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普门科技
- 企业英文名: Shenzhen Lifo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刘先成
- 上市代码: 688389.SH
- 注册资本: 42848.573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9-11-05
- 大股东: 刘先成
- 持股比例: 29.38%
- 董秘: 路曼
- 董秘电话: 0755-29060052
- 所属行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李联、徐耀武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中伦(深圳)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湖街道观城社区求知东路8号普门科技总部大厦
- 概念板块: 医疗器械 广东板块 专精特新 养老金 沪股通 融资融券 DeepSeek概念 抗原检测 痘病毒防治 新冠检测 基金重仓 医疗美容 体外诊断 医疗器械概念 深圳特区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2008-01-16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300671851383C
- 法定代表人: 刘先成
- 董事长: 刘先成
- 电话: 0755-29060026,0755-29060131,0755-29060052
- 传真: 0755-29060036
- 企业官网: www.lifotronic.com
- 企业邮箱: bod@lifotronic.com
- 办公地址: 深圳市龙华区观湖街道观城社区求知东路8号普门科技总部大厦
- 邮编: 518000
- 主营业务: 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营销及服务,专注于治疗与康复设备和体外诊断设备和配套检测试剂的开发及技术创新。
- 经营范围: 一般经营项目是:计算机软硬件、科学仪器的技术开发和销售(不含限制项目);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经营进出口业务(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项目除外,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软件开发;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机械设备研发;物联网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研发;电子专用材料研发;仪器仪表制造;实验分析仪器制造;药物检测仪器制造;电子测量仪器制造;其他专用仪器制造;其他通用仪器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不含许可类专业设备制造);机械电气设备制造;仪器仪表修理;专用设备修理;仪器仪表销售;实验分析仪器销售;药物检测仪器销售;电子测量仪器销售;机械电气设备销售;合成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合成材料销售;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其他化工产品批发;电子产品销售;电子专用材料销售;家用电器研发;家用电器制造;家用电器销售;化妆品批发;化妆品零售;贸易代理;国内贸易代理。非居住房地产租赁;物业管理;停车场服务;机动车充电销售。租赁服务(不含许可类租赁服务);第一类医疗器械租赁;第二类医疗器械租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经营项目是:一类、二类、三类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餐饮服务。第三类医疗器械租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 企业简介: 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研发智造和市场营销双轮驱动的高科技医疗器械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股票简称:普门科技;股票代码:688389)。致力于体外诊断、临床医疗、皮肤医美和消费者健康产品的研发、制造、全球销售和服务。公司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荣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荣获深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经过国家六部委批准设立【院士工作站】;建成了“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工程实验室”、“深圳市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6大技术创新平台。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省级、市区级研发及产业化项目30多项。在体外诊断领域,建成中国第一家、全球第二家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平台,以及免疫比浊、液相色谱等检测技术平台,自主开发专业化、特色化的体外诊断设备和配套试剂。在临床医疗领域,提供包括呼吸、围术与重症治疗,VTE防治能力建设,创面治疗与修复,疼痛治疗与康复,内窥镜诊疗等解决方案。先后收购重庆京渝激光技术有限公司和深圳为人光大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公司在皮肤医美产品领域的布局。公司具有包括研究开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和质量管理等体系完善的医疗器械产业化平台,在全国积极打造体外诊断、临床医疗、皮肤医美和消费者健康产品产业链。目前,普门科技研发的诊疗产品在全国20000多家医院装机使用,取得了显著的临床诊疗效果,临床医生和患者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社会效益非常显著。装机医院包括2000余家知名三级医院。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欧洲、亚洲、南美洲、中东及非洲等市场。
