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宁波润禾高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润禾材料 - 300727.SZ

宁波润禾高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7-11-27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Ningbo Runhe High-Tech Materials Co., Ltd.
成立日期
2000-12-06
注册地
浙江
所在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润禾材料
股票代码
300727.SZ
上市日期
2017-11-27
大股东
浙江润禾控股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38.01 %
董秘
徐小骏
董秘电话
0574-65333991
所在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胡新荣;崔健;徐捷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宁波润禾高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30226725159588E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浙江
成立日期
2000-12-06
法定代表人
叶剑平
董事长
叶剑平
企业电话
0574-65554848,0574-65333991
企业传真
0574-65553848
邮编
315602
企业邮箱
runhe@chinarunhe.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宁波南部滨海新区金海中路168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专业从事有机硅应用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应用服务

经营范围:有机硅新材料、纺织、印染助剂的研发、制造、加工,自产产品的销售;道路货物运输;自营和代理各类货物和技术的进出口;但国家限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货物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宁波润禾高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部,设在美丽富饶的海滨城市---浙江宁海。

在这片钟灵毓秀的热土上,润禾以开阔的发展视野、强大的技术实力和高效的管理,发展成为一家集产品研发、环保生产、应用开发,以及进出口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致力于有机硅新材料和纺织化学品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及应用。

产品覆盖16大系列:光学与集成电路有机硅材料、农用润湿与增效、材料润滑与脱模、个人护理品助剂、热管理材料、压敏胶、胶粘剂、液体硅橡胶、涂料流平与消泡、有机硅后整理剂、非硅后整理剂、前处理助剂、染色助剂、印花助剂、防水剂、有机硅原材料系列等。

现已成为国内有机硅新材料和纺织化学品应用领域研发和生产龙头企业之一。

商业规划

(一)公司主营业务情况公司系专业从事有机硅深加工产品及纺织印染助剂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应用服务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作为精细化工领域中的领先企业,现已成为硅油、硅橡胶、硅树脂及其应用产品供应商。

公司产品涵盖类别为:硅油、硅橡胶、硅树脂及其下游应用产品。

1、主要产品及用途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的情况如下:(1)硅油:硅油具有卓越的耐热性、耐候性、电绝缘性、疏水性、生理惰性和较小的表面张力等,是有机硅深加工产品中的主要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医疗与卫生、纺织与印染、建筑、造纸业等领域。

硅油类产品主要包括嵌段硅油、端含氢硅油、烷基苯基硅油、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等。

公司生产的硅油主要用于电子信息、个人护理、医疗与卫生、纺织与印染、农用助剂等领域。

资料来源:浙江省有机硅材料行业协会(2)硅橡胶:硅橡胶具有卓越的耐疲劳、耐高低温、耐老化性,优良的电绝缘性、疏水性、生理惰性等,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医疗医美、汽车、新能源、建筑、电缆、印刷、航空航天等领域。

公司生产的硅橡胶主要用于电子电器、医疗医美、汽车与新能源、建筑等领域。

资料来源:浙江省有机硅材料行业协会(3)硅树脂:硅树脂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寒性、耐候性、疏水性、电绝缘性能等,广泛应用于配制有机硅绝缘漆、有机硅涂料、有机硅粘接剂,也常用作生产加成型硅橡胶的补强填料等领域。

公司生产的硅树脂主要用于LED封装胶、加成型硅橡胶等领域。

资料来源:浙江省有机硅材料行业协会(4)前处理助剂:前处理助剂具有优异的乳化、润湿、渗透、洗涤、分散作用,广泛用于各类纺织品的除蜡、去油、净洗、漂白等领域。

公司生产的前处理助剂主要应用于纺织与印染加工的前处理工序。

(5)后整理助剂:后整理助剂具有优异的平滑性、柔软性、回弹性、亲水性等,广泛应用于各类纺织品的后整理加工工序,提升纺织品的附加值。

公司生产的后整理助剂主要应用于纺织与印染加工的后整理工序。

(6)染色印花助剂:染色印花助剂具有优异的分散性、移染性、反应性和固着性等,广泛应用于各类纺织品的染色、印花工序,赋予纺织品美感。

公司生产的染色印花助剂主要应用于纺织与印染加工的染色印花工序。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2、主要经营模式(1)盈利模式公司的盈利主要来源于主营业务产品的销售溢价,即公司凭借领先的技术水平、稳定的产品品质、贴心的营销服务、良好的地理区位、差异化的产品定位以及对客户需求的深度理解等优势获取下游客户订单,通过外购的DMC、MM等原材料、自有的生产装置设备以及相关专利技术、工艺配方,生产制造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并履行销售订单约定的权利义务。

