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东莞市达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达瑞电子 - 300976.SZ

东莞市达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21-04-19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保荐机构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英文名
Dongguan Tarry Electronics Co.,Ltd.
成立日期
2003-09-16
注册地
广东
所在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达瑞电子
股票代码
300976.SZ
上市日期
2021-04-19
大股东
李清平
持股比例
35.24 %
董秘
李清平(代)
董秘电话
0769-27284805
所在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华兴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洪文伟;傅鹏
律师事务所
广东信达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东莞市达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4419007545102854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广东
成立日期
2003-09-16
法定代表人
李清平
董事长
李清平
企业电话
0769-81833821,0769-27284805
企业传真
0769-81833821
邮编
523168
企业邮箱
ir@dgtarry.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广东省东莞市洪梅镇洪金路48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主要从事精密功能性器件、结构性器件及自动化设备业务,并通过持续强化“材料创新×工艺突破×智造系统”核心能力,成为“端侧AI”与“新能源”领域头部客户的核心供应商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元器件批发;其他电子器件制造;新材料技术研发;电子专用材料研发;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专用材料销售;隔热和隔音材料制造;隔热和隔音材料销售;塑料制品制造;塑料制品销售;橡胶制品制造;橡胶制品销售;塑胶表面处理;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玻璃纤维及制品销售;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制造;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销售;皮革制品制造;皮革制品销售;产业用纺织制成品制造;产业用纺织制成品销售;五金产品研发;五金产品制造;五金产品批发;日用口罩(非医用)生产;日用口罩(非医用)销售;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劳动保护用品生产;劳动保护用品销售;物业管理;非居住房地产租赁;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住房租赁;机械设备租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东莞市达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976)成立于2003年,2021年4月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成功上市。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立足东莞总部,其中制造基地主要分布在东莞、苏州、秦皇岛、越南等地。

在美国,韩国等地设立了办公室,公司主要从事消费电子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相关3C及半导体智能装配自动化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

商业规划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概述公司坚持大客户战略,主要从事精密功能性器件、结构性器件及自动化设备业务,并通过持续强化“材料创新×工艺突破×智造系统”核心能力,成为“端侧AI”与“新能源”领域头部客户的核心供应商。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1、消费电子行业根据第三方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最新预测,全球端侧AI市场将在2025-2029年间实现跨越式增长,市场规模预计从3,219亿元跃升至12,23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9.6%。

随着AI技术深度渗透和场景持续拓展,AI技术正加速赋能电子终端设备升级,推动新型显示技术突破,且智能家居融合、智能汽车与自动驾驶创新、人形机器人应用等新兴领域不断突破,催生出多样的新型终端形态,为整个电子科技产业链带来结构性增长机会。

在此背景下,行业技术演进、智能化程度的提升,推动功能性器件、结构性器件向高性能、轻薄化、集成化技术趋势发展。

高端消费电子及新兴AI硬件产品对复杂性能的集成需求,对轻量化材料解决方案提出更高要求。

面对需求扩张与技术升级的行业机遇与挑战,公司快速响应客户产品轻薄化升级需求,通过搭建轻量化材料技术平台,构筑端侧AI轻量化结构件的先发优势,以紧抓端侧AI硬件需求爆发的窗口期,并促使公司在技术迭代与市场扩张的良性循环中持续提升竞争力。

2、新能源行业在“双碳”目标和全球能源转型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与光伏储能市场持续高速发展,带动新能源结构与功能性组件产品需求快速扩张。

首先,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政策支持和产品力提升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持续扩容,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量突破910万辆,同比增长28%(RhoMotion),带动动力电池需求强劲增长——同期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车量达504.4GWh,同比增长37%(SNEResearch),增速显著高于整车销售,体现单车带电量提升和高端化趋势拉动高精度电池结构件、轻量化结构件等需求。

其次,光伏储能领域在政策、技术、成本三重利好下实现跨越式发展,2025年上半年全球电池储能系统装机总量达86.7GWh,同比增长54%(RhoMotion),系统成本下探推动应用场景多领域渗透,为配套精密组件创造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此外,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爆发性增长,带来海量用电和储能需求。

