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石墨及碳素制品销售;国内贸易代理;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上海市翔丰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6月,2020年9月17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翔丰华”,股票代码“300890”)。
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锂离子电池用高端石墨类、硅碳类负极材料以及高温气冷堆用核石墨和石墨烯等新型碳素材料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消费电子、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等诸多领域。
客户主要包括比亚迪(弗迪电池)、LG新能源、国轩高科、三星SDI、宁德时代等多家全球知名锂电池企业。
翔丰华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拥有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并拥有多项授权专利,先后获得“深圳市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福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荣誉。
管理团队主要毕业于清华、中科院等知名院所,致力于与科研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已成为清华大学、重庆大学等知名院校的研究生实践基地。
翔丰华现拥有两大石墨负极材料生产基地,其中福建翔丰华基地位于福建省永安市;四川翔丰华基地位于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
目前正在中国上海建设全球总部和“碳峰科创园”,并在海外设有韩国办事处,全球发展格局日渐成型。
未来,翔丰华将继续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坚持持续创新理念,紧紧围绕以做优做强碳材料产业为使命,聚焦“双碳”目标,成为全球领先的碳材料龙头企业。
1、主要业务和产品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自成立之初就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持续不断的产品和技术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是国内先进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供应商。
公司现产品主要是石墨负极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包括动力(电动交通工具,如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等)、3C消费电子和工业储能等锂电池领域。
在发展战略上,公司未来将紧紧围绕以做强做大新型碳材料产业为使命,努力将公司打造成为一流的以碳为基础元素、集研发与生产为一体的新型碳材料制造商。
目前,公司已涉及硅碳负极、硬碳负极、石墨烯等新型碳材料领域,并具备了产业化基本条件。
2、主要经营模式自公司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从事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采取以销定产、直销为主的经营方式,通过出售石墨负极材料取得收入、获得利润,经营模式成熟、稳定。
(1)研发模式公司设有研发中心和研发部、技术部,其中,研发中心分为粉体工程中心、粉体理化性能检测中心、粉体电性能检测中心和材料表征中心;研发部分为研发一组(开发石墨类锂电池负极材料)、研发二组(开发非石墨类锂电池负极材料)和研发三组(开发其它新型碳材料);技术部分为产品组和工艺组。
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工程、技术和研发团队,从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新型碳材料的前沿技术跟踪,负责对新产品、新工艺路线进行测试、论证和试验,以及为最新研制的产品实现产业化,进行小试和中试样品的制备等。
(2)采购模式公司主要原材料为各种规格初级石墨、焦类原料等,辅助材料为沥青、炭黑或者其他高分子聚合物,所需能源动力主要为电力。
公司主要采取“以产定采”的采购模式,每个月采购部门根据生产部门下达的采购计划执行采购需求。
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全部由采购部门通过对列入公司《合格供应商名单》的厂家进行充分比价后择优采购。
新供应商的开发均需经过技术、品质、采购、生产等相关部门的资格审查,通过评审的才能进入《合格供应商名单》。
每个年度,公司从产品质量、供货速度、产品价格、售后服务等多方面的表现对合格供应商进行持续考核评分和分类,并在后续合作中对不同类别的供应商进行区别对待。
公司人造石墨生产的部分工序通过委外加工方式完成。
通过多年合作,公司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外协合作单位,公司每年根据合格供应商管理制度对每个合作者的产品质量、交货期、价格等重要条款进行评审确定优先合作对象。
在委外加工生产过程中,公司派专门人员全程跟踪,进行严格质量检测,以确保质量达标。
(3)生产模式公司采用“订单式生产为主,辅以计划生产”的生产模式。
生产部门根据客户订单和销售部门预测的销售计划,结合成品实际库存、上月出货量以及车间生产能力等情况制定下月的生产计划。
在当期实际操作时,生产部门根据具体订单合理调整生产计划,确保准时发货以满足客户需求。
(4)销售模式公司销售采用直销模式。
具体流程为:销售人员拜访目标客户,沟通了解其具体需求后,推介合适的产品,通过产品测试,商务条件谈判等,最终达成销售。
