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固高科技
- 企业英文名: Googol Technology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高秉强,李泽湘,吴宏
- 上市代码: 301510.SZ
- 注册资本: 40001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3-08-15
- 大股东: 固高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2.83%
- 董秘: 李小虎
- 董秘电话: 0755-26737258
- 所属行业: 仪器仪表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政旦志远(深圳)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刘云婷、曾薪羽
- 律师事务所: 广东信达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南区深港产学研基地西座二楼W211室
- 概念板块: 仪器仪表 广东板块 创业板综 专精特新 深股通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新型工业化 机器人概念 注册制次新股 次新股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1999-10-29
-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300715231734R
- 法定代表人: 李泽湘
- 董事长: 李泽湘
- 电话: 0755-26737258
- 传真: 0755-26737236
- 企业官网: www.googoltech.com.cn
- 企业邮箱: ir@googoltech.com
- 办公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南区深港产学研基地西座二楼W211室
- 邮编: 518057
- 主营业务: 运动控制核心部件类、运动控制系统类和运动控制整机类等产品的销售、维修及技术服务,分为内销与外销
- 经营范围: 生产经营运动控制器及相关产品、电子加工及智能制造设备、计算机软件及自动化技术开发、节能环保技术开发、技术咨询与服务;教育教学检测和评价活动。业务培训(不含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需取得许可的培训)。(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由香港科技大学的李泽湘、高秉强、吴宏三位机器人、微电子和运动控制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和专家所创办,是亚太地区首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业从事运动控制及智能制造核心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高科技企业,是国内外全互联智能制造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
固高科技专注于运动控制、伺服驱动、多维感知、工业现场网络和工业软件五个方向的核心技术研究,通过深入的国内外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积极培育系统集成商等创新的商业模式,将固高科技的运控技术及产品广泛应用于微电子、机器人、数控机床、电子加工、检测、印刷、包装及生产自动化等工业控制领域。
作为国内技术领先的运动控制产品供应商,固高科技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产学研示范基地,“深港创新圈”装备制造核心技术平台,深圳市唯一的运动控制技术工程中心承担企业。
经过多年的产品和技术培育,固高结合行业需求、提取行业共性难点、整合研发优势及全球高校资源,为系统集成商和设备制造商提供了一系列开放式、可重组、全互联的高端装备控制开发平台,协助客户降低技术研发门槛,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快速实现高端装备的产业化。
迄今,固高科技为近60个行业、2000多家客户、200多家系统集成商累计完成运动控制系统部署超过60万套。
国内营销服务网络已遍及北京、上海、西安、武汉、深圳等各大城市,海外市场延伸至东南亚、中东以及欧美约三十个国家和地区,为客户提供快速、优质的服务。
-
商业规划:
(一)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用途公司业务包括运动控制核心部件、运动控制系统级解决方案、运动控制整机、人才培养与输出。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营收仍来自运动控制核心部件与运动控制系统,合计营收占比87%以上;运动控制整机本年相比上一年有所下降,本年营收占比不超10%。
(二)行业当前发展情况1、装备制造业规模巨大,仍然处于增长中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国家重大装备制造更是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的战略性产业。
高端装备也是发展半导体芯片、飞行器、车、船与高铁等新质生产力必须的生产工具,是新质生产力重要的构成节点。
高端装备是装备制造业的高端环节,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等突出特点。
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以高端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
2、高端装备领域发展空间造业技术发展迅速,主要体现在高速、高精度、高可靠等几个方面的技术需求。
近年来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发展迅速,主要体现在高速、高精度、高可靠等几个方面的技术需求。
