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迪阿股份有限公司

迪阿股份 - 301177.SZ

迪阿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21-12-15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保荐机构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英文名
DR Corporation Limited
成立日期
2010-04-08
注册地
广东
所在行业
零售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迪阿股份
股票代码
301177.SZ
上市日期
2021-12-15
大股东
迪阿投资(珠海)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85.5 %
董秘
黄水荣
董秘电话
0755-86664586
所在行业
零售业
会计师事务所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彭金勇;钟正乔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中伦(深圳)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迪阿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4403005538802391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广东
成立日期
2010-04-08
法定代表人
张国涛
董事长
张国涛
企业电话
0755-86664586
企业传真
0755-86725390
邮编
518057
企业邮箱
IR@darryring.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华润置地大厦C座12层及13层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以“成为全球真爱文化引领者”为企业愿景,聚焦求婚、结婚、纪念日、婚嫁黄金等需求场景,持续为全球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珠宝产品和独特的真爱文化体验及服务。

经营范围:一般经营项目:珠宝、钻石、铂金、黄金、银、钻石镶嵌及其饰品的设计、批发、零售及维护;珠宝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企业品牌策划咨询;企业管理咨询;化妆品、香水、家居用品、花卉、皮革制品、服装服饰、鞋帽、针纺织品、箱包、钟表、文化用品、工艺品(象牙及其制品除外)、礼品的批发、零售及维护;文化活动策划;展览展示策划;求婚策划、婚礼策划、婚庆礼仪服务;婚纱礼服、婚庆用品的租赁、销售;舞台搭建;舞台设备租赁;化妆服务;汽车租赁;电子产品的销售、技术开发、技术转让;网上贸易(不含限制项目);信息咨询(旅游代理);国内贸易(不含专营、专卖、专控商品);经营进出口业务。(以上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项目除外,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家用电器销售;办公用品销售;体育用品及器材零售;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通信设备销售;厨具卫具及日用杂品批发;厨具卫具及日用杂品零售;文具用品零售;文具用品批发;眼镜销售(不含隐形眼镜);日用品销售;日用品批发;玩具销售;玩具及动漫衍生产品批发。五金产品批发;五金产品零售;金属制品销售;日用化学产品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经营项目:预包装食品的批发与零售(含冷藏冷冻食品);境内外旅游服务(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项目除外,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迪阿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1177)主要从事珠宝首饰的品牌运营、定制销售和研发设计,为婚恋人群定制高品质的求婚钻戒、结婚对戒等钻石珠宝产品,采取自营和定制销售的业务模式,致力于自有品牌的品牌建设、渠道拓展、产品研发和供应链整合。

目前公司业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城市,已发展为集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真爱文化生态企业。

公司以“帮更多人表达爱,让爱情幸福长久”为使命,坚持“一生·唯一·真爱”的爱情观,以国际化的品牌运营为发展战略主线,完善的线上线下渠道网络为发展基础,强大的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为依托,聚集国内及国际优质的供应商、研发设计团队、检测机构等合作伙伴,建立领先的珠宝定制模式,充分塑造自身的竞争优势。

未来,公司将牢牢把握住产业机会,以真爱文化为发展基石,持续提升产品的研发力、服务的创新力,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份额,力求在全国乃至全球传播真爱文化,为全球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婚戒及珠宝首饰产品和独特的真爱文化体验及服务,满足其对真爱生活方式的恒久需求,并最终发展成为品牌价值高、声誉好的世界一流的品牌珠宝公司。

商业规划

(一)公司所处行业发展状况今年以来,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际经贸秩序面临挑战,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有所上升。

中国政府实施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力度提振消费,多措并举稳定就业,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6.05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39.03万亿元,增长5.5%),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5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总额为1,948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长来源于金条和金币投资需求。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指数同比下降0.1%。

尽管消费市场总体保持增长态势,但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有待进一步提升。

目前处于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发展模式深刻变革、消费理念快速演变的珠宝行业,也正在积极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

