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河南
  • 成立日期: 1996-12-26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10000174273201L
  • 法定代表人: 李俊涛
  • 董事长: 李俊涛
  • 电话: 0374-3213660,0374-3219536
  • 传真: 0374-3212834
  • 企业官网: www.xjec.com
  • 企业邮箱: xjec@xj.cee-group.cn
  • 办公地址: 河南省许昌市许继大道1298号
  • 邮编: 461000
  • 主营业务: 生产经营电网调度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电站自动化、铁路供电自动化、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电力管理信息系统、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控制装置、继电器、电子式电度表、中压开关及开关柜、变压器、箱式变电站等。
  • 经营范围: 生产经营电网调度自动化设备,配电网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电站自动化、铁路供电自动化、电网安全稳定控制设备,电力管理信息系统、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控制装置,继电器,电能计量设备,智能仪表,开关及开关柜,环网柜,电缆分支箱,电源设备,智能充换电设备及服务,新能源并网及发电设备,储能系统,直流输电换流阀及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直流场设备,电力通信设备,变压器,电抗器,消弧线圈,互感器,箱式变电站,特殊作业机器人,无人机,消防设备,煤矿井下供电系统自动化设备及其他机电产品(不含汽车);从事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工程施工、安装、检修、试验及工程承包;电力技术服务;承办本企业自产的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及相关技术的出口业务,经营本企业生产、科研所需要原辅材料、机械设备、仪器仪表、零配件及相关技术的进口业务,低压电器生产经营;电子机械加工;电力设备租赁;房屋租赁;各种高空作业车、特种作业车及相关零部件的设计、制造、销售、租赁及相关服务;电力工程咨询;工程勘察;电力工程设计及工程承包;消防设施工程设计及专业承包。(涉及许可经营项目,应取得相关部门许可后方可经营)。
  • 企业简介: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许昌继电器厂。1993年,许昌继电器厂作为独家发起人以定向募集方式改组设立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河南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以豫股批字[1996]107号《关于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重新确认的批复》认定许继电气符合公司法的要求,确认其为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4月18日,公司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为“许继电气”,股票代码为“000400”。公司是中国电力装备行业的领先企业,致力于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能源电力高端技术装备,为清洁能源生产、传输、配送以及高效使用提供全面的技术、产品和服务支撑。公司聚焦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电动汽车充换电、轨道交通及工业智能化五大核心业务,综合能源服务、先进储能、智能运维、电力物联网等新兴业务,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各环节。公司产品主要分为智能变配电系统、直流输电系统、智能中压供用电设备、智能电表、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系统、EMS加工服务等六类。 强大的科研创新能力:公司以创新驱动求发展,紧密围绕国家重大装备和核心技术自主化的要求,坚持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形成了“信息化自动化控制技术、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一次设备设计制造技术”三大核心基础技术,“嵌入式软件平台、嵌入式硬件平台、系统软件平台”三大核心基础平台,130多项核心技术产品,创造了数十项“中国第一”和“世界第一”。 全面的系统解决方案能力:公司核心业务产品覆盖电力系统各个环节,具备超高压/特高压直流输电、柔性直流输电、智能配电网、智能变电站、智能用电、电动汽车充换电、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能源互联网、先进储能、智能制造等整体解决方案能力、核心设备制造能力和工程服务能力。 丰富的国家大型重点工程业绩:公司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先后为特高压智能电网建设、长江三峡工程及核电建设、高速铁路建设、电动汽车推广应用、智慧城市建设等大型工程项目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装备支撑,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工程投资,作为民族工业走在了世界前列。在直流输电领域,参与建设巴基斯坦默拉直流工程及“向上”“云广”“青豫”等国内全部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为舟山、乌东德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和世界最大、亚洲首座远海风电柔性直流送出工程三峡如东工程提供关键设备。在智能电网领域,参与北京、山东省域等30多个省市及地区配电网工程;陕西延安750千伏等数百个智能变电站工程及湖北金马、济南商西等智慧变电站工程。 领先的智能化制造能力:公司依托首批国家智能制造专项和省级示范工厂,建成了国际先进的智能电表数字化车间、预制舱自动化智能生产线,实现了标准、技术、产品和方案的国内和海外输出。