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电力电子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
经营范围:电气控制设备及配件、监控设备、成套电源、计算机软硬件的销售;太阳能、风能、储能及节能技术的研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太阳能逆变器、风能变流器、电化学储能系统储能变流器、变频器及应急电源、光伏发电站汇流箱、变电站测控装置、低压有源电力滤波装置、低压静止无功发生器、电能质量控制设备、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研发、生产、销售;分布式光伏发电;电站监控系统集成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827)是一家专注于电力电子产品研发、制造与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业务涵盖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及储能系统、电能质量治理、电站开发等多个领域,致力于提供全球领先的全场景“光储融合”解决方案,以实力诠释“绿色、低碳、高效”的发展理念,引领行业创新,勇立时代潮头。
上能电气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促发展”的理念,全面推进产学研体系建设,截至目前设有深圳、无锡、苏州、成都四大研发中心,建有江苏无锡、宁夏吴忠、印度班加罗尔三大生产基地,先后被授予国家首批绿色工厂、CNAS国家级实验室、企业院士工作站、国家单项冠军制造产品、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智能光伏试点示范企业、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等多项荣誉。
上能电气以领先的技术打造全场景光伏系统解决方案。
全功率段光伏逆变器广泛应用于大型电站、工商业和住宅屋顶等多种场景,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助力全球光伏产业快速发展。
凭借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市场影响力,上能电气连续荣登彭博新能源财经全球一级光伏逆变器制造商榜单,2023年光伏逆变器产品出货量跃居全球第四。
在储能领域,上能电气提供全场景储能系统解决方案,覆盖集中式、组串式多种技术路线的1000V/1500V全系列储能变流器及系统集成产品,面向发电侧、电网侧、配网侧、微电网等多场景应用,以创新的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迈向全球能源转型的前沿。
在电能质量领域,上能电气提供全场景电能质量系统解决方案,包括有源电力滤波器、静止无功发生器、动态电压调节器等全系列产品,应用于通讯、医疗、轨道交通、石油石化、冶金、光伏、半导体等各个行业,以卓越电能质量优化技术,守护电网稳定与安全。
上能电气积极布局全球市场,不断深化和完善国际化战略,业务遍及北美、欧洲、中东非、亚太和南美,以全球化的视野构建绿色能源的未来,让地球更加清洁美好,让能源因我而变。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一)光伏行业1、政策性与经济性相结合,促进光伏行业高速增长受全球能源体系加快向低碳化转型的影响,以及能源战略安全性的需求,可再生能源规模化运用与常规能源的清洁低碳化将成为能源发展的大趋势。
我国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促进能源转型,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共识。
我国政府通过一系列电价补贴、消纳政策,以及核发“绿证”、完善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建设等举措,支持光伏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全球范围内,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相关政策亦广泛出台。
欧盟将全面加快光伏装机步伐,“REPowerEU”计划将欧盟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从能源供应的40%提升至45%,根据SolarPowerEurope在《2021-2025欧洲光伏市场展望》的测算,若要在2030年实现45%的清洁能源占比,则到2030年欧盟光伏累计装机量应达到870GW,对应2022-2030年年均装机75-80GW,累计装机量的年均复合增速达到20.29%;以西班牙、葡萄牙为例,两国分别上调2030年光伏装机目标至76GW、20.4GW,上调幅度分别为95%、125%;美国方面,通胀削减法案在将ITC税收抵免到期时间延长10年的基础上,增加税收优惠规模,将刺激光伏装机需求。
全球主要市场的光伏需求均持续向好。
经过多年发展,光伏发电已逐步实现平价上网,降本增效路径清晰明确,经济性凸显,因此在可再生能源中脱颖而出,实现装机量的飙升。
随着光伏LCOE大幅下降,以及多国“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全球范围内光伏装机需求迅速上升,全面带动光伏产业进入高景气发展阶段。
根据CPIA数据,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约390GW,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约530GW,较上年增长35.90%。
2011-2024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情况数据来源:CPIA2023年度,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216.88GW,约占全球市场的60%。
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4年度我国光伏新增装机277.57GW,同比增长27.98%。
目前,光伏已成为我国装机规模第二大电源,是我国最具成本竞争优势的清洁能源之一。
2011-2024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情况数据来源:CPIA、国家能源局2、光伏发电优势明显,未来市场容量巨大政策的支持、光伏发电成本下降和全球绿色复苏等有利因素推动下,未来光伏行业有望持续高速增长。
