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奥比中光 - 688322.SH

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22-07-07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保荐机构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英文名
Orbbec Inc.
成立日期
2013-01-18
注册地
广东
所在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奥比中光
股票代码
688322.SH
上市日期
2022-07-07
大股东
黄源浩
持股比例
27.15 %
董秘
靳尚
董秘电话
0755-26402692
所在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向晓三、周冀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金杜(深圳)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440300061436270G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注册地
广东
成立日期
2013-01-18
法定代表人
黄源浩
董事长
黄源浩
企业电话
0755-26402692
企业传真
0755-26419029
邮编
518000
企业邮箱
ir@orbbec.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松坪山社区高新北一道88号奥比科技大厦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3D视觉感知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营范围:一般经营项目是:立体照相机及多项光学测量产品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及销售;计算机视觉、3D感知、3D传感器、人工智能相关的芯片、算法、光学器件、模组、整机的技术开发及销售;经营进出口业务;3D打印服务;增材制造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人工智能硬件销售;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车载设备销售;虚拟现实设备制造;基于云平台的业务外包服务;移动终端设备制造;移动通信设备销售;移动通信设备制造;照相机及器材销售;照相机及器材制造;移动终端设备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经营项目是:立体照相机及多项光学测量产品的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88322.SH)是行业领先的机器人视觉及AI视觉科技公司,致力于构建机器人与AI视觉产业中台、打造机器人的“眼睛”。

基于自研芯片和全栈式系统技术,奥比中光为机器人、3D扫描、生物识别等行业客户及全球开发者提供高性能的3D视觉传感器及机器人与AI视觉方案,助力新兴行业释放价值、推动传统行业智能化升级。

拥有自建生产基地,奥比中光具备百万级量产能力,提供灵活可靠的ODM/OEM服务。

奥比中光为全球超过1000家客户与开发者提供“研发+制造”的一站式产品和服务,其中机器人视觉业务在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占有率超过70%。

奥比中光成立于2013年,总部位于深圳,在佛山、上海、西安,美国均设有分支机构。

2022年7月在科创板上市,获称“3D视觉第一股”。

商业规划

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技术创新投入-商业成果转化”战略加速落地催化,并聚焦刚需下游市场进行业务突破,不断优化产品性能,推出差异化、高性价比的新产品,整体经营情况持续向好。

同时,公司全栈式的研发能力和全领域的技术路线布局,为技术迭代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底层动力,如今在包括具身智能机器人、各类AI端侧硬件升级等赛道,公司均具备明显的先发、技术及产品规模化等优势。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公司多年来在各类创新下游应用领域的培育和布局初见成效,公司成功迎来“经营拐点”。

未来,公司将持续关注行业内的新兴领域与产品,并积极探索其与公司技术相结合的应用场景,围绕以自研核心技术和产品为刚需的下游在全球范围开拓潜在客户,持续提升公司的业务表现和经营业绩,以“让所有终端都能看懂世界”为使命,致力于在人工智能时代打造“机器人与AI视觉产业中台”,成为3D传感行业全球龙头。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546.93万元,同比增长104.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19.0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356.32万元。

公司整体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不断提升,向好趋势明确。

报告期内,公司总体经营情况如下:(一)聚焦刚需下游市场,完善多元化市场布局报告期内,伴随着大模型技术发展、智能设备终端升级及具身智能技术不断突破等带来的各种机遇,公司持续推进3D视觉感知技术在各行业、各应用场景的加速推广和落地,不断优化产品性能,推出差异化、高性价比的新产品;同时,进一步加大市场推广力度,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不断挖掘新的客户群体和应用场景,与各领域头部企业建立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

目前公司主要应用领域如下:1、生物识别方向(1)线下支付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加强市场推广力度,更好地促进了3D视觉传感器在诸如线下零售、自助货柜、餐饮、医疗以及交通等支付场景中的应用。

公司与生态合作伙伴紧密协作,共同研发了适应不同形态和配置需求的智能终端设备,旨在满足各场景个性化的业务需求。

特别是在智能售货机、校园/企业团餐以及商超大屏自助收银等领域,自助式的刷脸支付体验正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体验到科技为购物带来的便捷与愉悦。