(2)采购模式公司所需的原材料均通过公司采购部统一采购。

公司对主要原材料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实行以订单为导向,紧密跟踪主流市场报价信息平台,结合原材料波动幅度和波动频率采取灵活的采购策略,根据各供应商实时报价情况灵活选择,以确保能够按照市场公允价格进行采购。

如预计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时采用储备部分原材料的措施,以降低生产成本;如原材料波动趋势不明显或呈下降态势时,则采用增加采购频率、减小单次采购规模以作合理库存管控的策略。

对于日常性原材料采购,由生产部根据生产需求情况向采购部发出采购计划,经审核后由采购部实施采购。

(3)生产模式公司主要按照“以销定产”的业务模式组织生产,由销售中心根据库存量和客户订单向生产部发送任务通知,生产部根据任务要求组织生产。

对于有定制要求的品种,还需经技术部门组织评审后,再由生产部组织生产。

为确保能够具备应对小额、多批次订单的快速反应能力,公司会对常用产品型号备以安全库存。

公司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的要求进行生产管理。

(4)销售模式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以“深入市场与客户,一体化专业服务”为宗旨,建立了一支专业、高效、稳定的营销团队。

公司产品销售面向全球客户。

公司产品销售模式以公司直销为主、贸易商买断式经销为辅,重点布局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福建省、广东省等下游终端客户聚集地区,同时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营销网络,进而有助于公司拓展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为公司的稳步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3、产品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公司持续深入技术与产品研发,创新提高产品性能。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的品类众多,公司产品类别包括有机硅中间体与有机硅深加工产品,在产业链上具备向部分原材料延伸的优势,促进了原材料综合利用率的提高,保证了稳定优质的原材料供应链,从而有利于促使公司有效控制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同时,公司的特种硅油等部分产品的产能规模在市场上具有领先地位,公司科学利用产能规模与成本管控的协同效应,有效提升了产品品质与附加值,进一步赢得了市场与客户的广泛认可。

公司商标先后被认定为“宁波名牌产品”、“浙江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等,在有机硅细分领域享有卓越的声誉。

4、主要业绩驱动因素(1)国家政策鼓励与支持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等国家政策规定,有机硅材料不仅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其他战略新兴产业行业不可或缺的配套材料,有机硅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2)稳定且可持续的市场需求有机硅下游产品种类繁多,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新能源、光伏、汽车、医疗医美、母婴和个人护理品、纺织、电力、建筑工程、航空航天、机械等几乎所有工业领域和高新技术领域。

下游应用领域中,传统应用领域虽然已经过了高速发展期,但由于有机硅材料优异的性能优势,叠加对部分传统石油基材料替代的发展机会,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有机硅材料的需求稳定且富有韧性。

此外,随着“中国制造2025”和“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的持续推进、“碳中和”等国家战略的稳健实施及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壮大,为有机硅产品在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发挥作用打开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新兴产品不断涌现,有机硅产品在下游消费电子、通讯、新能源汽车、算力、母婴及个护用品等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均为有机硅材料提供了较为持续的需求增长。

(3)公司巩固竞争优势,聚焦主营业务发展公司专注于有机硅深加工产品及纺织印染助剂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应用服务,公司产品具有创新型、高附加值、高性能化、功能化、复合化、绿色化、进口替代性强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在有机硅细分领域享有卓越的声誉。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覆盖头部和下沉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调整市场策略,持续强化产业链协同效应,实现产品价值与产业链的延伸,巩固优势区域与产品市场,培育拓展潜能市场,增强了公司核心竞争力与聚合式抗风险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稳步增长。

(4)主要原材料价格变动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包括DMC、MM、三甲单体等。

报告期内,有机硅单体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公司产品价格受到一定影响。

公司作为有机硅细分领域领先企业,凭借多年的深耕细作和国际化复合型研发团队持续潜心研发,以及差异化与高附加值的产品体系等竞争优势,保持生产经营稳步发展。

(二)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情况1、有机硅与有机硅产业链有机硅是指含有Si-C键、且至少有一个有机基是直接与硅原子相连的化合物,习惯上把通过氧、硫、氮等使有机基与硅原子相连接的化合物也当作有机硅化合物。

