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江苏爱朋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爱朋医疗 - 300753.SZ

江苏爱朋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8-12-13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王凝宇
企业英文名
Jiangsu Apo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成立日期
2001-10-30
董事长
王凝宇
注册地
江苏
所在行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爱朋医疗
股票代码
300753.SZ
上市日期
2018-12-13
大股东
王凝宇
持股比例
28.62 %
董秘
叶俞飞
董秘电话
0513-80158003
所在行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沈佳盈;闫志勇
律师事务所
上海君澜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江苏爱朋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2062372933999XT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注册地
江苏
成立日期
2001-10-30
法定代表人
王凝宇
董事长
王凝宇
企业电话
0513-80158888,021-52260157,0513-80158003
企业传真
0513-80157301
邮编
226400
企业邮箱
apon@apon.com.cn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江苏省如东县经济开发区永通大道东侧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疼痛管理业务、鼻腔及上气道管理业务、创新业务及服务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食品互联网销售;食品销售;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医护人员防护用品生产(II类医疗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生产;医疗器械互联网信息服务;医疗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保健食品(预包装)销售;食品互联网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销售;软件开发;软件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医护人员防护用品零售;医护人员防护用品批发;日用品销售;互联网设备销售;网络设备销售;计算机及通讯设备租赁;电子产品销售;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物联网应用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新型有机活性材料销售;化妆品批发;化妆品零售;智能无人飞行器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宠物食品及用品批发;教学专用仪器销售;教学用模型及教具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江苏爱朋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朋医疗”,证券代码300753)自2001年成立以来,积极投身于中国舒适化医疗健康事业,始终以临床需求为出发点,以循证医学为研发依据,以匠心品质为经营理念,在疼痛管理和鼻腔护理两个细分领域持续深耕多年,立志成为医疗细分行业内“舒适化医疗智能设备领先者”。

目前旗下拥有爱普科学仪器(江苏)有限公司、上海诺斯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爱众医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朋众医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爱朋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金佳钲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上海小芃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百士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爱朋医疗科技(湖南)有限公司。

爱朋医疗以“让生命远离痛楚”为使命,秉承“患者至上,匠心品质,合作志成,创新极致”的核心价值。

爱朋医疗作为专业从事疼痛管理及鼻腔护理领域医疗器械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电子注药泵、微电脑注药泵、一次性注药泵、无线镇痛管理系统、脉搏血氧仪及传感器等疼痛管理领域医疗器械,以及鼻腔护理喷雾器等鼻腔护理领域医疗器械。

特别是疼痛管理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助力无数医护工作,缓解千万患者疼痛。

爱朋医疗视品质为企业的基石。

公司已建立了覆盖研发、注册、采购、生产、销售以及售后等各个环节的全程质量管控体系,公司是“便携式电动输注泵”行业标准编制的唯一企业单位,是国内疼痛管理领域医疗器械企业中,较早掌握高精度药液输注技术、全方位安全监测技术、疼痛管理信息化技术等一系列核心技术的企业。

在鼻腔护理领域,公司研发的产品涵盖等渗护理、高渗缓冲、弱酸性、可调式等多种品规,市场占有率领先。

爱朋医疗是江苏省科技厅、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联合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麻醉与围术期医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江苏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建有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商标——“爱朋“,为江苏省著名商标。

爱朋医疗以患者为中心,寻找临床中未被满足的需求。

2004年国内第一张便携式注药泵注册证诞生于爱朋医疗,十几年中,爱朋医疗不断积累微创新,疼痛领域产品已从术后镇痛逐渐覆盖至整个围手术期,不断细分为用于术后镇痛、分娩镇痛、术中给药、术中监护、肿瘤化疗给药等不同应用场景的全系列产品。

在鼻腔护理领域,爱朋医疗率先提出了鼻部治疗新理念——处方海水,精准序贯。

针对不同鼻炎与不同的病症病期使用不同配方的海水展开个性化精准序贯治疗。

现在,爱朋医疗每年为数千家医疗单位的上万名医护提供品质稳定的产品,助力千万患者远离痛楚,致力于成为国内舒适化医疗智能硬件领军企业。

未来,爱朋医疗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开拓市场,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公司将深入拓展疼痛管理和鼻腔护理领域内“技术+服务”的整体医疗解决方案。

