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微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中科微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中科微至
  • 企业英文名: Wayzim Technology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李功燕
  • 上市代码: 688211.SH
  • 注册资本: 13160.8698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1-10-26
  • 大股东: 无锡微至源创投资企业(有限合伙)
  • 持股比例: 20.52%
  • 董秘: 杜萍
  • 董秘电话: 0510-82201088
  • 所属行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黄晓冬、陈昱泽
  • 律师事务所: 北京植德(上海)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无锡市锡山区安泰三路979号
  • 概念板块: 物流行业 江苏板块 专精特新 破净股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预盈预增 机器人概念 工业互联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2016-05-24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214MA1MLB3M2A
  • 法定代表人: 李功燕
  • 董事长: 李功燕
  • 电话: 0510-82201088
  • 传真: 0510-82201088
  • 企业官网: www.wayzim.com
  • 企业邮箱: investor_relationships@wayzim.com
  • 办公地址: 无锡市锡山区安泰三路979号
  • 邮编: 214000
  • 主营业务: 智能物流分拣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及销售服务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物料搬运装备制造;物料搬运装备销售;人力资源服务(不含职业中介活动、劳务派遣服务);劳务服务(不含劳务派遣);智能物料搬运装备销售;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工业机器人制造;工业机器人销售;工业机器人安装、维修;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销售;智能仓储装备销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装卸搬运;安防设备制造;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机械设备租赁;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仓储设备租赁服务;轴承、齿轮和传动部件制造;轴承、齿轮和传动部件销售;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工程管理服务;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工业设计服务;园区管理服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物联网技术服务;物联网技术研发;工业工程设计服务;数据处理服务;软件外包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软件开发;通用设备修理;机械设备销售;专业设计服务;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软件销售;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科技中介服务;机械设备研发;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硬件销售;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机械电气设备制造;机械电气设备销售;物联网设备制造;物联网设备销售;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销售;进出口代理。(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电气安装服务;建设工程勘察;建设工程施工;建设工程设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 企业简介: 中科微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行业领先的智能物流装备、智能视觉及工业传感器供应商,客户涵盖国内主要快递、物流及电商企业。目前,公司业务范围已拓展至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未来,公司致力于建设成为世界领先的智能物流装备、智能制造企业。作为全球少数几家掌握智能物流装备系统及其核心部件研发、设计、生产一体化能力的公司,中科微至为快递、电商、机场及制造业企业提供输送、分拣及仓储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同时提供电动滚筒、工业级条码/二维码识别、体积测量、2D/3D视觉引导定位、缺陷检测等智能制造核心部件。
  • 发展进程: 公司前身微至有限成立于2016年5月24日,系由李功燕、中科微投、姚亚娟、朱壹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其中,中科微投以专利出资150万元,李功燕、姚亚娟、朱壹分别以货币资金出资740万元、60万元和50万元。2018年7月17日,连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北京中科微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拟对中科微至智能制造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进行工商出资涉及的“改善微机械非制冷红外成像芯片中反光板平整度的方法”等3项专利所有权项目资产评估报告》(连资评报字(2018)07099号),经评估,中科微投作价入股微至有限的“改善微机械非制冷红外成像芯片中反光板平整度的方法”等3项专利资产的评估价值为149.99万元。2019年10月8日,中科院微电子所与微至有限出具了《关于以科技成果出资设立中科微至智能制造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的确认函》,确认中科微投对微至有限的出资额差额为100元,中科院微电子所同意中科微投向微至有限补足未缴足的出资金额,不存在出资不实的情形。2019年11月26日,中科微投与微至有限签署了《中科微至智能制造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投资协议之补充协议》,经双方协商一致,中科微投同意以货币方式向微至有限补足未缴足的出资金额人民币100元。2020年1月31日,毕马威出具《验资报告》(毕马威华振验字第2000241号),经审验,截至2019年12月10日,微至有限已收到全体股东缴纳注册资本合计人民币1,000万元。2016年5月24日,微至有限在无锡工商行政管理局新区分局办理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并领取了《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214MA1MLB3M2A)。 2020年2月19日,微至有限召开股东会,决议同意以2020年1月31日作为变更设立股份公司的基准日,以微至有限经审计净资产折股,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2020年3月10日,毕马威出具《审计报告》(毕马威华振审字第2000738号),根据经审计的资产负债表,微至有限2020年1月31日的净资产为52,625.57万元。2020年3月10日,中企华出具《中科微至智能制造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拟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涉及其股东全部权益价值项目资产评估报告》〔中企华评报字(2020)第3159号〕,确认截至2020年1月31日,微至有限的净资产资产基础法评估价值为60,701.63万元。