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上海汇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汇得科技 - 603192.SH

上海汇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8-08-28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Shanghai Huide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成立日期
2007-06-25
注册地
上海
所在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汇得科技
股票代码
603192.SH
上市日期
2018-08-28
大股东
上海汇得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35 %
董秘
李兵
董秘电话
021-37285501
所在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陈黎;周琦慧
律师事务所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上海汇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10116662478847M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上海
成立日期
2007-06-25
法定代表人
钱建中
董事长
钱建中
企业电话
021-37285599,021-37285501
企业传真
021-37285396
邮编
201512
企业邮箱
hdkj@shhdsz.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卫镇春华路180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聚氨酯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危险化学品生产;危险化学品经营;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新化学物质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涂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合成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塑料制品制造;汽车装饰用品制造;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工程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生物基材料制造;密封用填料制造;密封胶制造;涂料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合成材料销售;塑料制品销售;汽车装饰用品销售;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密封用填料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生物基材料技术研发;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软件销售;软件开发;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工程塑料及合成树脂销售;生物基材料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上海汇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6月,落户于上海碳谷绿湾产业园(原上海金山第二工业区),2009年下半年建成投产,是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专业制造革用聚氨酯(PU)树脂、聚氨酯弹性体原液、聚酯多元醇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等系列新材料产品的集团化科技型企业。

公司现有上海和福建两个生产基地,产品应用范围涵盖鞋服箱包家具日常生活领域及汽车、铁路等交通工业领域,业务范围涉及生产、销售、内贸、外贸和物流运输等业务板块。

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公司股票于2018年8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3192,股票简称“汇得科技”。

汇得科技作为国内革用聚氨酯行业的领先企业,建有独立的技术研发中心,拥有一支由国内外专家领衔,由博士、硕士和本科生组成的技术研发队伍,到目前为止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4项,有12个产品列入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实现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产品品质和技术达到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水平。

商业规划

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聚氨酯行业整体处于“底部磨合、结构调整”周期。

原材料价格波动剧烈、终端需求恢复缓慢、出口不确定性增加,致使市场信心受挫,企业经营难度加大。

行业盈利能力整体承压,部分中小企业被迫降负或暂缓开工,头部企业通过全球化布局、产品结构调整、绿色技术投入等手段积极应对挑战。

公司在行业低位震荡、企业经营难度加剧的市场中,秉承“用科技革新美好生活”使命,坚持专注聚氨酯行业:以革用聚氨酯树脂为基础、多产品多领域应用新材料开发的发展定位。

经营管理层继续通过对内优化生产管理,改进工艺降低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对外根据客户的需求,调整产品结构,高毛利、高附加值的产品销量实现增量。

同时,充分利用现有产能,稳定并提升市场规模,以产品市场份额为核心,产销平衡为重点,新产品新应用拓展为抓手,确保公司持续发展的稳定;同时加大研发投入,拓展聚氨酯应用领域;重点开拓生态环保和低碳再生材料,进一步巩固公司绿色、可持续发展基础;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探索应用相关性高分子材料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一)2025年上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708.97万元,同比下降10.21%;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15,596.75万元,同比下降5.84%;主营业务毛利率15.84%,同比增长3.61个百分点;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81.22万元,同比增长14.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824.73万元,同比增长19.36%。

报告期内,公司三大类主要聚氨酯产品产量达到10.97万吨,较去年同期10.50万吨同比增长4.48%;销售量合计11.08万吨,较去年同期10.45万吨同比增长6.03%。

公司上海、福建两个聚氨酯生产基地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产品较好的覆盖了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客户需求,基本实现产品产销平衡,市场份额稳中略升。

报告期内,公司三大类主要聚氨酯产品销售情况如下:(二)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工作重点1、市场销售与研发协同,提升产品销量经营上,坚持延续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贯彻执行“市场销售与研发协同”战略方针,在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实现了核心业务的稳健增长。

通过差异化产品推广和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主营产品革用聚氨酯和聚酯多元醇销量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6.27%和9.48%,受市场景气度及竞争加剧影响,弹性体及原液、新能源制件产品销量同比略有下降。