根据IEA数据,光伏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构成部分,2022-2027年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1,500GW,年均新增装机300GW,其中分布式年均新增170GW;预计到2027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将超过煤电,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电源形式。
基于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的高景气态势,各机构陆续调高全球装机预测,CPIA预测至2030年,乐观情况下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将达1078GW,保守情况下约881GW,长期看好全球光伏市场发展前景。
2011-2024年全球光伏年度新增装机规模以及2025-2030年新增规模预测图表来源:CPIA《2024-2025年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光伏产业链日趋完善,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随着新能源大基地建设的加快、“光伏+”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应用更加深入、“整县推进”政策的推动,光伏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我国光伏装机空间将持续提升。
与此同时,我国光伏企业积极谋求出海,进行全球化布局,打破绿色壁垒,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2011-2024年中国光伏年度新增装机规模以及2025-2030年新增规模预测图表来源:CPIA《2024-2025年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3、光伏新增装机及存量替换需求是光伏逆变器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光伏逆变器是光伏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其增长主要受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需求、存量光伏电站的逆变器更换需求影响。
全球光伏装机需求的增长将带动光伏逆变器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同时,随着累计光伏装机规模不断扩大,存量逆变器的更换需求也逐年增加。
近年来,光伏标准不断完善、光伏电站技术要求持续提升,作为光伏电站最为核心的电气设备,10年以及更早之前建设的光伏电站已逐步进入技改期间,部分电站需要整体更换逆变器才能满足继续运行的需求。
根据WoodMackenize,到2024年,全球将有176GW的光伏系统逆变器使用寿命超过十年,预计将产生较大的逆变器更换市场需求。
目前光伏逆变器市场以集中式光伏逆变器和组串式光伏逆变器为主。
全球范围内,基本遵循着工商业和户用分布式优选组串式光伏逆变器,大型地面电站、水面光伏电站等集中式电站优选集中式光伏逆变器的选型原则,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组串式光伏逆变器单机功率上升(一线品牌大功率组串式逆变器单机功率已达到300kW+),我国大型地面电站中大功率组串式逆变器在光伏集中式地面项目中比重甚至已经超过了集中式逆变器。
2024-2030年我国不同类型逆变器市场占比变化趋势图表来源:CPIA《2024-2025年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二)储能行业1、政策驱动,储能重要性进一步提升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持续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优化能源结构,以满足电力消费快速增长及能源低碳化转型的需求。
由于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特征,储能是促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消纳、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的关键技术和基础储备,加快储能产业的发展对构建清洁稳定的能源供给体系和健康安全的能源消费体系至关重要。
全球主要国家/经济体持续出台政策支持储能发展。
美国2022年《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IRA)中,为储能项目提供独立投资税收抵免(ITC),比例最高达30%(满足本土制造条件可提升至40%);此外,还允许储能参与电力批发市场,通过容量拍卖和调频服务获利。
欧盟2019年《欧洲绿色协议》中,将储能列为碳中和关键路径,计划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达45%;2022年REPowerEU计划中提出,加速能源独立,计划投资超300亿欧元支持储能技术。
截至2024年底,我国已累计发布储能相关政策超2000项。
2024年,我国发布约770项储能相关政策,其中国家层面政策77项,主要集中在发展规划、新能源配储、电力市场和补贴类政策,其中《能源法》作为能源领域基础性、统领性的法律,支持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为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提供支撑;2024年,新型储能亦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重要程度和价值定位提升至更高层面。
2、经济性提升及多元化应用场景拓展,推动市场规模高速发展储能行业周期性主要受能源政策、技术进步、供需关系、投资环境等因素影响,其中供需关系是最重要的驱动因素之一。
新型储能凭借其建设周期短、选址灵活、调节能力强、与新能源开发消纳匹配性好等优势,近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
2023年以来,受电池级磷酸铁锂价格大幅下降及电池技术迭代影响,储能系统价格持续下行。