(2)医保核验近年来,随着全民参保计划的稳步实施、全民参保数据库的建立健全及有关部门对医保提高服务质量、简化手续和优化流程等增进民生福祉的要求,医保数字化建设正逐步落地。

医保综合服务终端利用公司的3D视觉感知技术可以快速获取被保险人信息和确定就诊人的生物特征,通过国家医保局认证的“人脸识别+实名+实人”同步核验系统,能够有效防止医保盗刷、医保欺诈等情形,同时可为更多的医保参保人员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就医体验。

报告期内,公司全流程“智慧医保刷脸就医”已在全国各大省份落地。

伴随越来越多项目形成的良好示范效应,将加快医保场景应用的落地,助力公司业务的加速拓展。

(3)“碰一下”支付“碰一下”支付是支付宝基于近场通信技术推出的新型非接触式支付方式,用户只需解锁手机“碰一下”支付设备,收银员也无需拿出扫码枪便可以完成全套支付流程,极大地提高了商家的经营效率以及客户的支付速度。

目前,为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不同需求,支付宝已推出扫码支付、刷脸支付以及“碰一下”等支付方式。

报告期内,公司携手合作伙伴蚂蚁集团,通过“碰一下”整机设备产品在各类零售场景的落地,持续优化提升支付便利性,为用户和商家创造新价值。

2、AIoT方向AIoT,即人工智能物联网,是AI(人工智能)与IoT(物联网)的有机融合与协同应用。

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的高速发展,赋予了各类智能终端“人工智能化”的空间,催生出了各式各样智能化终端应用,同时催生出了各类新型AI端侧硬件对于3D视觉能力的需求。

为把握人工智能时代发展机遇,公司高度重视各类创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积极拓展公司下游新兴业务场景,近年来的市场多元化布局策略已见成效,目前在三维扫描、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智慧农牧、AR/VR技术、动作捕捉、空间拍摄建模等领域均有涉猎。

具体如下:(1)机器人2015年以来,公司凭借“研发+制造”的一站式产品和服务,围绕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ROS教育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各类型机器人,推出了丰富且全面的机器人视觉感知产品方案,提供单目结构光、双目结构光、激光雷达、iToF等全技术路线3D视觉传感器,帮助机器人实现识别、导航定位、避障、路径规划、三维重建、人机交互等功能。

公司正在搭建的“机器人与AI视觉产业中台”,将持续开展机器人视觉传感器、AI视觉感知和多模态交互大模型、机器人OS与云端数字孪生软件平台、量产测试与数字工厂等课题研发和技术攻关,进一步深化3D视觉感知技术发展,紧抓具身智能历史发展机遇,为后续市场需求爆发做好充分准备。

服务机器人方面,公司已与云迹科技、擎朗智能、普渡科技、高仙机器人、LionsBot等多家国内外服务机器人客户实现了业务合作,覆盖了割草机、酒店配送、楼宇配送、商用清洁、ROS教育等应用场景。

在养老陪伴机器人场景,公司与韩国领先的护理机器人公司RoboCare进行合作,陆续推出了多款机器人产品,为不同场景下的老年人护理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如搭载了公司Gemini335L双目结构光相机的机器人SILBOT可用于老年人激活脑力和进行预防痴呆的认知训练,通过捕捉现场学员的动作反应和位置,可让机器人实时与学员进行“情感交流”,缓解他们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工业机器人方面,3D视觉感知技术在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各类智能终端的感知能力,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工业机器人通过配备3D视觉传感器,可以实现精确的距离测量、避障导航、物体识别以及三维地图重建等诸多功能。

这使得机器人能够更高效地执行分拣、搬运和排障等任务,极大地降低了对人力的依赖。

报告期内,公司联合韩国领先的移动机器人制造商与解决方案提供商Twinny推出了最新款NarGo订单拣选机器人。

通过搭载两台公司的Gemini335双目结构光相机,NarGo机器人可自主完成定位、路径规划、避障和交互等功能,让机器人成为物流中心工作人员的得力助手。

同时,比利时人工智能公司Captic凭借公司的AI视觉系统,推出了“三位一体”的产品组合方案“CapticAIR(AI-PoweredRobotics),可实现每分钟70次的高速挑选,被广泛应用于自动化仓储、物流、建筑、食品工业等领域。

