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富士莱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苏州富士莱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富士莱
- 企业英文名: SUZHOU FUSHILAI PHARMACEUTICAL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钱祥云
- 上市代码: 301258.SZ
- 注册资本: 9167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2-03-29
- 大股东: 苏州市富士莱技术服务发展中心(有限合伙)
- 持股比例: 60.22%
- 董秘: 卞爱进
- 董秘电话: 0512-52015605
- 所属行业: 医药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陈雪、徐远、孙能康
- 律师事务所: 上海兰迪(苏州)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江苏省常熟新材料产业园海旺路16号
- 概念板块: 化学制药 江苏板块 破净股 创业板综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微盘股 合成生物 QFII重仓 贬值受益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2000-11-27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5007205525400
- 法定代表人: 钱祥云
- 董事长: 钱祥云
- 电话: 0512-52015605
- 传真: 0512-52303736
- 企业官网: www.fuslai.com
- 企业邮箱: ir@fushilai.com.cn
- 办公地址: 江苏省常熟新材料产业园海旺路16号
- 邮编: 215500
- 主营业务: 从事医药中间体、原料药以及保健品原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 经营范围: 生产、销售:6,8-二氯辛酸乙酯、硫辛酸及衍生物、L-肌肽及衍生物、甘油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胆碱、硫辛酰胺、艾瑞昔布、阿帕替尼;销售生产的副产品:亚硫酸钠、聚合氯化铝、氨水(≤10%)、双酮呔嗪;零售生产的副产品:工业盐(NaCl含量≥96%);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药品生产;药品进出口;食品生产;食品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生物化工产品技术研发;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苏州富士莱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硫辛酸系列、肌肽系列、磷脂酰胆碱系列三大产品,均属于鼓励的“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品。产品主要用于医药、膳食补充剂以及化妆品等领域,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缓解糖尿病神经性病变等方面的显著功效。产品以外销出口为主,已远销到欧美、东南亚等国外市场,且国内硫辛酸原料药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已与国内外重要客户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多年来,公司注重源头减污、过程减污及采用先进有效的末端治理,实现废水微排放及污染总量控制的做法。公司严格按照产品相关质量管理体系开展生产工作,在原料药领域曾通过多国GMP认证,如中国,日本,韩国等,在膳食补充剂领域已通过美国FDA现场检查。
- 商业规划: (一)公司主要业务(二)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公司采购的主要原材料为基础化工产品,由供应链管理部向国内生产厂商及化工品贸易商集中采购。生产技术部每月根据年度生产计划,结合销售订单及库存情况,制定月度生产计划。供应链管理部根据生产任务分解采购需求,制定采购计划,及时组织采购,确保供应商按时交货,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同时对物料异常情形及时进行处理、退货及索赔等。公司质量部负责制定原料入库的检验标准,同时分析和改善供应商产品质量,保障原料质量稳定可靠。公司与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并根据原材料季节性波动的规律,合理确定采购时点与付款方式以减少原材料供应波动带来的影响。2、生产模式公司根据市场供需情况预测当期需求并据以组织生产,结合订单变化按月安排生产,保持合理数量的安全库存。生产技术部年初制定年度总体生产计划,于每月下旬制定次月生产计划,并根据库存情况、预计需求及突发需求及时调整生产计划。3、销售模式公司主要通过定期参加国内/国际原料药、保健品相关展会、专业网站宣传推广、客户介绍、销售人员自主拓展、客户主动联系等方式获取客户。公司产品销售均为买断式销售,根据客户类型可分为生产商和贸易商客户:生产商客户基于自身的原料药、制剂、保健品产品的生产需求,向公司采购医药中间体、原料药、保健品原料等用于加工、生产;贸易商客户基于下游客户的需求,向公司采购相关产品直接用于销售。公司对生产商与贸易商客户执行统一的销售政策。(三)公司产品市场地位公司硫辛酸系列产品为公司核心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力,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硫辛酸系列产品生产的企业之一,通过多年的经营积累和持续的技术创新、工艺优化及产品管线的丰富。根据中国健康网和药智数据显示,2020年度公司硫辛酸系列产品直接出口额位居行业第二位。2024年度,公司硫辛酸系列产品销售量同比增加11.09%,市场份额进一步增长。公司是GPC和L-肌肽产品细分市场的重要供应商,在出口额方面始终位居行业前列。艾瑞昔布是公司与恒瑞医药合作的首个商业化原料药项目,随着双方合作的加深,该产品销量处于快速增长态势,成为恒瑞医药关键供应商之一。(四)竞争优势与劣势1、竞争优势(1)生产制造优势公司主营业务是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及保健品原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多年来连续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多年的生产经验积累和技术工艺研发创新,公司形成了以工程装备完整先进、制造工艺成熟稳定、产业化能力强以及质量控制规范等为特征的生产制造能力优势。(2)规模优势公司是全球硫辛酸系列产品生产规模最大、产品品种最全的企业之一,在行业中拥有较强的规模优势。