- 商业规划: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4,803.78万元,同比增长0.20%,其中:从区域维度来看,国内收入77,575.05万元,同比下降5.58%;国际收入37,228.73万元,同比增长14.87%;从产品维度来看,体外诊断业务收入91,145.89万元,同比增长9.96%;临床医疗业务收入11,519.29万元,同比下降40.62%;皮肤医美业务收入8,237.69万元,同比下降12.16%;消费者健康业务收入2,245.76万元,同比增长36.29%。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68.83%,较上年同期64.95%增长3.88个百分点;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4,539.15万元,同比增长5.12%。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工作如下:(一)体外诊断领域拓展高通量仪器,智慧化赋能产品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基于电化学发光、液相色谱、免疫比浊、免疫荧光、血凝力学测试等五大核心技术平台,持续加大研发资源投入力度,积极探索前沿技术路径,以保持在该技术领域研发的先进性与产品的创新性,不断推出契合市场需求的优质产品。基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平台,公司在报告期内推出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LifoLas8000和全实验室自动化流水线LifoLas9000,并突破性采用小分子夹心法技术开展电化学发光配套试剂项目研发。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LifoLas8000集成了样本前处理的完整功能模块,包括自动化离心、开盖、样本架装载、缓存及循环处理等核心操作流程,并配备了智能化血清样本质量评估系统,可自动识别并剔除不合格样本,有效优化实验室空间利用率,同时可以灵活搭载最多4个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模块,最大检测能力可达1,200测试/小时。全实验室自动化流水线Lifolas9000采用模块化架构设计,支持前处理单元、轨道传输系统、样本缓存模块、回收加盖装置及冷藏存储单元等功能的灵活配置,可根据客户实验室的具体空间布局和检测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该系列产品可以搭载高通量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CL9000以及生化分析模块,实现生化、免疫分析全自动检测;此外,还特别优化了急诊检测流程,对心肌标志物、急腹症相关指标、炎症因子及肿瘤标志物等关键项目可实现9分钟内快速检测,独立的急诊样本通道设计确保了急诊样本的优先处理,显著提升了实验室的检测效率和报告质量。报告期内取得注册证的25-羟基维生素D(25-OHVitaminDTotal)测定试剂盒(电化学发光法)突破性地采用小分子夹心法,该方法相较于常规的竞争法,显著提升了检测的灵敏度、准确性和抗干扰能力。报告期内,公司7项电化学发光试剂产品获得IVDRCE认证证书。基于液相色谱层析技术平台,公司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学的基础上实现了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设备高、中、低端全面布局,在报告期内完成了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H9、H100、H100Plus三款机型性能的全面升级,更好地助力糖尿病快速、准确的诊断和监测。其中,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H9通过软件、硬件、试剂、耗材等多模块的优化升级,实现了对五种常见血红蛋白变异体(HbE、HbD、HbS、HbC和HbJ)的检测识别,其出色的抗干扰能力使得临床可以获得准确、稳定的HbA1c检测结果;对H100、H100Plus的检测重复性、在线存储结果容量扩展等性能进行提升和优化,进一步提高了糖化系列高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此外,报告期内公司糖化血红蛋白仪器完成级联流水线拓展,推动H100Plus级联版上市,其可以通过2台仪器灵活组配,实现更高测速、更大通量,以满足多样化的检测需求,为医疗机构和实验室提供卓越的产品解决方案。在AI技术应用领域,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部署,依托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积淀,联合高校和医院申报的《基于AI技术构建泌尿系统重大疾病快速检测和智能评估系统的研究与应用》项目,成功获批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年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计划(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大健康领域)”专项资助,标志着公司在“AI+智慧医疗”领域的核心技术研发获得认可。该项目作为深圳市重点扶持的AI医疗创新成果转化项目,将加速公司在智能诊断设备、医疗大数据分析等方向的产品布局。