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华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华纬科技
- 企业英文名: Hwaway Technology Corporation Limited
- 实际控制人: 金雷
- 上市代码: 001380.SZ
- 注册资本: 18300.96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3-05-16
- 大股东: 浙江华纬控股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35.42%
- 董秘: 姚芦玲
- 董秘电话: 0575-87602009
- 所属行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凌燕、陈磊、谷淑
- 律师事务所: 北京中伦(杭州)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浙江省诸暨市陶朱街道千禧路26号
- 概念板块: 通用设备 浙江板块 专精特新 养老金 新型工业化 机构重仓 预盈预增 融资融券 机器人概念 华为汽车 新能源车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浙江
- 成立日期: 2005-05-30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6007743605362
- 法定代表人: 金雷
- 董事长: 金雷
- 电话: 0575-87602009
- 传真: 0575-87382768
- 企业官网: www.hwaway.cc
- 企业邮箱: hwdmb@jsspring.com
- 办公地址: 浙江省诸暨市陶朱街道千禧路26号
- 邮编: 311800
- 主营业务: 弹簧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制造、销售:弹簧、汽车配件、摩托车配件、金属加工机械设备、弹簧钢丝;研发:弹簧、钢丝、汽车零部件、计算机软件、弹簧加工专用设备。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华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高端弹簧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弹簧行业深耕细作40余年,综合实力位列国内弹簧行业前三位。2023年5月16日,公司在深交所主板上市,股票简称华纬科技,股票代码001380。公司总部位于浙江省诸暨经济开发区,离杭金征高速公路3公里,高铁至杭州车程20分钟,交通十分便捷。依托先进的制造工艺、强大的研发能力和优良的服务品质,公司已成为国内外知名主机厂和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厂商的长期合作伙伴。客户包括比亚迪、吉利、长城、长安等国内知名主机厂;蔚来、理想、小鹏、银河、仰望、极氨等造车新势力:一汽东机工、采埃乎、天纳克等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近年来,公司荣获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浙江省“隐形冠军”培育企业、浙江省智能化工厂、浙江省绿色低碳工厂等一系列荣誉奖项,获得162项国家专利,11项发明专利。公司始终重视研发及创新投入,建有CNAS国家认可实验室、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研究院、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创新研发平台。
- 商业规划: (一)主要业务公司自设立以来,主要从事高端弹性元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悬架系统零部件、制动系统零部件、阀类及异形零部件、其他专业设备类零部件等,主要应用于汽车行业。近年来,随着公司业务的持续拓展,公司弹簧产品应用领域不断延伸,已涉及轨道交通、工业机器人、工程机械、电气能源、农用机械等领域。(二)主要产品及用途1、悬架系统零部件公司生产的悬架系统零部件主要用于乘用车悬架系统,其基本情况如下:悬架系统是车身和车轮之间的连接系统,分为前悬架系统和后悬架系统,主要包含减振器、悬架弹簧、稳定杆、下控臂、连杆等结构部件。悬架系统决定着汽车的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是现代汽车十分关键的部件之一。2、制动系统零部件公司生产的制动系统零部件主要用于商用车制动系统,作为制动气室的重要部件,其基本情况如下:3、阀类及异形零部件公司生产的阀类及异形零部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涉及乘用车、商用车、轨道交通、工业机器人等多个行业领域,其基本情况如下:4、其他专业设备类零部件公司生产的其他专业设备类零部件主要为机器人零部件、农机零部件、火车机车零部件等,通常其弹簧线径较大,应用于工业机器人、电气能源、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专业设备。(三)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公司的主要原材料为弹簧钢材,根据钢材外形不同可分为盘条、圆钢等。公司拥有自主加工弹簧钢丝的能力,盘条经过加工后制成弹簧钢丝用于弹簧的生产;圆钢则用于稳定杆的生产。主要原材料由公司供应链中心统一向供应商采购。为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并保证原材料供应的及时性、质量的稳定性,公司主要采取合格供应商集中采购的模式。公司和主要供应商签订年度框架合同,逐月下达采购订单。公司已建立了完备的供应商管理及采购管理程序,对供应商准入、采购执行、绩效评价、质量改进等进行系统化管理,由公司供应链中心会同品质中心、研发中心、各事业部等部门对供应商进行筛选评级,并对供应商的供应过程进行管理,符合要求的供应商纳入公司合格供应商名录,由质检部门负责对采购物资的进厂检验。2、生产模式(1)自主生产模式公司产品生产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并根据经验结合对销售的预期,保持一定的产品库存。公司由供应链中心进行生产计划控制,根据客户订单跟踪情况实时更新日生产计划。整个生产过程主要包括接收订单-制定生产计划-材料准备-生产领料-过程生产-产品检验-包装入库。(2)委外加工模式受公司产能饱和、专业化分工等因素影响,公司在严格控制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存在部分原材料、弹簧产品及非核心工序委外加工的情形,具体情况如下:①原材料加工外协由于自身弹簧钢丝加工产能饱和,公司会将部分原材料交由外协厂商进行加工。②产品外协由于订单不均衡,订单量较大时公司部分工序自有峰值产能不足,为保证产品交期,公司会将部分产品全制程委托外协厂商加工。③生产工序外协公司客户对弹簧生产加工工艺类型要求多样,某些特殊工艺如电镀、磨光、变径等生产加工量相对较小,而相应的机器设备价格昂贵,出于经济效益和品质管控的角度考虑,暂未配备此类工艺的生产设备,由外部专业厂商进行生产加工;车削、卷簧、淬火、回火等加工工序,公司在订单较多、交期较急的情况下,少量会由外协厂商进行生产加工。(3)销售模式公司销售主要采用直销模式。公司营销中心直接开发客户,并负责售中、售后服务。