告期内公司开展的各项重点工作如下:(一)坚持创新驱动,完善产品线布局根据公司“以末端执行部件(endeffector)驱动的微创化能力+以MA平台承载的手术机器人智能化生态”的双引擎技术战略,研发团队聚焦超微创、电动智能、集约式智能手术平台及执行末端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创新,持续输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领先产品。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投入金额为1,889.63万元,同比增长21.34%,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2.10%;公司的研发投入使核心技术不断突破,报告期内,公司全球新增专利申请数量11件,新增授权53件,其中核心技术的发明专利新增授权数量44件。
公司与德国贝朗(B.Braun)达成的MicroCutter项目合作深入推进,已转移的118项微创外科相关专利,加速了术中关键时刻所需要的各类超微创产品的开发。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TSN电动吻合器”在海外2个国家取得产品注册证;“TSK电动吻合器”处于产品注册阶段;“第三代腔镜切割吻合器和钉仓组件”项目,已经完成多轮中试,产品稳定性大幅提升,将进入到注册阶段;基于微创执行端技术的积累,“OELC腔镜吻合器组件”项目,产品开发进展顺利,目前处于试制阶段,即将进入到模具开发过程;公司基于行业及技术发展趋势布局开发的微型化、轻量化的集约式智能手术平台及执行末端(MA)项目已突破诸多软硬件核心关键技术,进入第一代产品发布和产业化的快车道,为AI技术浪潮在外科领域赋能做好充分准备;基于对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的研判,公司持续优化研发资源配置,对战略研发项目进行动态评估和优先级调整。
(二)积极拓展市场,国内国外双轮驱动公司持续通过CRM和PRM的定制化结合,利用数据挖掘和AI技术进一步推动营销数字化转型;同步加强全球学术推广与产品准入工作,有力支撑国内外市场拓展。
国内市场方面,公司严格执行国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要求,保障中选产品稳定供应;认真评估市场竞争态势,积极响应国家和各地集采政策,在保证产品临床质量为第一要素的前提下,深度挖掘内部潜力,平衡公司健康发展指标,采用合理竞价的方式参与集采招投标,实现企业经营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
同时,公司积极推动国内准入事项,为布局全国统一大市场奠定基础。
国外市场方面,公司不断加大海外业务资源投入,深化与世界领先的专业医疗设备及器械公司德国贝朗医疗(B.Braun)的合作,重点推进空白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准入。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3个国家市场准入资质,新增海外产品注册证14张,海外市场覆盖国家和地区达64个,全球化布局进程持续加速。
(三)加强质量管控,生产流程智能化公司持续践行“安全、规范、敏捷、创新”的质量方针,并基于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国家《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持续完善、优化质量管理体系,改进和提高公司管理品质。
在生产线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持续改进供应链体系的质量管理和品控能力,打通上下游质量管理联动,拓展质量管理新模式,提升质量协同效率和供应链安全,降低组织运营成本。
深入开发制造执行系统(MES),优化灭菌管理的整个流程,增强生产计划与调度的灵活性;优化质量管理系统,增添更多的质量检测点和检测标准、完善从零件来料到市场产品反馈的信息追踪系统,达成全面的质量追溯;借助实时的数据监控,持续加强质量管控力度,提升生产效率与敏捷性。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持续提高生产制造的自动化和智能数字化。
公司生产车间内已实现网络全覆盖,结合智能传感设备、工业网关设备与控制系统,形成集成化、自动化产线。
主要生产设备全部接入工业以太网,并集成应用MES、ERP、PLM、CRM等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设备互联互通、生产环节的数字化衔接,以及各环节数据交互,不仅提升了生产设备的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还大幅减少了人工干预,实现了管理一体化、生产可视化,提升了车间的生产效率、产品良率、质量和管理水平等,并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公司持续进行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以及新设备引入,并充分开拓生产设备的数据互联互通,不断完善设备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对设备的寿命、维修、维护保养等实行高效管理。
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公司借助人工智能算法与深度学习的技术,不断尝试采用AI技术加强智能制造系统、提升生产效率,并配合机器视觉提升质检效率。
(四)优化内控机制,业务流程数字化基于发展需求以及未来战略,公司通过“业务流程数字化、管理信息化、产品智能化”三大路径,加速推动数字战略转型,着力打造数字化AI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在原有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公司持续更新系统架构,升级基础设施及服务,显著提升了系统响应速度及工作效率,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持续性和可靠性。
在业务流程数字化方面,公司完成制造执行系统(MES)的重要升级,显著提升系统操作速度与用户体验,实现单据打印功能优化;实施关键流程改造,重点优化灭菌管理及生产有效期管控流程;成功上线智能费控系统,实现费用报销全流程电子化与自动化处理。
在管理信息化方面,信息化办公平台完成全球化适配,解决海外用户访问痛点,提升跨时区协作效率;完成PLM系统稳定性升级及文件服务器扩容,增强数据存储安全性。
在生产智能化方面,以智慧车间改造项目为核心,通过设备联网、AI视觉检测等智能化技术应用,持续提升生产制造环节的自动化水平与智能化决策能力,为产品质量提升与生产效率优化奠定技术基础。
(五)持续培养和激励人才,提升组织效能公司始终秉承“创新、长期主义、开放包容、靠谱、成长”的文化价值观,锚定清晰的战略蓝图,坚信人才是第一资源,组织是实现公司战略的核心载体,而组织变革和效能提升是保障公司持续稳定成长、达成战略目标的关键支撑。
报告期内,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公司聚焦未来十年战略发展的需求,着力建立富于创新精神、自律精神、自由与责任的企业文化,为组织发展注入精神内核;在人才引进方面,公司持续拓展人才招聘渠道,推行“外部引进+内部发展”双轨用人模式,着重选拔并储备产品研发、生产运营、IT及数字化、营销及学术推广、综合管理等关键领域的核心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公司建立和优化人才盘点、管理培训、绩效考核、轮岗继任、职业发展等全方位的管理机制,为梯队建设提供有效的系统性支持,保证战略规划的顺利落地;在人才激励方面,公司以长效激励机制筑牢人才留存根基。
