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三友联众
  • 企业英文名: Sanyou Corporation Limited
  • 实际控制人: 宋朝阳
  • 上市代码: 300932.SZ
  • 注册资本: 22864.5713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1-01-22
  • 大股东: 宋朝阳
  • 持股比例: 26.27%
  • 董秘: 邝美艳
  • 董秘电话: 0769-82618888-8121
  • 所属行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章天赐、陈铭鸿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中伦(深圳)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东莞市塘厦镇莆心湖中心二路27号
  • 概念板块: 电网设备 广东板块 创业板综 融资融券 预盈预增 机构重仓 新能源车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2008-05-16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19006751774969
  • 法定代表人: 宋朝阳
  • 董事长: 宋朝阳
  • 电话: 0769-85911599,0769-82618888-8123,0769-82618888-8121
  • 传真: 0769-85914553
  • 企业官网: www.sanyourelay.com
  • 企业邮箱: ztb@sanyourelay.com
  • 办公地址: 东莞市塘厦镇莆心湖中心二路27号
  • 邮编: 523719
  • 主营业务: 继电器及互感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元器件批发;磁性材料生产;软磁复合材料销售;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销售;五金产品制造;五金产品批发;机械电气设备制造;机械电气设备销售;模具制造;模具销售;工业机器人制造;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工业机器人安装、维修;电气信号设备装置制造;物料搬运装备制造;家用电器销售;软件开发;软件销售;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物联网技术研发;物联网技术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非居住房地产租赁、机械设备租赁、物业管理。(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集继电器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于2021年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旗下拥有12家子公司,职工3000余名。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调研数据显示,公司连续七年入选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并在继电器领域的销售额连续七年排名第二。三友人秉承“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股东增创价值,为社会创造效益”的企业使命,致力于将三友联众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子元器件及相关产业的解决方案提供商。
  • 发展进程: 三友有限成立于2008年5月16日,由宋朝阳、傅天年和徐新强以货币方式共同出资设立,设立时注册资本3,000.00万元。根据三友有限成立时的公司章程,注册资本3,000.00万元由宋朝阳、傅天年和徐新强分别认缴1,650.00万元、750.00万元和600.00万元。注册资本分三期缴足。截至2009年4月29日,公司实收资本3,000.00万元,三友有限设立时股东认缴的注册资本已全部缴足。2008年5月16日,三友有限获得了东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注册号为441900000286197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7年6月28日,三友有限股东会作出决议,同意三友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2017年8月8日,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深圳分所出具了天健深审(2017)1008号《审计报告》,以2017年6月30日为审计基准日,三友有限经审计的净资产为25,603.72万元。2017年8月9日,国众联资产评估土地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出具了国众联评字(2017)第2-0740号《评估报告》,以2017年6月30日为基准日,三友有限经评估的净资产为37,319.64万元。2017年8月10日,三友有限股东会作出决议,同意三友有限以截至2017年6月30日经审计的净资产25,603.72万元为基础,按照1:0.2599的比例折合为股份公司股本6,653.48万股,其余部分计入资本公积。同日,全体股东签订《关于设立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之发起人协议》。2017年8月26日,发行人召开创立大会暨2017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并作出决议,同意三友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2017年8月28日,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天健验[2017]3-129号《验资报告》,对三友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实收情况进行了审验。