继续以患者为中心,为中国的健康事业,为人类的美好生活而不断前行。

商业规划

(一)行业发展情况1、舒适化医疗需求提升,医疗消费潜力扩增“舒适化医疗”是由美国护理专家凯瑟琳库克巴(KatharineKolcaba)于1992年提出的理论,是指患者在就诊过程中享受的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舒适,帮助患者消除不适和疼痛,减少并发症,给予患者安慰、缓解焦虑,为患者提供相关知识、传播希望。

舒适化医疗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如无痛诊疗、围术期舒适管理和疼痛管理、患者的护理、临终关怀等。

舒适化医疗的开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后,对临床工作提出的迫切需求。

随着世界卫生组织将“疼痛”确定为继血压、呼吸、脉搏、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疼痛的相关研究和诊疗,以及疼痛作为病种进行管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的重视。

在疼痛管理的器械方面,根据美国研究机构GrandViewResearch的研究显示,电刺激器、射频消融(RFA)、镇痛输注设备和神经刺激设备是疼痛治疗最主流的设备,其整体市场在2018年为51.9亿美元,预计在2019年至2026年的期间内年复合增长率为13.8%,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45.5亿美元。

随着疼痛治疗理念的逐渐普及,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我国疼痛管理领域医疗器械市场也得到迅速发展。

目前疼痛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第三大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发病趋势对疼痛医学的发展提出了迫切需求。

据中国疼痛战略《中国疼痛医学发展报告(2020)》显示,疼痛可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

急性疼痛与手术、创伤、组织损伤或某些疾病状态有关,调查显示手术后患者中重度疼痛比例达70%~80%。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3年我国住院患者年手术人次为9,638.7万人次,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0%,术后镇痛需求巨大。

慢性疼痛方面,据研究显示美国和欧洲约有五分之一的人口面临着慢性疼痛的折磨,我国慢性疼痛患者超过3亿人,且正以每年1,000万至2,000万的速度增长,慢性疼痛人群持续扩增。

2025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分娩镇痛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底,开展产科医疗服务的三级医疗机构全部能够提供分娩镇痛服务;到2027年,开展产科医疗服务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能够提供分娩镇痛服务。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近年来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人数持续增长,2022年国内耳鼻咽喉科就诊人次数达10,122.30万,其中约50%为鼻腔疾病。

鼻腔作为人体呼吸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大量病毒、细菌和霉菌等微生物以及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极易在鼻腔黏膜表面沉积,进而引起急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当这些微生物和过敏原经鼻腔进入下呼吸道,与支气管和肺泡接触时,还可诱发下呼吸道感染和过敏性炎症。

鼻炎产生的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社交活动,重度鼻炎疾病还将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导致睡眠呼吸紊乱,并让儿童及学生表现出多动和注意力障碍等问题。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鼻腔护理器械作为一种缓解鼻腔不适症状的手段得到较高的普及,美国过敏、哮喘与免疫学会认为使用护理器械护理鼻腔是缓解鼻腔不适症状的一种有效手段。

2023年发布的《儿童呼吸道感染家庭用药指导专家共识》及《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非药物干预专家共识》也提出使用鼻腔冲洗等非药物干预措施防治儿童呼吸道感染,是预防呼吸道病毒感染和传播的重要方式。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有27%的人存在睡眠障碍,我国有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问题。

中国睡眠研究会最新公布的《2024中国居民健康睡眠白皮书》显示,64%的居民睡眠质量欠佳,完全无睡眠障碍人群仅占19%。

入睡困难、早醒等问题影响着大众的睡眠健康,同时咳嗽、鼾声高、呼吸不畅、疼痛不适等也是睡眠困扰的原因。

53%的人群处于睡眠呼吸暂停风险偏高的状态,睡眠呼吸暂停风险偏高人群夜间睡眠时长显著偏短。

据不完全统计,44%的成年慢性疼痛患者伴有睡眠障碍。

睡眠健康已被纳入《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主要行动指标中,睡眠医疗领域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未来有望在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市场需求等多方面的推动下,实现快速增长和行业升级。

