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广东广康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康生化 - 300804.SZ

广东广康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23-06-27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保荐机构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英文名
Yingde Greatchem Chemicals Co., Ltd.
成立日期
2003-10-17
注册地
广东
所在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广康生化
股票代码
300804.SZ
上市日期
2023-06-27
大股东
蔡丹群
持股比例
34.89 %
董秘
陈海霞
董秘电话
020-38319242
所在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韦宗玉;曾玉连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君合(广州)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广东广康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441881755600266B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广东
成立日期
2003-10-17
法定代表人
蔡丹群
董事长
蔡丹群
企业电话
020-38319242,(020)38319242
企业传真
0763-2551846
邮编
510640
企业邮箱
ir@greatchem.com.cn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高普路97号A-B座6楼(601-603房)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农药原药、中间体、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营范围:生产、销售:农药化工原料、农药中间体(凭安全生产许可证经营)、农药(凭许可证经营)、生物农药(凭许可证经营),研究和开发新型农药产品,自营和代理各类农药化工产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广东广康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农药原药、中间体、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自2003年成立以来,公司经过十多年发展,建设了先进的产品研发、工程、生产、质量、成本精益管理体系,具备了安全、环保、健康管理的能力,是广东省内颇具规模的国家定点农用化学品生产企业。

是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理事单位、中国石油化工优秀民营企业、中国农药工业协会AA级信用企业、广东省创新型企业、广东省知识产权贯标认证企业。

公司是国内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三氯甲基硫类杀菌剂、联苯肼类杀螨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主要经营产品包括联苯肼酯、高效氯氰菊酯等杀虫剂;噻呋酰胺、克菌丹、灭菌丹、土菌灵、萎锈灵等杀菌剂;甜菜宁、甜菜安、乙氧呋草黄等除草剂。

具有良好的产品开发能力、规模生产能力、质量控制能力和安全环保健康等管理能力,具备化合物分子结构设计、构效关系研究、合成路线设计、合成工艺优化等综合研发能力。

经过多年潜心研发,公司已掌握了主要经营产品关键中间体的核心技术,并创新性地发明了克菌丹及灭菌丹的工业化清洁生产工艺等先进生产工艺,符合国家关于农药发展方向的引导;以自主研发的用于生产甲基硫类杀菌剂的关键中间体全氯甲硫醇技术为基础,采用微通道技术进行氯化反应,并利用分子筛膜回收有机溶剂,主要杂质成分得到定性、定量控制,实现了部分产品路线和部分工序工艺的创新,保证了公司生产的稳定和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现已建立了严格、规范的生产管理体系,通过了GB/T19001-2016/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GB/T45001-2020/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GB/T24001-2016/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公司现已发展为广东省内规模较大的农药生产企业之一。

经过长期市场积累,公司已形成三大系列下多品类的产品矩阵。

在国际市场上,公司已进入美国、欧盟、印度、巴西、以色列、日本等市场,主要合作合伙有UPL、ADAMA、Albaugh、SUMMITAGRO等国际知名客户以及诺普信、海利尔等国内知名企业。

商业规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化学农药制造(C2631)”。

公司是专业从事农药原药、中间体、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农药一般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的药剂。

根据作用对象的不同,还可以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1、全球农药行业发展状况及趋势农药在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随着全球人口持续增长、耕作方式逐步转变以及全球变暖导致病虫害频发,全球农药市场的发展基础愈发坚实。

2024年7月,联合国发布的《2024年世界人口展望》报告指出,到2024年中期,全球人口达到近82亿,预计在未来60年内还将增加20亿,到2080年代中期达到约103亿的峰值。

与此同时,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的《2024年统计年鉴》显示,2023年全球面临粮食不足的人口约7.13亿至7.57亿人,取中间值较2019年增加约1.52亿人。

在耕地资源受限的背景下,农药作为提升粮食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其刚性需求特征愈发凸显。

全球农作物生产的耕作方式正逐步趋于规模化、产业化。

以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为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促使大量农业人口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耕作方式也从分散农户的精耕细作向规模化、专业化种植方向发展。

与依靠经验劳作的分散农户相比,集中化的农业种植者对农业科技和农作物的关注度更高,这为农药产品的推广提供了有利条件。

气候变化对全球植保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2024年至2025年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不仅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更导致害虫地理分布范围扩大。