公司同时提供售前、售中、售后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协助客户解决产品使用中的问题。
公司销售业务实行从开发、维护客户到产品发货控制、销售回款、售后服务等全环节流程管理。
根据市场情况变化、客户自身原因等采取了不同的信用等级评定,针对信用等级较差的客户,公司会在发货量、发货时间予以适当控制,并严格催收货款。
3、经营成果概述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759.14万元,同比下降2.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4.59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07.70%。
主要是石墨负极材料行业因产能供给释放,供求环境阶段性失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影响,产品价格进一步下降,公司主要产品毛利率下降。
发行人前身为郑鸿鑫、郑雪琪于2009年6月共同出资设立的深圳市翔丰华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00.00万元,其中郑鸿鑫以货币认缴出资180万元,实缴出资18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90%;郑雪琪以货币认缴出资20万元,实缴出资2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0%。
2009年6月11日,深圳博众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深博众所验字[2009]437号《验资报告》,经审验,截至2009年6月11日止,翔丰华有限收到两位股东投入资本200万元,其中郑鸿鑫以现金出资180万元,占注册资本90%,郑雪琪以现金出资20万元,占注册资本10%。
2009年6月12日,翔丰华有限取得深圳市工商局核发的注册号为440301104075588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6年6月8日,翔丰华有限召开股东会,全体股东签署了《深圳市翔丰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同意将翔丰华有限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以2016年4月30日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148,893,364.31元为基数,按照1:0.402973比例折合成股份公司总股本6,000万股,净资产与总股本差额88,893,364.31元计入资本公积。
2016年6月24日,翔丰华本次整体变更办理完成工商登记手续,发行人注册资本变更为6,000.00万元,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发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40300689414114W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09年6月,郑鸿鑫、郑雪琪共同出资200万元设立翔丰华有限,郑鸿鑫、郑雪琪的出资比例为90%、10%。
2010年10月,郑鸿鑫、郑雪琪将持有翔丰华有限的股权全部转让给钟英浩、周鹏伟。
转让完成后,钟英浩、周鹏伟的出资比例为80%、20%。
2010年11月,钟英浩将其持有的翔丰华20%的股权转让给点石创投。
转让完成后,钟英浩、周鹏伟、点石创投的出资比例为60%、20%、20%。
2010年12月,翔丰华有限注册资本由200万元增加至220万元,点石创投以现金认购了全部新增注册资本。
增资完成后,钟英浩、周鹏伟、点石创投出资比例为54.5455%、18.1818%、27.2727%;同时,翔丰华有限以资本公积金780万元向全体股东转增,公司注册资本由220万元增加至1000万元。
2015年12月,点石创投将其持有的翔丰华有限2.2222%、1.1111%、1.1111%的股权分别转让给汇盈博瑞、盈风万润、天风天睿,其他股东放弃优先购买权。
2016年2月,钟英浩将其持有的翔丰华有限2.2222%的股权转让给银杏自清,钟英浩将其持有的翔丰华有限0.4444%的股权转让给陆广林,其他股东放弃优先购买权。
2018年3月,天风天睿以1,056万元向晟誉国兴转让所持翔丰华0.8%股权。
2018年6月21日,浙民投以2,200万元向福建新兴转让所持翔丰华1.3333%股权。
2018年6月23日,浙民投以3,300万元向永安鼎峰转让所持翔丰华2.00%股权。
. 2024年4月30日,公司完成了公司名称、注册地址和经营范围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及修订后《公司章程》的工商备案手续,公司名称由深圳市翔丰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上海市翔丰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ShenzhenXFHTechnologyCo.,Ltd变更为了ShanghaiXFHTechnologyCo.,Ltd。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赵东辉 | 2025-08-11 | -500 | 31.48 元 | 99000 | 董事、高管 |
赵东辉 | 2025-08-08 | -500 | 30.08 元 | 99500 | 董事、高管 |
周鹏伟 | 2024-11-13 | -910000 | 27.54 元 | 13433500 | 董事 |
周鹏伟 | 2024-11-08 | -187300 | 26.76 元 | 14343500 | 董事 |
周鹏伟 | 2024-10-31 | -700000 | 27.43 元 | 14530800 | 董事 |
周鹏伟 | 2024-10-28 | -310000 | 29.2 元 | 15230800 | 董事 |
周鹏伟 | 2024-10-25 | -80000 | 30 元 | 15540800 | 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