1、行业市场规模7,788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驱动行业稳健增长根据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发布的《2024中国珠宝行业发展报告》,中国珠宝行业2024年零售市场规模达7,788亿元,虽同比下降5.02%,但绝对值仍居历史第二高位。

其中,黄金产品市场规模约为5,688亿元,同比增长9.8%;钻石产品市场规模约为430亿元,同比下降28.33%。

作为可选属性较强的消费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以及居民消费意愿的提高都是行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5.4%;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309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2%,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5.3%。

民政部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结婚登记对数约353.9万对,较去年同期增加10.9万对。

根据上海钻石交易所2024年发布的《钻石投资潜力市场概览》,在过去三年中,全球钻石珠宝市场的规模持续处于820亿至840亿美元之间,美国(约占全球消费量的50%)、中国和印度仍然是全球最大的钻石珠宝消费市场。

目前,中国钻石珠宝渗透率仅为9%,远低于美国的60%。

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中国钻石珠宝的市场需求仍将保持增长态势,长期增长空间显著。

根据贝恩(Bain)公司的评估,到2030年,中国在全球奢侈品消费(钻石珠宝为核心品类)中的份额将从当前的22%-24%提升至35%-40%,增幅达1.5倍。

2、黄金珠宝行业内部结构性分化加剧,镶嵌品类需求仍处于调整周期高金价抑制黄金首饰消费,地缘冲突加剧与经济不确定性则推动避险保值需求升温,民间金条和金币投资需求大幅度增长。

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黄金以美元计价上涨26%,各种货币计价的回报率均达到两位数。

中国黄金协会统计表明,2025年上半年,我国黄金消费总量为505.205吨,同比下降3.54%,呈现结构性分化。

其中,黄金首饰消费量为199.826吨,同比下降26.00%;金条及金币消费量达264.242吨,同比增长23.69%;工业及其他用金量为41.137吨,同比增长2.59%。

受国内金价攀升与经济增速放缓影响,黄金首饰市场进一步分化:普通黄金饰品需求萎缩,而高附加值、强设计感的黄金首饰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市场份额稳步扩大。

行业携手发力,重塑天然钻石在婚庆、收藏等核心场景的价值地位。

Rapaport2025年7月月度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天然钻石价格同比平均下降约10%,小克拉钻石跌幅尤为显著;大克拉钻石因稀缺性与收藏价值,在高端市场表现稳健。

产业认证体系升级进一步强化价值区分,天然钻石与培育钻石定位分化,边界更加清晰。

2025年6月,美国宝石研究院(GIA)宣布自2025年末起,取消实验室培育钻石的4C分级标准,改用全新描述性评级体系;比利时高阶层钻石议会(HRD)自2026年起将停止为实验室培育钻石裸石签发分级证书,仅保留对含培育钻石的成品珠宝的鉴定服务,这些举措进一步完善了天然钻石的认证保障体系。

戴比尔斯集团(DeBeersGroup)于2025年5月关闭实验室培育钻石珠宝品牌Lightbox,进一步聚焦天然钻石业务。

上述举措推动市场认知分化,培育钻石加速渗透快消饰品领域,天然钻石则持续主导婚庆与收藏等核心场景。

3、行业周期性调整加速头部集中度提升趋势经济增速放缓驱动行业资源加速向头部品牌集聚,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

根据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中国珠宝市场发展报告(2019-2024)》,前八大珠宝零售品牌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40.71%,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行业内部的竞争格局变化,也揭示了未来珠宝市场的发展方向。

近几年,消费环境承压,可选消费增长乏力及钻石镶嵌需求疲软背景下,黄金避险需求显著增强,挤压钻石镶嵌品类空间。

周期性调整期间,市场对珠宝企业的品牌认知、创新研发、投资价值及跨区域服务能力要求持续提升;具备品牌情感内涵、传播优势及全渠道整合能力的企业,在资源获取中优势明显。