2017年9月12日,公司在东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取得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419006751774969的《营业执照》。 2017年4月15日,三友有限召开股东会,会议决议增加公司注册资本,注册资本由6,000万元增资至6,653.4846万元,由4名新股东张亚杰、潘友金、罗吉祥和张媛媛增资653.4846万元,共以货币出资4,660万元。2017年6月26日,东莞市巨成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出具了巨成验字(2017)003号《验资报告》,对三友有限本次增资情况进行了审验。2019年5月28日,天健所出具了天健验字[2019]7-43《实收资本复核报告》,对三友有限本次增资情况进行了复核审验。2017年9月30日和2017年10月17日,公司分别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和2017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同意增加注册资本1,652.05万元,新增股份1,652.05万股,由3名新股东东莞昊与轩、东莞艾力美和杜长敏认购,共以货币出资11,780.75万元。2017年10月19日,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天健验[2017]3-131号《验资报告》,对公司本次增资情况进行了审验。2017年11月1日,公司经东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变更登记。2018年11月20日和2018年12月6日,公司分别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和2018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同意增加注册资本1,107.42万元,新增股份1,107.42万股,由4名新股东万向创投、深圳惠友、宁波京雅轩、南京凯腾以及5名老股东认购,共以货币出资10,000万元。2018年12月18日,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天健验[2018]7-58号《验资报告》,对公司本次增资情况进行了审验。2018年12月18日,公司经东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变更登记。
  • 商业规划: (一)公司主营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继电器及互感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营业务及主要产品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是国内专业的继电器产品生产制造商,历经多年发展,公司已形成集技术研发、模具开发制造、设备开发制造、生产制造、售后服务为一体的全流程服务体系。公司继电器产品涵盖通用功率继电器、磁保持继电器、汽车继电器、新能源继电器、光伏继电器、信号继电器六大类,以及电感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智能电表、工业控制、智能家居、汽车制造、新能源应用及光伏应用等领域。报告期内,公司专注于继电器的研发生产,继电器产品既包括标准化的通用功率继电器,也为特定客户定制化开发生产非标准产品,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以下七大类:公司互感器核心产品为微型电流电压互感器,主要品种为工业控制互感器、电能表用计量互感器、继电保护类互感器、电机保护类互感器、开合类互感器、零序和剩余电流互感器等。广泛应用于电力、机电保护、漏电保护、配变监控、电度表、智能仪表、家电、航天、新能源等领域。公司坚持以“为客户、投资者、社会创造价值,为员工提供越来越好的薪酬与福利”为企业使命,“以客户为中心,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为经营方针,走自主研发、产业纵向一体化的道路。(二)主要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公司采购业务流程包括采购计划的制定、采购实施和管控。供应链管理部根据销售订单,制定中央生产计划及采购预测计划,结合主要原材料库存量、采购周期、在途时间等因素设计安全存量。各事业部及子公司采购人员依据需求实施采购,并跟踪采购物料的交收,品质部对送抵物料进行检验,验收合格办理入库。公司的结构件及重大项目采用定价权与采购权分离的管理方法实现了集中统一管理。2、生产模式为应对客户采购订单数量较多、交期较短的特点,公司实行以市场为导向,质量优先的多种产销模式并存的生产管理模式:①对于通用功率继电器,由于产品一致化程度较高,主要采用全自动化生产设备进行生产,由于普遍存在客户要求交货周期较短、订单数量较多的特点,公司采用“按单生产-适当库存”的生产模式;②对于磁保持继电器、汽车继电器和新能源继电器等,由于这些产品的市场需求多样化,定制化生产的方式较为普遍,公司采用根据客户订单,多批量、多批次的方式组织生产。3、销售模式公司的销售大多数以直销模式进行,仅少量以非直销模式销售给最终用户。在坚持直销与非直销模式并存的前提下,采用事业部营销制:分为通用功率继电器营销中心、磁保持继电器营销中心、汽车及新能源继电器营销中心、互感器营销中心。既稳固了公司在通用功率继电器和磁保持继电器的市场地位,也为公司后期在汽车及新能源继电器市场的开发及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4、研发模式公司的研发工作覆盖新产品开发、已有产品的持续改进、继电器生产技术研究及生产设备开发。公司新产品的开发分为四个阶段,①立项阶段,由营销部发起,进行市场调研,编写新产品开发建议书;②技术方案阶段,由研发部组织进行新产品的3D方案设计并组织评审,技术方案须得到生产部门小组评审的通过;③开发试制阶段,根据技术方案,研发部进行2D图纸的设计及样品的制作,待新产品性能通过实验验证,与新产品相关的生产方案得到确认后,进入小批量试制;④标准化阶段,经与生产密切相关的各部门确认,制定新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制程。