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武进中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常州武进中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中瑞股份
- 企业英文名: Changzhou Wujin Zhongru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杨学新
- 上市代码: 301587.SZ
- 注册资本: 14732.804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4-04-08
- 大股东: 杨学新
- 持股比例: 50.14%
- 董秘: 曹燕
- 董秘电话: 0519-88867701
- 所属行业: 金属制品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陈振伟、汤亚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武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镜湖路11号、11-1号
- 概念板块: 电池 江苏板块 创业板综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储能 注册制次新股 商业航天 无线耳机 新能源车 一带一路 特斯拉 智能穿戴 锂电池 节能环保 次新股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2001-05-31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4127289985473
- 法定代表人: 杨学新
- 董事长: 杨学新
- 电话: 0519-88867701
- 传真: 0519-86193758
- 企业官网: www.zrelectron.com
- 企业邮箱: ir@zrelectron.com
- 办公地址: 武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镜湖路11号、11-1号
- 邮编: 213100
- 主营业务: 圆柱锂电池精密安全结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热敏电阻、非标准电阻测试仪器、冲压件、锂电池结构件的研发、制造、销售;锂电池研发、销售;锂电池自动化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模具加工、制造、销售;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但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常州武进中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5月,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锂电池精密结构件系列产品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目前获得了ISO9001:2015、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PPTC产品通过美国UL安全试验认证,公司建立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锂电池超薄动力组合盖帽、薄型圆柱锂电池防爆组合盖帽等多项自主专利。公司坐落于江苏省南部,北携长江,南衔太湖,与上海、南京等距相望的常州市。公司距离常州机场35KM,距离上海虹桥机场145.4KM,距离南京机场99.1KM,交通便利。
- 商业规划: 1、主要业务基本情况公司系国内领先的圆柱锂电池精密安全结构件研发、制造及销售商,主要产品包括锂电池组合盖帽、大圆柱结构件等系列产品。公司凭借在圆柱锂电池领域不懈地努力和积累,具备突出的技术研发实力,已形成较大的生产和销售规模,并占据了领先市场地位。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围绕现有业务基础及技术优势,结合圆柱电池的发展趋势,根据下游客户的产品方案,稳定推进锂电池结构件产品研发和技术储备系列工作。公司锂电池组合盖帽系列产品,作为圆柱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起到电池密封、连接、防爆等作用,为锂电池的安全使用提供稳定保障。锂电池组合盖帽经冲压、注塑等工艺加工成型,配套下游所生产的锂电池,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动工具、消费电子、智能家居、储能等终端领域。在大圆柱结构件产品领域,随着大容量单体圆柱锂电池的兴起,公司前瞻性地对46系列圆柱锂电池结构件进行产品研发和技术储备,在快速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积极助力行业技术的发展。依托在该领域的先发优势,公司深度参与LG新能源、Tesla、AESC、蔚来汽车等国内外知名电池厂商、新能源车企大圆柱电池产品的开发过程,配套开展46系列等大圆柱结构件全套组合件的研发设计和产线建设。公司大圆柱结构件系列产品包括极柱、集流盘、钢壳、端盖、密封件等,型号覆盖4680、4695、46110、46120等市场主流需求型号,产品已陆续通过客户的B样、C样验证,部分产品进入D样验证,部分产品已实现批量供应。