新兴增长极与传统新能源市场的协同效应,将为精密组件行业增长提供有力的支撑。

(三)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业务及产品1、消费电子业务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主要研发、生产和销售功能性器件、结构性器件(系定制化组件产品,区别于标准化产品),并在与客户不断深化合作中,业务进一步延伸至研发、生产和销售客户将前述各类定制化组件产品投入生产过程中所需的自动化设备。

(1)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公司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属于非标准产品,主要利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通过精密模切、冲压、贴合等工艺加工而成,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可穿戴电子产品等消费电子领域,起到粘贴固定补强、防震防尘防护、绝缘屏蔽导电、导热散热等功能作用。

(2)电子产品结构性器件公司电子产品结构性器件属于非标准产品,主要利用软性材料或玻纤、碳纤等轻量化材料,通过激光切割、冲切、压网、车缝、高周波、包边、表面处理、层压、模压等环节加工而成,应用于平板电脑(保护壳及保护装备)、智能手机(电池后盖)、智能手表(表带)、可穿戴设备(XR眼罩/头戴)、智能音频/娱乐设备(头戴耳机、游戏机)等电子产品领域,起到固定、连接、支撑、增强产品功能及提升产品整体美观度等作用。

(3)3C装配自动化设备公司3C装配自动化设备业务目前主要产品包括高速高精度贴合设备、保压机、锁螺丝设备、上下料摆盘设备、AOI光学视觉检测设备、非标自动化设备及线体整体解决方案等,与公司电子组件业务形成良好的协作,基于对细分市场产品特点的深入理解,形成“材料-工艺-设备”一体化解决方案,为下游客户定制化提供优质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此外,对内赋能,为精益生产过程的具体应用场景定制更全面、更深入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助力公司智能制造升级,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

2、新能源业务在新能源领域,公司目前主要研发、生产和销售精密结构与功能性组件(系定制化组件产品,区别于标准化产品),主要产品包括高性能电连接件、电机和电驱动结构件、缓冲阻燃片、绝缘片、功能性信号采集模块等,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储能设备、光伏逆变器等应用领域。

(四)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公司持续推进组织变革升级,激活内生增长动能,通过深化大客户战略与事业部制改革,强化市场引领作用,促进研发、制造、供应链及品质管理的全链条协同,建立高效的战略大客户项目服务机制。

同时,依托事业部制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完善精益生产体系,并持续优化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内部职能体系,形成系统合力,驱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1、生产体系公司采用以销定产、战略备货的柔性生产体系,具体包括:(1)订单驱动生产:公司生产管理部门基于客户订单需求,综合评估交货周期、物料采购周期及产能负荷,制定科学合理的动态生产计划;(2)全过程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对生产良率、成本控制及交付时效进行严格监控;(3)新产品快速响应:形成客户需求快速响应机制,实现从样品设计、验证到量产的全流程闭环管理;(4)差异化生产策略:对电子组件产品业务,对需求稳定、交期紧迫的品类实施安全库存管理;对于自动化设备业务,提供包括安装调试、操作培训等在内的全周期售后服务。

2、研发体系公司构建“四位一体”的研发体系,具体包括:(1)客户导向研发:事业部工程部直接对接客户需求,提供从材料选型、产品设计到样品试制、检测认证的全流程服务;(2)前瞻技术储备:研发中心专注于行业前沿技术研究和自主创新成果转化;(3)产业链协同创新:与核心材料供应商建立联合研发机制;(4)产学研合作:与重点高校共建技术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3、销售模式公司坚持直销模式下的价值创造策略,具体包括:(1)严格客户认证:通过全球供应链体系的多维度严格认证,建立长期框架合作协议;(2)全流程项目管理:在售前阶段,深度参与客户需求分析,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在执行阶段,建立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机制,确保快速响应需求变更;在售后阶段,持续优化解决方案,提升客户价值创造能力;(3)战略大客户项目服务:为重点客户配置市场、研发、制造、供应链及品质管理协同的项目专业服务团队,建立多层次沟通机制。

4、采购模式公司实施数字化供应链管理体系,具体包括:(1)供应商全周期管理:建立严格的供应商准入机制,实施定期评估制度;完善合格供应商名录,实行分级分类管理;(2)智能化采购运作:依托ERP系统实现从需求预测、计划制定到比价采购、交付跟踪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推行分类管理法,对战略物料实施双源供应保障;(3)全面质量管控:严格执行来料全检制度,建立不合格品快速追溯机制,将检验数据全面纳入供应商绩效评估体系。