2、国家政策助力脑机接口行业加速发展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共同发布了《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该政策将脑机接口(BCI)明确定义为未来产业之一,并提出了重点发展任务。

随后2月和7月,工信部又先后发布了《脑机接口研究伦理指引》和《脑机接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方案》,从政策标准层面引导脑机接口产业规范化创新发展。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脑机接口产业蓝皮书》,当前全球脑机接口产业正处于攻坚突破期。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脑机接口产业包括上游的脑机接口芯片和基础数据库,中游的硬件设备制造和软件开发,以及下游的医疗健康、商业娱乐等应用领域。

其中,医疗领域目前占据了脑机接口下游应用的56%,医疗健康领域仍将是国内脑机接口产业应用研究的主要下游方向。

据华安证券研报,医疗健康是当前脑机接口最成熟的赛道,医疗健康领域商业化进程领先,多场景应用潜力释放。

全球脑机接口在严肃医疗应用潜在规模在150亿-850亿美元,消费医疗应用潜在规模在250亿-600亿美元。

预计随着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在医疗健康领域侵入式/半侵入式脑机接口方案将在瘫痪、脑疾、精神和心理等疾病治疗得到普及和广泛应用,在其他商业化领域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场景也将更加多元化,预估达到量产规模后,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价格将控制在2000-3000美元,非侵入式产品则在1000美元以内,直接带动产业经济规模将超过3000亿美元。

(二)行业政策及趋势报告期内,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促进公司疼痛管理和脑机接口等领域医疗器械发展的产业政策,进一步促进公司业务发展,具体信息如下:(三)主要业务及产品介绍公司致力于在急慢性疼痛管理、鼻腔及上气道管理两大细分领域耕耘和积淀,拓展细分领域用智能化医疗器械产品生态圈以及脑机接口、快速康复等创新业务,努力成为细分领域智能医疗器械、系统集成和服务第一品牌。

1、疼痛管理业务公司着眼于未来国内巨大的疼痛管理市场,根据疼痛细分和诊疗节点布局疼痛管理业务产品,全力推进在术后镇痛、分娩镇痛、癌痛镇痛等急慢性疼痛管理领域的建设,建立疼痛管理产品生态圈,产品主要包括高精度智能化的微电脑注药泵、无线镇痛管理系统、内热针治疗仪、低频治疗仪、冲击波治疗仪等系列产品,并且以“无痛病房、无痛医院、无痛社区”建立为目标,与国内多家大型医疗机构开展合作,立志成为国内疼痛管理的领军企业。

急性疼痛管理产品主要包括高精度智能化的微电脑注药泵和无线镇痛管理系统。

微电脑注药泵是一种能够精确、持续、微量给药的输液医疗设备,由可重复使用的微电脑驱动装置和一次性使用的输液装置组成,主要用于术后镇痛、分娩镇痛、癌痛镇痛、肿瘤化疗等细分场景中临床治疗药液的精确输注和监测,缓解患者疼痛。

公司微电脑注药泵不断升级迭代,根据不同的细分使用场景和精准人群定位设计细分产品。

在分娩镇痛创新方面,公司推出“MCB脉冲泵+非DEHP药盒+产科分娩管理信息系统”的分娩镇痛解决方案。

脉冲泵应用下的硬膜外间歇脉冲给药模式(PIEB)让麻醉药物扩散更广,阻滞神经范围更宽泛,麻醉和镇痛效果更佳,且不会增加对孕妇或新生儿的副作用。

创新开发的非DEHP材质输液装置具有更少的DEHP增塑剂材质析出,更高的安全性等优势,对于孕产妇、青少年等易感人群降低相关风险具有重要价值。

同时,产科分娩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全产程信息管理,规范分娩流程,提高产妇安全,保障围产期安全,也能进一步助力科室管理与临床科研。

