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飞南资源利用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广东飞南资源利用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飞南资源
- 企业英文名: Guangdong Feinan Resources Recycling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孙雁军,何雪娟
- 上市代码: 301500.SZ
- 注册资本: 40210.0778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3-09-21
- 大股东: 何雪娟;孙雁军
- 持股比例: 35.81%
- 董秘: 李晓娟
- 董秘电话: 0757-85638008
- 所属行业: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 会计师事务所: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赵娟娟、周义兰
- 律师事务所: 广东信达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四会市罗源镇罗源工业园
- 概念板块: 环保行业 广东板块 创业板综 深股通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节能环保 注册制次新股 次新股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2008-08-22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12847665669483
- 法定代表人: 孙雁军
- 董事长: 孙雁军
- 电话: 0757-85638008
- 传真: 0757-85638008
- 企业官网: www.feinanresources.com
- 企业邮箱: ir_feinan@163.com
- 办公地址: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桂和公路大冲路段3号之六飞南研究院
- 邮编: 528244
- 主营业务: 有色金属类危险废物处置业务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 经营范围: 工业废物的处置及综合利用;有色金属、稀贵金属加工、销售;货物或技术进出口(国家禁止或涉及行政审批的货物和技术进出口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广东飞南资源利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08年8月,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罗源镇罗源工业园。2023年9月21日,随着挂牌钟声敲响,飞南资源正式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代码:301500),开启资本市场发展新篇章。公司主要从事有色金属类危险废物处置业务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业务,是一家覆盖“危险废物收集、无害化处置、资源回收利用”的环保企业。公司将传统的冶金工艺运用于有色金属类危废处置利用业务,能够将不同批次金属品位低、杂质含量不同的危险废物,配合含铜物料,采用领先工艺技术,最终产出电解铜、冰铜、阳极泥等资源化产品,真正实现资源再生、变废为宝。公司自成立以来,深耕含铜污泥处置领域,掌握了利用含铜危险废物深度资源化至电解铜的工艺技术,拥有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的富氧侧吹熔池熔炼、全氧燃烧精炼技术及装备。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与国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科研合作关系,组建了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工业固废含铜污泥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博士工作站等科研平台,建有高锡阳极泥综合利用联合中试实验室、冶金炉危废协同处置试验基地等多个试验线,并取得了多项技术革新和突破。公司参与编制了团体标准《T/GDACERCU0014—2021含铜污泥火法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并先后荣获“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有色金属)共建单位”、“国家绿色工厂”、“广东省清洁生产企业”、“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生态广东建设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 商业规划: (一)主要业务公司主要从事有色金属类危险废物处置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业务,是一家覆盖危险废物收集、无害化处置、资源回收利用的环保企业。