病虫害防治形势日益严峻,这为农药行业提供了持续的市场需求支撑。

近年来,虽然全球对农药依然具有刚性需求,但是全球农药行业仍受特殊宏观环境影响。

在2020-2022年间,大部分农化企业均采取高库存策略来应对利率高企、供应链调整等诸多不利因素。

在2023年,全球农药市场整体处于去库存阶段,导致农药需求量急剧下降,农药产品价格大幅下滑。

2024年,全球农药市场去库存临近尾声。

2025年上半年,渠道库存逐步回归合理水平,国际市场整体需求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主要农化跨国公司进入新一轮采购周期。

然而,中国、印度等主要农药制造国的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导致市场竞争白热化。

报告期内,部分经济体持续的高利率环境和农药产品价格的不确定性,抑制了经销渠道的购买力及采购意愿,渠道客户的采购策略普遍转向“小批量、多批次”模式,产品价格在轮次的报价中持续承压,行业整体呈现增量不增价的特征。

2、国内农药行业发展状况及趋势政策环境持续优化,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粮食产能提升和单产增长目标,为农药需求提供政策保障。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明确鼓励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农药新品种、新剂型、专用中间体、助剂的开发与生产,同时限制高毒、高残留以及对环境或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大的农药原药。

农业农村部推动的“一证一品”政策改革,将有效遏制套证、借证乱象,促使农药企业更加专注于产品创新和质量提升。

这些政策组合拳正在加速行业洗牌,证件资源不足、研发能力薄弱的中小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产业层面呈现深度调整特征。

2020-2022年农药行业的繁荣景象吸引了部分行业外企业跨界投资进入,导致国内农药产能快速扩张。

报告期内,我国农药原药登记活动展现出空前的活力,原药方面共计119个产品拟获批准,同比激增40%,市场即将迎来新一轮产能释放。

虽然部分品种如甲维盐原药、阿维菌素、烯草酮等因库存降低、成本增加等因素价格回升,部分特定品种(如特定杀虫剂)也因友道化学爆炸事件影响,价格上涨,但多数农药产品的市场价格仍在历史相对低位区间徘徊,行业整体盈利空间持续受到挤压。

中农立华发布的农药原药价格指数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农药原药市场虽然交投活跃,但价格仍在低位徘徊,显著低于2022年及2023年同期。

产能过剩继续压制行业盈利空间,不过经历前两年的持续下滑后,市场价格已进入一个相对平稳且稍有回升的阶段。

2020年以来中农立华原药价格指数变动情况注:数据来源为中农立华原药价格指数公开数据。

行业运行呈现结构性分化特点。

在需求端,农药行业受益于全球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安全刚性需求,以及渠道库存逐步回归合理水平,市场需求端显现积极信号,行业整体销量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6月,中国农药出口量达180.68万吨,占2024年出口量的56.89%。

然而,行业复苏呈现明显的不平衡性,不同企业、不同细分产品类别的表现差异显著,部分企业仍面临主要产品价格低迷、生产装置开工负荷不足等经营压力。

供给端结构性过剩问题突出,尤其在大宗原药领域,新建产能持续释放加剧市场竞争。

行业内产品同质化现象依然严重,价格竞争成为主要手段,凸显了创新能力和差异化优势的不足。

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

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新型化学农药及生物农药的研发、登记与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数字化技术在生产和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逐步深入。

绿色环保生产工艺的升级改造持续推进,尤其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存量产能升级和中西部地区新建产能的高标准建设中表现显著。

技术升级和绿色转型正日益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关键路径。

综上所述,2025年上半年,农药行业在经历前期深度调整后显现企稳迹象,全球刚性需求支撑下市场需求有所恢复。

然而,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激烈的同质化价格竞争仍是制约行业整体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

行业正处在深度调整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政策规范持续深化、技术创新持续迭代、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将是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具备规模优势、创新能力、合规运营能力和产业链整合能力的头部企业有望在竞争中赢得更大发展空间。

(二)公司主要业务情况及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公司是专业从事农药原药、中间体、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农药定点生产企业,是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拥有完整的农药研发、生产与销售产业链,具备农药中间体、原药和制剂一体化生产能力。

公司已形成三大系列下多品类的产品矩阵,主要经营产品包括联苯肼酯、甲氧虫酰肼等杀虫剂;噻呋酰胺、克菌丹、灭菌丹、土菌灵、萎锈灵等杀菌剂;甜菜宁、甜菜安、乙氧呋草黄等除草剂。

公司是国内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三氯甲基硫类杀菌剂、联苯肼类杀螨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公司在产品选择上一直实行“差异化、小众化”的竞争策略。

