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控智造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万控智造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万控智造
- 企业英文名: Wecom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林道益,木林森,木信德,木晓东
- 上市代码: 603070.SH
- 注册资本: 40100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2-03-10
- 大股东: 万控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57.98%
- 董秘: 郑键锋
- 董秘电话: 0577-57189098
- 所属行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方国华、王剑飞
- 律师事务所: 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浙江省乐清市北白象镇温州大桥工业园区万控智造大楼
- 概念板块: 电网设备 浙江板块 沪股通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浙江
- 成立日期: 2016-10-14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382MA28657U43
- 法定代表人: 木晓东
- 董事长: 木晓东
- 电话: 0577-57189098
- 传真: 0577-57189099
- 企业官网: www.wecome.com.cn
- 企业邮箱: wkdb@wecome.com.cn
- 办公地址: 浙江省乐清市北白象镇温州大桥工业园区万控智造大楼
- 邮编: 325603
- 主营业务: 主要从事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 经营范围: 智能电网电气设备、信息传感系统设备、智能化中压开关设备及关键零部件、电气机柜、高低压电气元件、通讯设备(不含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研发、制造、加工、安装、调试、销售、维修;软件开发、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研发、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企业管理。(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万控智造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知名的电气机柜行业领军企业,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企业(股票代码:603070)。公司总部位于浙江省乐清市温州大桥工业园区,旗下拥有“万控”“默飓”“辛柏”三大品牌,分别在浙江丽水、天津北辰、四川成都、江苏太仓、温州滨海等地建立了五大现代化制造基地。万控是电气机柜行业的技术标杆,拥有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设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万控-攀钢电气用钢联合实验室等科研组织,是全国电工电子设备结构综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万控及旗下企业作为主要起草者和参与者单位共承担了32项国家标准的制订,全面推动电气机柜行业产品升级换代,持续引领行业技术发展。万控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推行精益生产,导入智能制造,实施两化融合,打造数字工厂。公司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产权、信息安全、两化融合等管理体系认证,形成以“W”为核心的四化协同智造管理模式,开发实施PLM、MES、OMS、ERP、SRM等先进的信息系统,打造形成了高度融合、互联互通的企业信息化协同平台。万控坚持以人为本,倡导“以德立人、人尽其才”的人才观,建立完善的“选、育、用、留”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打造“真情真爱真关怀、同心同力同发展”的团队文化,践行万控人“六项核心素质”,沉淀形成了底蕴浑厚的企业文化。万控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多年来,先后为扶贫济困、助学助教、扶残助残、抗震救灾、疫情防控等慈善事业、光彩事业捐款捐物两千多万元。企业健康稳健的发展赢得了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赞誉,荣获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中国电器工业最具影响力品牌”“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浙江省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示范企业”“浙江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企业”“浙江省企业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等荣誉称号!