(二)治疗与康复领域产品迭代,完善系列解决方案公司在治疗与康复领域聚焦临床医疗、皮肤医美两大产品线,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开发与拓展产品。在临床医疗产品线方面,公司基于全院智慧化VTE防治系统、创面修复与治疗、呼吸重症、围手术期、疼痛康复与治疗等平台,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对现有产品进行迭代升级,同时深入贯彻“特色化、专业化、差异化”的产品创新开发战略,持续为客户提供临床医疗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助力推动大众健康事业的发展。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了间歇脉冲加压抗栓系统,并取得产品注册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全院智慧化VTE防治系统的产品品类,实现了VTE防治领域的产品全覆盖。在皮肤医美产品线方面,公司秉持“安全、有效、舒适、便捷”的理念开展产品开发工作,并致力于为市场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率先将接触感应技术、AI皮肤检测技术应用于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有效保障了患者与操作者的安全,同时提升了操作的便捷性。此外,公司开发的一键自动注排水系统,为客户更换设备冷却液提供了便利,降低了设备在极低温环境下因水结冰而损坏的风险。除在技术层面取得突破外,公司还推出了新一代强脉冲光治疗仪、光谱治疗仪,进一步丰富了皮肤医美产品矩阵,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选择。(三)国内营销多元合作开拓市场,国际营销着力提升运营和服务能力1、营销系统致力于多元化渠道合作,深入开拓产品市场体外诊断产品线方面,公司紧密围绕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十四五”规划以及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联合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应急救治装备分会、中华医学会新疆自治区检验医学分会共同举办“中国急诊检验万里行活动——新疆喀什站”,将粤港澳大湾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的急诊检验医学发展经验与公司最新的电化学发光检测技术在急诊检验领域的应用相结合,推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新疆地区业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在产品宣传及市场推广上,公司与行业宣传媒体以及行业内专家学术组织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云南省人民医院等多个国家级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助力“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临床医疗产品线方面,公司专注于五大临床解决方案建设,结合AI信息技术手段及院内VTE防治流程多年技术积累,推出“智普e评”与“智普e诊”全院智慧化诊疗一体化软件,进一步扩大VTE软件及防栓设备在国内二级以上医院的市场覆盖范围。同时,公司持续开展省市级“手把手能力提升”活动,构建系统化的学术推广模式及专业化渠道团队,通过提升品牌影响力与专业服务能力,进一步推动五大临床解决方案在各级医院的批量落地与区域覆盖。皮肤医美产品线方面,积极推进产品升级迭代,系列产品进入朗姿、艺星、美莱、科康等全国高端医美连锁机构,同时在公立妇幼医院系统、基层医院系统取得一定突破,实现市场的多层次覆盖。2、国际营销着力提升市场销售与服务运营能力报告期内,国际营销系统不断夯实俄语区、欧洲、美洲、中东非、亚太和南亚六大区域的市场销售与服务运营能力,推进体外诊断、治疗康复两大产品线在海外六大区域同步取得良性发展。公司糖化血红蛋白系列产品于众多海外国家成功跻身市场份额前三名,并在当地高端医院成功装机应用;电化学发光产品增长态势稳健,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CL9000在中东、南美国家逐步实现批量装机,为公司未来海外业务增长注入新动能。2024年12月,公司被认证为海关AEO高级认证企业,公司国际业务可以享受AEO互认国家或者地区的通关便利措施,优先办理进出口货物通关及相关业务手续,可以在出口货物运抵海关监管区之前向海关申报,适用较低的海关查验率、抽查比例以及稽查、核查频次等,使公司进出口通关更加便捷、高效,有效降低公司物流成本,有利于公司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3、消费者健康业务线上线下协同并进消费者健康业务线上营销致力于品牌推广,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报告期内,公司增强专业的新媒体营销团队和电商运营团队建设,在小红书、抖音等主流新媒体平台和天猫、京东电商平台推广产品和品牌;同时,搭建“人工+AI”智能双客服系统,创建档案式服务流程,与消费者主动建联,为消费者提供24小时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品牌形象。线下营销致力于模式的创新和渠道的建设,打造“互联网+分享”营销模式,构建小程序商城平台,整合消费者、传统代理商、行业意见领袖、流量博主等资源,提高产品流通效率。(四)持续推进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公司持续推进研发管理、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核心管理平台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以提升公司运营效率。