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盛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上海盛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盛剑科技
  • 企业英文名: Shanghai Shengjian Technology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张伟明,汪哲
  • 上市代码: 603324.SH
  • 注册资本: 14907.406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1-04-07
  • 大股东: 张伟明
  • 持股比例: 59.8%
  • 董秘: 聂磊
  • 董秘电话: 021-60712858
  • 所属行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杨建平、肖凡
  •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
  • 注册地址: 上海市嘉定区汇发路301号
  • 概念板块: 环保行业 上海板块 专精特新 中芯概念 尾气治理 半导体概念 光刻机(胶) 华为概念 节能环保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上海
  • 成立日期: 2012-06-15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1011459814645XR
  • 法定代表人: 张伟明
  • 董事长: 张伟明
  • 电话: 021-59900792,021-60712858
  • 传真: 021-59900793
  • 企业官网: www.sheng-jian.com
  • 企业邮箱: ir@sheng-jian.com
  • 办公地址: 上海市嘉定区汇发路301号盛剑大厦
  • 邮编: 201815
  • 主营业务: 专注于为高科技产业提供绿色科技服务,以“致力于美好环境”为企业使命,持续秉持“行业延伸+产品延伸”的发展方针,锚定“为科技企业提供绿色服务,为绿色企业提供科技产品”的战略定位,已形成“绿色厂务系统解决方案、半导体附属装备及核心零部件、电子化学品材料”主营业务三驾马车
  • 经营范围: 从事环保技术、节能技术、环保设备专业技术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环境工程建设工程专项设计,机电设备安装建设工程专业施工,环保建设工程专业施工,工程管理服务,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技术推广服务,机电设备、机械设备安装(除特种设备),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环境治理业,从事货物进出口及技术进出口业务,环保设备、化工设备、机械设备及配件、机电设备及配件、自动化控制设备、风机、通风设备、通风管道的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上海盛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5年,是中国高科技产业知名的绿色科技服务商,于2021年4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03324)。公司以“致力于美好环境”为企业使命,持续秉持“行业延伸+产品延伸”的发展方针,已形成“绿色厂务系统解决方案、半导体附属装备及核心零部件、电子化学品材料”主营业务三驾马车。公司深度布局中国半导体产业集聚区,总部位于中国上海,下设华东、华中、华南等制造基地及服务中心,并在新加坡设立海外总部,构建“双轮驱动”格局,长期服务众多集成电路、半导体显示、新能源等高科技产业的知名企业,助力产业绿色生产,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历经多年产业深耕,积累了深厚的项目经验、赢得了良好的行业口碑并夯实了稳固的行业地位。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未来的盛剑科技,将锚定“为科技企业提供绿色服务,为绿色企业提供科技产品”的战略定位,以国际化思维,励志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绿色科技企业。
  • 发展进程: 盛剑有限成立于2012年6月15日,是由张伟明、盛剑通风和盛剑机电以货币方式共同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1,200.00万元,实收资本300.00万元。2012年5月14日,张伟明、盛剑通风和盛剑机电召开首次股东会,一致同意设立盛剑有限。2012年6月15日,盛剑有限完成工商设立登记程序。 2017年12月26日,经盛剑有限股东会决议通过,拟将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发起人为张伟明、汪哲及昆升管理。2018年4月3日,中水致远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中水致远评报字[2018]第020118号《资产评估报告》,盛剑有限截至2017年10月31日净资产评估价值为9,737.90万元。2018年4月22日,经公司创立大会暨2018年第一次股东大会决议通过,由盛剑有限原有股东作为发起人,盛剑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公司以盛剑有限截至2017年10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9,471.66万元,扣除专项储备后折合公司股本3,158.00万元(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差额部分计入资本公积。2018年4月28日,公司完成工商设立登记程序。 2014年8月29日,经盛剑有限股东会决议通过,张伟明、盛剑通风和盛剑机电分别按持股比例以现金增资1,800.00万元,注册资本增至3,000.00万元。2014年9月9日,盛剑有限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程序。2017年5月10日,经盛剑有限股东会决议通过,盛剑通风、盛剑机电分别与汪哲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盛剑通风和盛剑机电分别将其持有的盛剑有限1.00%的股权(对应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为30.00万元)作价90.00万元转让给汪哲。