以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为例,据中研产业研究院的数据分析,通过“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我国目前已有45种主机产品可以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是高档数控系统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仍然不足7%。
同样半导体高端装备目前仍大量进口,从公开数据看近4年进口相关设备都在250亿美元以上。
3、面向高端装备的核心部件、系统同样面对巨大的发展机遇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数控机床市场规模预计将达5,728亿元,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说明中国大陆地区已具备千亿以上规模的半导体/泛半导体装备市场容量。
以中高端数控机床、半导体设备为代表的高端装备核心部件与系统主要供应商是西门子、Fanuc、海德汉、三菱、Aerotech、ACS、ELMO、科尔摩根、欧姆龙、倍福等,国内企业在此领域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三)经营模式1、研发模式公司设立了中央研究院与产品研发中心两大部门,建立了以核心技术支撑产品开发的组织架构。
其中,中央研究院重点负责集团整体在核心技术方向上的战略规划和创新能力建设,并提炼市场需求端前瞻性的基础理论问题,进行方法论和技术实现路径方面的预研,完成前瞻课题的方法和技术实现验证。
产品研发中心重点负责将中央研究院经过验证的技术转化为具备市场价值的产品,同时对接营销中心和各个子公司事业部和产品线的市场需求端,快速迭代更加适应市场变化的核心部件产品,助推各个事业部和子公司的产品也快速进步。
两大部门协同合作,建立了以核心技术支撑产品开发的组织架构。
这种研发资源平台与业务产品中心交叉的矩阵式研发管理模式,对内能够驱动公司的技术创新,对外能够及时把握行业市场需求,有助于公司开发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并形成产品系列化,为客户提供完整解决方案。
2、采购模式公司采购主要包括原材料和外协加工服务采购。
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电子元器件(芯片、PCB、电容、电阻等)、结构件(钣金件、塑胶件)、包材辅料等。
公司会针对部分关键原材料进行一定的战略性备货。
外协加工服务采购主要指公司将PCBA加工等非核心的生产环节外包给专业的外协加工服务商。
3、生产模式公司产品生产主要包括半成品PCBA加工环节以及组装、软件烧制、老化、调试检测、包装等过程。
其中,PCBA等非核心工序委托技术成熟的外协加工商完成;公司自行完成半成品组装、软件烧制、老化、调试检测等剩余工序。
公司已建立了东莞松山湖智能制造基地,满足核心产品的集中生产和高效供应。
4、销售模式公司产品主要直接销售给下游装备制造厂商和具有增值服务能力的系统集成商。
直接销售为主的模式更有利于公司深入工业一线应用场景,把握客户核心需求,实时获得知识反馈,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
公司下游客户以具备一定规模实力、具有较强自主二次开发能力的装备制造商为主。
公司通常配备技术团队进行售前的需求发掘和产品方案制定,以及售后及时的服务支持和技术培训。
具有增值服务能力的系统集成商通常定位于某几类专业制造领域,通过采购上游核心部件产品,并进行二次技术开发等增值服务后销售给终端装备制造商。
系统集成商具备特色化的软件开发和硬件配套能力,服务于下游装备制造商,解决其个性化需求强、技术开发能力或资源精力有限的问题。
因下游装备制造商数量多、个性需求分散,公司在有限资源条件下,通过与具有专业服务能力的系统集成商合作,可形成更广泛的覆盖能力。
此外,公司针对部分核心部件类产品及教学培训装备,也采用经销商模式进行推广销售。
1、概述全年实现营收4.18亿元,同比增长3.36%,其中运动控制核心部件收入占比70.40%,同比增长17.16%。
全年实现营业利润5545.3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67%;实现利润总额为5537.7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62%;实现净利润为4890.8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6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023.7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19%。
利润减少原因主要是销售费用增加498.14万元、研发费用增加690.56万元、所得税费用增加326.96万元所致。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
-
1999年9月21日
固高有限经深圳市外商投资局核准设立,并领取了深圳市人民政府核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港澳侨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
1999年10月29日
固高有限完成设立的工商登记。
-
2021年6月15日
大华会计师出具《审计报告》(大华审字[2021]0015152号),经审计,固高有限母公司报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净资产为705,737,179.39元。
-
2021年6月23日
固高科技发起人召开了股份公司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同意固高有限以经审计的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净资产为基础,扣除经固高有限股东会于2021年5月17日审议通过的23,940,032.00元利润分配后,将剩余的净资产值681,797,147.39元全部投入股份公司,按照1:0.528016的比例折合为股份公司股本360,000,000股,其余部分人民币321,797,147.39元作为股本溢价计入股份公司的资本公积金。
-
2021年6月29日
公司完成了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工商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