具备保护监控、智能配电终端、智能电表、充电桩、智能变压器、智能开关柜等大规模制造能力,自动化生产水平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拥有单板、装置、屏柜、舱房及系统级的电力设备全平台设计与生产制造能力,是华中地区规模领先的电子制造服务供应商。 服务领先拉动公司整体竞争力提升:公司以服务领先战略作为牵引,以信息化为支撑,打造了以线上化、数字化、互动化为特征的敏捷响应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多样化客服入口,并准确预测客户需求提供主动服务,实时倾听客户声音,灵敏感知客户体验,持续改善服务质量,致力于打造覆盖全国、辐射海外的营销服务网络体系,为客户提供7×24小时“一站式”、“零距离”、“全方位”优质服务。在服务领先战略的牵引带动下,公司运营效率、产品质量、服务能力等方面大幅提升,“许继”品牌形象得到电力装备行业广泛认可,品牌影响力日益增强。
  • 发展进程: 公司系由许继电器厂于1993年3月独家发起设立,始以其净资产折为国家股6660万股、定向募集法人股390万股、职工股1750万股,经1997年4月首次公开发行,上市时总股份13800万股;内部职工股1750万股待其公众股上市期满三年后上市交易。
  • 商业规划: (一)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公司是中国电力装备行业的领先企业,致力于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能源电力高端技术装备,为清洁能源生产、传输、配送以及高效使用提供全面的技术、产品和服务支撑。公司聚焦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电动汽车充换电、轨道交通及工业智能化五大核心业务,先进储能、智能运维、电力物联网、氢能产业等新兴业务,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各环节。公司产品主要分为智能变配电系统、直流输电系统、智能电表、智能中压供用电设备、新能源及系统集成、充换电设备及其它制造服务六类。智能变配电系统充分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能源互联网建设需求,搭建状态全面感知、设备全景诊断、故障智能自愈、无人自主巡检、云边协同应用、信息互联共享的智慧变配电系统、物联网云平台,为电网、交通、石化、工矿、智慧园区等领域提供自主可控、规划精准、运行高效、运维精益、服务优质的变配电系统解决方案和成套设备。公司智能变配电系统主要产品包括继电保护系统、变电站监控系统、智能变电站系统、工业调控系统、智能一二次融合设备、配电终端、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等。(智能配电系统示意图)直流输电系统主要通过整流和逆变的方式,利用直流输电电压等级高、能量损耗小等特点,完成电能的传输,为远距离大功率输电、非同步交流系统的联网等提供成套设备和技术。公司是目前国际领先的具备特高压直流输电、柔性直流输电设备成套能力和整体解决方案能力的企业,形成了由±1100千伏及以下特高压直流输电、±800千伏及以下柔性直流输电、直流输电检修和实验服务等构成的特高压业务体系。公司直流输电主要产品和业务包括直流输电换流阀、直流量测设备、直流输电控制保护系统、直流仿真系统、数字化换流站及换流阀运维等。(直流输电系统项目展示图)智能电表业务基于国际、行业标准,以智能电表为中心打造电力用户全景感知群,以智能终端为中心打造边缘计算处理平台,快速构建基于营配融合的低压智能用电解决方案,应用于营配融合、精益化台区管理、台区反窃电、有序用电、共享用电等场景。公司智能电表业务主要产品包括智能电表、智能用电终端、用电采集系统等。智能中压供用电面向发电、电网、轨道交通、石化等领域,采用数字、通信和电力电子等技术,为电力系统提供智能化设备,具备供用电领域核心技术、系统解决方案和运维检修等服务能力。公司智能中压供用电业务主要产品包括开关、变压器、电抗器、消弧线圈接地成套装备、环网柜等。新能源及系统集成面向新能源、储能等领域提供工程咨询、设计、系统集成、工程总包等业务。随着“双碳”战略深入实施,电网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投入增速加快,公司拥有从新能源发电到储能的系列产品,能够为客户提供整套解决方案。公司响应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和战略新兴产业建设战略,聚焦制氢电源、离网制氢解决方案,大力开拓氢能等产业领域。充换电设备及其它制造服务包括电动汽车充换电设备、加工制造服务等业务。面向电动汽车充换电领域,提供智能充换电设备及整体解决方案,公司是目前国内技术水平较高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系统制造商,拥有“国家能源主动配电网技术研发中心”。公司自主研制的电力电源,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采用标准模块化结构工艺,为电网、发电、工业用电、轨道交通等领域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成套设备和技术服务。加工制造服务业务包括机箱、机柜、户外箱体、开关机构、结构产品设计与制造、电子屏柜装联、表面涂装等加工制造业务。(电动汽车智能充电场景示意图)(二)公司主要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公司实施集中采购模式管理。对于依法必须公开招标的投资类工程、货物和服务,采用公开招标采购方式;对于依法必须公开招标范围外的物资和服务,主要采用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采购方式。凡是标准化、具有一定规模或通用性、供应商竞争充分的物资,均纳入公司集中采购。公司采购种类数量较多,主要是生产产品所用的零部件、原材料等物资,生产线、研发测试等生产经营用设备。公司采购产品分为一次设备部件类、电子元器件类、二次设备部件类等类型。2.生产模式公司坚持需求驱动生产、计划指导生产,加强合同交付全过程管控。一是根据客户需求,加强与生产、销售和设计部门的交流沟通,扎实开展生产交付全流程精益项目,进一步压缩生产周期,生产交付保障能力快速提升;二是通过聚焦核心制造能力,建设先进智能化产线,提高生产运营效率,支撑核心业务发展;三是依托生产信息一体化管理平台,持续推进建设精益生产制造体系,实现人员、资金、信息和生产的资源整合,进一步深化生产管理。3.销售模式公司结合行业头部客户集中度、各地区特色经济发展情况,建立了大客户、区域、行业三维营销架构,形成了横向覆盖全国地市纵向穿透客户组织的矩阵式立体营销网络。