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微创外科手术器械及耗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医护人员防护用品生产(Ⅱ类医疗器械);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进出口代理(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一类医疗器械批发;第一类医疗器械零售;第二类医疗器械批发;第二类医疗器械零售;医护人员防护用品生产(Ⅰ类医疗器械);医护人员防护用品批发;医护人员防护用品零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江苏风和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诞生于华夏大地,起步于微创外科。
致力于成为一家全球最优秀的医疗器械企业,为人类美好生活提供领先创新的智慧解决方案。
近年来全球微创外科领域的巨大发展为病患带来了非凡的获益。
在众多优秀外科医生的努力下,在以风和医疗为首的众多优秀的医疗器械企业的创新推动下,微创手术以及未来的无创手术,将会逐步带来更多类似手术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创伤和出血比率更低的璀璨成果,多种疾病得到有效治疗甚至治愈的前景已经无限接近。
风和医疗在全球范围内积聚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并持续给予团队成长和发展所需的充足资源和机会,搭建了让各类型优秀人才发挥自身优势和创造力的工作平台。
从研发到生产运营,从质量控制到全球交付,从销售推广到品牌运作,风和医疗像一台配备了各种复杂精密零件后紧密咬合运转的机器,也像一艘核动力航母群组一样,正高效、持续、昂然奋勇地向着自己的愿景和目标前进。
随着预防和治疗水平的不断递进,人们的健康水准和生命质量正在大幅提升。
风和医疗已经做好准备,正在以自己擅长的方式,用创新的医疗器械产品和领先的智慧解决方案,为人类的生命活力、健康以及美好,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支持和价值贡献。
风和医疗的使命是“让人类不仅健康,更要美好”。
在这样的使命鞭策下,风和人持之以恒地通过坚定的行动、高昂的斗志和科学的方式,引领行业和领域不断达到一个又一个更高的高度,让美好触手可及! 风和人勇于突破,敢于否定自我、挑战权威,敢于打破阶层和等级,敢于果断、主动积极地改变现状。
风和人以多元化的思路和创造性的思维,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开创新领域,致力于将风和打造成为全球最优秀的医疗器械企业。
这样的愿景和价值观成为了风和不断成长和发展的动力源泉。
坚守企业的本份,坚持做正确的事,做利他之事,坚持做对客户和市场有价值的事情,企业就会历久弥新、持续发展,会成为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中卓有贡献的一份子,甚至有机会改变世界,让人类不仅健康,更要美好!
本报告期,公司严格按照董事会制定的经营计划及管理方案开展各项工作。
1、经营业绩及资产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359,845.22,同比增长98.63%;营业成本32,607,666.18,同比增长63.18%;净利润7,362,221.49,同比增长209.91%,主要由于报告期内新增产能较多,产品创收增加,利润增加。
截止2018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56,756,627.53,较上年度末增加了56.55%;负债总额44,924,510.61,较上年度末增加了41.34%;资产负债率79.15%,净资产总额11,832,116.92,较上年增加164.71%。
2、技术研发情况: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共投入研发资金9,189,049.26元,占营业收入的10.06%,继续保持了较高水平。
公司在设计图纸简化、产品技术改进、衍生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针对不同图纸适用对象,将最有效的信息传递更明确,突出重点,降低非重要尺寸的干扰,技术信息表达趋于规范。
对现有几款产品,进行多项技术改进,产品性能已经得到很大提升。
报告期内,在原有产品基础上,根据性能、规格等要求,开发4款衍生产品;6款新产品;2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
3、知识产权情况:报告期内,新获授权4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外观专利。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合计拥有授权专利32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外观专利10项。
公司发明专利“取物袋叠卷制备装置”荣获江阴市第六届专利奖优秀奖。
报告期内,重点布局防御商标申请,获批防御商标3件,新产品电动腔镜“蓝电”获批。
2018年12月,公司顺利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
4、市场拓展情况:国内市场,销售额与出货较去年都有明显提升,经销商团队稳定,共有出货经销商170多家,开发各级医院共计48家,参加各类招投标40余次,并独家赞助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生分会,显著提高了公司的品牌知名度。
国际市场,新开南非、巴勒斯坦、马达加斯加、西班牙、埃及、瑞士等渠道,并以独家赞助商的方式,参加“首届中巴减重手术高峰会议”,以铜牌赞助商的方式参加第23届IFSO国际肥胖与代谢病外科联盟全球大会,扩大国际影响力,社会反响极好。