研发管理方面,经过近两年的项目实施和试运行,公司现已全面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集成产品研发(IPD)管理体系并实现全面运作。为进一步巩固研发管理项目成果,让集成产品研发(IPD)管理体系赋能公司研发团队,公司在报告期内正式启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平台项目,旨在将IPD管理体系相关知识要求沉淀到IT平台,实现研发设计高效协同,持续提升研发设计质量和效率;同时进一步规范产品数据管理,提升产品数据生成的质量与效率,为公司的经营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截至报告期末,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平台项目已经完成正式系统部署以及蓝图方案的开发实施,进入到最终用户的测试验证阶段。供应链管理方面,为提升物流签收效率,公司IT团队开发了电子物流签收平台,实现公司物流签收信息的实时更新,显著提升物流回签单的及时性、有效性与准确性,大幅降低物流成本及工时消耗。市场营销方面,公司在报告期内完成了电商平台开发对接项目,实现消费者健康业务的客户订单与公司SAP系统的快速联接,进一步提升公司消费者健康业务的营销工作效率;同时通过客户关系管理(CRM)平台的二次开发,推出在线订货功能,满足了国内外客户的自主下单要求,助力提升公司生产计划预测能力,大幅减少上下游的沟通成本。财务管理方面,公司在报告期内启动“一键报税”项目,旨在实现公司税务的统一管理。通过自动化的纳税申报流程和双向审核机制,提高了税务处理的效率,增强了多维度的税务分析能力,有助于及时发现多税种的风险并发出预警,确保税务申报的合法合规,从而有效降低税务风险。(五)创新和深化品牌战略,提升品牌影响力报告期内,公司对品牌战略进行创新和深化,积极邀请国内外专家、高校及科研人员走进普门科技,加深其对公司品牌的了解。同时重视媒体的力量,与主流媒体及行业垂直媒体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着力建立并完善媒体资源库,强化媒体网络布局建设,将其拓展为公司外延式宣传圈层。在消费医疗领域,公司进一步拓展子品牌“普门美学”,与高端医美集团达成品牌战略合作,积极参与“多彩中华”大理民族电影周等活动,与众多演员、艺人联动,增加普门科技品牌在消费者时尚领域的曝光度。在消费者培育方面,公司发起、推动“万人美白节”等推广活动,力求通过打造系列产品IP,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增强终端客户对品牌认知。在国际市场上,普门科技积极搭建品牌交流平台,报告期内多次邀请国外专家来访中国,推动公司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交流,助力加强海外业务拓展能力,提升普门科技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六)有序推进研发生产基地建设,完善产业规划布局1、普门科技总部大厦正式启用2024年2月26日,普门科技总部大厦正式启用。普门科技总部大厦位于深圳市龙华区,总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集办公、研发、生产等多功能于一体。总部大厦的正式启用,标志着公司软硬件实力的进一步提升。2、普门科技南京研发总部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普门科技南京研发总部项目,位于南京软件谷马家店地块南园总部经济园区,项目开工以来,公司积极配合项目代建单位的各项工作,推进项目建设施工。截至报告期末,项目主体建设已完成,正在进行园林建设等收尾工作。3、东莞松山湖普门科技研发及产业化二期项目已签署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2024年4月25日,广东普门生物通过招拍挂的方式以人民币1,227.00万元竞得位于东莞市松山湖松南二路与松南三路交汇处西南侧地块(地块编号为2024WT029)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该地块将作为“普门科技研发及产业化二期项目”(现更名为:普门科技全球研发智造基地项目)用地,与公司在东莞松山湖现有产业园区产生协同性,有利于公司引入骨干人员,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为未来产能提升和业务发展奠定基础。该项目预计新增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截至报告期末,工程建设总承包商已正式进场作业,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4、安徽和县经开区浦和园区投资建设体外诊断试剂产业化项目2024年6月,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司在华东地区的产业布局,扩大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规模,提高产品供应能力和订单响应速度,促进南京研发总部项目的新产品转产,提高公司在华东地区的研发制造协同性,公司于2024年6月28日与安徽和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投资协议书》及《补充投资协议书》,在安徽和县经开区浦和园区投资建设体外诊断试剂产业化项目,并设立子公司安徽普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该项目的主要运营企业。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徽普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与安徽和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新签署了《和县经开区工业项目“标准地”投资建设协议》,约定项目用地总面积为21,516.17平方米(32.27亩)。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