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广东永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永顺生物 - 839729.BJ

广东永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20-07-27
上市交易所
北京证券交易所
保荐机构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英文名
Guangdong Winsun Bio-Pharmaceutical Co., Ltd.
成立日期
2002-12-24
注册地
广东
所在行业
医药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永顺生物
股票代码
839729.BJ
上市日期
2020-07-27
大股东
广东省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39.0638 %
董秘
林建新
董秘电话
020-32223709
所在行业
医药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李剑、胡苗
律师事务所
广东君信经纶君厚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广东永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4400007462739619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广东
成立日期
2002-12-24
法定代表人
谭德明
董事长
谭德明
企业电话
020-32222566,020-32223709
企业传真
020-32222399
邮编
511356
企业邮箱
gdwinsun839729@163.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田园西路35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集兽用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

经营范围:兽药生产;兽药经营;兽用生物制品技术开发与技术转让;兽医技术服务;兽医器械的销售;代办储运;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非居住房地产租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广东永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自2002年成立以来,深耕兽用生物制品领域,是一家集兽用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广州市"专精特新"扶优计划培育企业、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广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广州市民营领军企业、广州市清洁生产企业、入库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第一批"绿+企业"。

2021年11月15日成为北京证券交易所首批上市公司。

永顺生物作为国内兽用生物制品高端品牌的代表,致力于动物生命健康和人类食品卫生安全事业。

公司是国家"高致病性禽流感灭活疫苗"定点生产企业。

公司生产的猪瘟系列疫苗,猪瘟、猪丹毒、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三联活疫苗市场占有率均排在市场前列。

2008年,联合研制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并获得专利,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养猪业的猪瘟问题。

2015年公司成功研制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GDr180)活疫苗,收获一众口碑。

猪伪狂犬病活疫苗(传代细胞源)引领行业发展。

经过10年努力,永顺生物联合开发的大菱鲆迟钝爱德华氏菌活疫苗和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灭活疫苗获得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均为全球首创疫苗。

公司以科研创新为驱动,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产学研协同创新,并被国际权威科学杂志《自然》所刊登报道。

公司设立独立的产品研发中心,拥有设施先进的高标准生产基地、生物安全三级防护标准GMP生产车间和生物安全实验室,汇聚专业从事研究、开发、技术转化与技术服务等领域的专家科研团队。

公司组建广东省动物生物制品科技创新中心、广东省及广州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是"广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制品研发与中试生产公共服务平台"和"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临床研究与试验广东基地"的依托单位,也是广州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东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基地)和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新型研发机构,公司中心实验室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认定,具备国际水准的规范性和公信力。

于2019年入选广州市"两高四新"企业和广州市创新百强企业、2021年入选"十三五"广东省二十强农业科技创新企业。

公司获得授权专利36项,其中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10项;拥有新兽药证书23项、生产批文39项,参与研发成功并制定国家兽用生物制品生产规程与质量标准23项。

公司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火炬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类科技项目达40多项;获得中华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和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各类国家、省部级奖项10余项;公司荣获"中国动物保健品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和"中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10强企业"等荣誉。

公司自主研发了动物疫苗传代细胞生产技术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率先在国内采用传代细胞生产高效安全新型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相关技术转让给国内19家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

公司将秉承"智圆行方,锻百年基业;德至善明,炼永顺人生"的企业理念,继续生产"安全高效、品质均一"的产品为畜牧业服务,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商业规划

2024年,外部经济环境仍然不景气,下游养殖业经历长时间低迷后缓慢复苏。

生物制品行业受下游养殖行业规模化、集约化、资本化进程加速影响,行业进入产能过剩、竞争白热化的“内卷”时代。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聚焦主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经营理念,迎难而上,积极应变。

公司围绕技术研发、产品升级、服务优化和精细化管理革新持续发力。

与此同时,公司以研、产、供、销全业务链为切入点,深入提升公司人效、物效、能效,深挖企业新的盈利增长点。

1、财务状况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为76,042.97万元,较期初下降2,743.03万元,降幅3.48%;公司负债总额9,980.04万元,较期初下降1,950.94万元,降幅16.35%,主要系专利权质押贷款到期偿还,短期借款余额减少所致。

净资产总额为66,062.92万元,较期初减少792.09万元,降幅为1.18%,主要系本期现金分红超过本期经营积累所致。

2、经营成果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898.51万元,较上年31,428.29万元减少4,529.78万元,降幅14.41%。

主要系受前期生猪价格持续低迷、疫情反复及政府采购“先打后补”政策持续推进的综合影响,市场整体需求萎缩,叠加集团客户压价频繁,行业内卷严重,报告期公司猪用活疫苗收入同比减少3,793.46万元,下降19.92%,禽用灭活疫苗收入同比减少1,019.78万元,下降10.09%。

报告期实现净利润4,014.34万元,较上年同期5,805.87万元减少1,791.53万元,降幅30.86%,主要系疫苗收入及政府补贴收入双双下降影响,其中政府补贴收入下降导致营业外收入同比减少467.99万元。