众多竞争力薄弱的中小珠宝企经营压力加剧,市场份额加速向头部企业集中。

4、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是行业长期发展的关键在“马太效应”逐渐凸显的珠宝行业,品牌塑造成为突出重围的关键所在,而产品构成品牌核心竞争力的根基,钻石终端消费市场中品牌力的作用则更加明显。

从消费群体结构看,“Z世代”作为核心消费力量,特征鲜明:注重个性化表达与体验式消费,兼具较强的消费能力和购买意愿。

麦肯锡发布的《2024年消费者洞察:他们的现状和未来》报告显示,2030年新兴市场75%的消费者年龄位于15岁至34岁区间。

其中,18岁至24岁群体对高端产品有着强烈的购买欲望,他们选择高价品牌和零售商的可能性是发达经济体年轻消费者的两倍。

从市场环境看,当前中国奢侈品市场正经历结构性转变。

贝恩《2024年中国奢侈品市场:逆水行舟,穿越周期》指出,经济不确定性及资产价格波动抑制消费者信心,内地市场从高速增长转入常态稳定阶段。

具体表现为:品类需求分化,消费者偏好向保值属性资产及体验型产品倾斜;消费逻辑由“社交驱动”转向“保值需求与多场景适用性驱动”。

基于此,珠宝品牌需调整发展策略:摒弃依赖规模扩张抢占增量市场的传统思路,转而聚焦消费者核心需求,通过提升品牌价值感、强化产品创新能力、优化定价策略及升级客户体验构建竞争力,此为可持续发展关键。

尽管宏观经济环境及人口结构变化给品牌带来一定挑战,中国庞大的奢侈品消费群体仍将是全球奢侈品消费的重要增长引擎,为珠宝行业提供坚实的需求支撑。

(二)公司主要业务及产品1、公司主要业务公司是全球化布局的专注于高端钻戒及珠宝的上市企业,主要从事珠宝首饰的品牌运营、定制销售和研发设计。

自创立以来,公司始终肩负着“帮更多人表达爱,让爱情幸福长久”的企业使命,聚焦“求婚、结婚、纪念日”等核心场景,为全球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珠宝产品和独特的真爱文化体验及服务,力争成为“全球真爱文化引领者”。

公司旗下高端珠宝品牌DR钻戒,通过全球化布局及线上线下相融合的DTC(DirecttoConsumer)零售网络,业务覆盖法国巴黎、中国香港及中国大陆近200个城市。

凭借差异化的品牌定位、专业的产品设计和独特的服务体验,DR钻戒已迅速崛起成为全球求婚钻戒市场的领先品牌,连续多年入选由世界品牌实验室颁发的“亚洲品牌500强”,并荣获JNAAwards“年度品牌”及香港HKCT“年度最佳国际求婚钻戒品牌”等国际权威奖项。

截至报告期末,DR钻戒在全球拥有338家自营真爱体验店,深受全球年轻消费者的认可与喜爱。

2、公司主要产品公司目前主要产品包括求婚钻戒、结婚对戒、纪念日礼物及婚嫁黄金。

未来,公司将服务于全球消费者“铭记珍贵时刻、传递美好生活”的情感需求,以独特的美学视角与精湛的工艺标准,精心打造每一件高品质珠宝作品。

(三)公司主要经营情况1、定制化全自营的销售模式公司采取全渠道整合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体验。

官网、小程序、天猫和京东旗舰店等渠道为消费者提供了随时浏览选购的线上平台,线下门店为消费者提供了实体店铺体验的渠道,充分发挥了线上平台便捷高效和线下渠道实体体验的优势。

公司出于品牌理念宣传、品牌形象塑造和统一管理运营等方面的考虑,对DR品牌采取全自营的模式,全部门店均由公司管理运营,线上和线下商品统一定价,并主要以定制销售方式为顾客提供专属产品。

定制模式下,消费者通过公司线上线下店铺下单并付订金或全款确认购买行为,之后由公司委托加工生产并在收取尾款后,安排快递直接配送至消费者手中,或配送至门店后由消费者到店提取。