2020年3月10日,微至有限召开股东会,决议同意微至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微至有限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以截至2020年1月31日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人民币52,625.57万元折为9,900.00万元股本,其余42,725.57万元计入资本公积。同日,微至有限全体股东作为股份公司的发起人共同签署了《中科微至智能制造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书》。2020年3月26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暨202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各发起人认购以中科微至智能制造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净资产值折股股份的议案》等设立股份公司的相关议案。2020年3月30日,毕马威出具《验资报告》(毕马威华振验字第2000320号),对本次整体变更所涉股东的出资情况进行了审验。2020年3月30日,公司取得了无锡市行政审批局换发的《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214MA1MLB3M2A)。 2018年4月15日,微至有限召开股东会,决议同意李功燕将其持有的微至有限30%股权(对应300万元注册资本)转让给微至源创,其他股东均放弃行使优先购买权。2018年5月16日,李功燕与微至源创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书》及《股份转让协议之补充协议》,约定李功燕将其持有的微至有限30%股权(对应300万元注册资本)转让给微至源创,转让价格为90万元,其中,李功燕已实缴的90万元,转让价格为1元/1元注册资本,李功燕未实缴的210万元,由微至源创受让后履行出资义务。2018年5月22日,无锡市锡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准微至有限的股东变更登记,并换发《营业执照》。2020年9月25日,公司召开2020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的议案》及《关于公司减资及修改公司章程的议案》,同意公司回购股东中科微知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同日,公司与中科微知签署了《股份回购协议》,公司本次回购的股份为中科微知全部持有的公司391,302股股份,占公司本次股份回购前股本总额的0.3953%,本次回购股份全部回购完毕并完成减资程序后,公司的注册资本总额变更为人民币98,608,698元,股本总额变更为98,608,698股。2020年11月17日,毕马威出具《验资报告》(毕马威华振验字第2000724号),截至2020年9月30日,中科微至已减少股本人民币391,302.00元,变更后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98,608,698.00元。2020年11月16日,公司取得了无锡市行政审批局换发的《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214MA1MLB3M2A)。 2022年5月23日,公司名字由"中科微至智能制造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科微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商业规划: 近年来,智能物流装备行业发展迅速,我国已连续十年蝉联全球快递量第一大国,快递业持续稳健增长,不断迈上发展新台阶,智能物流设备厂家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智能物流设备作为快递行业的重要支撑,以其高效、精准、自动化的特点,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2024年,智能装备行业在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但市场竞争也在不断加剧。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这一领域,国际巨头与本土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价格战、技术壁垒和服务能力的比拼成为行业常态,企业面临更大的盈利压力和创新挑战。2024年,公司作为中国领先的智能物流系统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持续深化“一体两翼”的战略格局,即以智能仓储物流装备为主体,以智能视觉为主的工业传感器和包括伺服、驱动、电滚筒等在内的动力科技为两翼。在“一体两翼”的格局上,公司在产品层面不断丰富产品的系列化组合,深化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布局,加强核心部件和系统研发;在客户方面,客户类型呈现多元化趋势,快递主流客户更为集中,体现了规模效应优势及可持续售后能力粘性;电商类自建物流、仓配一体场景需求显现;末端网点类客户活跃,窄带等小型产品需求旺盛,与中通、顺丰、京东等客户形成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公司在拓展了国内行业头部客户的同时,海外销售中心及客户覆盖了东南亚、美洲、欧洲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期内,公司先后中标了数个机场自动分拣机项目,同时成功开拓了机场领域的新市场,实现了民航业务的多元化发展。公司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积极应变,在过去的一年里营业收入稳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47,445.05万元,同比提升26.42%。公司深度围绕“一体两翼”战略核心发力,积极拓展新的应用场景,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智能的物流解决方案。智能物流装备系统领域,公司持续深化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不断提升传统优势领域的产品性能、丰富产品矩阵,在持续提升优化快递物流分拣系统效率、错分率等指标的同时,通过自主研发生产核心组件和丰富产业链合作伙伴资源,进一步拓展了设备成本下降空间。中科微至为不同规模的仓库、全产业链的自动化仓储管理提供全面高效的智能仓储解决方案。公司在成功经验基础上,持续优化和丰富智能仓储系统方案,采用高度自动化的密集存储技术,实现物料的入库、输送、存储、到出库拣选的全自动作业,帮助客户提高拣货效率、降低运维成本,用更柔性、更高效、更智能的仓储解决方案助力行业实现“智改数转”。在数智化的浪潮下,中科微至也在不断探索智能物流装备系统的发展方向。公司研发设计的WMS仓库管理系统、WCS仓库控制系统、3DMS数字孪生系统等可视化平台,通过库位可视化、运载数据实时更新,能够实现全程异常监管、自动化设备监控及管理,并实时进行信息反馈,及时帮助使用者了解生产效率和需求饱和度,满足行业精益化生产需求。公司深度围绕“一体两翼”战略核心发力:智能物流装备系统方面,公司致力于不断提升传统优势领域的产品性能、丰富产品矩阵,在持续提升优化快递物流分拣系统效率、错分率等指标的同时,通过自主研发生产核心组件和丰富产业链合作伙伴资源,进一步拓展了设备成本下降空间;公司进一步优化和丰富了智能仓储系统方案,能够满足更多不同行业客户的仓储一体化需求。此外,公司不断通过自研技术突破核心部件关键技术,通过自研技术进行国产化替代,为客户降低综合方案成本的同时,保障供应链的稳定性。以相机为例,公司自研的AI视觉检测技术,基于轻量级的深度学习包裹位置定位、包裹分类、包裹分割以及包裹位置跟踪技术,内置的“多相机图像拼接技术”、“堆叠目标检测技术”等技术,可以实现包裹精准快速地定位分离、包裹堆叠状态检测,以及物流场景下的各种包裹的类型分类、包裹计数功能等,整体准确率可达99%以上。以无线供电为例,公司自研的动态无线供电系统可提高物流自动化设备的安全性和免维护性,采用单轨式动态循环多段冗余供电,保证高可靠和多组小车用电需求,实现国产化替代。以仓储调度为例,公司自研的多穿调度系统致力于帮助客户提高物流自动化的效率和灵活性,通过智能任务分配、自动路径规划以及高效的交管控制算法可最大程度地优化仓库的利用率,满足不同客户、不同业务场景下的多穿调度需求。客户方面,公司持续巩固在快递物流、电商等领域的优势地位,持续拓展业务广度和深度,同时在民航机场和工业制造领域取得了突破。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挖掘快递、电商、民航、食品、药品、家居、制造业等行业的广阔市场需求,聚焦输送分拣、智能仓储、重载机器人及智能感知、运动控制等技术的发展前沿,加大对技术、研发、人才的投入,致力于将公司建设成为世界领先的智能物流装备、智能制造企业。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