公司持续提升精确输注技术,独创含智能PCA功能的电子镇痛泵,可依据患者实际使用情况智能调节输注剂量,提供个性化给药方案,在保障患者镇痛效果的同时,减少了镇痛药物使用量,降低不良反应风险,同时兼容非DEHP的输液装置,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提升患者镇痛满意度。

PCA镇痛具有起效较快、无镇痛盲区、血药浓度相对稳定、可通过脉冲剂量(丸剂量)及时控制爆发痛,并有用药个体化、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是目前手术后镇痛常用和理想的方法,适用于手术后中到重度疼痛。

PCA镇痛模式也是ERAS指南推荐的多模式镇痛的重要方式。

iPainfree无线镇痛管理系统软件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虚拟无痛病房设备管理解决方案,也是患者疼痛管理的综合信息化平台,协助医护人员远程掌控患者疼痛相关医疗信息,提高镇痛质量,减少医疗差错,降低医护人员工作负荷,提升疾病诊疗的舒适化水平。

iPainfree产科分娩镇痛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提供分娩镇痛专用整体解决方案,在麻醉科和产科之间起到桥接作用,提升医疗质量,保障围产期安全。

公司慢性疼痛管理产品主要包括内热针治疗仪、低频治疗仪、冲击波治疗仪等系列产品。

慢性疼痛产品的市场空间主要依托于庞大的慢性疼痛人群,疼痛学科建设及筋膜学理论的不断完善也会促进慢性疼痛产品的增长。

筋膜学是基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针灸理论的筋膜学基础研究”)等成果凝练而成,经过十几年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推动,筋膜学理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中医现代化及慢性疼痛治疗技术的创新提供了科学支撑。

百士康是“深圳大学筋膜学产学研合作单位”和“深圳大学筋膜学临床设备研发合作单位”,随着筋膜学的不断发展和推广,百士康将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筋膜学相关医疗技术(器械及设备)的研发和推广过程中,也将开发更多可应用至疼痛科的相关产品,减轻患者疼痛。

2、鼻腔及上气道管理业务当前,我国面临多种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局面,鼻炎及呼吸道疾病患者人数持续增长,鼻炎患病率明显提升。

鼻腔冲洗是一种被临床实践认可的行之有效的鼻科常用辅助治疗方式,安全有效简单、依从性好、副作用小、可长期使用,可与其他治疗药物和方式联合使用,增效的同时配伍禁忌少,具有使用便利、适用各类人群、适应多渠道销售等独特优势,近年来被国内外各大医疗指南和医学共识所推荐。

公司提供分病种全周期鼻腔及上气道管理解决方案,在鼻腔日常护理、鼻部疾病围术期护理、鼻炎治疗、过敏性疾病治疗等领域布局产品,提供睡眠监测及改善解决方案,并在医院、零售药房、O2O(即时零售)和互联网平台等多个渠道开展业务。

鼻腔护理领域主要产品包括针对不同鼻炎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等病症使用的等渗型生理性海水鼻腔护理喷雾器、高渗缓冲海水鼻腔护理喷雾器、弱酸性缓冲生理海水鼻腔护理喷雾器、一次性生理性海水鼻腔冲洗液,敏伴复合益生菌粉固体饮料,满足不同鼻炎患者个性化、精准化治疗需求。

其中,上感适应症鼻腔护理喷雾器自上市以来,拓展了多类用户群体,抢占市场先机,建立起良好的品牌认知与市场地位,为后续应用场景深化与客户覆盖拓宽奠定了扎实基础。

公司创新升级了二元可调式鼻腔清洗器系列产品,较鼻腔喷雾型产品新增束状喷射功能,用户仅通过旋转喷嘴即可轻松切换喷雾形态,并支持持续喷雾,操作更加便捷,使用场景更为丰富。

尤其针对急性期重度鼻腔症状如鼻腔粘稠分泌物和结痂等问题表现出优异的清除效果,满足不同用户在多样使用环境下的个性化需求,重新定义了鼻腔护理品类新标准,也进一步强化了公司的技术壁垒和差异化竞争力。