2、公司主要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公司主要实行“以产定采”的采购模式,对于使用频率较高或有最低采购量要求的物料,公司会保留一定的库存。公司建立了合格供应商选择和管理制度,主要关注供应商产品的供应品质、交货期及响应速度、配合度、价格和服务管理等因素,通过履行合格供应商评审程序后导入相应供应商。为确保供应商在产品质量、响应速度和产品报价等方面符合公司生产计划和工艺要求,公司同类原材料通常有多家已认证的合格供应商,在实际采购过程中根据生产订单计划及需求,与供应商签订合同,下达采购订单并实施采购。公司在业务发展过程中会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动态筛选和淘汰,同时引入新的优质供应商,以确保公司采购原材料的品质及成本优势。公司与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原材料供应稳定。对于铝带、塑料粒子、钢带等主要原材料,公司及供应商以大宗商品交易所价格为基础,确定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供应商根据公司的质量要求配合生产;其他采购项目主要根据市场公允价格,采用询价比价方式确定。(2)生产模式由于不同客户对产品的性能参数、指标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需求差异,公司根据客户实际需求,开展产品研发工作,主要实行“以销定产、合理备货”的生产模式。为保证产品性能指标的一致性,以及各安全结构件的匹配性、耐久性,公司产品研发生产由多部门统一协调完成。公司自主核心技术及工艺流程覆盖自模具设计至质量检测全流程。新品导入阶段,公司根据客户产品要求,定制化设计开发相应的工艺技术方案和模具,制作小批量样品供客户检验。产品量产阶段,公司根据已有产品的订单制定生产计划并安排生产;为了保证产品交付的及时性,公司对主要客户的产品需求进行预估并提前生产,以保证一定的合理库存。对于生产模具,公司主要采用自主设计、零件采购、自行组装相结合的方式;对于电镀、辐照等非核心生产工艺,公司通过外协加工方式辅助完成。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公司为各个部门设定了明确的工作职责并建立起了相互协作的运作机制,提升了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效率。(3)销售模式报告期内,公司采取直销模式进行产品销售。公司产品具有一定的定制化特点,单一型号产品需根据客户提出的具体技术要求单独实施研发。公司客户主要系行业领先的锂电池厂商,其供应链体系管理需履行严格的遴选及认证程序,供应商替换成本相对较高。基于公司产品研发特点及客户供应链管理要求,形成了以产品技术和品质为导向的销售模式。在客户的供应商导入阶段,公司与下游客户进行初步接洽并进行产品技术交流,客户根据具体产品需求,向公司提出结构件技术参数要求,公司单独实施产品研发设计及样品试生产,并向客户进行送样测试。经客户验证通过,并对公司的制造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重点考察与审核后,客户即将公司纳入其合格供应商管理体系。在客户的产品量产需求阶段,公司根据客户下达的产品订单组织安排生产,并履行后续产品质量检测、交付、售后服务等义务。客户对供应商的认证周期较长。首先,客户向公司提出产品的技术需求,公司技术部门由此设计、生产样品并向客户配送初期样品,客户进行产品的初步认证,考察公司的设计生产能力;然后,公司开始小批量试生产并送样,客户对此进行密封性测试、电池性能测试、充放电循环测试等;通过技术检测认证后,客户现场审查公司的模具设计能力、零部件加工能力、成品装配能力、成品检验能力和生产过程管控能力等,审核通过后,公司成为其合格供应商并开始批量供货。公司向部分下游锂电池客户供应的产品,还需要获得最终使用客户的认证。3、公司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地位公司掌握锂电池精密安全结构件的核心技术,在圆柱锂电池精密安全结构件系列产品领域具备结构件及模具开发设计、生产加工制造、产品组装与检验等全流程技术,在产品技术开发设计、生产工艺、检测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对产品进行整体创新设计,产品性能、一致性及稳定性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产品广泛应用于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电动工具以及数码3C类、智能家居产品,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较高的市场美誉度。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授权专利92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79项,在产品及模具研发、设计及制造方面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及工艺。公司凭借自身细分产品领域较强的竞争优势,已成为下游客户的首选合作方之一。4、主要经营业绩和驱动因素报告期内,公司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围绕主营业务产品开展技术研发和客户开拓,不断增强客户服务能力,巩固公司的行业竞争优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649.7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3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07.8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4.78%。