在革用聚氨酯细分市场,传统服装、鞋材、箱包等受关税及贸易战影响较大,汽车用PU革产品较往年有所增长,环保型PU产品市场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涵盖家居软包、服装、箱包、鞋革等,水性产品同比转型往高端品牌应用推进;特殊型TPU在汽车新能源,风电及人工智能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拓展新兴市场奠定了基础;聚氨酯鞋底原液聚焦核心产品和客户,在高性能运动休闲鞋、特殊功能劳保鞋等领域保持了良好的发展趋势;聚酯多元醇产品销量实现稳健增长,同时通过产品结构优化与精细化管理,在环保增塑剂、聚碳酸酯二元醇(PCDL)、结晶型聚酯切片料等关键战略产品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力度,通过聚焦差异化需求、深耕高端应用,盈利能力也得以提升,充分体现了公司产品的价值创造能力和成本管控效率;国际业务市场通过积极引入多名外籍优秀业务人才,加快公司海外业务布局,实现外贸业务量利齐升、稳健发展。

生产上,金山、福鼎两个化工材料生产基地装置运行稳定,继续维持高开工率的生产状态,并通过工艺优化等方式实现单位制造成本同比下降;浙江汇得新能源制件产品生产稳步有序,确保订单及时足额的交付。

2、优化经营管理,提升管理效率管理上,董事会根据公司经营现状和未来发展需要,报告期内,优化了公司经营管理的组织架构。

深入贯彻集团管控下“1+N”多工厂有序运行、多专业协同高效的矩阵制管控模式,更加及时、高效的支持各产品事业部的业务拓展工作;CRM/SRM等信息化系统上线运行并持续升级优化,致力实现公司各系统数据的关联贯通,提升公司运行与管理效率,生产上强化对各工厂生产运行、精益管理和持续改善方面的专业管控与支持;安环上统筹集团安环标准化体系建设,监督法律法规标准执行;物流上探索搭建市场化运作架构与体系,全面统筹承运商全周期管理及标准化运营;管理上对总经办职能进行拆分与重组,进一步理清与界定公司流程、系统、审计、质量管理职能,以全面满足集团数智化转型升级及职能工厂建设需要。

建立并实行预算管理体系,以终为始,定期总结回顾,确保实现公司年度经营目标;同步筹划实施各类业务及生产激励方案,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充分践行“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研发为根本”的经营理念,搭建规范公司全业务管理流程及内控体系架构,并持续建立健全,实现业务、研发、生产、职能等各部门的高效协同与运行。

3、持续研发投入,开拓新领域技术研发上,公司秉承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开发理念,持续引进研发类高端技术人才,并设计实施“研发人员”考核激励方案,以项目经费制激励形式驱动研发人员积极创新,提升研发效率,加快实现核心技术产业化;启动公司CNAS资质认证,增强公司自测技术数据的市场认可度。

在无溶剂树脂和热熔胶方面:实现箱包、包装用无溶剂树脂的量产,汽车革用面层树脂、无溶剂树脂达到汽车革使用要求;水性聚氨酯方面:优化水性汽车革性能,提升其耐热,耐光及耐化学品性能,部分绿色合成工艺得到客户初步认可;持续开发水性高固汽车革用聚氨酯,优化汽车内饰用水性聚氨酯胶黏剂;传统溶剂型聚氨酯树脂方面:客户定制化的生物基汽车革用树脂、水减量超纤革用树脂和适用于硅片、砷化镓、碳化硅等芯片材料抛光的阻尼布用聚氨酯树脂,均已开始小批量生产。

根据客户需求,专项开发出的特种专用水坝智能控制相配套的聚氨酯材料进入客户试用阶段。

公司研发部门持续关注、跟踪聚氨酯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机器人等前端高科技领域的各种运用,新开设了多个用于汽车、各类型新型动力电池、电子、电器等行业使用的密封、隔垫、隔热防撞一体化成型、防噪减震等前沿功效的聚氨酯材料课题研究项目。

报告期内,申请4项发明专利;取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取得软件著作权4项;荣获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发明创新展览会金奖。

4、注重安全环保、践行绿色低碳发展安全环保方面,在确保安全生产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领导带队开展事故隐患排查与整改,积极配合和响应国家相关安全、绿色的生产经营方针、政策。