(五)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业绩驱动因素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0,489.87万元,归母净利润13,208.22万元,经营性现金净流入8,091.78万元,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分别实现同比增长28.04%、25.32%、23.80%,经营质量持续提升,展现强劲发展韧性。

1、消费电子业务2025年上半年,公司消费电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0,715.65万元(同比增长5.91%),其中结构性器件业务表现亮眼,实现营业收入43,171.03万元(同比增长39.07%)。

公司消费电子业务正处于巩固基本盘、促进新兴动能转化的关键期。

报告期内,得益于公司深化大客户战略成效显著,核心客户项目份额整体持续提升,有效对冲了功能性器件业务个别客户需求波动的影响,业务基本盘更加稳固。

同时,以“老客户新产品、老产品新客户”为路径,公司新项目及新客户开发进展良好,例如推动玻纤复合材料解决方案在平板电脑/电子书保护套、手机电池后盖、键盘外壳等多场景的加速渗透,将轻量化材料技术优势持续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为业绩增长积蓄新兴动能。

为紧抓端侧AI硬件需求爆发的窗口期,公司通过战略并购维斯德(专注于碳纤维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快速整合构建“玻纤-碳纤”全体系解决方案,且同步推进轻型合金等材料研发,打造轻量化材料技术平台,研发创新型复合轻量化结构件,以满足高端消费电子及端侧AI行业头部客户需求。

通过技术优势转化、战略并购以及前瞻研发储备等多措施并举,公司致力发展成为端侧AI轻量化材料综合解决方案商,未来增长空间有望全面打开。

2、新能源业务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8,496.38万元,同比增长81.32%,增长动力在于头部客户订单规模化交付(量)、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价)及智造降本增效(利)。

(1)量:自2022年战略性切入新能源赛道以来,公司通过精准的大客户战略,迅速进入动力电池、整车制造和储能系统头部客户供应链,头部客户集群效应推动业务收入持续增长。

(2)价:公司实施“由单品到多品”渗透策略,从基础结构件,延伸至高性能电连接件、车灯散热器、电机静音盖板等产品,应用场景从电池系统扩展至电驱、车灯等整车核心部件,形成覆盖动力/储能电池、电机电控模组的解决方案,技术纵深度与附加值同步增强,逐步提升单客户价值量。

(3)利:面对新能源行业激烈的竞争,公司将在消费电子领域长期沉淀的精密制造能力迁移至新能源业务,通过智能制造升级(如更全面、更深入的自动化生产及信息化管理)以及系列精细化管理策略,降低生产及管理成本,提升产品良率,实现降本增效。

综上,规模效应带来的固定成本摊薄、智能制造实现的降本增效以及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高共同推动了新能源业务盈利能力的改善。

发展进程

发行人系由其前身达瑞有限整体变更设立。

达瑞有限于2003年9月16日成立。

2003年8月7日,东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具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东莞市名称预核私字【2003】第20034138号),核准“东莞市达瑞电子有限公司”的名称注册。

2003年9月10日,达瑞有限股东李清平、李东平和付学林共同签订了《东莞市达瑞电子有限公司章程》,约定共同出资成立东莞市达瑞电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万元,其中,李东平以货币资金出资29.00万元,李清平以货币资金出资16.00万元,付学林以货币资金出资5.00万元,全部计入实收资本;2003年9月10日,东莞市正量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东正所验字【2003】1128号《验资报告》,验证设立出资到位。

2003年9月16日,东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了有限公司的设立并颁发了注册号为4419002016162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5年9月17日,有限公司进行了企业名称变更预先核准登记,取得了东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的《企业名称核准变更登记通知书》(名称核准号:粤莞名称变核内字【2015】第1500503701),核准股份公司名称为东莞市达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9月29日,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受托以2015年7月31日为基准日对有限公司的净资产进行审计,并出具天职业字【2015】第13710号《审计报告》,验证有限公司在2015年7月31日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值为人民币1,513.03万元。

2015年9月30日,国众联资产评估土地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受托以2015年7月31日为基准日对有限公司的净资产进行评估,并出具国众联评报字【2015】第2-546号《资产评估报告》,有限公司在评估基准日2015年7月31日经评估的净资产值为人民币1,843.07万元。