敏伴复合益生菌粉固体饮料可改善敏感体质,提升相关人群免疫力,其选用的菌株均是经过临床验证有一定改善机体过敏反应作用且在国家婴幼儿可食用目录中的抗敏益生菌株,适用于鼻炎、婴幼儿湿疹及其他过敏性疾病辅助治疗,且能与诺斯清生理性海水鼻腔护理喷雾器一同针对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患者尤其是儿童人群,起到内外兼顾的作用。

公司推出小诺护眼喷雾产品,利用雾化新技术,雾化颗粒瞬间透过泪液补充水分,缓解眼干涩、视疲劳、红血丝等眼部问题,同时强化角膜,养护双眼。

作为公司消费领域新产品,护眼喷雾产品很好地利用了公司精确雾化技术,发挥了渠道优势。

在上气道健康管理的细分市场,公司积极布局健康睡眠领域,目前产品包括知了睡眠AI鼾声监测软件、便携多导睡眠记录系统、血氧饱和度传感器、固定保持止鼾器等气道通气诊疗相关产品。

在OSA诊断方面,AI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可以较好地赋能睡眠健康领域,帮助提高临床OSA知晓率和重视度,公司开发的专业鼾声监测APP“知了睡眠”,可帮助疑诊人群进行OSA自我居家筛查,同时可作为现有治疗方式的有效性评估手段。

利用AI技术,该软件能详细记录整晚打鼾及憋气次数、时长分贝,设置简单易操作,监测数据直观、清晰,能帮助患者实现无成本的自筛自查。

固定保持止鼾器作为一种轻诊疗方式,可作为单纯鼾症和轻、中度OSA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用户可个性化塑形调节止鼾器,睡眠时将已调节好的产品戴入口中,通过上下齿咬合固定保持止鼾器,使得气道呼吸阻塞处从腭咽到舌咽都有明显扩张,从而保持上气道畅通,以此消除或降低呼吸暂停和鼾声并提高睡眠质量。

公司打造了“知了睡眠”AI鼾声监测APP+便携多导睡眠记录系统+固定保持止鼾器多场景诊断和疗效评估的诊疗组合,形成良好的诊疗闭环,实现对OSA患者早筛+早治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改善当前患病率高与就诊率低不匹配的难题,也为医生提供了一种新的轻诊疗选择。

3、创新业务公司创新搭建基于脑电波的采集分析及产品转化为核心的技术平台,培育和开发具有企业竞争力的技术和应用。

麻醉深度监护仪由麻醉深度监护仪器、一次性无创脑电传感器组成,是用于采集患者脑电信号,实时且直观监测患者麻醉深度及镇静程度的医疗设备,对于提高临床麻醉质量、保障病人生命健康安全有着重要作用,是众多指南和文件推荐的全身麻醉手术“必配”设备,产品的市场容量随着国内全身麻醉手术量的增长持续增加。

麻醉深度监护仪采用的是CSI麻醉深度指数,通过专用脑电传感器每秒钟采集2,000次脑电活动,将EEG脑电信号的子参数αratio、βratio、β-αratio以及爆发抑制比BS%,通过自适应神经模糊逻辑运算系统(ANFIS),精确计算出麻醉深度指数,用0-100直观表示麻醉深度指数。

公司第三类新一代ADM系列麻醉深度监护仪,性能更优、可用性更好、稳定性更强并且具有更全面的数据分析功能。

产品包括三种模式:手术麻醉模式、ICU模式(用于镇静)、门诊麻醉模式,可与脉搏血氧仪无线连接,显示脑电图(EEG)频谱分析图以及血氧、脉率等数据,具备脑电频谱分析、麻醉深度评估、抗电刀等功能。

公司子公司深圳朋睿脑科学聚焦神经系统疾病诊断、认知训练与睡眠监测等数字化诊疗产品的研发。

自主研发的专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人群设计的多模态ADHD行为训练系统,集成脑电、肌电、脉率HRV、体动等多源数据采集与分析,结合脑控设备和智能训练终端,打造“评估+干预”一体化智能交互平台。