报告期内,公司发布了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并完成了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三批股份归属和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批股份归属,通过持续完善薪酬激励体系,有效实现股东、公司与员工利益的共赢,共同关注和推动公司健康长远的发展。
2003年4月16日,陈望宇、陈望东和蒋彬签署《出资协议书》,拟共同投资设立公司前身天臣有限,投资总额及注册资本均为500.00万元。
其中陈望宇以现金出资200.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40.00%;陈望东以现金出资150.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0.00%;蒋彬以现金出资150.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0.00%。
2003年8月14日,苏州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就天臣有限2003年8月第一期货币出资100.00万元出具了“苏立信会验(2003)第2128号”《验资报告》。
2003年8月18日,天臣有限经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登记注册并领取了注册号为“3205942104990”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05年3月28日,苏州明诚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就天臣有限2005年3月第二期货币出资400.00万元出具了“苏州明诚验字[2004]344号”《验资报告》。
2019年10月24日,天臣有限召开董事会,同意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名称变更为“天臣国际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10月24日,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天臣有限截至2019年8月31日的财务报表进行了审计并出具了“中天运[2019]审字第91076号”《审计报告》,截至2019年8月31日,天臣有限的母公司报表净资产为10,694.23万元,其中实收资本为4,366.79万元,资本公积为2,911.11万元,盈余公积为434.71万元,未分配利润为2,981.62万元。
2019年10月24日,北京中天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对天臣有限截至2019年8月31日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进行了评估并出具了“中天和[2019]评字第80030号”《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拟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涉及的其净资产价值项目资产评估报告》,截至2019年8月31日天臣有限的净资产评估值为13,073.31万元。
2019年10月24日,全体发起人签署了《天臣国际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
2019年11月8日,发行人召开创立大会,全体股东一致同意以经中天运审计的截至2019年8月31日的母公司净资产10,694.23万元为基数,按照1:0.5611的比例折合股本6,000万股,每股面值1.00元,总计股本人民币6,000万元,股本溢价人民币4,694.23万元计入资本公积。
中天运对本次整体变更注册资本的实收情况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中天运[2019]验字第90074号”《验资报告》。
2019年11月18日,发行人取得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股份公司《营业执照》。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黄斌 | 2025-07-02 | 10000 | 0 元 | 73000 | 核心技术人员 |
田国玉 | 2025-07-02 | 16806 | 0 元 | 149448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杨彩红 | 2025-07-02 | 14000 | 0 元 | 75731 | 董事 |
丁水澄 | 2025-07-02 | 10000 | 0 元 | 71500 | 核心技术人员 |
丁水澄 | 2025-06-30 | -35000 | 28.67 元 | 61500 | 核心技术人员 |
黄斌 | 2025-03-24 | 3000 | 18.43 元 | 63000 | 核心技术人员 |
丁水澄 | 2025-02-11 | -10000 | 19.1 元 | 96500 | 核心技术人员 |
沈捷尔 | 2025-01-27 | 16000 | 18.76 元 | 16000 | 监事 |
丁水澄 | 2025-01-13 | -2500 | 17.25 元 | 106500 | 核心技术人员 |
黄斌 | 2024-12-17 | 20000 | 18.68 元 | 60000 | 核心技术人员 |
黄斌 | 2024-11-01 | -29004 | 19.18 元 | 40000 | 核心技术人员 |
黄斌 | 2024-09-04 | 3000 | 15.08 元 | 69004 | 核心技术人员 |
田国玉 | 2024-07-04 | 604 | 12.05 元 | 132642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杨彩红 | 2024-07-04 | 3000 | 12.05 元 | 61731 | 董事 |
黄斌 | 2024-06-17 | 10000 | 12.25 元 | 66004 | 核心技术人员 |
田国玉 | 2024-06-17 | 16000 | 12.25 元 | 132038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杨彩红 | 2024-06-17 | 10000 | 12.25 元 | 58731 | 董事 |
张素梅 | 2024-06-17 | 10000 | 12.25 元 | 135000 | 核心技术人员 |
丁水澄 | 2024-06-17 | 10000 | 12.25 元 | 109000 | 核心技术人员 |
黄斌 | 2024-06-14 | 32000 | 11.85 元 | 56004 | 核心技术人员 |
田国玉 | 2024-06-14 | 65014 | 11.85 元 | 116038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杨彩红 | 2024-06-14 | 18292 | 11.85 元 | 48731 | 董事 |
张素梅 | 2024-06-14 | 60000 | 11.85 元 | 125000 | 核心技术人员 |
丁水澄 | 2024-06-14 | 68000 | 11.85 元 | 99000 | 核心技术人员 |
黄斌 | 2024-02-08 | 4000 | 12.68 元 | 24004 | 核心技术人员 |
丁水澄 | 2024-02-05 | 2500 | 13.49 元 | 31000 | 核心技术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