据统计,2024年2小时磷酸铁锂储能系统全年均价约0.628元/Wh,同比下降43%,相较于2022年同类储能系统均价1.56元/Wh而言,下降幅度达59.74%。
伴随着全球范围内利率下降,融资成本降低,新型储能投资的经济性进一步提升。
除电网调峰调频、风光电站配储、工商业削峰填谷、备用电源与黑启动等传统应用场景外,新型储能亦有助于在极端环境(如海岛、高海拔地区)及极端天气供电、助力落后战乱国家实现能源自主、为数据中心提供应急电源等。
新型储能在保供和促消纳方面的价值已得到验证,未来在智能化及数字化的加持下,新型储能应用场景将持续拓展。
根据CNESA统计,2024年,全球新型储能新增投运规模达到74.1GW/177.8GWh,同比增长62.5%/61.9%,中国新型储能新增投运43.7GW/109.8GWh,同比增长103%/136%。
新型储能已成为电力系统中继火电之后的第二大灵活性调节资源,全球吉瓦级、吉瓦时级大型储能项目数量激增、建设提速,助力新型储能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
2024年,中国、美国、欧洲三地新增装机占比超过90%,集中度持续提升,中国自2022年登顶全球新增装机榜首后,已连续三年领跑全球市场。
2024年,欧洲新增储能装机规模为11.1GW/21.1GWh,英国、意大利、德国等市场大型储能项目开始落地和建设提速,预计2025年欧洲的大储市场规模有望超过户储。
中东、非洲、印度、南非等新兴市场储能需求激增,推动当地新能源转加速转型。
2024-2030年全球及国内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预测图表来源:CPIA《2024-2025年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3、多种技术路线并存,新型储能技术在电网中作用日益凸显目前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在新型储能中占比最高,占比在90%以上。
除锂离子电池储能外,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多种非锂储能技术路线也不断取得突破,在百兆瓦时的项目中得到应用,形成商业化示范项目。
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升,为了保证新型电力系统的长期稳定性,所需配置储能的时长将越来越长,长时储能的需求将在未来的电力系统中不断催生。
伴随储能系统时长走向4小时、8小时,单体储能电站的电量也将从百兆瓦时迈向吉瓦时时代。
同时,对储能要求从支撑电网延申至一同构建电网,构网型储能可有效提升新型储能支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能力,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在近年来关注度日益提高。
(三)公司市场地位1、光伏逆变器产品的市场地位随着光伏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光伏逆变器的生产与销售中,相关市场参与者也相应增多。
但经过多年的技术升级与市场竞争,国内光伏逆变器已形成较为稳定、集中的品牌格局。
近年来,海外新兴市场的蓬勃发展,也促使中国光伏逆变器企业加快出海步伐,努力拓展海外渠道,积极参与到全球市场的竞争中。
目前,在全球光伏逆变器的市场份额中,中国的供应商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我国光伏逆变器已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
根据S&PGlobal发布的“2024年度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排行榜”,2024年公司光伏逆变器产品出货量排名全球第四,逆变器出货量连续十二年保持全球前十的行业地位。
2、储能双向变流器产品的市场地位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的统计,公司在国内储能变流器市场连续四年(2021-2024年)荣登出货量排名前二。
公司是目前国内储能变流器市场上排名前列的供应商,具有相对技术和品牌优势,储能变流器及系统集成产品均已成功应用于多个示范项目,在市场上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并可充分利用现有客户资源,竞争优势明显。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一)公司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用途1、公司主营业务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力电子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
公司专注于电力电子变换技术,运用电力电子变换技术为光伏发电、电化学储能接入电网以及电能质量治理提供解决方案。
目前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光伏逆变器(PVInverter)、储能双向变流器(PCS)、电能质量治理产品(有源滤波器APF、低压无功补偿器SVG、动态电压恢复器DVR)等产品,并提供光伏发电系统和储能系统的集成业务。
2、公司主要产品(1)光伏逆变器公司光伏逆变器产品主要为集中式光伏逆变器及组串式光伏逆变器。
组串式光伏逆变器:公司组串式逆变器可提供3~350kW全功率段产品,实现了较广的功率覆盖。
采用多电平/软开关变换技术,实现系统效率的最大化。
采用超宽MPPT电压输入范围设计,可实现户用电站、工商业电站、大型地面电站等全场景应用。
集中式光伏逆变器:公司集中式逆变器可提供2500~8800kW功率段产品,所有产品实现大于99%的高转换效率,高防护等级、高可靠性设计,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需求。
产品过载能力强,且支持高容配比设计。
产品示意图如下:(2)储能产品公司目前储能产品包括集中式储能变流器、组串式储能变流器及储能集成系统。
储能变流器产品:公司储能变流器产品包括集中式储能变流器、组串式储能变流器。
可提供100~2000kW全功率段范围产品,可集成设计最大至12.5MW变流器产品,支持多机并联功能,扩展方便;具备完善的保护措施,具有主动故障监视、保护及构网功能;适用于发、输、配、用电网侧及微电网等多种应用场合。