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649.7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3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07.8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4.78%。报告期内,公司重要客户受下游市场需求减少因素的影响,阶段性减少对公司组合盖帽产品的采购数量,且在年内对原盖帽产品进行改款,减少了产品的零件,相应降低了产品单价,导致公司营业收入较去年有所下降。另外,2024年度新能源行业存在较大的降价压力并传导至整个产业链,作为产业链的上游,公司基于与主要客户长期合作的考虑,降低部分成熟型号的产品单价,导致公司盈利水平同比有所下降。2024年度,公司营业成本为46,110.35万元,较上年增长7.09%,主要系产品结构变化和人力成本上升所致。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自主研发的46系列大圆柱电池组合壳产品销量上升,实现批量供应,但由于原材料成本相对较高,导致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上升;另外,公司适当提高了一线生产人员的薪资,人工成本较上年有所增加。除此之外,公司国内其他主要客户的需求稳中有增,同时,公司46系列为主的大圆柱电池结构件相关业务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34.65%,具有良好的成长性。2024年度,公司主要日常经营工作如下:(一)深化客户合作,持续推进下游客户开发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与LG新能源、Tesla、能元科技、比克电池、力神电池、横店东磁、天能股份、AESC、Varta等重要客户的合作关系,深度挖掘现有客户的潜在需求,紧密参与下游客户前沿项目开发进程;同时,公司积极拓展优质新客户群体,不断优化客户结构,与多个国内外知名客户达成初步产品开发意向,部分产品实现批量交付。(二)聚焦主营业务,探索产品多元化应用场景公司聚焦主营业务,为客户产品结构升级和性能优化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并持续探索产品在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消费电子等多元新兴场景的应用。例如在低空经济领域,公司对部分21系列组合盖帽定向开发,持续升级改造,以满足终端产品对电池高安全、高功率稳定输出要求。同时,伴随圆柱电池工艺路线和产品结构的不断升级,公司将继续配合客户以及市场需求进行技术储备,巩固公司在精密安全结构件市场已建立的行业地位,通过不断丰富产品类型和提高产品性能,增强客户黏性,提高市场占有率及核心竞争力。(三)瞄准行业前沿,重点布局大圆柱结构件领域公司紧跟锂电池行业前沿发展趋势,重点布局大圆柱结构件领域,持续提升公司在大圆柱结构件细分领域的竞争能力,打造未来增长的新引擎。报告期内,公司稳步推进高效率量产线建设,探索自动化生产新路径,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提高产品一致性,目前相关产线正在试运行阶段;提升多型号、多尺寸产品的精密拉伸技术,实现4680、4695、46110、46120等多尺寸的精密拉伸;持续推动大圆柱系列新型锂电池精密金属结构件项目建设,为大圆柱结构件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四)持续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公司高度重视创新研发,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5,578.04万元,占营业收入达8.76%。研发团队在对既有产品技术升级的同时紧跟行业发展前沿动态,及时探索、跟进行业前沿产品。报告期内,公司多个研发项目取得进展,研发高精度铝壳防爆盖板,通过模拟产品使用环境,对产品进行高温存储、冷热循环、通流等进行可靠性试验,实现产品在高倍率放电场景的应用;在46#结构件领域,重点从安全性、可靠性、适用性和轻量化等多维度深化技术研发,降低产品重量,提高安全性、能量密度和使用寿命。部分研发项目进入样品送样阶段。(五)布局海外工厂,加快提升全球市场的服务能力为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更好适应全球化竞争格局,完善产品在全球市场的供应能力,公司围绕锂电池精密结构件核心业务设立境外合资控股子公司。报告期内,中瑞韩国完成了主要设备采购和初步产线建设,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稳步推进对当地客户和国际客户的开发工作,部分客户进入送样阶段。中瑞韩国是公司海外布局的第一站,公司将充分发挥中瑞韩国的支点作用,逐步提升多产品体系的海外产能供应能力,提高公司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以及国际知名度,打造圆柱锂电池精密结构件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全球供应商。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