为了更好地帮助消费者传递美好爱情,公司还为消费者提供了真爱协议、爱的确认书、门店协办求婚仪式等一系列增值服务,给消费者带来了更丰富的服务体验,进一步强化了品牌内涵和消费者的情感满足。

(1)报告期分业务模式的经营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606.7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97%。

主要得益于前期渠道优化及门店精细化运营的成效逐渐释放,报告期内单店收入达178.71万元,同比增长26.89%。

从业务模式分类来看,线上自营实现营业收入14,597.55万元,同比增长61.68%,营收占比从11.60%提升至18.57%;线下直营实现营业收入56,407.40万元,同比下降9.49%;线下联营实现营业收入6,241.55万元,同比下降0.38%;其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60.24万元,同比增长482.69%,主要系报告期内对原材料的处置增加,提高在库库存的使用效率。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为65.19%,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核心业务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线上自营、线下直营、线下联营毛利率分别提升2.34%、1.54%、0.33%,主要得益于产品销售结构优化带动毛利提升。

报告期分业务模式的经营情况注:上述数值保留两位小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在尾数上略有差异,非计算错误。

(2)报告期门店情况①门店变动情况公司根据市场动态优化渠道布局,结合商圈变迁、客群适配度及品牌定位调整销售网络。

报告期内,新开门店8家(直营店6家,联营店2家),关闭门店43家(直营店39家,联营店4家),净减少门店35家。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营门店数量为338家,且均为自营门店。

境内336家,分布于境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87个城市(含县级市),分城市线级来看,一二线城市期末门店186家,占比55.03%,三四线及以下城市期末门店150家,占比44.38%;境外门店保持2家直营店,分别位于法国巴黎和中国香港,占比0.59%。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有直营门店308家占比91.12%,联营门店30家占比8.88%,与期初占比基本一致。

报告期门店变动情况注:公司根据国家公布的最新城市线级调整了门店对应线级。

②新开门店情况为保障开店质量,公司稳步推进新店拓展。

报告期内,新开门店共8家(直营店6家、联营店2家),总经营面积470.49平方米,实现营收423.84万元,销售毛利290.59万元。

本期新开门店较上年同期新开门店累计经营天数同比增长80.81%,营业收入同比增幅达242.64%,得益于公司在新店选址、商品结构及运营策略上的持续优化。

新开门店情况注:上述数值保留两位小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在尾数上略有差异,非计算错误。

③关闭门店对报告期的影响报告期公司继续优化渠道,关闭门店共43家(直营店39家,联营店4家),以提升运营效率与盈利能力。

关闭门店在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080.34万元,该部分门店在上年同期实现营业收入4,751.02万元,同比减少1,670.69万元,其中关闭的直营门店本期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1,439.90万元,主要集中于华东(-433.48万元)、华中(-230.20万元)及东北(-192.35万元);联营门店关闭影响相对较小。

关闭门店对报告期营业收入的影响分析注1:关闭门店对报告期的影响=关闭门店报告期营业收入-关闭门店上年同期营业收入;注2:上述数值保留两位小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在尾数上略有差异,非计算错误。

④报告期坪效分析报告期内,公司直营门店单店营业收入176.4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81%,单店坪效2.09万元,同比增长38.65%;联营门店单店营业收入202.5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06%,单店坪效3.12万元,同比增长34.63%。

报告期内门店单店营收及坪效双升,主要系关闭低效门店减少内部分流、客流向优质门店集中;同时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单位面积产出效率,体现了“精简规模、提质增效”策略的成效。

单店收入及坪效情况注1:平均店数为报告期各月末门店数量平均值(∑月末店数/计算月份数)。

注2:上述数值保留两位小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在尾数上略有差异,非计算错误。

⑤营业收入排名前十的门店注: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门店费用,未包含总部分摊费用。

(3)报告期线上销售情况公司主要通过自建销售平台(公司官网)及第三方销售平台(天猫、京东等)开展线上销售业务。

报告期内,线上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597.55万元,同比增长61.68%,占总营收的18.57%,其中自建销售平台(公司官网)实现营收4,738.47万元,同比增长259.53%,主要得益于海外业务的积极拓展;第三方销售平台(天猫、京东等)实现营收9,859.08万元,同比增长27.86%,主要得益于运营优化及得物、抖音等新渠道的开拓。