通过对营销资源的有效整合,加强市场与公司研发、方案、生产、服务的协同,打造一站式服务中心,一体化作战平台,全方位提升客户满意度,以优质的产品及服务巩固拓展市场。1、概述2024年度,在公司董事会的决策部署下,公司管理层带领广大员工凝心聚力求突破,实干担当创一流,上下同欲、踔厉奋发,全力开创持续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0.89亿元,同比增长0.1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7亿元,同比增长11.09%,研发投入8.80亿元,同比增长10.8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99亿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08%,同比提升0.67个百分点。公司荣获中国电气工业百强、中国电气工业领军企业等20余项荣誉,入选“央企ESG先锋100指数”。1.创新驱动,激活科技研发新动能聚焦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与突破,承担新原理保护、高精度计量等原创技术策源地任务,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强化安全支撑。全年研发投入8.80亿元,同比增长10.84%;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5.15%,同比增长0.50个百分点。柔直换流阀用自主可控干式电容器等3项产品入选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装备名录,国产化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控制设备等3项产品入选河南省首台套目录,以技术新突破进一步提升产业控制能力。研发体系进一步优化。设立新型配网公司,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发挥多学科优势,研发、营销等多业务联动,强化从需求信息到项目全流程协同,为研发创新体制机制变革提供保障。重点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主营产品取得新突破,研制全球首台40.5千伏/4000安气体绝缘开关设备。6.5千伏/4000安IGCT柔直换流阀实现首次应用。积极拓展战新业务,公司产品构网型储能变流器、虚拟电厂运行管控系统、电碳表等实现首台套应用。公司荣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第四届全球应用算法典范大赛金奖。2.深耕细作,市场业绩持续突破强化国内国际营销体系顶层设计,优化市场布局,升级市场策略,有力推动市场业绩增长。电网基本盘不断夯实。换流阀、直流控保、测量装置等产品中标甘浙、青藏二期等国网直流输电项目;国网集招同比显著增长,智能电表集招份额保持领先。南网市场订单同比增长显著,数字化站监测终端首投首中,中标天河棠下柔直背靠背工程。网外市场多点开花。开关柜、工业调控系统、智能巡检设备、保护装置等产品分别在华电、中广核、中石油等首次取得中标突破。建筑、煤炭、冶金钢铁和石油石化行业订货增幅显著。公司煤炭企业一体化调控系统方案首次应用、源网荷储充方案首次在高速公路行业实施。国际市场持续发力。中标沙特、巴西等市场直流控保、换流阀、测量装置等产品。聚焦重点国家,稳步推进市场开发和本土化合作,充电桩、电能表、储能等产品在新加坡、安哥拉等国家电力公司得到应用。智能电表首次进入土耳其、布基纳法索等市场。3.提质增效,精益管理深入推进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优化重大项目履约交付保障机制,深化供应链建设和智造升级,加强内部穿透式管理,全方位提高盈利能力和运营质效。履约交付保障有力。聚焦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保障陇东-山东、哈密-重庆、金上-湖北等特高压项目,霞浦二期等直流工程按期高质量交付。智能制造深入推进。建成电力电子新产线、单相表装联自动示范线等10余条智能产线;许继电气入选“央企ESG先锋100指数”;许继仪表获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许继“智”造集群更加壮大。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持续健全公司安全管理体系。许继电气获评国家安全标准化二级企业,并入选省绿色制造服务供应商。5家公司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7家单位获评省级绿色工厂。质量管理持续优化。完成质量信息系统上线试运行,全面开展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评价,加快推进产品质量提升。许继电气获评中国质量技术奖、省质量标杆。4.深化变革,激发企业发展新活力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到企业管理和公司发展的全过程,推动公司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新增许继仪表、上海许继、许继变压器3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人才结构持续优化。畅通人才职业成长通道,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优化招聘策略,校招质量显著提升。考核激励机制更加完善。持续优化业绩考核体系,实现薪酬分配与职业成长有机联动。完善科技创新激励保障机制,遴选研发项目实施创效奖励及项目收益分红激励。5.从严从实,开创党的建设新局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公司高质量发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梳理具体推进举措,细化分解重点任务。修订完善重大事项决策权责清单,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制定“党建工作创A、经营业绩创优”实施方案,建立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发挥“关键少数”示范引领作用,健全党员理论学习长效机制。优化职工体检项目和检后服务;常态化开展节日及工程一线职工慰问,全心全意关爱员工,提升员工幸福感和满意度。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