人形机器人方面,目前市面上人形机器人视觉方案包括深度相机(结构光以及iToF)、激光雷达、纯视觉等,且深度相机的方案为主流。

公司与微软合作的Femto系列iToF深度相机、近年推出的Gemini335系列、Gemini336系列3D结构光深度相机等产品兼顾高可靠性、高性能、高性价比和实用性,可用于各类型人形机器人在室内外复杂场景下执行视觉应用,目前公司已就相关产品/方案与部分人形机器人客户进行适配。

报告期内,搭载公司3D视觉传感器的“天工”机器人夺得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马拉松赛事的冠军。

天工Pro机器人在头部、胸部、腰部和后背各配置了一款公司Gemini330系列深度相机,帮助其在复杂环境中实现了精准的环境感知和自主导航等功能。

(2)三维扫描近年来,三维扫描技术不断发展,应用场景亦持续拓宽,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工业设计、瑕疵检测、模拟装配、逆向工程、医学信息、艺术文博与数字文物典藏、3D展示、3D打印等诸多场景。

此外,AI、VR/AR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带来大量对实物三维信息采集和数字化的需求,对三维视觉数字化产品的灵活使用,可以有效降低三维建模的技术门槛,协助创造全真、全息的三维内容。

根据ResearchAndMarkets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3D扫描仪市场需求为49亿美元,2030年将增长至88亿美元。

此外,三维扫描作为数据获取的关键技术,不仅为数字孪生提供构建所需的精确几何信息,驱动其在实景、工业等领域广泛落地,还为AI建模提供丰富数据。

与此同时,数字孪生与AI建模又促使三维扫描技术更好地服务各行业,推动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程。

报告期内,公司以自研多核异构三维重建芯片技术的软硬件引擎为基础,助力合作伙伴创想三维推出了OtterLite及RaptorPro两款新品。

其中OtterLite以“真无线,无界限”设计突破边界,搭载四目双焦镜头,系统支持20mm~2000mm全域扫描,0.05mm高精度,配合Wi-Fi6无损高速传输,单帧3D成像技术天然防抖,扫描过程更加流畅。

工业级RaptorPro则凭借22线交叉激光+7线平行激光双引擎,实现0.02mm+0.08mm/m体积精度,让整车扫描效率大幅提升。

同时,在软件方面,通过深度融合公司最新的软件算法技术体系,创想三维推出CrealityScan4扫描软件,完善了扫描软件的整体功能,并大幅提升了用户体验。

图:3D扫描仪OtterLite图:3D扫描仪RaptorPro伴随着人工智能、三维扫描产业市场体量的不断增长,公司将持续探索并不断推出行业领先的三维扫描解决方案,打造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同时,公司将进一步增强市场开拓力度,深耕细分行业头部客户,加速场景落地,为改善公司的经营业绩打下良好基础。

3、工业三维测量方向报告期内,公司把握工业企业智能化升级以及高精度三维测量国产化的大趋势,不断优化升级三维全场应变测量、三维光学扫描测量、三维光学弯管测量等工业级应用设备及软件,持续与轨道交通、航空航天、风电能源、3C电子、生物医学、材料研究、汽车等领域的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完成合作落地。

3D视觉感知技术可以被用来实现微米级的工业扫描、工业检测等功能,还可以用于产品检测、质量控制等环节,确保生产过程中的高品质输出。

报告期内,公司子公司新拓西安经营持续加速,针对不同场景需求进行产品迭代研发,底层技术不断升级优化。

4、海外业务方向公司依托创始团队深厚的国际化研发及学术背景,在成立初期就着手布局海外市场,于2014年在美国设立全资子公司用于服务海外客户,成为国内极少数建立海外销售渠道且能稳定向客户销售3D视觉感知产品的本土企业。