根据公司购买规则,第三方销售平台购买顾客均需在公司自建销售平台即公司官网注册,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官网注册用户数量共计约1,448.27万户,报告期内新增注册用户约86.80万户,官网平均客单价约8,200元。

线上销售情况注1:自建销售平台为公司官网(含海外)、积分商城,第三方销售平台包括天猫官方旗舰店、京东官方旗舰店等;注2:销售订单额为报告期订单含税金额,且已剔除退货订单。

2、委外生产模式得益于丰富的产业链资源和产业化分工深化,公司采取轻资产经营策略,所有产成品采用委外加工的生产模式。

一方面,公司充分利用外部生产力量,有助于提升经营效率,另一方面,公司专注于品牌建设、渠道拓展、产品研发和供应链整合,有助于创造较好的经营效益。

公司结合供应商产能、产品合格率、交付逾期率等评价指标动态调整供应商派单比例,以保证商品的产品质量及交付期限。

公司一直非常重视产品质量,不断完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对原材料采购、委外生产、产品流转等环节的把控均设置专业的质量检测人员或者配套相关的专业设备,且所有发往终端销售的产品均经过国家级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并配备相关的专业证书。

3、采购模式为保证原材料采购的规范性及原材料质量,公司原材料采购由供应链部统一负责。

公司根据业务需求、库存情况,并结合短期内市场价格趋势,制定和实施采购计划。

公司采购的原材料主要为钻石和黄金,其中黄金采购分为银行租赁和自行采购两种模式,黄金租赁业务系在约定的期限内,公司向银行租赁实物黄金,到期后归还同等数量、同等品种的实物黄金并按协议约定向银行支付黄金租赁费用。

(1)报告期主要采购情况①主要原材料采购金额情况报告期内,公司采购总额达33,744.28万元,同比增长61.10%,各品类呈结构性增长,主要因销量单量增加带动采购额上升。

其中,铂金采购金额5,115.85万元,同比增长401.53%;钻石采购金额11,939.84万元,同比增长39.44%;委托加工金额4,911.02万元,同比增长59.32%;黄金采购金额11,777.58万元,同比增长42.23%,主要受黄金单价上涨影响。

②主要原材料采购途径及采购数量情况报告期内,公司采购的钻石主要分为境外采购和境内采购两种方式,均由供应链部门负责检验入库。

对于境外采购的钻石,主要由香港DRGROUP向境外供应商采购,然后通过具有钻交所会员资格的上海玳瑞完成报关,公司亦直接向具有钻交所会员资格的境内钻石供应商或其关联方采购成品钻石。

报告期内,主要原材料采购数量随业务需求呈现差异化增长,采购途径保持稳定。

钻石通过境内外双渠道采购,境内占比70.75%、境外占比29.25%,与上年基本持平,采购总量26,729.28克拉,同比增长79.45%;黄金采购总量189,000克,同比增长3.28%,黄金采购模式由上年以租赁为主(租赁占比89.07%)调整为全自主采购,旨在优化采购成本;铂金采购量达232,051.90克,同比增长361.52%。

委外加工采购量达141,918件,同比增长19.30%。

报告期主要采购金额情况注1:表中采购金额均为不含税价格。

注2:表中钻石采购含(天然)成品钻石和毛坯钻石。

注3:上述数值保留两位小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在尾数上略有差异,非计算错误。

报告期主要原材料采购途径及采购数量情况注:表中钻石采购含(天然)成品钻石和毛坯钻石。

报告期委外加工采购数量情况注:上述采购数量不含产品配件(如耳迫、链尾牌等)。

(2)报告期存货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存货由原材料、半成品、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发出商品和周转材料构成,且主要为原材料和库存商品。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存货余额55,053.6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99%,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303.92万元,存货账面净值54,749.70万元。

