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神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神通科技
- 企业英文名: SHENTONG TECHNOLOGY GROUP CO.,LTD
- 实际控制人: 方立锋,陈小燕
- 上市代码: 605228.SH
- 注册资本: 42931.2739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1-01-20
- 大股东: 宁波神通投资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45.28%
- 董秘: 吴超
- 董秘电话: 0574-62590629
- 所属行业: 汽车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陈小金、李苏娇
-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杭州)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浙江省余姚市兰江街道谭家岭西路788号
- 概念板块: 汽车零部件 浙江板块 预亏预减 预盈预增 转债标的 毫米波概念 新能源车 无人驾驶 特斯拉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浙江
- 成立日期: 2005-03-04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281768548065H
- 法定代表人: 方立锋
- 董事长: 方立锋
- 电话: 0574-62590629
- 传真: 0574-62590629
- 企业官网: www.shentongtech.com
- 企业邮箱: zqb@shentong-china.com
- 办公地址: 浙江省余姚市兰江街道谭家岭西路788号
- 邮编: 315402
- 主营业务: 汽车非金属部件及模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模具制造;模具销售;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塑料制品制造;塑料制品销售;金属切削加工服务;汽车零配件零售;光电子器件制造;光电子器件销售;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元器件零售;其他电子器件制造;电子产品销售;显示器件制造;显示器件销售;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车载设备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神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5228)是一家技术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致力于汽车智能座舱零件、光学反射镜、光学透镜、汽车智能进入系统等领域的研发和制造。从汽车零部件生产,到与整厂同步开发,公司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整车系统解决方案。2021年上市后,公司积极顺应行业轻量化、电子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不断提升电子电控的软硬件开发及制造能力,同时切入光学镜片行业实现产品横向应用的拓展,专注于汽车下游智能座舱和高级辅助驾驶有关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抬头显示(HUD)等产品。公司秉持“让汽车更轻更环保更智能”的愿景,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未来,用匠心和不断变革的努力,成为消费者轻松出行的品质保证和全球顶尖汽车生产商最理想的合作伙伴。
- 商业规划: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8,866.64万元,同比下降15.2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97.97万元,同比下降158.38%。报告期内,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格局,公司在董事会和管理层的领导下,坚定信心、脚踏实地、聚焦自我变革、快速应对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各项经营策略。同时,公司积极主动开源节流,推进精益改善等一系列活动实现降本增效。报告期内,公司主要推进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推进汽车工业智能化改革,强化巩固竞争优势随着智能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下游客户认可度的提高,智能汽车领域正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战略高地,我国智能汽车行业也因此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据国家发改委预计,2025年中国的智能汽车渗透率将达到82%,智能汽车数量将达到2,800万辆,2030年智能汽车渗透率将达到95%,智能汽车数量约为3,800万辆。在当前汽车行业智能化发展的环境中,公司确立了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多样化产品组合的战略发展方向,深入参与汽车智能化发展产业链,深入推进公司整体发展战略,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围绕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新三化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持续研发公司核心技术,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共享行业成长机遇。公司研发并推出主动式油气分离器,创新性地采用了PMSM离心式主动分离技术,并在研发领域成功从硬件层面提升至软件层面,除主动式油气分离器的核心硬件PCB板集成电路外,公司还自主开发电机控制算法,并积极参与到其与车身的CAN/LIN交互系统的开发工作中。此外,公司发挥注塑工艺优势,切入车规级光学镜片领域实现产品横向应用的拓展,专注于汽车下游智能座舱和高级辅助驾驶有关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抬头显示(HUD)产品,光学镜片产品已获取下游客户订单。公司同时供应汽车后装市场由合作方提供光场引擎技术的神通光场屏。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丰富产品线,能够满足汽车智能化市场随着消费升级带来的高端化需求,有利于落实公司深入参与汽车智能化发展的战略,加速公司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公司优化产品结构,打造全新利润增长点,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考虑到客户集中度高、国产化渗透率逐步提高及自身市场增长情况,公司产品市场竞争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强化巩固。公司也战略性切入消费电子领域,推出吉光品牌系列产品(如光场显示智能机、裸眼3D平板),完成从B端到C端的业务拓展。当前产品处于市场导入期,公司正通过线上渠道(如京东平台)积极触达终端用户,积累消费端数据与反馈,同步优化产品体验及品牌认知。该布局是公司探索技术横向应用、培育创新业务的关键举措,未来将结合市场需求动态调整策略,逐步释放消费电子业务的长期价值。2、深挖合作客户新项目,积极拓展新客户随着全球对低碳环保的要求日益增加,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的市场前景广阔。公司通过加强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化产品方面的布局,紧抓行业发展新机遇,提高市场份额,为未来的持续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公司继续优化传统燃油车零部件的产品结构,提升质量和效率,深挖原有燃油车合作客户,积极拓展新客户、新产品,以保持在传统汽车零部件市场的竞争力,确保在过渡期内的稳定发展。报告期内,公司的客户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司持续开拓新能源车企客户,并获得相关客户多个项目定点,在手订单充裕。同时,公司与原有客户的项目合作也保持稳健拓展。公司在报告期内持续为客户交付了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并不断突破自身技术局限、优化工艺,在轻量化领域不断收获客户的认可和信任。3、加大研发投入,打造企业核心竞争软实力公司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依托,不断利用自主研发、合作开发等方式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拥有专利623项,其中发明专利109项、实用新型专利498项,外观设计专利16项。4、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助力运营效率提升公司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启动数字化建设项目(SAP系统),旨在实现全价值链数据运营与平台化运作,提升数字时代的企业竞争力。通过搭建覆盖全集团的统一数字化平台,能更好地实现业财融合、提升业务效率,为公司战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5、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实施稳定的投资者回报措施报告期内,公司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地做好信息披露工作。通过股东大会、上证e互动、投资者热线、投资者交流会等媒介与广大投资者建立良好的联系。2024年,公司举办了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2024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通过互动问答加深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和认同,建立并维护上市公司的良好形象,推进公司在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公司于2024年6月实施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04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676.23万元(含税)。此外,报告期内,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份6,588,001股,使用资金总额为5,293.63万元(不含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彰显公司对股东权益的高度重视及对未来发展的信心。6、战略驱动下的人力资源优化与人才发展体系构建人力资源方面,围绕战略解码深化目标拆解与执行路径规划,推动公司核心战略与部门目标有效对齐,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组织架构持续迭代,增设公司新业务单元,强化跨部门协作流程,支撑新业务快速孵化与规模化发展。高层人才发展方面,公司构建了战略导向的三维度评估模型(战略贡献度、组织领导力、未来适配性),运用人才九宫格矩阵实现动态管理与风险监测。同时,结合“战略合伙人计划”与数字化人才看板,形成了“评估-发展-调整”的管理闭环,为多元化业务提供持续的领导力保障。干部管理领域,公司优化了晋升评估机制,重点选拔在消费品业务团队搭建和智显技术攻关中表现突出的骨干人才。同时,实施“班组长专项提升计划”,通过场景化培训、实战带教与经验共享,提升基层管理者在质量管控、团队协作与新业务适配中的综合能力,为多元化业务提供管理支撑。员工发展方面,系统性开展新业务领域专项培训,针对性提升团队核心技能与业务适配能力;结合行业趋势与技术发展需求,完善多样化学习资源与课程体系,加速人才梯队建设。依托数字化学习平台,持续推动全员技能迭代与知识更新。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