有机硅具有优异的耐温特性、耐候性、电气绝缘性、生理惰性、低表面张力等特性,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医疗医美、母婴和个人护理品、纺织、电力、建筑工程、航空航天、机械等几乎所有工业领域和高新技术领域,已成为现代工业及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高性能材料。

有机硅产业链分为有机硅原料、有机硅单体、有机硅中间体和有机硅深加工产品四个环节。

有机硅产品种类繁多,品种牌号多达上万种,常用的就有4,000余种,但主要为根据不同用途研发的有机硅深加工产品,上游有机硅原料、有机硅单体和有机硅中间体品种规格较少。

有机硅主要原料为硅粉和氯甲烷,硅粉由金属硅研磨制得。

有机硅单体主要有甲基氯硅烷、苯基氯硅烷、甲基乙烯基氯硅烷、乙基三氯硅烷、丙基三氯硅烷、乙烯基三氯硅烷、γ-氯丙基三氯硅烷、巯丙基三氯硅烷和氟硅单体等。

其中甲基氯硅烷是最重要的有机硅单体,用量占有机硅单体总量的90%以上,是整个有机硅工业的基础和支柱。

有机硅中间体主要为各种硅氧烷,如有机硅单体通过水解及裂解制得的二甲基环硅氧烷混合环体(DMC)、硅醚(MM)、六甲基环三硅氧烷(D3)、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等硅氧烷系列产品。

由有机硅单体及中间体出发,经不同反应,或添加各类填料及助剂,可进一步加工成硅油、硅橡胶、硅树脂等有机硅深加工产品。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实施,我国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有机硅深加工产品在国民生活中消费比例不断增长,其中占比较大是电子电器、汽车和新能源、医疗医美及个人护理、建筑建材等领域。

资料来源:浙江省有机硅材料行业协会2、全球有机硅产业发展情况有机硅是一类形态多样、品种繁多、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的高性能化工新材料。

制备有机硅材料离不开有机硅单体,甲基氯硅烷是最重要也是用量最大的有机硅单体,其生产水平和装置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有机硅工业技术水平的重要依据。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机硅产品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特别是在世界能源危机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作为非石油路线的化工新型材料,有机硅愈加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从有机硅产业链角度来看,有机硅行业市场竞争呈现分化局面:随着有机硅单体企业相继投产,全球有机硅单体和有机硅中间体经历产能持续扩张后,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但下游有机硅深加工产品因其用途广泛、品类繁多、差异化竞争明显,虽然部分常规型、通用型有机硅深加工产品竞争充分,但对于具备创新型、高附加值、高性能化、功能化、复合化、绿色化、进口替代性的产品而言,仍然具备较高的竞争优势与广阔的市场需求。

目前行业内主要跨国公司大多以低价销售有机硅上游产品,依靠下游技术附加值较高的硅油、硅橡胶等深加工产品获取利润,通过一体化的竞争策略兼顾市场占有率和盈利水平。

3、我国有机硅产业发展情况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已逐步建成从基础原材料、有机硅单体、中间体到各类有机硅深加工终端产品生产,从有机硅教学、科研、工程化开发和设计到加工助剂、专用设备、分析检测、自动控制、仓储物流、安全环保等相关产业配套齐全的有机硅工业体系。

从有机硅产业链角度来看,同全球有机硅产业格局一致,我国有机硅行业市场竞争也呈现分化局面:有机硅单体和有机硅中间体市场竞争加剧,但随着国内有机硅新增产能的持续落地,竞争格局有望趋于有序;下游有机硅深加工产品因其用途广泛、品类繁多,差异化竞争明显,同时与国际厂商相比,我国有机硅终端应用型产品在一些领域仍然存在技术与性能的差距。

未来,我国有机硅厂商生产的具备创新型、高附加值、高性能化、功能化、复合化、绿色化,对标进口替代性或创新型的有机硅产品,将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

从地域发展水平来讲,浙江省、广东省、江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区有机硅工业水平较发达,其中江西省、内蒙古自治区有机硅上游产品生产能力较强,广东省有机硅下游深加工产品生产能力较强,而浙江省同时具备较强的有机硅上游产品生产能力和有机硅下游深加工产品生产能力。

根据浙江省有机硅材料行业协会统计,目前浙江省有机硅单体产能约占全国总产能的四分之一,是国内单体品种最齐全的省份,足以支撑有机硅下游产品发展需要;在硅油、硅橡胶、硅树脂等领域已形成一批骨干企业,上下游协同发展优势明显。