其中,原材料期末余额8,031.58万元,同比减少2.82%,占比14.59%;半成品期末余额1,773.21万元,同比增长7.21%,占比3.22%;库存商品期末余额42,802.08万元,同比增长23.06%,占比提升至77.75%;委托加工物资期末余额1,828.15万元,同比增长22.37%,占比3.32%;发出商品期末余额51.05万元,同比增长44.49%,主要系已发出暂未签收的存货增加;周转材料期末余额567.55万元,同比增长31.21%,占比1.03%,主要因运营所需周边耗材储备量提升。

报告期末存货构成情况注:上述数值保留两位小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在尾数上略有差异,非计算错误。

(3)报告期主要供应商情况公司前5名供应商资料注:上述数值保留两位小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在尾数上略有差异,非计算错误。

概述(一)报告期经营业绩概况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展现出良好的经营发展态势。

净利润达7,600.12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30.42万元。

其中,净利润同比增加4,318.69万元,同比增长131.61%,其增长主要系公司经常性损益同比增加4,680.10万元。

具体来看,推动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因素为:公司持续推进品牌与渠道优化战略,通过提升单店运营效能,实现资源高效配置。

本报告期末,公司在营门店338家,较上年同期净优化113家,显著降低了销售费用(租金、装修及人力成本合计同比减少8,522.95万元),运营效率持续提升。

(二)报告期经营管理概况迪阿股份始终秉持“成为全球真爱文化引领者”的企业愿景,致力于以高品质珠宝为载体,打造全球消费者“铭记珍贵时刻、传递美好生活”的首选品牌集团。

公司以“帮更多人表达爱,让爱情幸福长久”为使命,坚守“用一生爱一人”的品牌初心,通过“品牌力+渠道力+产品力”三力协同,稳步推进“多品牌、全渠道、全球化”战略。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凭借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和战略定力,实现品牌影响力、产品竞争力与运营效能的全面提升。

1、品牌传播:以真爱文化为内核,构建全球情感连接上半年,聚焦“婚恋场景的真爱符号”,通过文化具象化、体验场景化、用户共创化,将真爱理念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特的品牌护城河。

(1)全球爱情地标计划,打造沉浸式情感体验场景2025年1月公司正式启动“全球爱情地标计划”,打造兼具文化辨识度与全球共鸣力的情感地标。

首站落地长白山,将中国传统“长相守”文化与DR“一生爱一人”理念融合,构建起集“冰心岛——巨型冰雕心形岛屿”“1314真爱之路”“一生之锁”于一体的浪漫空间。

其中,穿越9.9万株百年美人松的“1314真爱之路”以“敲幸福铃-走真爱路-挂一生锁”的仪式化体验,让“用一生爱一人”的品牌理念具象化。

该地标迅速成为千万网友心中的真爱打卡地,不仅开创了“珠宝+文旅”的场景融合新模式,更成为传递永恒爱意的全球情感载体。

(2)真实用户典范故事,引发全球情感共鸣公司深度挖掘真实用户故事,凝聚更广泛的价值共识。

2025年“520”期间,DR用户的真实故事在社交平台形成裂变式传播,显著提升了品牌曝光度与用户对品牌理念的情感认同,对增强用户黏性产生积极影响。

其中,吴尊先生为相伴29年的配偶定制DR钻戒的浪漫行为,既体现了长期陪伴的情感坚守,又与公司“用一生爱一人”的品牌理念高度契合。

同期,经超先生为结婚11周年的配偶筹备补办求婚仪式并赠送DR钻戒的真挚故事中,其与配偶在共处中相互扶持、共享喜悦的情感历程,不仅展现了真情历久弥坚的特质,也成为公司品牌理念的生动注脚。

上述用户分享的真实故事与品牌理念的深度呼应,既通过具象场景强化了“用一生爱一人”的核心主张,又丰富了品牌与目标用户的情感连接维度。

(3)积极践行真爱主题公益活动,深度传递人文关怀针对快节奏生活中情感表达的缺失,公司于5月发起“DR天降黄金雨”公益活动。

活动通过印有暖心话语的黄金产品,唤醒大众对身边爱人的珍视。

此次活动覆盖全国多座城市,累计触达超500万人次,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推动“真爱”理念更自然地融入日常生活场景。

