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威迈斯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深圳威迈斯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威迈斯
- 企业英文名: Shenzhen VMAX New Energy (Group)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万仁春
- 上市代码: 688612.SH
- 注册资本: 42095.7142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3-07-26
- 大股东: 万仁春
- 持股比例: 19.23%
- 董秘: 李荣华
- 董秘电话: 0755-86020080-5181
- 所属行业: 汽车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余龙、兰轶林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德恒(深圳)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北环路第五工业区风云科技大楼501之一
- 概念板块: 汽车零部件 广东板块 沪股通 融资融券 预盈预增 低空经济 华为概念 飞行汽车(eVTOL) 液冷概念 新能源车 充电桩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2005-08-18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300775566106A
- 法定代表人: 万仁春
- 董事长: 万仁春
- 电话: 0755-86020080,0755-86020080-5181
- 传真: 0755-86137676
- 企业官网: www.vmaxpower.com.cn
- 企业邮箱: vmsss@vmaxpower.com.cn
- 办公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北环路第五工业区风云科技大楼501之一
- 邮编: 518000
- 主营业务: 从事新能源汽车相关电力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
- 经营范围: 一般经营项目是:DC-DC模块电源、AC-DC模块电源、电子、电气控制设备的设计、生产(凭环保批文经营);能源转换设备、节能产品及自产产品的销售,并提供相关的技术咨询服务;经营进出口业务(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项目除外,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非居住房地产租赁;企业管理。(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经营项目是:物业管理。(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 企业简介: 深圳威迈斯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中国深圳,致力于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威迈斯与众多汽车制造商合作,为客户提供优良的汽车动力域产品和高效的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车载电源的车载充电机、车载DC/DC变换器、车载电源集成产品、电驱系统的电机控制器、电驱总成以及液冷充电桩模块等。公司以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力电子技术为基础,以快速响应客户的定制需求为主要经营模式,实现企业价值与客户价值共同成长。本着以客户需求和客户利益为中心,满足全球客户差异化的需求以及快速的创新追求,公司已获得了行业内的普遍认可。公司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GR201744202135),在深圳和上海、大连建立了国内优良的研发中心,拥有高端的电力电子变换技术、电源结构工艺技术,高质量的产品设计能力和高水平的技术研究能力。同时公司有着业界优良的研发团队、完善的企业流程体系、高效的管理结构和先进的软硬件系统,具备行业优良的研发设计技术和测试能力。公司通过不断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形成了16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截至2023年年底,公司取得授权专利408项(其中境内发明专利56项、境外发明专利21项),以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12项。威迈斯专注于快速响应定制化的需求,为客户提供灵活的电源解决方案,目前已成为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的电源解决方案的主流供应商。未来,威迈斯的愿景是致力于成为全球汽车制造商最具价值的合作伙伴。
- 商业规划: 2024年,世界宏观经济复杂多变,国际地缘政治风险频发,叠加多边贸易体制变化及关税政策等多重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受到了一定冲击。但我国政府通过加力实施存量政策、适时优化宏观调控等一系列举措,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我国经济运行实现总体平稳,经济规模稳步扩大;其中,新能源汽车行业于2024年保持整体增长态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3%和35.50%。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动化、智能化趋势的推进,车载电源和电驱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迎来了发展新浪潮。在此背景下,公司持续聚焦主业,积极拓展产品品类,专注于产品研发及技术创新,提升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在持续巩固拓展境内市场份额的同时,继续践行全球化战略,大力开拓境外市场,企业规模保持扩张。2024年公司主要经营成果如下:(一)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业务规模保持扩张2024年,公司在外部环境的多重挑战下,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以市场为导向,深挖客户真实需求,并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公司整体技术水平提高及市场认可度提升,实现销售收入的持续性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7,241.96万元,同比增长15.39%;实现营业利润49,771.11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24%;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769,071.83万元,同比增长6.36%。报告期内,受益于车载电源产品的研发迭代及公司对精益化管理的追求,公司车载电源产品在市场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下保持稳定,实现营业收入510,652.5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3%;同时,基于2024年新能源汽车终端销量持续增长的带动及电驱系统集成化能力提升的推动,公司电驱多合一总成产品快速放量。(二)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强化核心竞争优势2024年,公司继续坚持自主研发、技术创新的道路,强化公司基础性和前瞻性应用方面技术和产品的布局规划,围绕行业主流发展方向不断进行技术积累,增强核心竞争力优势。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取得授权专利479项(其中境内发明专利82项、境外发明专利22项),以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60项。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投入金额为38,528.94万元,同比增长43.24%;公司2024年新增专利27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新增软件著作权47项;截至2024年末,公司研发团队共有659人,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17.42%,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515人,占研发人员的比例为78.15%。持续性的投入、高质量的人才团队为公司的技术创新、探索行业前沿技术提供坚实的基础。(三)持续优化精益生产,稳步推进全球化布局公司持续推进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生产,快速推动智能工厂、“黑灯工厂”建设,通过自主设计与引进自动化生产设备,结合公司车载电源全自动化组装技术,实现精益生产,从而具备快速扩产的能力;同时,自动化生产采用的高精度、高稳定性系统或部件、高效的组装技术,可以保证高产能和高质量。目前,公司深圳宝龙生产基地、芜湖花津生产基地均具备自动化生产能力,其中芜湖花津生产基地拥有多条配置了全自动智能立体仓库、AGV、自动化组装线、自动测试老化包装等自动化设备的自动化生产线,通过运用自动光学检测设备AOI与人工智能算法结合分析,将量测数据实时回馈,使自动化产线具备一定深度学习能力,能够实现全流程环节连接协同、物料防错、智能校验和全链追溯等技术,具备高效的数字化管理水平。2024年公司稳步推进全球化布局,抓住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机遇,顺应全球车企电动化转型趋势,努力建设完善的全球供应链网络。2024年下半年公司启动泰国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目前项目正常推进并已确定相关选址事宜。泰国生产基地的建设将助力公司在全球市场的业务开拓,提升国际供应能力,适应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形。(四)巩固拓展境内市场,大力开拓境外客户2024年,公司在巩固并提升境内市场份额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全球化布局,参与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拓展更多境外客户。在境内市场,公司多个境内车企定点车型SOP逐步放量,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与上汽奥迪正式建立合作,为其智能数字平台首款纯电车型提供技术支持和车载电源产品,同时亦获得长城汽车某热门车型的项目定点;在境外市场,公司已取得雷诺、阿斯顿马丁、法拉利等境外车企定点,并向Stellantis集团量产发货。报告期内公司获得了Stellantis集团颁发的2024年度“全球供应商质量奖”及“全球动力总成供应商提名奖”,这是公司产品在境外市场深受客户好评的重要体现,对公司产品的品牌全球化起到积极作用。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