- 商业规划: 2024年度,国内经济在多重挑战下彰显出强劲韧性,但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仍待破解。以新能源、数字经济、高端制造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强势崛起;同时,地方债务化解、传统行业产能出清、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与内需动能不足形成多维压力交织,经济发展逻辑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转换。受宏观环境承压及房地产、基建等终端市场需求收缩传导效应影响,行业下游有效需求不足,市场竞争格局加速重构。在此背景下,公司立足实际,明确经营目标,果断调整内部业务和组织体系,逐步收缩、关停亏损业务经营并处置低效资产,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能效,内抓生产经营,外抓市场机会,全力以赴提升经营效益。(一)国内国际共同推进,着力开拓市场新格局国内市场围绕“大力发展电网业务和新能源自主品牌业务”的主基调,做稳做优主业,持续发力、攻难克艰。聚焦核心市场,开展深度整合,精准识别区域市场潜力,深化行业头部客户合作机制,做好既有客户延伸。面向电网市场积极布局产品技术和业务能力,电网业务实现重大突破,中标成绩喜人。基于智能化发展趋势,积极实施智能化产品布局,率先实行智能插件及表显集成解决方案的市场推广。以“坚定走向海外”的市场战略方向,紧扣国际市场前沿趋势,基于MXGN(半绝缘环网柜)模块化平台打造绿色能源产品矩阵,打开多个海外区域市场,成功突破中东电网市场及欧洲新能源市场,海外业务实现收入5,958.68万元,同比增长87.95%;同时积极推进与沙特本土企业筹划合资控股子公司事宜,为公司产品和品牌出海奠定新局面。通过国内市场稳健守成、稳中向前,海外市场逐步扩大布局,形成国内国际共同发力的双市场布局。(二)营销变革多管齐下,整合协同合力提效。基于目标管控、价格管理、组织变革等维度实施系统性营销变革。构建全流程目标管控体系,通过政策引导、过程管控、区域协同的三维驱动机制,强化目标分解穿透,实施精细化运营管理,促进业务节奏与经营目标的动态匹配。实施计划与动态价格双轨管理,推行分级定价授权机制,提升市场响应速度;优化产品成本核算体系,增强价格策略的市场适配性,保障市场获单能力的快速实现。实施营销系统双业态渠道整合,开展高低压电气机柜业务与气体绝缘开关设备业务在组织结构、人力资源、销售网络、客户资源、服务能力的大融合,构建集约化渠道运营体系,提升资源价值产出。(三)产品矩阵优化出新,端到端降本显成效。秉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研发理念,进一步对“平台品”进行系列化扩充,丰富产品矩阵。完善面向制造的研发体系,建立端对端的产品研发管理流程。在产品开发和研发工作建设方面成果较为显著,成功研发多项新品,覆盖了多元应用场景与技术需求;17.5kV和40.5kV环网柜顺利通过西高院全套型式试验,40.5kV开关柜被认定为省首台套装备,多项产品荣获省工业新产品,关键部件首次尝试采用新材料、新工艺,获评省级研发中心等。同时,以全价值链视角按产品线实施端到端降本改善,有效实现部分产线单台成本优化。(四)精益运营多措并举,夯实制造核心优势。以提升工厂协同效能和业务一致性为目标,系统化推进数字化应用落地、质量体系优化、智能制造升级和精益生产深化等重点工作。通过深度整合数字技术应用,规划建设工厂数字化运营中台,打造工程设计作业场景智能推荐引擎,实现各工厂业务计划的高效协同,建立工厂资源投入产出动态分析模型,为高效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全面推进质量体系优化升级,梳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健全产品技术标准、工艺标准、质量标准,构建全价值链质量管控体系。加大智能制造产线建设投入,以创新模式驱动生产组织方式变革,推动实现制造单元模块化、仓储立体化、物流自动化、追溯条码化,构建柔性制造新生态。深化成本管控措施落地,以产品全流程视角实施降本增效项目,推广低成本自动化改进方案,持续提升工厂整体运营效率。(五)瞄准采购价值转型,构建新型供应链体系。围绕“价值创造与风险管控”双轮驱动,以构建战略型供应链管理体系为核心目标,从传统采购执行者向生态价值整合者转型升级。基于采购体系重构、可持续生态构建、数字化赋能、组织进化等维度,开展结构性改革与创新实践。建立“需求洞察-价值分析-生态共建”三维一体的采购模型,深化核心供应商联合研发机制,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采购成本向价值创造转化。构建“全国-区域-本地”三级供应网络,实现战略物资双源双链保障。打造智慧供应链中枢,构建跨业务单元的资源动态优化配置机制,部署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建立可追溯的数字化合规体系。实施供应链能力提升工程,建立采购价值评价新体系,将成本节约、风险规避、创新贡献等各项因素纳入考核范畴。(六)着力构建合规基础,促进公司治理提升为贯彻资本市场公司治理要求,逐步提升公司规范运作水平,依据《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选聘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办法》等有关制度文件的要求,推进公司治理架构优化。在制度体系建设方面,重点围绕独立董事履职保障、现金分红政策、审计机构选聘程序等关键事项,完成对《公司章程》及配套制度的系统性修订和制定,进一步健全公司治理制度体系。在合规能力建设方面,分别面向公司董监高、中层管理人员及关键岗位人员开展分类别的培训项目,内容涵盖监管部门履职培训、最新法规政策解读、新“国九条”宣贯落实、内部控制实务培训等方面,提升公司各职能岗位人员的合规意识和专业素养,夯实公司治理的组织基础。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