3、经营管理①研发创新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累计投入研发费用2,295.8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54%;获得禽流感重组鸭瘟病毒载体活疫苗(H5亚型,rDEVus78Ha株)和猪伪狂犬病耐热保护剂活疫苗(Bartha-K61株,传代细胞源)2个新兽药注册证书;获得猪瘟、猪伪狂犬病二联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CHO-E2株+CHO-gB株+CHO-gD株)、猪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CHO-E2株)、猪伪狂犬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CHO-gB株+CHO-gD株)和大口黑鲈虹彩病毒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4个临床试验批件;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同时公司通过了CNAS换证和复评审认定,通过了细菌灭活疫苗(含细菌培养亚单位疫苗)生产线的GMP动态验收。

同时公司有多项研发项目正在进行中,涉及猪苗、禽苗及水产疫苗等领域,分别处于临床试验及新兽药注册等不同的研发阶段。

②生产管理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强化生产过程各环节管控,严格把好产品质量关;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开展生产工艺优化及创新试验,促进产品工艺改进及技术升级;利用ERP系统、能源在线监测系统等信息化工具,提高生产环节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生产环节“降本增效”措施落到实处。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的细菌灭活疫苗(含细菌培养亚单位疫苗)生产线顺利通过了动态GMP验收。

③市场营销方面公司践行海内外市场协同推进的发展战略,促进国内外业务并驾齐驱。

国内市场方面,公司坚持“渠道下沉,营销终端”的营销策略,重点聚焦发力大集团客户的开发,凭借优质产品与服务,报告期成功开发了广西金陵农牧集团、广东大家食品、山西晋象农牧等大客户。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重点产品猪伪狂犬病活疫苗(传代细胞源)及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WH株)实现逆势上扬,其中猪伪狂犬病活疫苗(传代细胞源)单品年度销售收入1,490.88万元,全年增幅35.47%;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WH株)单品销售收入812.12万元,全年增幅71.71%。

海外市场方面,截至2024年12月,公司已在越南、埃及分别注册成功7个产品及2个产品,报告期新增鸡新城疫灭活疫苗(LaSota株)产品埃及注册成功,同时埃及成为公司继越南后又一个实现海外收入的国家。

报告期内,公司海外收入首次突破2,000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4.31%。

④精细化管理方面报告期内,为挖掘企业盈利空间,深入提升公司人效、物效、能效,聚焦研、产、供、销等关键业务环节制定降本增效指标,建立指标制定、过程监督、定期评价,以及年终考核的闭环管理。

人效方面,通过强化技能培训,岗位轮换、跨部门协作实现优才增效。

物效方面,通过拓宽大宗原材料招标范围,引入合格供应商竞价、实施三级议价等措施实现采购环节降本。

生产成本管控环节,通过持续工艺优化、加强投料管理、提高抗原收获量,实现提质增效。

能效方面,通过能源在线监控系统运行情况,及时掌握能耗数据,通过科学排产、合理作业、淘汰落后设施设备等措施提升公司能效。

⑤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为发掘内部优秀人才,公司始终贯彻管理人员竞聘上岗机制,通过综合素质、专业能力、管理能力等多维度对竞聘候选人进行全方位评价,择优聘用。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主管及以上级别的管理及技术人员的竞聘上岗选拔,实现了人才队伍的新老交替,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储备充足的优秀骨干及后备人才。

同时,为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公司的中、长效激励机制。

⑥资本市场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回报投资者,实施了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以公司股权登记日应分配股数269,75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1.8元人民币现金。

本次权益分派共计派发现金红利48,555,000.00元。

发展进程

2002年9月29日,广东省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农科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和张毓金等32名自然人(原均为兽医研究所员工)签署了《关于投资设立广东永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合同书》,共同出资3000万元设立永顺有限。

2002年12月12日,广东至正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粤至会验[2002]1023号《验资报告》验证,上述股东出资足额到位,出资方式为货币。

永顺有限于2002年12月24日在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设立工商登记,领取了注册号为4400001901362号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1年9月23日,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广会所审字[2011]第09005530058号《股改审计报告》,截至2011年7月31日,永顺有限的净资产值为137,718,884.80元。

2011年10月12日,广东中广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中广信评报字[2011]第242号关于股改时股东全部权益价值的资产评估报告书,确认截止到2011年7月31日永顺有限净资产账面价值137,718,884.80元,评估值177,724,921.21元。

有效期2011年7月31日至2012年7月30日。

2011年10月14日,永顺有限召开股东会,决议同意公司根据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广会所审字[2011]第09005530058号《股改审计报告》审计的截至2011年7月31日净资产137,718,884.80元按1:0.50828178的比例折为股份7000万股,净资产超出注册资本部分计入资本公积金。

2012年2月16日,广东省财政厅出具的《关于广东永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筹)国有股权管理方案的批复》(粤科函财字[2012]41号)同意了公司的国有股权管理方案,确认了公司股份总数7,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

公司股权结构为:国有法人股占41.56%,其中广东省农科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8.99%,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持股12.57%;其他社会法人和自然人持股合计58.44%。

2012年3月18日,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广会所验字[2012]第09005530060号《验资报告》审验,永顺有限净资产已经折为股本。

2012年3月19日,永顺有限的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签署了发起人协议,同意根据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广会所审字[2011]第09005530058号《股改审计报告》审计的截至2011年7月31日净资产137,718,884.80元按1:0.50828178的比例折为股份7000万股,净资产超出注册资本部分计入资本公积金。

2012年3月19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决议通过章程草案等议案,选举产生股份公司第一届董事会、第一届监事会。

2012年4月9日,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了公司本次整体变更并核发了变更后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440000000027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