2017年5月10日,经盛剑有限股东会决议通过,同意昆升管理增资盛剑有限,昆升管理出资474.00万元,其中158.00万元作为注册资本,剩余316.00万元计入资本公积。注册资本增至3,158.00万元。2017年6月12日,盛剑有限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程序。2018年12月27日,经公司2018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通过,上海科创与公司签署《增资协议》,以每股价格22.80元现金增资214.8993万股,公司总股本由9,078.4003万股增加至9,293.2996万股。 近日,公司完成了上述事项的工商变更登记、章程修正案备案等相关手续,并于2024年7月16日取得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公司名称由“上海盛剑环境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上海盛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商业规划: 2024年,公司围绕“半导体产业国产化”与“绿色科技”两大主线,持续秉持“行业延伸+产品延伸”的发展战略,以技术突破为先导,深化前瞻性布局,推动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加大对半导体显示、集成电路等优势、关键战略行业的深耕拓展,积极应对新能源行业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实现营业收入145,099.74万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89.52万元;集成电路、半导体显示领域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至92.75%。(一)完善属地化配套,助力产业绿色转型作为高科技制造产业绿色科技服务商,报告期内,公司推动广东惠州工厂和湖北孝感工厂顺利落成投产,形成“华东、华中、华南”三大制造中心,进一步满足客户属地化配套需求。并通过工艺升级、提升自产化率、优化产能布局等方式,加快落实绿色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与资源利用率。在集成电路、半导体显示、新能源等高科技制造领域,公司把握下游项目新建、改扩建节奏,承接、交付客户多个重点项目,为客户针对性提供高质、高效解决方案,满足定制化、多样化需求;深化与战略客户、核心客户合作关系,打造标杆项目,积极开拓新客户,寻求新项目机会;密切关注前沿技术发展趋势,有效挖掘客户新需求,实现绿色厂务系统业务应用场景拓新。报告期内,绿色厂务系统业务实现收入96,922.74万元,持续助力高科技制造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二)半导体附属设备及关键零部件产品研产销多线齐推,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公司以平台化思维探索发掘高科技制造领域新业务机会,拓展延伸布局工艺废气处理设备、真空设备、温控设备等半导体附属设备及关键零部件战略产品,专注提升全面、优质的综合解决方案能力,实现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74.01%。随着半导体工艺制程的持续演进与特色工艺的不断创新,下游客户对半导体设备及核心零部件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智能化、复杂化、集成化等趋势。公司秉持“量产一批、研发一批、预研一批”的研发战略,聚焦高科技制造领域,通过行业深度洞察与客户技术交流,持续推进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报告期内,完成L/S燃烧水洗双腔机型的研发及内部测试,与行业龙头客户开展技术交流;完成等离子水洗双腔机型的研发测试及客户端验证,取得集成电路头部客户订单,具备绿色节能、多工艺段覆盖、节约空间等优势;有序开展针对外延工艺的L/S+真空泵一体机研发,已开展技术交流。目前公司已实现L/S重要技术路线全掌握、核心工艺段全覆盖、关键物料自产,持续引领技术创新,为行业发展持续赋能,塑造竞争新优势。为完善先进半导体附属设备及关键零部件平台搭建,充分发挥产品应用、客户资源、技术、生产等方面的协同效应,公司加快推进真空设备、温控设备研发与市场化转化,不断丰富、延伸产品链。报告期内,公司多级罗茨真空泵机组取得SEMI认证,正在开展客户验证;并从产品重量、尺寸、结构等方面切入,对现有机型进行优化改进,积极推进第二代产品研发;多级爪式真空泵机组取得SEMI认证,已与客户开展技术交流。温控设备方面,公司完成热交换型、半导体显示压缩制冷型等多款设备研发及内部测试,取得SEMI认证,正在与客户开展技术交流;利用双变频技术,实现对半导体工艺设备生产环境温度精准控制,积极响应ESG要求,在绿色节能、设备小型化等方面持续设计优化。(三)自研与合作并行,完善端到端的新材料+循环再生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持续将绿色循环经营模式贯穿电子材料业务发展过程,加大产品推广力度,提升客户服务质量。报告期内,推动或完成数款半导体显示剥离液、蚀刻液、清洗液产品的开发和专利布局,推进相关产品在客户端测试验证,取得多家半导体显示头部客户批量订单;与长濑化成株式会社就半导体先进封装RDL光刻胶剥离液达成进一步合作,启动目标客户的技术沟通交流及生产规划;合肥“电子专用材料研发制造及相关资源化项目”目前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加速上海、合肥电子化学品材料两翼联动格局构建,为该板块业务发展提供充足产能、产业集群等支持;同时,该项目已取得危废经营许可证,为周边客户提供端到端的新材料+循环再生一体化解决方案奠定更坚实基础,进一步夯实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电子化学品材料业务实现收入2,872.85万元,同比增长104.43%。同时,通过对废液精细管理、有效回收、高效利用,实现废液再生与新液制造两种业务共生,助力客户降低成本,达到绿色制造目标。(四)加强研发平台建设,以新促质提升攻关效能作为一家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的上市企业,公司扎根基础研究、聚焦关键技术、引领产品升级。报告期内,紧随前沿技术发展,持续加强研发平台搭建,不断完善产品技术布局,研发投入金额9,464.96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6.53%,在真空部件、分子泵、一体机等方面开展研发攻关。