报告期内,公司成立人工智能与脑机工程研究院,该研究院将以技术研发为导向,推动医疗器械人工智能在技术研发、临床转化及商业化方面落地,专注于疼痛管理、麻醉与镇静、精神诊疗三大领域。

在国家政策引导下,顽固性失眠诊疗正走向跨学科融合与数字化管理。

报告期内,公司推出顽固性失眠麻醉治疗系统,针对顽固性失眠麻醉睡眠诊疗临床需求而设计的软硬件结合系统,系统涵盖院内外医患交互的数智化需求,包括院内顽固性失眠评估和诊断、智能麻醉药物滴定和持续用药跟踪记录、治疗期间的脑电镇静深度监测和持续睡眠分期监测,神经调控治疗如迷走神经刺激、经颅(电)磁刺激等治疗数据的导入,以及持续的生命体征监测。

系统还包括院外患者端APP,包括居家睡眠监测、生命体征监测、神经调控治疗、CBTI等,同步跟踪和记录临床数据。

通过打通医院与家庭的数据壁垒,为患者构建“入院治疗-出院康复-长期巩固”的完整闭环,真正提升治疗依从性和远期疗效,为患者带来精准化、个性化治疗体验。

公司于2019年参股常州瑞神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神安”),外延式布局顽固性慢性疼痛治疗及神经调控等产品。

瑞神安主要从事脑神经调控及颅内植入电极等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瑞神安拥有一次性使用颅内脑电极(SEEG)、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器(VNS)、植入式可充电脊髓刺激器(SCS)及植入式脑深部神经刺激器系统(CNS)等三类注册证产品,应用于癫痫、疼痛治疗及帕金森病等领域,且已取得一定规模的销售。

公司在项目早期投资参股布局相关产品,为未来与公司战略形成协同效应奠定基础。

公司基于医美消费市场和目标人群的深入探索,创新开发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爱臻能口服营养素,以丰富的成分配比、日夜不同剂型匹配人体活动生物节律,促进组织修复、抗炎以及助眠等,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医美项目场景使用。

公司和江苏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推进快速康复产品的升级开发,探索和扩展新的围术期产品。

同时,公司结合医美无热损伤治疗理念,布局医美光电仪器类新产品,完善业务矩阵。

(四)报告期内经营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5,916.6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3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37.9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17.90%。

其中,第二季度公司营业收入9,434.4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2.9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2.95%,整体降幅有所收窄,经营状况趋稳。

疼痛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506.6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08%,主要系在医药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持续推进及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背景下,公司疼痛管理业务主力产品镇痛泵,在上年同期以经销模式销售,而本期处于集采执行阶段,受集采政策切换过渡期及产品终端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销量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导致营业收入相应减少。

鼻腔及上气道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680.0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7.04%。

鼻腔及上气道管理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有:1)报告期内,线下实体药店零售渠道经营未达预期。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实体药店的累计销售规模同比下滑了2.2%,非药品类普遍呈现下降趋势。

医药零售行业整体表现低迷,门店客流及产出下滑,渠道开发难度与风险相应增加。

2)鼻腔护理市场竞争加剧。

鼻腔护理喷雾器市场品牌数量显著增加,价格区间跨度较大,仿冒产品频现,影响消费者辨别能力,并对公司鼻腔护理产品的销售带来一定冲击。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主要系公司主营疼痛管理业务和鼻腔及上气道管理业务营业收入未达预期,同时销售费用、研发投入及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导致净利润出现下滑。

1、主营业务情况2024年6月,公司输注泵系列产品进入全国集中带量采购计划实施阶段。

公司积极响应并严格执行集采政策,以精细化营销策略为抓手,持续优化销售模式,强化在术后镇痛、分娩镇痛、癌痛管理及肿瘤化疗等细分领域的推广力度,不断拓展新的应用场景,加强终端市场覆盖。

2025年6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分娩镇痛工作的通知》,推动综合医院、妇产专科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等提供产科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广泛开展分娩镇痛服务,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舒适化水平。