随着“中国制造2025”和“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的持续推进、“碳中和”等国家战略的稳健实施及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壮大,有机硅产品在算力、新能源、电子电器、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的渗透率不断提升,新兴产业有望接力有机硅行业需求增长,同时对其他材料的存量市场替代与进口产品的国产化替代趋势的兴起,我国有机硅产业发展前景可观。

4、有机硅产业发展方向根据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与卓创资讯的判断,全球有机硅材料总体趋势是向规模化、高性能化、功能化、复合化、绿色化、低成本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虽然各国各地区差异较大,但总体来说未来有机硅产业发展具有以下趋势:①随着中国有机硅单体产能不断扩大,技术水平提高,有机硅单体和有机硅中间体市场竞争集中度不断提高,外国公司趋于重点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有机硅深加工产品;②由于中国的资源优势及巨大的市场需求,全球有机硅生产中心向中国转移,世界主要有机硅企业加快了在中国的投资,形成上下游一体化格局,竞争力进一步增强;③在下游产品和加工技术方面,通过合成技术和改性技术的进步,实现有机硅材料与其他有机聚合物的结合和相互改性,使有机硅材料向高性能、功能化和复合化方向发展;④有机硅下游终端应用领域广泛,随着近年来有机硅材料在景气度较高的新兴应用领域(算力、消费电子、新能源、半导体芯片、个护用品等)的持续渗透,有机硅产品需求有望保持持续增长。

5、公司所处行业地位公司专注于有机硅深加工产品及纺织印染助剂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应用服务,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依靠在有机硅细分领域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公司建立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依托、以应用服务为保证的发展模式,在业内享有良好的美誉度。

公司产品具备创新型、高附加值、高性能化、功能化、复合化、绿色化、进口替代性强的高端差异化产品竞争优势,能够在较为充分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

融合公司在品牌影响力、生产规模、资金实力、技术创新等各方面的优势,公司商标先后被认定为“宁波名牌产品”、“浙江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等,在有机硅细分领域享有卓越的声誉。

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为有机硅下游细分领域,所处行业无重大变化。

公司将继续密切关注并紧跟国家有机硅行业政策趋势,坚持以市场趋势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持续加强有机硅深加工产品及纺织印染助剂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与应用服务,扩大公司在有机硅细分领域的市场份额。

同时,公司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增强资本力量,延伸产业链,丰富产品种类,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公司产业布局,降低采购和生产成本,促进协同效应,巩固市场优势地位,提升盈利能力,助推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成为有机硅细分领域的领导者。

发展进程

2000年11月23日,叶剑平、麻金翠签署《公司章程》,共同投资成立润禾有限,润禾有限成立时的名称为“宁海县润禾纺织助剂有限公司”。

根据《公司章程》约定,润禾有限注册资本58.00万元,其中叶剑平以货币形式出资52.2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90.00%;麻金翠以货币形式出资5.8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0.00%。

2000年12月5日,宁波东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验资报告》(甬东会验字[2000]393号),验证确认润禾有限注册资本58.00万元已实缴到位,出资形式为货币。

2000年12月6日,润禾有限取得宁海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3302262000712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5年10月29日,润禾有限召开股东会,同意变更公司类型为股份有限公司,改制基准日为2015年9月30日。

2015年11月10日,华普天健会计师出具《审计报告》(会审字[2015]3791号),确认截至2015年9月30日润禾有限的净资产为165,870,074.52元。

2015年11月11日,中水致远评估出具《资产评估报告》(中水致远评报字[2015]第2518号),采用资产基础法对截至2015年9月30日润禾有限的净资产价值作出评估,评估结果为19,606.07万元。

2015年11月13日,润禾有限召开股东会,同意公司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以2015年9月30日经审计的净资产165,870,074.52元扣除专项储备7,907,611.18元后,按1:0.43048的折股比例折为6,800万股,折股溢价89,962,463.34元计入资本公积,改制前后各股东持股比例不变。

2015年11月30日,润禾材料召开创立大会,审议通过《宁波润禾高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等议案和报告;选举产生第一届董事会成员及第一届监事会非职工代表监事成员。

2015年11月30日,华普天健会计师出具《验资报告》(会验字[2015]3927号),验证确认润禾材料注册资本已足额缴纳。

2015年12月18日,润禾材料取得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发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30226725159588E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6年1月22日,宁海县地方税务局力洋税务分局出具《股权变更登记涉税意见书》,确认本次股权变更项目相关涉税事项已按时足额完结。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肖鹰 2025-07-10 8000 28.92 元 8000 独立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