年初以来,公司持续优化完善主流产品线以覆盖更多应用场景,积极拓展海外客户,接入国际核心生态。

海外客户方面,公司助力韩国领先的移动机器人/方案提供商Twinny推出Nargo机器人,可在无需改造基础设施的情况下轻松部署于物流中心,大大释放劳动力压力和减少人工操作带来的失误;公司携手韩国护理机器人公司RoboCare,已陆续推出多款机器人,在不同场景下为老年人护理提供解决方案,已在韩国80多个地区投入使用;波兰软件设计公司Lavavision结合公司Astra系列和Gemini系列相机提供的深度图像数据,推出了创新的互动软件平台Motioncube,可支持各种交互模式,如触控、互动地板、互动墙面、体感游戏和现实增强等,为儿童带来沉浸式的教育和娱乐体验。

报告期内,公司在Automate2025展会上宣布与WDLSystems等五家领先的技术分销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丰富公司3D视觉技术的全球伙伴生态。

通过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公司的3D视觉产品将通过更广泛的销售渠道进入欧洲和北美市场,为各行业客户提供更便捷的采购和技术支持服务。

此外,基于此前公司在海外布局的各类应用生态,如英伟达机器人平台、MacOS平台支持等,公司通过技术生态整合持续推进全球化布局,在海外市场积极推动公司的3D视觉传感器在各类场景的应用,公司的海外影响力正持续提升。

未来,公司将继续发挥优质海外业务平台作用和品牌优势,深入细化对海外市场和具体项目的分析研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不断加强海外市场的走深走实开拓,进一步提升公司品牌的海外影响力。

(二)优化产品系列,聚焦机器人与AI视觉应用场景3D视觉感知已逐渐步入大规模产业化前的重要发展阶段,拥有诸多潜在的细分应用场景领域和需求增长爆发点,行业面临良好市场机遇。

公司依托3D视觉感知一体化科研生产能力和创新平台,不断优化3D视觉感知产品系列,重点满足具身智能、AI视觉、3D打印以及海内外开发者平台市场需求,为迎接中长期市场需求爆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年初至今,公司针对机器人和AI视觉应用场景,推出了新一代工业级双目3D相机OrbbecGemini435Le,该款新品同时具备长距高精度感知和精准边缘轮廓还原能力,在场景适配性上表现卓越,使得单台相机便可满足避障、识别等不同差异化的功能需求,并可大幅简化系统集成复杂度,可广泛应用于智能物流、机器人等工业自动化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全栈式技术研发能力+全领域技术路线布局”的3D视觉感知技术体系,对各核心技术进行持续的研发迭代,在结构光、dToF、双目等主流技术路线、系统设计、芯片设计、算法研发、光学系统等底层技术方面均有储备和布局。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申请专利共1,903项(其中发明专利990项),软件著作权117项;累计获得专利1,112项(其中发明专利479项),累计获得软件著作权117项。

未来,公司将持续通过核心技术打造多种视觉产品/方案,赋能生物识别、机器人、三维扫描、数字重建等千行百业。

发展进程

2013年1月15日,自然人股东黄源浩、周广大、黄剑云、陈强、林建宏共同签署《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章程》,约定成立奥比中光有限,注册资本为1,000.00万元。

2013年1月18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奥比中光有限核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2013]第4722698号)。

2020年10月10日,天健会计师出具“天健审[2020]9756号”《审计报告》,奥比中光有限截至2020年8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为278,987.29万元。

2020年10月10日,坤元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坤元评报[2020]572号”《资产评估报告》,奥比中光有限截至2020年8月31日净资产的评估值为293,876.20万元。

2020年10月10日,奥比中光有限召开股东会,会议决议同意奥比中光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以截至2020年8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278,987.29万元折合成股份公司36,00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注册资本为36,000.00万元,超出注册资本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2020年10月26日,天健会计师对拟设立股份公司的注册资本实收情况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天健验[2020]447号”《验资报告》。

2020年10月27日,发行人召开了创立大会暨股份公司202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

2020年10月27日,发行人取得由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

2020年10月,股权转让2020年10月10日,奥比中光有限召开2020年第六次临时股东会,同意股东黄源浩以1元向新股东肖振中转让其所持2.67%的公司股权(及其附带的权利和义务),对应注册资本为229.91万元。

2020年10月15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奥比中光有限核发了《变更(备案)通知书》(编号:22005064784),核准了章程修正案备案。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靳尚 2025-06-16 19200 12.25 元 19200 高级管理人员
陈彬 2025-06-16 24000 12.25 元 24000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张丁军 2025-06-16 31200 12.25 元 31200 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