(4)真爱服务创新升级,构建婚恋情绪价值生态链公司发起的“520求婚大作战”UGC活动,吸引超万名用户分享求婚故事,其中演唱会求婚、雪山求婚等内容形成多个百万级互动爆款。

用户自发创作的内容持续丰富品牌叙事体系,推动“用一生爱一人”的理念从价值主张升华为全民参与的浪漫实践。

同时,公司整合婚庆策划资源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创新推出求婚策划、订婚仪式定制等圈层专属服务,业务范围从“提供珠宝产品”延伸至“陪伴爱情重要时刻”,实现了用户情感体验提升与品牌价值传递的双向赋能。

2、产品创新:以创新设计和专利技术研发核心产品,夯实差异化竞争优势2025年上半年,公司产品中心围绕品牌升级与市场拓展的战略主线,以“品牌标识打造”为核心开展研发创新,通过持续深化品牌基因、系统构建品牌资产、创新迭代技术工艺,强化产品与品牌核心价值的深度绑定,为夯实品牌差异化竞争优势提供产品端支撑。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研发获得4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国内实用新型专利及3项德国实用新型专利;研发新品180款,成功推出51款。

此外,DRETERNALRING系列、龙鳞凤羽与爱之约套链荣获2025年年度IDA(InternationalDesignAwards,美国国际设计大奖赛)荣誉奖。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持有229项外观专利、27项实用新型专利。

钻戒类核心品牌标识系列——DRHEART套戒于6月26日全新上线,该系列产品具备实用性强、市场竞争力突出、品牌辨识度高、交互性佳的特点,可满足多场景、多需求的消费诉求,构成公司的核心产品系列。

公司此次推出的9款HEART套戒在概念上实现全面升级,通过创新设计颠覆传统形态,成功解锁全新叠戴方式。

该系列采用全自主研发的自由镶嵌工艺,不仅支持戒指自由旋转、实现“一戒双用”,以自由姿态呼应“致敬每一位自由去爱的女性”的设计理念,更能为消费者带来更优佩戴体验。

对戒类产品中,公司聚焦打造具有独特品牌标识的核心系列,其代表产品YOU&ME黑白钻对戒于5月26日全新上市,包含25款单品。

此系列开创性采用“DR专利镶嵌工艺”,通过隐悬镶嵌技术实现宝石与镶嵌基底的无缝压合,形成差异化的“裸空悬浮”视觉效果。

为进一步强化黑钻产品的品质竞争力与行业辨识度,公司联合全球权威鉴定机构IGI(InternationalGemologicalInstitute,国际宝石学院),共同开创黑钻分级鉴定的行业先河,推出业内首张黑钻属性与颜色分级鉴定证书。

该证书针对天然FANCYBLACK级黑钻建立专业甄选体系,为黑钻产品的品质界定提供了权威标准,也为珠宝行业黑钻品质分级树立了参考标杆。

3、渠道升级:聚焦高质量发展,实现效能与体验双提升基于公司已构建的“红金店+黑金店”双轨模型,形成“全球地标+核心商圈+潜力城市”的立体网络。

上半年,公司以“优化布局、聚焦高价值场景”为核心,通过渠道结构调整、空间形象焕新与运营模型迭代,推动终端效能持续提升,为品牌高端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1)渠道布局优化,向高势能场景集中深耕核心城市,重点布局一二线城市头部商场,进驻SKP、IFS、万象城等高端商业体。

同时,精耕区域市场,基于人口结构、消费潜力等指标,对三线以下城市进行科学筛选,集中资源培育优质市场,确保渠道布局与消费需求精准匹配。

(2)空间形象焕新升级:线下空间从交易场所升级为文化体验空间2025年上半年,公司完成76家红金主题门店的焕新升级,覆盖多数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有效提升线下终端品牌辨识度与消费者服务体验。