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三)主要业绩驱动因素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为2,168,197,862.1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3,320,550.3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48%。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原因为:1、市场需求扩张带动存量业务增长:下游行业需求持续提升,推动公司原有项目订单放量,营业收入实现同比显著增长;2、新项目孵化贡献增量:2023年重点布局的开发类项目于报告期内逐步转化为需求落地(2023年培育期→2024年放量期),形成新的业绩增长点;3、海外战略成效显现:通过前瞻性导入海外客户项目,加速全球化市场渗透,海外业务需求的扩容进一步增厚公司利润空间。1、概述2024年,面对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等多重外部挑战,公司全体员工在董事会和管理层的带领下坚持“品质•效率”为核心,聚焦继电器、互感器领域,紧密围绕整体战略目标,实现了营业收入、利润双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为2,168,197,862.1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3,320,550.3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48%。(一)项目建设报告期内,青县择明新建电子元器件生产项目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进入装修、收尾工作,预计2025年完成搬迁并逐步投产,投资完成后公司将立足互感器、继电器等电子元器件行业,逐步形成互感器、继电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局面,进一步提升公司研发能力、产品品质,实现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东莞市塘厦镇投资三友联众电控制元器件智能制造总部项目,项目投资总额预计55,000万元,占地面积约46亩,总建筑面积约11.6万平方米,该项目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报告期内完成了厂房、宿舍楼的基础建设,该项目主要立足信号继电器、工控继电器、电感等电控制元器件智能制造,逐步形成信号继电器、工控继电器、电感产业协同发展局面,实现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二)研发创新1、公司重点研发项目概述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合计108,872,941.05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5.02%,重点研发项目多项,涉及通用功率继电器、磁保持继电器、汽车继电器、光伏继电器、新能源继电器、互感器、电感等产品的研发。2、产品研发报告期内,公司新产品研发方向以轻量化、节能化、智能化、低成本、小型化高负载为重点。通用功率继电器一方面致力于产品升级,在原有体系基础上进行负载能力的升级,不断优化产品制造工艺,应对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另一方面研发多款产品,应用于光伏、充电桩、智能家居、家电等领域;磁保持继电器立项新品开发有17项,新品研发方向往新型应用要求、新技术创新方面开展,主要应用在计量、新能源、智能控制等领域,并申请专利7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汽车、新能源、光伏、储能立项新品开发共计38项;互感器类立项新品开发12项,研发重点主要为表计类和新能源领域。公司持续磁性材料的研发,主要针对电感和互感器等方面进行,增强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3、产品检测中心报告期内,公司检测中心为提升科研能力,打造业内研究型试验室,与河北工业大学开展校企合作和技术交流,双方合作开发的继电器电寿命分析平台设备已顺利完成验收交付,并将分析结果应用到产品研发和质量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检测中心获得TÜV目击实验室的认证,进一步提升实验室的综合技术能力和加速产品认证周期。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年度审核,2024年公司共获得30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2项发明专利授权;共申请27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明专利。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度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的制定,不断强化在继电器行业的引领作用。公司在报告期内作为主编单位参与制定团体标准《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电气继电器》,于2024年12月份发布实施。4、设备研发报告期内,三友装备坚持提供满足集团内各分子公司需求的各类继电器生产线设备,仓储物流自动化系统设备,以研发和制造行业内高精度、高可靠性、高效智能、低成本的设备为目标,进一步完善集团的战略布局。报告期内,以东莞厂区及明光三友非标自动化设备、宁波甬友数字化工厂、三友电力科技非标自动化设备、青县择明单机及设备改造、三友汽车自动化产线等项目为工作重点,坚持设备的技术改造,持续加强自动化设备的研发投入,建设自动化仓库和智能搬运物流系统,实现继电器生产、仓储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和可视化,进一步改善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人均产值。