公司始终将知识产权战略视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基础。公司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遵循“国内深耕基础、海外精准突破”的专利布局策略,致力于实现技术保护的多维化和风险防控的智能化,不断加强知识产权在创造、应用、保护和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实力,为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构筑坚实的“护城河”。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有效知识产权共438件,其中,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382件,软件著作权40件;目前,子公司盛睿达检测实验室已顺利通过CMA和CNAS双重资质认证。(五)国际化战略多点发力,多维度深化品牌建设为了更好地匹配业务定位与战略规划,有效传递品牌形象,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动全称与证券简称变更事项,于2024年7月将公司全称变更为“上海盛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于8月将证券简称变更为“盛剑科技”,更直观地展示业务领域,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参加在全球多地举办的国际性行业展会及论坛活动,如在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以及中国等地举办的SEMICON、集成电路制造年会等系列活动,以开放的姿态拥抱行业前沿交流平台。通过与国内外产业专家、企业代表等各界人士沟通交流,展示公司绿色科技产品,深挖行业需求与痛点,建立合作、业务联系,助力高科技制造产业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报告期内在新加坡举行ESG与可持续发展交流会,联合举办“洞察‘芯’科技,共铸‘芯’未来”暨中国半导体附属装备及核心零部件和电子化学品材料行业交流会,出席2024上海市集成电路ESG绿色发展论坛,分享公司践行ESG理念的创新举措,围绕“绿色、低碳、可持续”等关键词,与各政企代表及业内人士探讨绿色制造实现路径。为实施国际化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伐,报告期内,公司海外总部暨新加坡子公司正式开业。作为海外业务在供应链管理、市场推广等环节的核心枢纽,公司推进海外业务发展。成功获取数项东南亚市场订单,海外业务拓展再进一步。(六)落实落细提质增效,多策略提升投资者回报公司牢固树立并长期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核心理念,通过持续稳定的现金分红政策、推行股份回购、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等方式,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1、制定中长期分红规划,提升分红可预见性公司持续增强回报投资者意识和能力,按照相关规则要求并结合公司盈利水平、资金使用安排、经营发展需要,持续优化科学、持续、稳定的分红机制。在统筹平衡投资者回报与公司中长期发展在研发投入、生产经营等方面资金需求的前提下,为保证股利分配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公司董事会特制定《未来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2024年-2026年)》,提升公司分红的合理性和可预见性,保证投资者回报。公司自2021年上市以来,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严格按照有关分红回报规划制定并执行利润分配政策。公司2020年度至2023年度利润分配情况如下:2、结合公司经营发展实际,适时推进股份回购实施为落实“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维护公司和股东利益,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同时,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判断,建立、健全长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员工个人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促进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公司于报告期内推出新一轮股份回购方案。拟使用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含)且不超过人民币6,000万元(含)的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回购计划安排,合理利用自有资金与银行回购专项贷款,有序推动回购方案的正常实施。公司于2025年2月13日完成回购,本次实际回购公司股份1,205,900股,使用资金总额3,023.99万元(不含交易费用)。3、强化信息披露工作质量,连续两年荣获上交所最高A级评价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信息披露。公司持续健全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的信息披露制度,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切实维护投资者的权益。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通报的2023-2024年度沪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评价结果中,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获评最高评价A级(优秀),连续两年获此殊荣。未来,公司将继续严格按照监管要求,不断提升优化信息披露工作质量,强化规范运作管理,树立良好的资本市场形象,积极回报投资者。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