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江苏大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大德重工
  • 企业英文名: Jiangsu Dade Heavy Lndustry Co.,Ltd
  • 实际控制人: 李明杰
  • 上市代码: 870547.NQ
  • 注册资本: 1300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7-01-20
  • 大股东: 李明杰
  • 持股比例: 53.85%
  • 董秘: 周震波
  • 董秘电话: 13812075883
  • 所属行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王小宝、王忠
  • 律师事务所: 上海市广发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无锡市东港园南路28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2007-11-07
  •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2056689605548
  • 法定代表人: 李明杰
  • 董事长: 李明杰
  • 电话: 13706196383,13812075883
  • 传真: 0510-88791295
  • 企业官网: www.ddhi.com.cn
  • 企业邮箱: 76202637@qq.com
  • 办公地址: 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东湖塘阳光路8号
  • 邮编: 214196
  • 主营业务: 公司专注于自动化焊割设备系统的研发、咨询与服务,是一家根据不同行业客户需求,设计、定制智能化焊割机器人及焊接生产线的工业集成商。
  • 经营范围: 工业机器人设计、研发、销售;培训服务(不含发证、不含国家统一认可的职业证书类培训);自动化智能装配生产线的设计;普通货运;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但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公司专注于自动化焊割机器人系统的设计研发、咨询与服务,是一家根据不同行业客户需求,提供智能化、定制化焊割机器人及焊接生产线的工业集成商。公司重视智能化焊割机器人系统集成的研究与开发,无锡市科学技术局于2012年向公司颁发《无锡市科技研发机构证书》,认定公司为无锡市智能弧焊机器人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于2013年9月针对公司研发的“双面双弧智能化机器人集成系统”颁发《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证书》;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于2014年8月认定公司为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 发展进程: 2007年7月23日,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下发“(00000174)名称预核登记[2007]第07230016号”《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核准有限公司使用的名称为“江苏大德重工有限公司”。2007年8月8日,有限公司召开股东会,选举执行董事、监事,并审议通过公司章程。2007年11月5日,江苏恒新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苏恒会内验(2007)B1266号”《验资报告》,验证截至2007年11月5日止,公司(筹)已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实收资本)合计人民币壹仟万。各股东以货币出资1000万元。2007年11月7日,无锡市锡山工商行政管理局下发《公司准予设立登记通知书》,准予有限公司予以设立。2007年11月7日,无锡市锡山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3202832117905)。 2015年10月29日,李明杰、李奇林分别与德创嘉成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约定李明杰将其持有有限公司20%股权作价200万元转让给德创嘉成,李奇林将其持有公司10%股权作价100万元转让给德创嘉成。2015年10月29日,有限公司召开股东会,审议通过上述股权转让。2015年11月10日,无锡市锡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准了本次变更。 2015年11月27日,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具“(02000047)名称变更[2015]第11200014号”《名称变更核准通知书》,同意公司名称变更为“江苏大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2月29日,天衡出具“天衡审字(2016)00939号”《审计报告》,有限公司截至2015年11月30日的账面净资产为13,739,521.47元。2016年3月30日,天健兴业出具“天兴评报字(2016)第0199号”《江苏大德重工有限公司拟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评估报告》,有限公司截至2015年11月30日经评估的净资产价值为1,421.19万元。2016年4月15日,有限公司召开股东会,决议以2015年11月30日为审计基准日由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5月5日,全体发起人签署了《发起人协议书》。2016年5月5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2016年5月5日,天衡出具“天衡验字(2016)第00077号”《验资报告》。2016年5月13日,无锡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2056689605548)。
  • 商业规划: 报告期内,公司总资产5601.70万元,较期初增加15.94%;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311.64万元,较期初减少13.01%。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370.98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0.22%,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1.15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8.34%。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巩固产品优势,一方面在传统割焊领域的机器人替代人工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在机动车尾气治理的主要功能部件焊接业务持续深度拓展。另一方面,在切割焊接相关行业内大力推广机器人自动化改造的可行性方案,深度挖掘了一批潜在客户并签订有效合同,因公司会计统计口径原因,2018年四季度的一些大额销售合同未能计入当年营收,使得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一定幅度的下降。此外,2017年公司存在一笔180万元的新三板挂牌补助计入营业外收入。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推动新产品的研制及市场开发和推广,继续保持公司业务增长趋势。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保持较高水平的研发投入,公司共计取得了国家级15项实用型发明专利以及国家级发明专利22项,新增申请发明专利6件,公司围绕主导产品进行专利挖掘并形成专利群保护,不断推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助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1、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现状。(1)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自动化设备的经济替代效应逐渐显现。随着人口红利的快速消失,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技术进步和政策加持等因素也在驱动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据国外媒体报道,2018年中国继续保持工业机器人销售最大市场,占全球销售量70%以上,连续五年稳居全球销售国第一,对标工业发达国家的工业机器人密度普遍水平200台/万名工人,我国工业机器人存量较当前仍有近5倍的增量空间。我国人口结构拐点已现,随着技术进步和国家产业政策不断加持,本土品牌工业机器人企业迎来良好发展契机,未来5-10年将呈现加速发展趋势。核心零部件是产业链布局关键,我国企业面临“夹缝中求生存”的困境。工业机器人主要由本体、伺服电机、减速机、控制器和传感器等构成,其中三大核心零部件是产业链布局关键,成本占比超70%。日本和欧洲是全球工业机器人的主要产地,2018年发那科、安川电机、库卡和ABB四大家族在我国的工业机器人高端市场中仍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起步较晚,面临“夹缝中求生存”的困境。2、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机会分析。当前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存在特点:关键环节技术能力缺失,核心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薄弱,集中在中低端产品,高端产品质量可靠性低;企业“小散弱”问题突出,产业竞争力缺乏等。当前我国工业机器人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国产工业机器人的成本受制于核心零部件的进口溢价而居高不下,短期内仍难以全面改观,而只有真正掌握核心零部件的关键技术才是破局之道。从产业链的角度进行梳理,看好具备上游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的企业,专注细分领域、基础工艺扎实、具备向产业链上游拓展的本体制造企业及具备规模优势的系统集成企业。3.行业特有风险(1)同质化竞争带来的市场变动风险焊割设备行业在发展初期吸引、聚集了一大批小微企业。众多参与者的进入,加剧了行业的竞争程度。此外,国内大量低端焊割设备产品差异较小,以价格竞争为主要竞争手段,使得行业内的竞争更加激烈。未来焊割设备行业的竞争面临转型升级,拥有较为成熟的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企业将逐步占据市场优势,而缺乏核心技术的小微企业将遭到淘汰,市场面临较大的变动格局。(2)行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创新能力不足风险智能焊接自动化行业作为现代多学科互相交融的新学科,融合了计算机、数字控制、信息处理、自动化、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等先进技术。行业内企业在融合新技术、扩大产能的同时,需要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以应对规模化发展的需求。不少行业内公司自身存在创新能力缺陷、经营方式相对落后、市场意识较为淡薄等种种不足,随着生产规模的快速扩张,其团队的技术、战略及管理等方面创新能力均面临新的挑战。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