(三)提质增效公司整体坚持“自动化+数字化生产模式”,不断探索智能化生产,大力推行精益生产、TPM、项目持续改善等管理方法,实现高可靠性、高品质、高效率的发展模式。以宁波甬友数字化智能工厂为示范基地,在各分子公司积极推广并铺开,将人机智能交互、智能装备、智能物流管理等技术和装备应用在生产过程中,促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和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公司遵循“质量第一,顾客至上”的原则,质量管理以“70%成效源于产品设计、20%成效源于优质的零部件、10%成效源于稳定的制造设备及现场管理”为理念,通过稳健的质量策划,满足客户要求的质量标准,建立有效的过程质量控制,坚持推行精益生产、QCC、合理化提案等改进活动,持续提升质量。公司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采购策略管理和供应商管理体系,建立了统一SCM信息门户,通过与PLM、SAP、WMS及OA等系统集成,统一平台、标准、数据和流程,实现采购全过程数据在线。通过集团统一管控,实现了阳光采购、集中采购,释放了规模采购效应。同时通过采购数据在线缩短了采购周期,进而提升库存周转释放了现金流,为公司增效降本取得成效。同时运用期货工具对大宗材料进行成本控制达到一定预期。利用和使用数据,使供应商资源能与企业战略发展得到高质量匹配。充分与供应商资源进行协同,从而打造出可持续多赢的价值供应链。报告期各子公司也积极进行降本增效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四)市场拓展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国内客户深度挖掘潜力,在存量、增量市场不断扩张,利用品牌、产品和技术优势开拓了部分新客户。同时,通过良好的产品品质及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服务,获得重要客户“优秀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奖”等荣誉称号。同时,公司坚持全球营销战略,依托现有的韩国三友、北美三友、欧洲三友海外销售子公司,以及在印度、墨西哥、日本等地提供的全套技术支持和销售服务,大力开拓海外销售市场,印度市场进一步提升,并在欧洲、中亚、东南亚区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进一步提高了海外市场的销售占比,2024年,境外收入同比去年增长29.73%。报告期内,汽车、新能源、光伏、储能板块逐步加大市场拓展,共通过了31家客户审核及光储企业导入,获得部分知名车企及光储企业的合格供应商资质,为公司接下来的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五)管理创新1、信息化管理报告期内,公司遵循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蓝图规划,按照流程驱动向数据驱动的既定方针,聚焦高价值场景继续深入推进。业务数字化方面:继续深化推动研发PLM在集团水平展开,使整个集团研发过程标准化、统一化。继续推动SAP在集团水平展开,使新上子公司的财务结帐周期、质量、要求与集团保持一致化。推进HR系统的实施,在整个集团渐进实现组织与人才适配业务增长需要。启动集团财务共享系统建设,优化财务板块资源配置,强化风险管控,提升财务工作标准化与一致性,降低成本,提升效率。重构OA系统,强化移动端审批体验。自开发信息门户,集成各系统统一入口。制造数字化方面:推动完工三友汽车SAP/MES/WMS的数字化车间建设,强化过程管控,促进自动化、数字化、精益化三化融合;完成东莞厂区立体仓库系统化与现场AVG物流自动化建设。信息安全方面:在集团各子公司水平展开文档加密系统部署,保障研发资产安全。强化了办公网络与制造网络之间的信息安全与隔离机制。2、人力资源报告期内,为落实公司战略目标,在人才引进方面,公司秉承“公平公正、海纳百川、德才兼备”的原则,采取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双轮驱动策略,与西安交大、湖南工学院等高校保持战略合作关系,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同时与知名企业、政府、高校、协会等社会单位进行技术交流,创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引进博士后等高端人才进行技术研发创新。在人才发展激励方面,一方面与政府开立大师工作室;另一方面,公司建立以管理、技术等多路径人才发展通道,以建立三友培训学院为主要培训平台,结合内外部培训资源,加速集团人才培养,并不断完善绩效管理与人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公司战略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报告期内,公司始终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人才培养政策,即培养专家型的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的管理人才,继续深化“3+1”新生力量的培训,自2021年起结合政府政策的支持组织开展技术人才技能等级认定和专业技术职称,获得省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资质,报告期内新增职业技能等级技师资质6人,专业技术职称6人。(六)文化铸魂2024年,公司将企业文化建设置于战略发展高度,以“三友文化”为核心打造系统性精神工程,通过梳理企业文化手册,构建“学深悟透-融会贯通-躬身实践”三位一体培育体系,推动文化基因深度融入企业发展血脉。公司实施文化浸润式渗透工程:面向全员开展企业文化专题培训,运用案例研讨、场景模拟等沉浸式教学强化认知;同步要求管理层在战略决策、管理实践中全方位彰显文化担当,做好榜样。力求通过体系化建设、制度化推进、常态化督导,使文化理念真正内化为员工价值自觉,外化为团队行动准则,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精神动能。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