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达产后,公司相关产品产能将进一步扩大,在采购和销售中拥有更为强大的议价和定价能力,进一步提高全球市场占有率,巩固公司在行业中的规模优势。(3)成本优势硫辛酸系列、肌肽系列以及磷脂酰胆碱系列产品属于技术和资金密集产品,对生产技术工艺要求较高。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和多年的技术积累,掌握了行业内先进的生产技术,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改进,不断提高现场管理水平,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有效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获得一定的成本优势。成本优势为公司产品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在行业供给充足、竞争对手微利经营的情况下,公司能够维持一定的利润水平,度过行业的低谷期;在行业供给不足时,公司可以赢得比竞争对手更大的市场空间,实现更快的发展。(4)市场渠道及客户优势公司多年来坚持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建立了完善的市场销售渠道。产品销往欧美、日韩、印度、埃及等多个国家,与下游医药、保健品企业等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医药、保健品行业具有较高的壁垒,下游医药制剂、保健品企业选择供应商都有着严格的条件,需要经历长达数年的考察。公司通过不懈的努力,凭借优质的产品品质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已经在欧洲、美国、日本、印度、韩国等市场上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并积累了稳定的客户群体。2、竞争劣势现阶段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硫辛酸系列,单一产品依赖程度较高,随着硫辛酸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可能面临市场份额被侵蚀的风险,如果公司不能持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公司经营业绩将会出现大幅度波动。公司新产品管线从研发立项到商业化过程需要较长的周期,一旦新产品开发进度不及预期或上市销售未能逐步放量,则可能对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持续盈利能力产生较大不利影响。(五)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公司将依托在三大系列产品细分市场拥有的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积极开拓国内外新兴市场,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巩固行业龙头市场地位;推进核心产品硫辛酸欧美法规市场注册认证工作,提升高端硫辛酸原料药国际市场份额。利用硫辛酸垂直一体化优势,切入硫辛酸制剂领域,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积极拓展硫辛酸应用领域,继续开发新市场和新客户。与大型医药制剂企业开展合作,开展CMO/CDMO业务,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系列高端特色原料药、专利原料药产品管线,推进公司业务转型升级。1、概述2024年,全球地缘政治冲突此起彼伏,巴以冲突、俄乌冲突持续延宕;欧美等发达经济体虽通胀渐缓、利率趋稳,但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复苏步伐迟缓。逆全球化思潮抬头,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盛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构,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剧增。中国经济正处于稳健复苏状态中,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度我国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298.5亿元,同比持平;营业成本为14,729.6亿元,同比增加2.0%;实现利润总额3,420.7亿元,同比下降1.1%。近年来原料药行业竞争加剧,各类产品大多通过牺牲价格换取市场销量的增长,价格战成为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原料药出口数量同比增长19.4%、出口均价同比下降12.0%、出口额同比增长5.1%。市场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2024年的原料药出口平稳增长来之不易。近两年海内外硫辛酸厂家产能扩张速度和下游客户需求匹配失衡,海外市场受制于库存压力、通胀顽固导致需求疲软。公司主要产品硫辛酸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对报告期内经营业绩形成了巨大的冲击。面对如此艰难的困局,公司坚定长期战略目标,加大老产品的工艺革新,持续深入挖潜,利用规模效应和品牌优势提升核心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投入,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进行产品管线的动态调整;加快山东新基地的建设,尽快推动新产品商业化进程。报告期内硫辛酸市场占有率保持稳步提升态势,新产品艾瑞昔布原料药快速放量贡献了显著的收入增量。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946.80万元,同比下降12.2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40.61万元,同比下降85.38%。公司将持续关注市场供求状况和竞争格局并及时调整销售策略,通过持续的降本增效和加快新产品市场开发扭转不利的经营局面。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946.80万元,同比下降12.23%,其中主营业务收入42,600.68万元,同比下降11.82%,占营业收入比重99.19%。根据销售区域划分,公司外销收入21,122.97万元,内销收入21,823.83万元。根据产品结构划分,硫辛酸系列营业收入27,648.11万元,同比下降26.25%;肌肽系列营业收入4,545.30万元,同比下降24.09%;磷脂酰胆碱系列营业收入4,109.43万元,同比下降1.26%;艾瑞昔布原料药营业收入6,297.85万元,同比增长835.06%。主要业务板块经营情况如下:1、硫辛酸等三大系列业务板块(1)报告期内,公司重点产品硫辛酸系列的市场需求呈现平稳态势。