公司采用危固废协同处置的技术,在动态平衡的生产过程中,通过配比不同品质、重量的金属物料,提高危废处置效率和有色金属回收率,降低危废处置成本及产品加工成本,并将危废无害化与资源化融为一体,同步实现危废处置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经许可的危废经营资质达到121.06万吨/年,其中广东飞南于2024年11月新增取得10万吨/年废电路板处置资质,危废资质规模增加至55万吨/年,单体处置能力在广东省内位居前列;全资子公司广西飞南于2024年5月取得30万吨/年的许可证。公司经许可的危废经营资质具体如下:2023年以前,公司生产基地以广东飞南(即肇庆基地)、江西飞南、江西兴南为主,主要处置含铜危废,资源化产品以电解铜为主。2023年至今,随着江西巴顿和广西飞南项目的陆续建成投产,公司能够实现铜、镍、锌、锡、金、银、钯等多金属深度资源化,新增产出镍精粉、锌锭、焊锡锭、金锭、银锭、钯粉等彻底资源化产品,构建多金属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的产业闭环,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广东飞南、江西飞南和江西兴南基地保持平稳正常运行,其中新建项目肇庆基地废电路板资源化利用项目完成建设,于2024年11月取得10万吨/年废电路板处置资质并投入运行;江西巴顿项目各产线经过优化调整,生产状况持续向好,资源化产品产出增加,全年产出包括锌锭、阴极铜、铟锭、电积镍、冰铜、铅锑铋合金、焊锡锭、金锭、银锭、钯粉、粗硒等多种产品;广西飞南项目于2024年5月取得30万吨/年的危废经营资质后,公司组建原料采购队伍,根据市场原料等情况进一步对生产产线优化调整,资源化后端产线(利用低冰镍等含镍物料产出高冰镍,高冰镍经浮选后产出镍精粉、铜精粉)实现合格产出并销售。此外,公司同步对广西飞南资源化前端产线(侧吹炉)和资源化后端另一产线(转炉)进行技术改造,截至报告期末,技改已基本完成,产线已于2025年一季度投入运行。报告期内,危废处置行业竞争依然激烈。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市场拓展力度,物料充足供应,确保生产稳定运行,全年共收运各类危险废物约40.89万吨(不含内部转运),其他金属物料45.98万吨(不含内部转运),各金属的产销情况如下:新建项目方面,公司在确保现有业务稳定运行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行业政策、市场情况以及自身财务状况等因素,合理、有序、稳健地推进项目。控股子公司赣州飞南工业废盐资源化利用项目位于江西会昌工业园氟盐新材料产业基地(九二基地),规划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废盐40万吨/年,产出氯化钠、硫酸钠、烧碱、液氯、盐酸等资源化产品,进一步延长资源化链条,完善产业布局。报告期内,项目已取得环评、能评等批复,并陆续开展建设相关工作。肇庆基地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和报废汽车拆解项目正在办理前期环评等相关手续。团队建设方面,随着新建项目的建成投产,近两年公司员工人数大幅增长。公司通过开展“导师制”培养计划、班组长特训班培训等活动,提升员工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报告期内,公司实施了首期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方案,进一步完善薪酬和激励体系。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569,153,441.75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8,390,500.48元,同比下降28.69%,主要是由于公司报告期套期保值业务期货合约亏损较大(去年同期盈利较大)及捐赠等非经常性损益影响,以及因公司规模扩大,总体管理成本及财务成本有所增加所致;报告期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12,610,472.59元,同比增长94.58%,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主要为公司根据现货需要使用期货合约对铜、锡等部分存货金属进行价格风险管理,以降低金属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由于期货合约与存货结存具体项目无法一一匹配,会计核算上按金融工具准则确认损益,期货损益计入非经常性损益,不适用套期会计,报告期内公司价格风险管理工具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金额为-10,467.61万元,其中,计入投资收益金额为-1,656.35万元;此外,公司于报告期内向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无偿移交供配电设施资产,影响当期损益约2,929.88万元(含税)。(二)主要服务及产品1、危废处置服务公司主要为金属电镀、电器电子生产、有色金属冶炼等产废企业提供危废处置服务。公司肇庆基地危废处置资质达55万吨/年,单体处置能力在广东省内位居前列。