凭借长期且深入的市场调研、多年的研发积累和工艺技术升级,公司大量研究全球农药产品的市场表现、生产动态,不断开发潜力大、毛利高、竞争力强的品种进入市场,并通过产业化运作重点产品,以集群规模效应在细分领域上形成相对优势。

公司主营产品中的联苯肼酯、克菌丹、灭菌丹、噻呋酰胺、萎锈灵、土菌灵、乙氧呋草黄等产品在生产技术、产品质量、销售规模等维度均处于各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

在国际市场上,公司已进入美国、欧盟、印度、巴西、以色列、日本等市场,并与UPL、ADAMA、Albaugh、Corteva等国际知名客户以及诺普信、广东中迅、上海悦联、陕西美邦等国内知名企业形成了紧密合作关系。

公司具有良好的产品开发能力、规模生产能力、质量控制能力和安全环保健康等管理能力,具备化合物分子结构设计、构效关系研究、合成路线设计、合成工艺优化等综合研发能力。

经过多年潜心研发,公司已掌握了主要经营产品关键中间体的核心技术,并创新性地发明了克菌丹及灭菌丹的工业化清洁生产工艺等先进生产工艺,符合国家关于农药发展方向的引导。

凭借丰富的技术储备、前瞻的产品规划和持续的资金投入,公司持续进行各类农药产品的开发。

公司建立了严格、规范的生产管理体系和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通过了GB/T19001-2016/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GB/T45001-2020/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GB/T24001-2016/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GB/T29490-2023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认证。

公司是广东省内主要的农药原药生产企业,是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理事单位、中国石油化工优秀民营企业、中国农药工业协会AA级信用企业、广东省创新型企业、广东省知识产权贯标认证企业。

公司的研发机构为广东省省级技术中心和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公司检验机构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A级认定。

公司积极参与相关产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订或修订,承担政府科技计划项目,通过产学研合作,公司建设了广东省企业博士工作站和大学生教育实习基地。

(三)公司主要产品及其用途(四)公司经营模式公司结合所处行业特点、国家产业政策、行业竞争格局、上下游发展情况、自身产品特点及技术情况等因素,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了以下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公司主要采用“以产定购”的模式进行采购计划安排。

供应链中心内部通过合理分工,形成多个小组,分别对应原辅材料(化工原材料、包装材料)、非生产类物资、制剂加工、工程外包、工程物资及能源外包、行政后勤物资等不同类别的采购,相关所需物资均由供应链中心统一集中采购。

公司制定了《采购管理制度》《供应商管理办法》《招投标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供应商选择、采购成本及采购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和规范。

公司对采购流程实施信息化管理,以确保采购的高效率、及时性及可追溯。

公司建立了合格供应商名录,按照供应的物资类别将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

具体采购时,供应链中心根据采购要求在合格供应商名录中筛选最符合本次采购要求的供应商。

公司此后会对合格供应商进行定期评审,并结合质量、交货、售后服务等因素对供应商名录进行动态管理。

2、生产模式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针对国际、国内销售特点安排具体生产计划。

国际方面,首先由营销中心与下游客户针对其下一年度的产品需求计划进行沟通,并根据市场研判情况和需求反馈情况制定《国际市场年度销售计划》;国内方面,由于农药使用受到各地气候影响较大,营销中心根据多年的生产销售经验、未来市场预判等预估需求量,随行就市制定《国内市场年度销售计划》;上述两个计划最终合并为全公司的《年度销售计划》。

公司根据《年度销售计划》制定《年度生产计划》。

公司根据客户订单情况和公司排产现状,确定次月生产计划,编制《月度生产计划表》。

3、销售模式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采取“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

“直销”的客户主要为下游的国内外大中型农药生产厂商以及农药贸易企业。

其中,下游农药生产厂商将原药进行加工、复配、分装后销售给下级经销零售商或者终端用户,农药贸易企业主要将产品销售给国内外的农药生产厂商(主要为国外农药生产厂商)。

“经销”模式下的客户为公司授权的农药贸易公司或制剂经销商,其中,农药贸易公司先从公司购入产品,然后再销售给国内小型或特定的农药生产厂商;制剂经销商则先向公司进货,再直接销售给终端农户。