本次焕新升级以“融合真爱文化与高端零售美学”为核心方向,通过优化门店场景功能布局、迭代服务流程标准,实现品牌形象塑造、产品服务供给、消费者互动体验及市场传播效能的协同提升;同时,将线下空间从传统交易场所逐步升级为品牌文化体验中心,更能适配当前“沉浸式情感体验+个性化购物场景”的消费需求变化,强化线下终端的文化承载与用户连接功能。

(3)运营模型迭代:驱动单店效能跃升公司基于前期原型店的成功运营经验,深度提炼并构建起涵盖“空间布局、商品规划、体验升级、传播推广”的全链条标准化运营模型,2025年3月至6月,公司积极推进该模型的规模化应用。

与此同时,公司持续夯实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为运营模型的规模化落地提供技术支撑:一方面,核心信息系统再次通过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测评,确保用户数据与业务数据安全;另一方面,通过自主研发的DR智能陪练系统、AI智能客服系统,赋能全国门店标准化服务能力提升,加速一线服务人才培养速度,进一步保障运营模型落地后的服务质量一致性,持续优化用户消费体验与满意度。

发展进程

戴瑞有限前身名称为“深圳市茵赛特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系张国涛和金冲共同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茵赛特咨询成立时注册资本为3万元,张国涛和金冲的出资比例分别为51%和49%。

2010年3月26日,深圳正声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深正声(内)验字[2010]第376号)验证,截至2010年3月25日,张国涛与金冲以货币资金足额缴付了其各自认缴的出资共计3万元,其中张国涛认缴出资1.53万元,实缴出资1.53万元;金冲认缴出资1.47万元,实缴出资1.47万元。

2010年4月8日,茵赛特咨询取得了深圳市监局颁发的注册号为440301104595090的《营业执照》,其经营范围为:市场营销策划。

迪阿股份系由戴瑞有限整体变更设立。

2019年6月19日,戴瑞有限股东会作出决议,决定以戴瑞有限原股东作为股份公司的发起人,以原股东持有的戴瑞有限截至2019年2月28日经审计的净资产作为出资投入股份公司,戴瑞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

根据安永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安永华明(2019)专字第61403707_H01号),截至2019年2月28日,戴瑞有限经审计的净资产为401,774,273.26元,按1:0.8960的比例折股,折成总股本36,000万股,其余净资产计入公司资本公积。

根据中联资产评估集团有限公司出具的《深圳市戴瑞珠宝有限公司拟改建为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资产评估报告》(中联评报字【2019】第1282号),戴瑞有限在评估基准日2019年2月28日的净资产评估值为63,373.32万元。

2019年6月19日,各发起人签署《发起人协议》。

2019年7月11日,安永会计师出具了《验资报告》(安永华明(2019)验字第61403707_H01号),经审验,截至2019年7月11日止,迪阿股份有限公司(筹)全体发起人已以其拥有的戴瑞有限截至2019年2月28日止经审计的净资产401,774,273.26元作价折股,缴纳注册资本合计360,000,000元,余额41,774,273.26元计入资本公积。

2019年7月31日,迪阿股份取得了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403005538802391)。

2011年9月5日,戴瑞有限股东会作出决议,同意公司的注册资本增加至100万元,新增的注册资本为97万元,其中股东张国涛认缴49.47万元,股东卢依雯认缴47.53万元。

根据中国建设银行询证函回函,张国涛和卢依雯于2011年9月6日以货币资金缴付了各自认缴的出资。

上述实收资本变更未取得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不符合当时生效且适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2005年修订)》之相关规定。

安永会计师已于2020年9月18日出具了安永华明(2020)验字第61403707_H01号《验资报告》,追溯验证截至2011年9月6日止,公司已收到张国涛、卢依雯以货币资金缴纳的新增注册资本(股本)合计人民币97万元,使得上述瑕疵得到了弥补,保荐人及发行人律师认为,上述法律瑕疵不构成本次发行上市的实质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