储能集成系统:主要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循环寿命长;采用先进热管理技术,电池系统一致性高、环境适应性好;系统具备故障早期预警及定位、智能温控、分级联动,全面保障储能电池系统安全;集成度高、智能、高效、安全,适用于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及微电网等储能领域。
产品示意图如下: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全文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全文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全文(3)电能质量治理电能质量治理产品包括有源电力滤波器、静止无功发生器、动态电压恢复器。
电能质量治理产品均采用模块化并联设计,可便捷匹配各类配电系统对电能质量的需求,提供模块/整柜全系列电能质量解决方案,适用于各类工业、商业以及机关团体等配电电网系统。
有源电力滤波器(APF):产品采用模块化并联设计理念,15~150A全功率段模块容量配置,适用于各种非线性负载造成电流畸变的配电系统,极速、高效、全面治理低压配电系统谐波危害。
静止无功发生器(SVG):产品采用模块化并联设计理念,30~100kVar全功率段模块容量配置,适用于动态无功变化快的配电系统,精准、无极跟踪无功补偿,有效防止过补欠补,同时可兼具低次谐波滤除功能。
动态电压恢复器(DVR):产品适用于半导体等精密制造行业配电系统,全面解决系统电压骤降和浪涌等问题。
产品示意图如下: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全文(4)电站监控设备及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目前,公司可为户用、工商业以及地面电站等多种场景提供对应的光伏监控设备,包括数据采集棒、数据采集器、子阵控制器等。
监控设备支持4G、WiFi、以太网等多种通讯方式,配备RS485、RJ45、DI/DO、AI等多种通讯接口,支持接入各类气象站、电表、箱变测控等第三方设备。
便于客户在各类场景中灵活配置监控组网,轻松搭建电站监控系统。
公司可提供面向各类光伏场景的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包括悦享SOLAR及Sienergy两款平台,分别适用于分布式光伏场景和地面电站场景。
Sienergy智享能源管理系统:Sienergy智享能源管理系统是面向大型地面电站场景开发的电站级运维管理系统,系统的功能主要包含两个部分:数据配置与显示功能、通信功能。
该管理系统依托上能自主研发的逆变器、SAU-100智能数据采集器实现方阵级和站级数据显示;同时通过采集数据结合I-V曲线扫描技术、离散率分析等手段,实现异常发电量告警分析、快速低效/落后/故障的组串诊断、提供专家运维建议,帮助电站实现全生命周期资产保障、智能化运维管理、提升发电量、提高运维效率。
悦享SOLAR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悦享SOLAR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是面向分布式场景开发的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包含手机端的APP以及电脑端的网页界面两类客户端,系统主要包含信息查看、数据报表、参数设定及固件升级等核心功能。
用户可通过系统展示所属电站收益、节能减排等核心指标,也可对设备的各类关键运行信息进行实时监控,且可对电站进行远程故障诊断、设备调试等运维作业,帮助客户有效减少运维人员到站维护的支出。
系统作为光伏电站的信息流管理中心,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电站的各项关键信息进行快速处理和智能分析,帮助客户实现透明化管理、自动化运维、辅助化决策和智能化诊断等应用价值,有效提升客户光伏电站运维方面的体验。
产品示意图如下: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全文(二)关键技术指标根据行业的相关通识,逆变器产品的关键技术指标为转换效率。
转换效率是指逆变器输出到交流电网的能量和逆变器输入能量(通常来自太阳能电池板光伏效应产生的能量)的比值,逆变器转换效率=逆变器输出功率/逆变器输入功率*100%。
公司通过采用SiC、GaN等新型半导体材料、高效的磁性器件、性能优异的DSP及先进的控制算法,多电平等高效新型拓扑创新,MPPT技术改善,带动逆变器效率不断提升,目前上能电气逆变器最大效率已达到99%以上。
上能有限由自然人吴超、孙莉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金2,000.00万元,各股东均以货币资金出资。
2012年3月30日,上能有限在无锡市惠山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设立登记手续,并取得注册号为320206000200655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5年11月5日,上能有限股东会作出决议,同意以公司截至2015年9月30日经江苏公证审计的净资产人民币90,643,504.77元(“苏公W(2015)A1081号”《审计报告》)折合5,000.00万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余额40,643,504.77元计入资本公积,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
江苏公证出具“苏公W【2015】B188号”《验资报告》,对发起人出资进行了审验。
2015年11月24日,公司在无锡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变更登记手续,并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20200592583130B。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李建飞 | 2025-04-01 | -750000 | 29.08 元 | 7034400 | 董事、高管 |
李建飞 | 2025-03-25 | -790000 | 27.58 元 | 7784400 | 董事、高管 |
李建飞 | 2025-01-22 | -500 | 47.6 元 | 8574400 | 董事、高管 |
李建飞 | 2025-01-21 | -160000 | 47.59 元 | 8574900 | 董事、高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