公司“直销”和“经销”模式下的产品定价机制均为根据市场情况随行就市。

公司的业务拓展渠道以国内外展会推广为主,主动拜访、老客户转介绍、传媒广告等方式为辅。

公司主要销售模式图如下:4、结算模式国内客户结算主要有:①款到发货;②货到付款;③信用结算;④预付一定比例款项后发货。

公司对于初次合作、合作较少或者单笔订单金额较小的客户,一般选择款到发货或货到付款;对于较为熟悉且合作稳定的客户,可以选择信用结算。

通常情况下,公司会依据客户评级分类给予3-6个月不等的信用期。

国外客户结算方面:公司与新客户通常会选择L/C(信用证)或预付一定款项后发货模式,以保证货款的安全。

针对建立业务时间较长且合作稳定的客户,公司对其进行资信评价后,按照评价结果选择D/A(承兑交单)、O/A(信用期付款)、D/P(付款交单)等模式结算,并依据客户评级分类给予3-6个月不等的信用期。

(五)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绩驱动因素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国内主要非专利农化公司公布的2025年上半年经营数据显示,大部分农药公司经营业绩情况有所好转。

国内外农药市场渠道库存已逐步回归合理水平,主要农化跨国公司进入新的一轮采购周期,带动农化行业行情及需求逐步恢复。

然而,由于前期产能盲目扩张,供给端仍显著过剩,产品价格仍在低位震荡,企业盈利继续承压。

2025年上半年,虽然全球农化市场行情及产品需求量逐步恢复,但产能过剩的局面仍未改善,市场竞争较激烈,大部分国内外农化公司采购农药时仍较谨慎,市场全面复苏尚需时间。

在此背景下,公司践行多年的“差异化、小众化”战略使得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依靠独到的市场战略、产品矩阵及创新研发,灵活地应对市场突发状况及巩固自身市场地位。

公司产品下游市场正处于恢复中,公司与主要客户的业务合作也在逐步恢复,产能利用率不断提升,部分产品品种的需求较为旺盛,为公司经营业绩提供了有效支撑。

报告期内,公司韶关基地的克菌丹产品产能在不断攀升,客户需求也同步提升;同时,英德基地的灭菌丹产品满负荷生产,为满足客户长期需求,公司正在进行扩产。

随着克菌丹、灭菌丹产能的提升,这两个品种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和影响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893.14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5.5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01.39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32.13%。

发展进程

发行人前身为于2003年10月17日成立的广农康盛有限,设立时注册资本为200.00万元,由利农康盛和自然人蔡绍欣分别以货币出资120.00万元及80.00万元共同设立。

2003年10月16日,英德市英洲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对前述出资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验资报告》(洲会验字[2003]62号),确认该等注册资本已经足额缴纳。

2003年10月17日,广农康盛有限领取了英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4418222000159) 广康生化系由广农康盛有限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4月29日,广农康盛有限召开股东会议,决定以整体变更的方式发起设立股份公司;同日,广农康盛有限全体股东签署了《广东广康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约定以广农康盛有限截至2016年3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158,789,337.54元为基础,以1:0.3149的比例折股,折股后公司股本为50,000,000股(每股1元),其余108,789,337.54元计入资本公积。

2021年3月5日,信永中和出具《验资复核报告》(XYZH/2021SZAA50005),确认各出资方应缴出资已实际缴足。

根据国众联资产评估土地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出具的《英德广农康盛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拟实施股份制改造所涉及英德广农康盛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资产评估报告》(国众联评报字[2016]第2-354号),确认截至评估基准日2016年3月31日,广农康盛有限在资产基础法下净资产的评估值为20,169.99万元。

2021年1月25日,国众联资产评估土地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出具了《广东广康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编制上市材料涉及广东广康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市场价值追溯性资产评估报告》(国众联评报字(2021)第2-0089号),根据该报告,广农康盛有限截至2016年3月31日的净资产评估价值为20,198.18万元。

2016年5月10日,广农康盛有限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并通过决议,选举股份有限公司的职工代表监事。

2016年5月16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与股份公司设立相关的各项议案,并选举产生了第一届董事会成员及第一届监事会非职工代表监事。

2016年6月8日,公司在清远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变更登记,并取得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41881755600266B) 2020年9月21日,经公司2020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同意公司新增股本325万元,新增股本由华拓至远叁号、华拓至盈贰号以及佳诚十四号认缴;2020年9月25日,各增资方与公司签署了相关增资协议。

本次增资价格为15.00元/股,其中华拓至远叁号以975万元认缴65万元股本,其余910万元计入资本公积;华拓至盈贰号以2,025万元认缴135万元股本,其余1,890万元计入资本公积;佳诚十四号以1,875万元认缴125万元股本,其余1,750万元计入公司资本公积。

截至2020年11月6日,本次增资款项均已完成足额实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