此前海外渠道面临的去库存压力逐步缓解,虽然产品价格没有明显的回升,但是客户需求日渐恢复至常规状态。公司通过实施积极进取的市场开拓策略和灵活的产品定价政策,核心产品颗粒硫辛酸出货量同比增长21.35%。磷脂酰胆碱系列产品出货量基本与上年同期持平,其中GPC液体销售量同比增长0.32%。肌肽系列产品2024年市场份额有所下降,其中L-肌肽出货量同比减少16.47%。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手订单金额为8,126.14万元。(2)报告期内颗粒硫辛酸、6,8-二氯辛酸乙酯、L-肌肽以及GPC液体等主要产品合计销售收入31,236.10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重73.32%。从2023年第二季度开始,公司核心产品颗粒硫辛酸的销售价格呈现明显的下降态势,2024年颗粒硫辛酸的平均单价同比下降31.06%,其他硫辛酸系列产品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价格下调。颗粒硫辛酸的价格在2024年全年走势中相对平稳,产品价格已经逐步企稳。报告期内L-肌肽产品市场竞争加剧,价格同比下滑14.52%;GPC液体价格同比下滑1.84%,与去年基本持平,价格走势相对坚挺。(3)面对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降的不利局面,公司努力克服困难,坚持降本增效,持续挖掘自身潜力,强化市场运作,保持公司盈利能力。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20.06%,同比下降19.02个百分点。毛利率的下降主要系硫辛酸产品价格发生大幅度下滑所致。L-肌肽毛利率下降,主要源于市场竞争激烈导致的产品价格下滑;而GPC液体毛利率提升则得益于单位成本的下降。报告期内三大系列主要产品毛利率以及去年同期情况:(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40.61万元,同比下降85.3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营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92.49万元,同比下降109.96%。报告期经营业绩有较大幅度下滑的主要原因如下:①近些年国内外硫辛酸系列产品的供给格局发生变化,竞争对手不断增加,导致报告期内硫辛酸产品价格发生大幅度下滑。报告期内核心产品颗粒硫辛酸销售价格同比下降31.06%,颗粒硫辛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798.31万元。硫辛酸产品系列价格下降导致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至20.06%,同比下降19.02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毛利额同比减少10,332.64万元。②国内寡核苷酸相关市场环境发生剧烈变化,公司根据市场动态对研发管线进行适当调整,进一步聚焦于传统医药保健品领域。前期购置的部分寡核苷酸中试生产设备已不再适应当前的业务需求。为了优化资源配置并减少潜在的财务损失,公司已出售相关设备,并确认了损失1,295.34万元。2、CMO/CDMO业务板块报告期内公司CMO/CDMO业务板块受制于行业剧烈变化以及有效灵活产能不足,整体发展态势尚需提升。公司和恒瑞医药合作的艾瑞昔布原料药商业化项目从2018年立项到2022年实现小批量供货,历时四年有余,期间行业政策调整、市场变化较快。国家带量采购政策持续推进,已经进入常态化、制度化阶段,制剂厂商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迫使上游供应商大幅度下调产品价格。2023年艾瑞昔布原料药实现规模化销售,2024年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实现销售收入6,297.85万元,同比增长835.06%,占营业收入的14.66%,成为仅次于硫辛酸系列的第二大收入品种,主要得益于公司在商务拓展方面的不懈努力以及过硬的产品质量。报告期内,甲磺酸阿帕替尼原料药项目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中心(CDE)审评意见,提交了补充研究资料,于2024年10月顺利通过CDE审评。3、特色原料药板块公司继续围绕特色原料药板块战略实施,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通过引入各类高端研发人才,持续加强研发团队科学配置,进一步完善研发体系。2024年度研发费用4,062.02万元,占总营业收入比重9.46%,同比增加1.14个百分点。全资子公司苏州鲲泰组建了一支具有前瞻视野和一流药企背景的研发团队,正在有条不紊开展相关产品研发工作,为公司可持续发展不断输出研发成果。2024年度,共开展5个原料药项目的研发,非唑奈坦等3个项目已完成小试验证,维贝格龙等2个项目完成工艺开发,部分中间体已经形成销售。公司将围绕研发一批、孵化一批、规模化一批的产品布局思路,进行研产销的全流程闭环规划。公司于2023年9月在山东省枣庄市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富士莱(山东)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基于公司前期的研发布局,山东富士莱将有效支撑研发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效益的释放,拓展化学药品中间体及原料药产品管线,布局完整化学制药产业链,进一步向原料药和上游中间体生产端拓展,积极推进“特色原料药+关键中间体”一体化产业发展战略。山东子公司占地约150亩,初步规划10条特色原料药/中间体生产线及小、中试生产线,产品管线涵盖心血管、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抗病毒、泌尿系统等各治疗领域,并能够为创新药、高端原料药和高级医药中间体提供CMO/CDMO业务。目前,项目整体进度顺利,综合楼、动力车间、生产车间等5栋建筑已交付安装工作面,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配套辅助建筑已完成封顶,其他相关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力争按照既定计划进行投产运营。公司主动采取多元化的市场拓展策略,以增强品牌影响力。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参加海内外大型行业展会,例如在上海浦东举办的第22届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CPhIChina)暨第十七届世界制药机械、包装设备与材料中国展(PMECChina)、在巴塞罗那举办的2024国际医药原料展览会(CPhIWorldwide)等,通过这些展会不仅展示了公司的产品和技术,还与众多潜在客户建立了初步接触,这为未来的商业合作奠定了基础。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