明确到2025年底,开展产科医疗服务的三级医疗机构全部能够提供分娩镇痛服务;到2027年,开展产科医疗服务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能够提供分娩镇痛服务。

依托国家鼓励生育、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有利环境,公司作为国内疼痛管理领域的先行者,推出分娩镇痛综合解决方案,持续推进分娩镇痛场景下的高精智能输注技术升级,并结合iPainfree产科分娩镇痛信息管理系统,助力提升分娩镇痛普及率。

报告期内,子公司百士康成功举办多场“筋膜之路”系列品牌活动,通过持续赋能研发与生产体系,导入精益流程,全面提升运营效率。

公司持续深耕鼻腔及上气道管理领域产品价值圈层,通过临床、零售药房、电商等全域营销,塑造专业品牌形象,强化产品推广。

公司致力于从内容物创新多元化到与新型可调雾化装置的结合,不断引领和树立了鼻腔护理行业新的标杆。

品牌建设持续加强,公司通过强化内容平台引导和教育,完善产品包装与名称权益维护机制,有效应对仿冒产品冲击,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诺斯清”品牌已入选上海市重点商标保护名录。

报告期内,诺斯清品牌连续荣获“西湖奖创新营销案例”奖和“西湖奖最受药店欢迎的明星单品”奖项。

依托品牌和产品差异化优势,公司将持续加大线下临床准入拓展,提升多产品整合能力和销售管理能力,积极布局即时零售业务,顺应消费习惯变化,优化零售与临床多产品协同销售,提升渠道运营效能。

报告期内,线上零售业务不断优化新渠道内容质量,加强团队协同和响应效率,推动品牌推广和用户体验双提升,同时增加新品开发和推广,护眼喷雾等新品类产品销售比重逐步增加。

敏伴益生菌完成配方及产品升级,科学配比菌株和益生元,有效服务过敏人群。

在脑电技术领域,公司麻醉深度监护仪产品属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应用之一。

ADM系列麻醉深度监护仪创新融合CSI脑状态指数算法与可视化彩色脑电频谱分析,通过优化算法精度与增强设备抗干扰能力,实现围术期患者脑功能状态的持续监测,有效避免麻醉过深或过浅,减少术后谵妄与认知功能障碍,降低脑损伤发生风险,助力麻醉深度监测行业创新发展。

报告期内,朋睿脑科学开发专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人群设计的多模态ADHD行为训练系统,目前正处于注册评审阶段。

该系统采用科学脑电监测、多模态干预训练等方式,帮助儿童逐步改善多动及注意缺陷行为,提升专注力。

同时,公司战略投资专注于ADHD行为训练疗法的专科服务机构——方寸医生,双方开启深度战略合作,围绕个性化干预新路径、疗效评估体系指标、产品和数据化标准体系三大目标推进深度共研,为ADHD智能化行为治疗管理的临床应用与产业化进程提供安全、高效、可持续的创新路径。

公司成立人工智能与脑机工程研究院,旨在以前沿科技为引擎,驱动公司在脑机接口技术与临床的交汇点上探索更多可能。

该研究院将以技术研发为导向,推动医疗器械人工智能在技术研发、临床转化及商业化方面落地,聚焦疼痛管理、麻醉与镇静、精神诊疗三大领域。

公司持续加速推进生产体系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构建基于IOT集成驱动的智能工厂,涵盖鼻腔护理业务生产车间的整体建设与升级,深度融合ERP、数智化平台、设备管理、物流追踪等系统,实现了工厂级的数据共享和管理流程的一体化协同,赋能公司产品创新和生产效能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入选2025年度“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再获“数智”领域重要荣誉。

公司持续推动营销数字化升级,引进RPA数字机器人,实现销售数据自动采集与处理,进一步提升销售渠道数据管理效率。

同时,通过搭建企业数智化平台与营销作战地图等数据看板,加速营销管理决策进程,全面赋能业务发展。

2、研发进展情况公司始终坚持以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围绕疼痛管理、鼻腔及上气道管理、脑机接口创新业务三大板块布局医疗器械产品,构建以精确输注技术、人工智能及脑机接口应用为核心的技术平台,夯实公司价值基础。

