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专注于精密光学器件、光学镜头和光学系统的研发、设计、制造及销售
经营范围:光学光电元件、仪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相关设计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南京茂莱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际前沿的精密光学综合解决方案引领者,专注于精密光学器件、高端光学镜头和先进光学系统的研发创新、设计优化及精益制造,为全球生命科学及医疗领域、无人驾驶、生物识别、AR/VR检测设备等多元应用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公司凭借全面且卓越的“光、机、电、算”一体化系统研发设计能力,以及先进的光学薄膜技术、精密光学制造技术、高精度主动装调技术,结合尖端的定制化检测设备及其配套系统开发技术,不断突破技术边界,致力于成为全球顶尖的高端光学科技创新应用标杆企业,持续为各行业的光学需求提供高品质、定制化解决方案,推动全球光学产业向更高精度、更广泛应用领域迈进。
2025年半年度,公司始终聚焦于主营业务,持续强化市场开拓,深化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加大研发投入,引入国际化经营管理和研发技术人才,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895.1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2.2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75.5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0.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2,920.3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56.40%。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55,195.67万元,较报告期初增加6.26%;2025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6233元,同比增加111.36%。
公司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半导体领域、AR/VR检测领域及生命科学领域收入的增长。
本报告期,半导体领域收入占比为60.95%,生命科学领域收入占比为19.03%,AR/VR检测领域收入占比为6.50%,无人驾驶领域收入占比为4.02%,生物识别领域收入占比为1.86%,航空航天领域收入占比为0.91%,其他占比为6.73%。
2025年半年度公司主要工作如下:1、聚焦主营业务,深耕重点领域报告期内,公司始终聚焦于主营业务,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不断优化运营管理模式和产品结构,重点推进半导体领域、生命科学领域、AR/VR检测领域等新兴应用领域技术升级和产品开发。
半导体领域,随着公司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工艺稳定性以及市场对公司产品的认可度不断提升,公司业务量持续提升,该领域业务收入增长趋势明显。
2025年上半年,公司半导体领域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64.65%。
部分半导体产品已成功跨越研发样品阶段,迈入批量生产阶段。
随着客户下游市场反馈良好以及公司生产工艺的优化,公司和部分客户之间的合作规模显著提升,并成功介入其新产品的研发生产线中。
海外市场对公司半导体产品的需求持续旺盛;而国内市场,受国产替代浪潮的推动,下游客户对公司半导体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攀升。
公司深度参与到国内半导体产业升级进程中,为国内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化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生命科学领域,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6.12%。
随着海外子公司业务的持续拓展与布局深化,公司在生命科学领域的产品种类愈加丰富。
公司一直在探索生命科学领域更多的应用可能,上半年,公司积极和新客户沟通送样,待相关样品完成认证后,公司与新客户的合作将从初步对接转向深度合作,为后续业务发展注入新动能。
AR/VR检测领域,公司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74.95%,主要系随着客户需求从研发阶段逐步向小批量生产阶段发展,产品需求量显著提升。
公司积极配合下游客户业务需求,上半年交付效率较去年同期提升明显。
公司在AR/VR检测领域持续聚焦高效率检测、高光学性能、多功能、自动化等,以匹配行业需求。
经过不断研发及行业经验积累,公司已成功切入新客户部分生产产线,助力客户实现AR眼镜光学功能模块检测。
2、深化行业布局,强化市场开拓报告期内,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坚守“诚信积极合作精进”的价值观,把“谦逊为本,客户至上”作为服务客户的宗旨、把技术升级作为研发工作的重心,积极响应客户需求。
在市场开拓方面,公司始终保持积极姿态,通过参加各类展会来加强海内外市场的营销推广。
不仅显著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还为公司赢得了广泛的行业关注,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合作机会。
2025年上半年,公司市场部精准布局全球重点行业展会,参与了SPIE国际光学工程学会年会、日本OPIE光电展、国际显示技术大会(DisplayWeek)及慕尼黑国际应用激光及光电技术展(LASERWorldofPHOTONICS)等国际展会。
通过展会平台,公司与全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科研机构进行了业务交流,拓展了北美、亚洲及欧洲市场的合作机会,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光学领域的品牌影响力。
3、加大研发投入,持续科技创新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理念,提高研发竞争优势,不断打造企业发展的研发新动能新优势。
依托海内外团队的协同攻坚,公司在高精度非球面研制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为向更高NA值、更优分辨率的光学系统研发方向迈进奠定了关键基础。
依托于长期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公司上半年成功开发了光学系统高精度波前像差畸变检测技术,有效提高波前检测精度和畸变检测精度,进一步强化了批量交付能力。
随着公司产品精度纵深发展,为更好赋能下游客户,公司积极引入国际化研发及经营管理人才,吸收前沿国际化的研发理念,持续夯实技术创新根基。
公司密切关注行业技术发展动态,持续聚焦技术创新,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4,165.39万元,同比增长24.58%,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3.06%。
报告期内,公司新申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获得发明专利6项(其中包含1项境外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7项。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82项,实用新型专利125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8项。
公司专注于推动精密光学行业的技术发展,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2024年凭借“高精度光学检测器件及系统”获得了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荣誉。
4、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推动募投项目建设报告期内,公司严格遵守《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同时依照公司内部《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的规定,实行募集资金的专户存储,确保资金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公司对募集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进行了严格的规范,以符合监管要求和公司政策。
报告期内,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高端精密光学产品生产项目”和“高端精密光学产品研发项目”均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公司已将上述两个项目进行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相应注销募集资金专户。