报告期内,公司各项环保设施均稳定运转,开展多次专项应急救援演练和一次全员应急救援演练,较好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公司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并取得里程碑式进展:报告期内,金山工厂聚酯多元醇产品成功通过ISCCPLUS(国际可持续发展和碳认证)认证;该认证是国际公认的生物基和循环材料可持续性标准,标志着公司在原材料溯源、生产过程可持续性管理以及质量平衡体系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积极开展能源结构优化降碳排工作,报告期内公司金山工厂使用绿色电力(绿电)的使用比例达到40%,有效降低了生产环节的碳排放强度。

依托ISCCPLUS认证和绿电应用,主动加速开发涉及生物基原料和可回收材料等绿色产品系列,这些产品不仅符合全球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要求,更精准契合了欧洲等中高端市场对低碳、可持续解决方案的现实需求。

5、推进项目建设,配套启动再融资江苏汇得“年产60万吨聚氨酯新材料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中,该项目聚焦高端聚氨酯、生物基多元醇等新材料,投产后将形成“基础原料-改性材料-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土地招拍挂及环评审批,其他行政审批仍在报批中。

为确保项目建设资金、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公司启动了再融资计划,截止目前,公司再融资申请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未来尚需经上交所审核通过,并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的决定。

公司将积极推进项目建设,推动再融资审批,确保公司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2025年下半年,公司将继续坚持年度目标开展工作:以提升销量、优化产品结构和降本增效、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为核心目标;继续拓展深化业务市场,持续构建海外业务布局,夯实海外业务拓展基础;国内通过技术创新、差异化服务等保障产品市场占有率。

管理方面,继续优化矩阵制模式下各部门职责与工作模式,加快各类信息化系统建设实现数据贯联互通,着力提升运营效率;深入挖潜降本增效潜力,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技术研发方面,继续加强绿色环保、低碳产品开发,重点开展新能源和汽车相关材料的研发及市场应用突破;项目建设方面,积极推动江苏汇得“年产60万吨聚氨酯新材料项目”进度;持续引入高质量专业化技术人才,并于2025年通过系统制订并落地试行“经费预算制”研发激励奖金方案,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与储备人才打好基础。

发展进程

2007年6月25日,汇得树脂(控股股东汇得集团前身)与颜群共同设立汇得有限,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

2007年6月21日,上海东方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上东会验字(2007)第1515号《验资报告》,验证汇得有限首期注册资本600万元缴纳到位,由汇得树脂、颜群分别以货币方式缴纳300万元、300万元。

2007年10月11日,上海东方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上东会验字(2007)第2425号《验资报告》,验证汇得有限第二期注册资本2,400万元缴纳到位,由汇得树脂、颜群分别以货币方式缴纳1,800万元、600万元。

2007年6月25日,汇得有限在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金山分局办理完成了设立登记,取得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6年2月3日,汇得有限股东会经审议,决议根据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信会师报字(2016)第110470号《审计报告》,以汇得有限于2015年12月31日经审计账面净资产357,779,553.67元在扣除储备基金10,906,696.16元后,按1:0.23的比例进行折股,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

折股后的股份公司总股本为80,000,000股,折股后剩余净资产266,872,857.51元计入变更后股份公司的资本公积。

2016年2月6日,银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银信资评报字(2016)第198号《评估报告》,经评估,汇得有限于评估基准日2015年12月31日的净资产评估值为38,868.40万元。

2016年3月17日,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对股份公司的注册资本实收情况进行了审验,出具了信会师报字(2016)第115421号《验资报告》,验证汇得科技注册资本8,000万元到位。

2016年3月17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通过设立股份公司的决议。

2016年3月25日,公司取得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股份公司营业执照。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顾伟夕 2024-11-22 21000 7.27 元 21000 高级管理人员
钱洪祥 2024-11-22 41000 7.27 元 41000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邹文革 2024-11-22 36000 7.27 元 36000 高级管理人员
范汉清 2024-11-22 31000 7.27 元 31000 高级管理人员
李兵 2024-11-22 31000 7.27 元 31000 高级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