汽车主机厂对汽车弹簧供应商的选择十分严格,供应商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认证才能进入其配套体系,一旦成为汽车主机厂的合格配套供应商,双方会保持相对稳固的长期合作关系。公司与主要客户均建立了长期的业务合作关系,采用“框架协议+即时订单”的合作方式。客户实际需求时下发采购计划或逐笔签订订单约定具体产品规格型号、数量、交货日期、价格等内容;对于一般客户,公司则主要采取逐笔签订合同的销售模式。(四)市场地位目前公开市场暂无弹簧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权威统计数据,鉴于公司主要产品悬架弹簧主要用于国内乘用车配套,少量应用于汽车售后市场,因此公司悬架弹簧产品的市场容量以发布的国内乘用车产量数据为基础测算。按每辆乘用车配套4件悬架弹簧计算,在不考虑汽车售后市场的情况下,2024年公司悬架弹簧的市场占有率测算已达27%以上。近三年随着公司产能的逐步提升,公司悬架系统零部件的销量逐年增长,公司悬架弹簧及稳定杆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也逐年提升。未来,随着国内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的快速发展以及公司产能的进一步提升,公司将积极开拓新项目并实现量产,公司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五)主要业绩驱动因素公司通过持续不断的自主创新,形成了相关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构建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经营业绩得到持续快速增长。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86,040.77万元,同比增长49.67%。公司营业收入大幅增长,主要原因如下:1、自主品牌汽车的崛起,促进公司业务快速发展在《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正在快速成长,为国内零部件企业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在国内汽车消费观念不断成熟的背景下,国内自主品牌车企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已走向正向开发模式;同时,在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推进全产业链协同高效发展,构建“整车-零部件”合作关系,鼓励整车骨干与优势零部件企业在研发、采购等层面的深度合作。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4年12月信息发布》,我国乘用车产出连续2年在2,500万辆以上,2024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747.7万辆和2,7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2%和5.8%。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报告期内,公司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内自主品牌的快速崛起,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占率的不断提升,公司订单量也随之增加。并且与新老客户持续保持良好合作关系,通过获取新车型、新项目来为公司的业绩增长提供源动力,部分过往项目定点产品已进入量产阶段。2、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随着全球碳中和目标的稳步推进和各国对新能源车的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持续攀升,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4年12月信息发布》统计分析,2024年,新能源汽车依然保持较高水平增长,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轻量化、智能化升级趋势下,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及与上下游企业的深度合作,迅速满足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也为公司整体收入和盈利能力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3、稳固优质客户,丰富产品结构,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主业,利用自身的研发优势、同步设计开发优势、质量控制优势、先进的产品试验检测能力以及快速反应能力等,与主要客户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近年来,公司抓住国产自主品牌快速发展的机遇,积极持续拓展市场以取得新客户认证。公司的产品已成功进入了比亚迪、吉利、长城、长安、红旗、北汽、上汽、奇瑞、江淮、理想、小鹏、蔚来、领克、Stellantis、赛力斯、东风日产、一汽东机工、南阳淅减、万都、京西智行、瑞立集团、万安科技、法士特等客户供应链体系中;同时,还进入了采埃孚、瀚德、克诺尔、班迪克斯等海外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全球供应链体系,积累了深厚的客户资源和良好的市场口碑。并且,公司持续进行新客户的拓展。公司基于多年的发展与积累,产品技术、质量得到了国内外知名主机厂及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的认可,在细分市场建立起了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及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优化生产工艺,促进产品升级,丰富产品结构,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新的活力。未来,公司将加强对市场需要的研判力量,紧跟市场需求,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提高公司的自主研发能力,积极推进产品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促进公司效益稳固提升。(一)概述2024年,公司围绕以汽车悬架系统零部件为中心,辐射到其余汽车零部件及其他行业弹性元件领域,积极进行研发投入。通过与上游合研材料、与客户同步开发产品来不断提升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实现营业收入186,040.77万元,较2023年度增加61,736.26万元,增幅49.67%,实现利润总额26,107.4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9.81%,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641.7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8.00%。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