5、建设企业文化,赋能人才发展公司持续深化企业文化建设,以“合作|忠诚|坚韧|运动”的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系列文化活动与人才培育举措,强化全员文化认同,构建“文化赋能+人才成长”的发展生态。
人才发展领域,公司将文化理念贯穿人才培育全流程,构建多维度发展体系。
在专业人才成长方面,启动工程师评审项目。
以技术研发平台为依托,紧扣公司战略与业务需求,分工程师、项目管理、质量管理三大序列设置从助理工程师开始的逐级晋升通道,既满足公司对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能力的要求,也为其提供了清晰的职业晋升路径,通过荣誉激励激发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
在管理人才培育上,分层推进领导力培训。
针对高管及核心管理人员,开展团队效能跃迁培训,聚焦高绩效团队打造;选派多位中层核心人员参与MDP系列课程,助力其挖掘领导潜能、构建全局观,为企业竞争优势培育储备力量。
薪酬福利与激励机制方面,公司同步优化绩效管理制度,建立个人绩效与企业发展紧密挂钩的考核体系,同时构建多层次多元化激励方案,规范各事业部长短期业绩激励政策,通过价值共享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结合清晰的职业发展通道,形成“能力提升有路径、价值创造有回报”的良性循环,推动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
6、加强内控体系建设,规范公司治理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综合外部环境和公司自身情况,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完善投资决策程序,合理运用各种融资工具和渠道控制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全面有效地控制公司经营和管理风险。
此外,公司也会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确保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能够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充分行使权利、科学决策和有效行使监督职能,切实维护公司和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7、规范信息披露,防范内幕交易报告期内,公司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及《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保证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同时公司通过上交所E互动平台、业绩说明会、投资者交流会、投资者来电、电子邮件等渠道加强与投资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好的保障广大投资者的知情权,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管理规范性。
为有效防范内幕交易的发生,公司根据《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5号——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制定了《内幕信息知情人管理制度》,针对定期报告、回购股份、再融资等重大事项认真做好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明确内幕信息范围。
公司会定期对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合法合规培训,帮助董监高更好的履职。
同时公司也会在定期报告披露前发送提醒短信,避免在敏感期出现短线交易,严格防范内幕交易行为的发生。
报告期内,公司没有发生内幕信息知情人违规买卖公司股票的情形,也没有因《内幕信息知情人管理制度》执行或涉嫌内幕交易被监管部门采取监管措施及行政处罚的情形。
公司前身茂莱有限系由茂莱投资与星海公司以现金方式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时公司名称为“南京茂莱光电有限公司”。
茂莱有限于1999年8月设立时,星海公司出资7万美元,占注册资本的70%,茂莱投资出资3万美元,占注册资本的30%。
1999年8月10日,南京市白下区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出具《关于中外合资南京茂莱光电有限公司<暂定名>可行性研究报告<含项目建议书>的批复》(白外发[1999]6号),同意茂莱投资与星海公司合资设立茂莱有限。
1999年8月13日,茂莱有限取得南京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外经贸宁府合资字[1999]3527号)。
1999年8月24日,茂莱有限取得了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企合苏宁总副字第004920号)。
2000年1月24日,南京审计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宁审所新验(99)080号),验证:截至2000年1月24日,茂莱有限已收到股东星海公司以货币方式投入的资本7万美元。
2000年2月15日,江苏天业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验资报告》(苏天业新验(2000)003号),验证:截至2000年2月15日,茂莱有限累计收到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10万美元,均以货币出资。
根据天衡会计师于2015年4月28日出具的《审计报告》(天衡审字[2015]01401号),茂莱有限截至2015年3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值为人民币4,499.74万元。
根据天健兴业于2015年4月30日出具的《评估报告》(天兴苏评报字(2015)第0027号),茂莱有限截至2015年3月31日的净资产评估值为人民币7,396.51万元。
2015年5月12日,茂莱有限召开股东会,全体股东一致同意作为发起人将茂莱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并同意以茂莱有限截至2015年3月31日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4,499.74万元按照1:0.666705353的比例折为股份公司股本3,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其余1,499.74万元计入资本公积。
2015年5月12日,茂莱投资、范一、范浩共同签署了《发起人协议》,一致同意以发起设立方式设立南京茂莱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5月28日,茂莱光学召开了201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同意以发起设立方式设立南京茂莱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同日,全体发起人签署了《南京茂莱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2015年5月28日,天衡会计师就公司整体变更设立时的3,000万元出资出具了《验资报告》(天衡验字(2015)00072号)。
2015年6月1日,公司取得了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注册号:320100400011646)。
1、2019年11月,茂莱光学报告期内第一次增加注册资本2019年10月28日,公司召开2019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同意紫金投资以人民币5,000万元的价格认购公司新增注册资本257.14万元人民币。
本次增资完成后,公司注册资本将由人民币3,600万元增至人民币3,857.14万元。
2019年11月28日,公司取得了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100608978891U)。
2、2020年3月,茂莱光学报告期内第二次增加注册资本2019年12月31日,公司召开2019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同意南京创投以人民币1,000万元的价格认购公司51.43万元的新增注册资本,江宁创投以人民币1,000万元的价格认购公司51.43万元的新增注册资本。
本次增资完成后,公司注册资本由人民币3,857.14万元增加至人民币3,960万元。
2020年3月13日,公司取得了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100608978891U)。
2020年3月17日,中天运出具《验资报告》(中天运[2020]验字第90011号),验证:截至2020年3月16日,茂莱光学已收到紫金投资、南京创投、江宁创投以货币方式投入的注册资本360万元,累计收到实收资本3,9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