2015年10月1日,有限公司召开股东会,决议将东莞市达瑞电子有限公司由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名称为“东莞市达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并确定公司股改审计基准日为2015年7月31日,股改评估基准日为2015年7月31日,并同意以2015年7月31日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1,513.03万元为基础进行整体变更,按照公司的折股方案,将上述净资产按1.16387:1的比例折合股份总数1,300.00万股,每股面值1.00元,总计股本1,300.00万股,净资产扣除股本后的余额213.03万元计入资本公积。

同日,达瑞有限全体股东即李清平、李东平、付学林、李玉梅作为公司的发起人签署了《关于东莞市达瑞电子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为东莞市达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协议》。

2015年10月18日,全体发起人依法召开了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

同日,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受托对东莞市达瑞电子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及发起人出资情况进行验证,并出具了天职业字【2015】13918号《验资报告》,经审验,截至2015年10月18日,公司已将达瑞有限截至2015年7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折合为注册资本1,300.00万元,余额213.03万元计入资本公积。

2020年3月5日,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致同验字(2020)第440ZA0051号”《验资复核报告》,确认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天职业字【2015】13918号”《验资报告》在所有重大方面符合《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1号-验资》的要求。

2015年10月26日,东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了上述事项的变更登记,并颁发了《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419007545102854)。

因发起人李东平、李清平、李玉梅以及付学林在整体变更过程中未及时缴纳个人所得税,上述4位发起人于2015年12月21日缴纳本次整体变更所涉及的个人所得税及滞纳金,并取得税收完税证明。

经核查,保荐机构认为,发起人已补缴税款和滞纳金,该瑕疵已得到弥补,发行人和发起人股东未因此受到行政处罚,不构成重大违法行为,不存在纠纷或者被处罚风险,不构成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法律障碍。

1、2019年2月,股份公司第二次增资2019年1月20日,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同意公司注册资本由3,500万元增加至3,645.83万元,本次增加注册资本145.83万元,由长劲石以货币资金进行增资,增资价格为27.43元/股。

2019年2月29日,东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了上述变更登记事项,并换发了《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419007545102854)。

2、2019年5月,股份公司第三次增资2019年4月20日,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同意公司注册资本由3,645.83万元增加至3,797.74万元,本次增加注册资本151.91万元,由张立华以货币资金进行增资,增资价格为27.43元/股。

2019年5月14日,东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了上述变更登记事项,并换发了《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419007545102854)。

3、2019年7月,股份公司第一次股权转让2019年6月25日,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同意股东付学林将其持有公司1%的股份(37.9774万股)转让给高冬,转让价格为1,080.00万元人民币;股东李东平将其持有公司0.5%的股份(18.9887万股)转让给高冬,转让价格为540.00万元人民币;股东李玉梅将其持有公司0.5%的股份(18.9887万股)转让给高冬,转让价格为540.00万元人民币。

本次股权转让的价格均为28.44元/股。

同日,付学林、李东平、李玉梅与高冬签订《股权转让协议》。

2019年7月2日,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准了公司上述变更登记事项,并换发了《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419007545102854)。

4、2019年12月,股份公司第四次增资2019年11月25日,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同意公司注册资本由3,797.74万元增加至3,916.10万元,本次增加注册资本118.36万元,由公司员工持股平台晶鼎贰号以货币资金进行增资,增资价格为11.30元/股。

2019年12月11日,东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了上述变更登记事项,并换发了《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419007545102854)。

2020年3月25日,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2019年1月、4月和11月三次增资事项进行验证,并出具“致同验字(2020)第440ZA0050号”验资报告。

经审验,截至2019年12月30日止,公司已收到股东长劲石、张立华、晶鼎贰号缴纳的货币出资合计9,504.47万元,其中计入注册资本416.10万元,计入资本公积9,088.37万元。

截至2019年12月30日止,公司注册资本3,916.10万元,实收资本3,916.10万元,各股东已足额出资。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张真红 2024-10-24 -15000 61.56 元 31500 董秘、高管
宋科强 2024-10-18 -10000 60 元 54000 高管
宋科强 2024-10-10 -20000 62.31 元 64000 高管
彭成效 2024-10-08 -16000 65.24 元 29500 高管
吴玄 2024-10-08 -2500 65.8 元 22500 高管
张真红 2024-09-30 -2500 55.45 元 46500 董秘、高管
吴玄 2024-09-30 -10000 55.4 元 25000 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