在精确输注领域,公司持续深耕基于MEMS(微机电系统)微流控技术、AI多模态实时监测反馈技术、患者状态个性化自动调整技术。

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重点推进基于人工智能的诊断、治疗及闭环反馈产品研发,包括:基于表情、生物电信号、声音等多模态信息实现疼痛客观评估与闭环镇痛;基于声音、脑电、血氧等多参数进行睡眠分期与呼吸暂停诊断;运用脑电信号实现最佳麻醉脑状态监测、术后谵妄诊断与预测、脑健康评估,以及多动症、癫痫等精神类疾病的诊断与闭环治疗;通过超声图像实现神经自动识别与局部麻醉路径规划;亦包括基于大模型的疼痛相关智能诊断问答的研究。

同时,公司利用人工智能持续提升产品性能,包括通过镇痛泵传感器信号实现自动输注调控与精度提升,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借助AI智能优化治疗方案等。

在客户需求优化方面,依托产品使用数据自动分析客户需求及产品改进方向。

在脑机接口方向,公司持续深化传感器、脑电信号处理及应用算法研究,积极推进围术期脑状态监测、睡眠疾病诊治、多动症、癫痫等精神类疾病诊疗的临床应用。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持有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8项,Ⅱ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9项。

知识产权方面,公司已获授权专利200件,其中发明专利41件,实用新型专利128件,外观设计专利31件;软件著作权及作品著作权登记95件。

公司新增第三类输液临床管理软件注册证,可为临床提供疼痛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患者端实现个性化舒适医疗、医护端提升诊疗效率、科研端建立标准化数据管理平台三大核心价值,重塑临床镇痛管理新体验。

发展进程

爱普有限系由新象股份、潘世明等20名股东共同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爱普有限设立时注册资本为138.50万元,各股东均以货币资金出资。

爱普有限于2001年10月30日完成工商登记并取得如东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3206232101077)。

公司系经爱普有限股东会决议,由王凝宇、张智慧、黑科创投等19名爱普有限股东作为发起人,以爱普有限截至2016年1月31日经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的净资产,按照3.185:1的比例折合为6,060.00万股整体变更的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于2016年5月24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并取得南通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62372933999XT)。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李庆 2025-08-12 -14900 35 元 357500 高管
李庆 2025-08-11 -14900 34.26 元 372400 高管
李庆 2025-08-08 -89300 37.94 元 387300 高管
朱红毅 2024-07-31 26900 11.13 元 46900 高管
应海锋 2024-07-31 13400 11.12 元 100000 高管
朱红毅 2024-07-26 20000 10.39 元 20000 高管
缪飞 2024-07-18 15000 10.24 元 269400 董秘
应海锋 2024-06-24 17900 10.5 元 86600 高管
缪飞 2024-06-06 29100 10.22 元 254400 董秘
缪飞 2024-06-05 20000 10.98 元 225300 董秘
应海锋 2024-06-03 20000 11.9 元 68700 高管
应海锋 2024-05-20 20000 12.59 元 48700 高管
张智慧 2024-05-14 57500 12.35 元 13179400 董事、高管
袁栋麒 2024-03-08 16000 12.02 元 268600 高管
李庆 2024-02-21 1200 11.02 元 476600 高管
李庆 2024-02-19 62300 9.91 元 475400 高管
袁栋麒 2024-02-08 22000 8 元 252600 高管
李庆 2024-02-08 119400 8.47 元 413100 高管
张智慧 2024-02-08 20000 8.09 元 13121900 董事、高管
袁栋麒 2024-02-07 18000 8.72 元 230600 高管
缪飞 2024-02-07 22700 9 元 205300 董秘
李庆 2024-02-07 118300 9.19 元 293700 高管
张智慧 2024-02-07 130000 8.76 元 13101900 董事、高管
应海锋 2024-02-07 28700 8.73 元 28700 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