5、运营管理情况:报告期内,整个运营体系保持了一个较好的发展生态。
生产上,通过对物料进行分类,实行等级管理,严格控制了损害,将公司损耗足足降低了76%左右;仓库方面,对原有仓库进行改造,改变原有以面积为大小的存储方式,充分利用顶层空间,提升了2.6倍仓储能力;采购方面,实行严格的供应商管理制度,新增合格供应商9家,开发潜在供应商19家。
6、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一直是公司大力推行的长久性制度建设工作,报告期内,管理制度上进行了两大创新。
第一引进积分制管理制度,从运行了半年的效果来看,是非常成功而有效的。
不光全方面的调动所有员工的积极性,也让部门与部门之间配合变得简单高效,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个创新是叠层式教育,从技能、思想两方面展开培训教育。
思想层面,举办读书分享会;技能层面,组织培训,包括内训外训,共达200多次。
2011年9月9日,风和有限取得了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9009)名称预先登记[2011]第09080028号”《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核准名称为“江苏风和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2011年9月9日,李风与王光军签署《江苏风和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章程》,约定出资10,000,000元设立风和有限,其中李风认缴出资5,400,000元,王光军认缴出资4,600,000元,均以货币出资。
2011年9月28日,无锡宝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锡宝会师验字(2011)第134号),经审验,截至2011年9月28日止,公司(筹)已收到股东缴纳的首期出资合计人民币2,000,000元,股东均以货币出资。
2011年10月14日,无锡市江阴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了注册号为320281000337334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核准了风和有限的设立登记。
2013年6月7日,无锡银河联合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出具《验资报告》(银河内验字(2013)第195号)。
经审验,截至2013年6月7日止,风和有限的实收资本为10,000,000元,占已登记注册资本总额的100%。
根据立信出具的《验资复核报告》,立信已对本次出资进行验资复核。
2016年12月2日,瑞华会计师出具了《审计报告》(瑞华专审字[2016]31170022号),截至审计基准日2016年9月30日,风和有限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为13,787,924.85元。
2016年12月6日,中同华评估出具《资产评估报告》(中同华评报字[2016]第932号),截至评估基准日2016年9月30日,风和有限的净资产评估值为1,413.71万元。
2016年12月12日,风和有限召开股东会会议并作出决议,各股东同意以经瑞华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瑞华专审字[2016]31170022号)审定的截至审计基准日2016年9月30日的净资产13,787,924.85元出资设立股份公司,按1:0.9670295比例折合股本13,333,330元,其余454,594.85元计入资本公积。
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后,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3,333,330元,股份总数为13,333,330股,每股面值1元,全部为普通股。
2016年12月12日,公司发起人签订《发起人协议》,一致同意以风和有限整体变更发起设立方式设立“江苏风和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3,333,330元,股份总数为13,333,330股,每股面值1元;风和有限整体变更所发行的全部股份均由各发起人认购。
2016年12月12日,公司发起人召开股份公司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江苏风和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的议案》《江苏风和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关于选举第一届董事会董事的议案》《关于选举第一届监事会非职工监事的议案》《关于制定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议案》等议案,会议选举孙宝峰、王光军、于冉、夏薇、张兴华为公司第一届董事会成员,选举杜岳颖、于丽娟为公司第一届监事会非职工代表监事,与职工代表监事陶琴共同组成公司第一届监事会。
2016年12月13日,瑞华会计师出具了《验资报告》(瑞华验字[2016]31170008号)。
经审验,截至2016年12月12日,公司已收到与上述股本相关的净资产13,787,924.85元,按每股面值1元计,其中13,333,330元计入股本,余额454,594.85元计入资本公积。
根据立信出具的《验资复核报告》,立信已对本次出资进行验资复核。
2016年12月21日,公司取得无锡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20281583765063L的《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