公司较早进入危废处置行业,顺应环保严监管的趋势、依托强大的处置能力、适应性高的处置技术、长期积累的危废收集网络,与广东、江西、江苏等地区的金属电镀、电器电子加工等各类产废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了稳定的收废网络。2、资源化产品公司将不同批次金属品位低、杂质含量不同的危险废物,配合含铜等金属物料,富集危固废中的金属,产出电解铜、阳极泥、铜锡泥、烟尘灰、硫酸镍等资源化产品,其中阳极泥、铜锡泥、烟尘灰等产品通过江西巴顿进一步深加工,产出锌锭、金锭、银锭、钯粉等彻底资源化产品。公司的资源化产品主要销售至下游金属加工、金属制品制造等行业,包括铜材加工、金银等贵金属加工企业。公司资源化产品为电解铜等大宗商品,市场需求旺盛、价格透明、流动性高,能够及时在市场上寻找到交易对手。(三)经营模式上游,公司危废来源包括金属电镀、电器电子生产、有色金属冶炼等各类产废单位,其他含金属物料来源包括企业及家庭产出的废旧电子产品、家电产品、含金属部件、废杂铜、含金属炉渣、生产型企业边角料等。下游,公司通过危固废协同处置产出的资源化产品又可广泛用于各类工业生产。1、收集/采购模式公司所需原材料由采购中心统一收集/采购,主要包括含铜镍污泥、有色金属冶炼废物和铜粉、铜块、杂铜、氧化铜、碳酸铜、含金属炉渣等各类含金属物料及残极碳块、煤等辅助材料。公司综合考虑资质许可情况、市场情况、产废单位需求、生产经营状况等要素制定采购计划,形成了“按月计划、按日汇报”的灵活采购机制。由于危废处置单位只能处置利用其资质范围内的危险废物,公司在选择危险废物供应商时,首先审核危险废物供应商的资质文件,经审核通过后,公司再根据危险废物供应商的资信状况、信用政策、危险废物价格等,并结合自身的资质利用率、生产计划等因素,择优选择合作。公司采购的其他含金属物料、辅料市场供应充足,不存在监管限制,公司综合对比含金属物料、辅料供应商的资信状况、信用政策、产品价格、产品质量、采购便利程度等,并结合自身的生产需求等因素,择优选择合作。2、生产模式公司综合考虑原材料充沛情况、产能情况、生产设备运转需求制定生产计划,由生产部门执行。公司生产部门下设生产条线及质量控制条线,其中,生产条线按照生产工序设置备料、熔炼、精炼、电解、酸浸等生产车间,生产部门按年度、季度、月度制定生产计划,各生产车间根据生产计划进行一线生产工作;质控条线则从安全、环保、化验、仓务管理等多角度负责日常生产的质量控制,保证生产流程的顺畅进行。3、销售模式公司收集的危废主要为含铜镍锌锡等金属危废,可回收利用价值与金属含量相关。根据危废可回收利用价值的高低,公司采取付费、免费、收费方式收集危废。公司资源化产品定价与所含金属的价值直接相关。由于有色金属市场价格透明度高,同时为避免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公司通常根据客户需求、库存货量等情况,按单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但是,针对合作稳定的客户,公司按年、月签订合同,并根据客户下达的订单进行交易。公司资源化产品通常采用现款现货的结算方式。(四)主要业绩驱动因素1、宏观经济增长及环保监管持续趋严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危废作为工业生产的副产物,产生量随工业发展而增长,如公司总部所在地广东省,在珠三角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下,危废产废量位居全国前列,且受电子电器元器件加工产业集中的影响,广东省产出危废以有色金属类危废为主;另一方面,环保严监管趋势下,企业环保意识加强,非法倾倒、排放、处置的危险废物量减少,合法处置意愿增强,危废处置市场需求增长。2、危废处置资质规模和种类根据相关法规,处置企业需在《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许可的规模、种类范围内,收集并处置危险废物。公司长期专注有色金属类危废处置利用业务,形成了危废处置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同发展的业务格局。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经许可的危废经营资质达到121.06万吨/年,其中广东飞南于2024年11月新增取得10万吨/年废电路板处置资质,危废资质规模增加至55万吨/年,单体处置能力在广东省内位居前列;全资子公司广西飞南于2024年5月取得30万吨/年的许可证,为公司拓展区域危险废物处置业务市场奠定基础,也有效提升公司对危险废物的整体利用能力。3、危固废深度资源化利用能力公司原材料及产成品均富含各类金属,通过富集、提炼实现资源回收后,资源化产品中的金属购销价差是公司盈利主要来源。通常,产成品中金属含量越高、杂质含量越低,则折价系数高,购销价差会扩大。经过十余年生产实践,公司将成熟的冶金工艺运用于有色金属类危废处置行业,对于不同批次金属品位不同、杂质不同的危险废物,配比含铜物料,通过危固废协同处置工艺实现有色金属回收,克服了含铜危废处置领域内普遍存在的铜金属资源化程度低的难题,能够将铜金属深度资源化至电解铜,从而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2023年至今,随着江西巴顿和广西飞南项目的陆续建成投产,公司能够实现铜、镍、锌、锡、金、银、钯等多金属深度资源化,新增产出镍精粉、锌锭、焊锡锭、金锭、银锭、钯粉等彻底资源化产品,构建多金属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的产业闭环,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